研究所 晨会报告2022年9月8日 国都证券 晨会报告 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20220908 【财经新闻】昨日市场 中证报头版:政策多维发力,吸收外资量质双提升可期指数名称收盘涨跌%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创新发展动力足上证指数3246.290.09前8个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0.1%,我国外贸进出口延续稳定增长沪深3004054.980.07 深证成指11849.080.42 证券研究报告 中小综指12491.870.31 【行业动态与公司要闻】恒生指数19044.30-0.83 上市公司勇挑大梁,稳经济作用“粤”发凸显恒生中国企业智能化竞争激烈,车企掀装配“大战”指数6513.22-0.65 恒生沪深港通 AH股溢价144.040.08 【国都策略视点】标普5003979.871.83 策略观点:“内滞外紧”预期持续,风格阶段收敛均衡纳斯达克指数11791.902.14 MSCI新兴市场956.51-0.90 数据来源:Wind全球大宗商品市场 商品收盘涨跌% 纽约原油81.66-6.09纽约期金1729.500.97伦敦期铜7622.50-0.57伦敦期铝2241.00-0.86波罗的海干散货1133.001.71 数据来源:Wind研究员王双电话:010-84183312Email:wangshuang@guodu.com执业证书编号:S0940510120012联系人苏国印电话:010-84183274Email:suguoyin@guodu.com 独立性申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国都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第1页研究创造价值 【财经新闻】 中证报头版:政策多维发力,吸收外资量质双提升可期 9月6日,湛江东海岛,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首套装置正式投产。这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也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总投资达百亿欧元。 专家表示,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超大规模的市场吸引力、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是外资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近期,新一轮稳外资政策信号已经释放,将从推动外资项目落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制造业引资及发挥开放平台引资带动作用等多方面综合发力,我国吸收外资有望保持向好态势。 重大外资项目带动作用明显 从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里达工厂)正式开业到斯凯奇中国物流中心一期开仓暨二期奠基仪式顺利举行,再到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技术许可及工艺包设计协议通过“云签约”方式成功签署……近段时间,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加速落地。 “中国经济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和活跃的市场需求,坚定了集团扩大在华投资的决心。我们会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参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 不难发现,在外商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布局力度的背后,是中国具备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等长期综合优势。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所言,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稳定的社会大局、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等综合优势,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 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产生的牵引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据商务部统计,上半年,我国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实际到资同比增长30.2%,占全国吸收外资比重达53.2%。 为进一步发挥外资项目带动作用,继续推动外资项目落地已成为下阶段稳外资工作的重点之一。商务部部长助理李飞日前透露,商务部将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全面摸排重点外资项目,选取其中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投资的、规模较大的先进制造领域外资项目,加强“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全方位保障,及时协调解决各方面问题困难,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建设和运营。 促进制造业引资 伴随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我国吸收外资保持平稳增长,吸收外资质量明显提升。商务部数据显示,1月至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983.3亿元,同比增长17.3%。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2.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33.0%,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1.8%。 通过促进制造业引资提升吸收外资质量成为下一步稳外资政策的重要内容。商务部日前明确,将抓紧推出促进制造业引资、设立外资研发中心等新一批稳外资政策;加紧推出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扩大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等领域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 “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尽快出台,将有助于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在华设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表示。 优化营商环境也是促进制造业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李飞介绍,商务部将以制造业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外资促进和服务,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方向,促进外资更好发展。 扎根中国10多年,在浙江义乌投资创办企业的马来西亚企业家郭集福对中国营商环境的变化有着切身感受:“从证照办理到业务咨询,从交通物流到供水用电,只要外资企业有需要,政府部门与服务机构都会主动对接,快速响应,及时解决,为企业稳定经营提供保障。” 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区执行合伙人吴淳表示,中国经济重心转向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营商环境更加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在华外资企业发展。 发挥开放平台引资带动作用 “近年来,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地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开放平台对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198.5亿元,同比增长16.8%,以不到千分之四的面积吸引了近16.6%的外资。 为进一步发挥开放平台引资带动作用,商务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一批激励措施,鼓励这些优秀的国家级经开区更好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地区,出台更多改革创新试点举措。 