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8月29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 营业收入+23.39%,归母净利润同比+20.74%,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2022年H1公司实现营收198.12亿元,同比+23.39%,实现归母净利润11.19亿元,同比+20.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97亿元,同比+22.97%,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我们认为,公司2022年处于产能持续释放阶段,批产产品生产需求旺盛,研发型号任务饱满,中长期高景气将持续强化,全年或实现业绩超预期增长。 2022年H1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9.73%,同比-0.08pcts,在费用端,期内公司销售费用436.87万元,同比-47.69%,主要原因为展览费用减少;管理费用3.24亿元,同比+9..84%; 研发费用4.07亿元,同比+53.28%;财务费用-2.1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7亿元,主要原因为利息收入增加。整体实现销售期间费用率2.64%,同比-0.18pcts;实现销售净利率5.65%,同比-0.31pcts。 完成收购吉航公司,制造-维修全寿命周期保障体系平台搭建初见成效 4月29日,公司发布公告,拟以现金收购吉林航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航公司”)60%股权,同时以现金向吉航公司增资2亿元。收购完成后,目前公司持有吉航公司77.35%股权,将其纳入公司并表范围。吉航公司以航空防务装备维修为主业,并于2022年1月14日通过了海军装备部航空装备局召开的歼某型飞机修理能力评估会,后续将开展相关试修准备工作。同时,吉航公司或将通过对中航沈飞整机制造能力与经验的吸收,快速提升生产经营水平,2022H1吉航公司实现营收0.82亿元,净利润721.68万元,实现净利率8.80%,较2021年净利率2.44%提升6.36pcts。我们认为,公司有望通过吉航公司加快推进航空维修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提升批量修理能力,构建航空装备全寿命周期维修体系,公司有望完成产业链纵向延伸,打开广阔后端维修市场空间,带来新的估值增量,成为集生产、维修于一体的上市主机平台,产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歼击机整机龙头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于批产/在研型号上量需求 公司主营航空防务装备产品制造,现型号产品覆盖歼11/歼15(三代)、歼16(三代半)、鹘鹰FC-31(四代)等多系列空军歼击机/舰载机。我们认为,“十四五”国防装备跨越式发展需求持续提升,公司歼16、鹘鹰FC-31等产品符合我国“战略空军”的构建需求,其批产需求/研制进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加快,公司业绩有望快速提升 战斗机存量持续提升打开维修市场空间,公司利润或将进一步增厚 我们认为,受益于两大因素,航空产业链后端维修市场容量将会逐渐提升:(1)跨越式武器装备需求上升带来的存量飞机总量提升,对应后端维修市场容量提升;(2)实战训练体系进一步深化,飞行强度和动作难度加大导致维修时间缩短。 公司具备加改装、飞机维修、备件维修、定检专检等技术支援和服务保障能力,此外依托公司内场资源可在外场开展紧急抢修、大型修复等工作,因此我们认为伴随后端维修市场逐渐起量,公司对应零部件替换、代工时等维修业务有望实现进一步放量。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作为我国歼击机龙头企业,综合考虑公司现有产品梯队放量、未来型号pipeline、后端维修市场增量空间、军品定价机制改革推动业绩释放等多重因素,我们认为公司短中长期均具备良好发展趋势。综上所述,我们预计公司在2022-24年的归母净利润为22.04/29.71/38.64亿元,对应PE为52.11/38.65/29.7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业务波动的风险,供应配套的风险,客户订单的风险,公司分红波动的风险,在研转批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财务数据和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