一系列政策举措为稳外资创造了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下半年我国吸收外资仍然能够保持增长态势,并将为外商投资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成为全球跨国投资的稳定器。”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 “吸收外资有望保持向好态势,实现平稳增长。”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开放领域逐渐增多,产业链供应链稳步恢复,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扩大,将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来源:Wind)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创新发展动力足 随着微电生理近日成功登陆科创板,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再添一员。 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科创板企业通过资金“活水”进行长期研发投入,并加快商业化进程,为我国医药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在上半年市场震荡之际,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得到了机构投资者持续、稳定配置。 业内人士认为,未盈利型企业上市在国内资本市场属于新生事物。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与成熟型药企相比差异较大,对于这类企业,建议通过跟踪企业研发进展,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需关注的是,科创板也通过退市制度对未盈利上市企业在研发成功和盈利时限提出要求,若此类企业因研发失败、商业化前景黯淡而丧失核心竞争能力,则将面临研发失败和财务指标双重退市风险。 19家企业申报上市 8月31日,微电生理在科创板上市,成为首家按照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截至目前,科创板共有19家 公司按照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包括18家创新药企业和1家医疗器械企业,首发募集资金合计393.98亿元,总市值达2153.3 亿元。 据悉,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支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业上市,充分体现了科创板的包容性魅力。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第五套标准扩容至医疗器械行业,既让更多处于研发攻坚阶段的企业能与资本市场结缘,又更好服务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鼓励非盈利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创新。 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科创板企业已成为A股“研发”生力军。数据显示,2021年,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合计为83.68亿元,研发投入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0.21%,平均每家公司研发投入已从2018年的1.6亿元提升至4.4亿元,研发投入平均规模及复合增速均超过A股其他板块。 从研发投入绝对规模看,A股医药制造行业2021年共有40家公司研发支出超过5亿元,其中8家公司系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占比两成,君实生物研发投入超20亿元。2022年上半年,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金额达到42.5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 凭借不断增强的包容力和吸引力,目前,科创板已成为继纳斯达克、联交所之后的又一创新药企业的主要上市地。2022年上半年,共支持8家公司按第五套标准上市,已超过港股(同期港股按18A标准上市企业为4家)。 加速创新研发 在这393.98亿元IPO募资金额背后,是一家家创新药企依靠科创板突破资金“瓶颈”,心无旁骛抓研发抓创新的“发展进行曲”。当下,研发投入已转变为支撑创新药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且部分公司已迎来业绩收获期。 今年上半年,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实现良好业绩增长。19家公司中,9家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其中5家公司已经实现盈利。例如,荣昌生物已上市2款药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超10倍(1029.03%)。神州细胞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产品亦系血友病治疗领域的首个国产自主产品,上半年销售收入达3.76亿元,销售收入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速。 与此同时,多家公司有新产品或新适应症陆续获批,为公司进一步扩大产品种类、拓宽收入来源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康希诺除新冠疫苗以外,还获批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款高端疫苗产品,目前正在积极推向市场。据统计,截至目前,14家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已有产品获批销售。根据国家药监局数据,2021年我国批准的47款国产创新药,其中5款系由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自主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上市的19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科创板企业中,目前仍有5家公司未有产品上市,也未实现规 模化营业收入。不过,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5家公司预计将在2022至2024年陆续有产品申报上市。 “在产品获准上市前,研发型医药企业在2至3年内无收入无盈利实属正常,现阶段企业的经营重点在于抓紧推进临床试验,为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取得充分的证据,这是产品获批以及取得商业化成果的根本前提,建议通过跟踪企业研发进展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一资深生物医药领域专家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相较于联交所18A上市规则,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对上市企业的筛选更加严格。上述专家指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规定生物医药企业在申报时,至少要有1款产品进入临床II期并满足市场空间大的要求;相关企业上市后如果在任一会计年度出现重大研发失败,也可能触发退市风险警示。若因研发失败、商业化前景黯淡而丧失核心竞争能力,则将面临研发失败退市(针对主要业务、产品或者所依赖的基础技术研发失败等情形)和财务指标退市(针对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等情形)双重退市风险。可以说,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从前端到后端都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目的是倒逼公司加快研发进程,早日实现产品商业化。 长线资金看好 近年来,长线资金对科创板的重视程度悄然发生改变,从科创板开板初期的兴趣初现,到如今的积极调研、参与战投甚至重仓持有,长线资金对科创板的关注度逐年提高。其中,具有高成长性的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科创板企业已进入机构投资者等长线资金的视野。 记者梳理半年报发现,整体来看,截至2022年6月底,科创板创新药企业的机构持股比例平均达到21%,神州细胞、 百奥泰等4家公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