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1年硬件入口(VR)的销量迈过了1000万台的临界点,2022年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迅猛提升,诉诸于“交互”“智能”最终能实现的终极目标,基于元宇宙的新硬件未来将呈燎原之势,故我们以本篇“拆机报告”,先聚焦于硬件入口VR,我们以小派科技3季度将正式发售的Pimax Crystal为样机进行系统拆解,详细回答下述6个问题: 1)VR与智能手机相比,底层架构上,究竟有哪些区别? 2)一台VR硬件,其迭代新产品的经典路径是怎样设计的? 3)Pimax Crystal全拆解出来的5大组件共54块,组件(外壳模组、核心计算模组、光学与现实模组、电池及声学模组、人体工学模组)的具体构成、最重要的部分、分别的作用;每一块硬件的名称、构成数量、参数、作用、作用范围、重要性、应用模式、供应商、供应商对此硬件的预估与反馈、特定设计的考量、改进或创新之处、改进或创新后的效用提升比例、成本占比等? 4)与硬件配套的操作系统? 5)与硬件配套的内容、生态、销售策略? 6)以Pimax Crystal为代表的VR硬件入口,其未来趋势? 围绕这6个问题,我们首先回答了市场关心的第一个问题:XR作为新硬件,“新”在哪里?针对这个问题,或许换一个问法更为合适:“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是什么?”我们强调,基于未来计算平台的新硬件,将与智能手机及之前的硬件有本质性的区别;基于对沉浸感的追求,VR技术迭代的目标分别是接近人眼的视觉、接近自然的交互。用户对沉浸感的需求却时刻伴随着眩晕感,为降低VR眩晕感,我们细密分析了硬件、软件、内容分别的精进之路。 其次我们回答了VR与智能手机相比,架构的区别在哪里?第一,需明确VR技术与VR设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VR整个产业链包括硬件、软件、应用及服务,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VR设备只是产业链中的其中一环;第二,VR是对过去50年一系列二维设备的全部生态的迭代,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相关技术、产品形态及内容应用已经呈现一定的成熟度,第三,在开发引擎上,智能手机是基于UI的架构,而VR是基于三维图形渲染的,也即以Unity与Unreal等游戏引擎为主。同时,我们以小派、Oculus、Pico为例,尝试勾画出VR产品的迭代路径。 再次,我们阐述了本次拆机报告,为何会为什么选Pimax(小派科技)?为什么拆PimaxCrystal?并给出了全拆解地图,包括五大组件共54块拆解出来的硬件;同时,详细描述了与硬件配套的算法、内容与生态、定位与市场。 由小派Pimax预判VR未来发展趋势的同时,我们根据安信构建的元宇宙数据库,更新了国内外VR硬件厂商2022年以来的新品迭代; 新硬件作为元宇宙六大版块之一,我们也给出了对其2023年的展望。 参考交互硬件50年的发展史,由“垂类”到“通用”、从“大型”到“小型”,硬件玩家的竞争从来都是全球性的,门槛高、竞争烈;以对行业的挚爱为起航、关键技术节点上的引领、市场推广时的对打、硬件之外的短板补足、行业拐点时的避坑……最终的胜利者,都是时代皇冠上的明珠。在全行业静待Apple这一顶级吨位的航母下水之际,国内以小派科技为代表的VR与AR厂商,均在“定义下一轮交互”这一总目标下,构建基于自身资源禀赋与行业理解力的技术路径。无论“定义下一轮交互”的顶级创意与璀璨才华将花落谁家,显示、光学、交互等关键部位的创新与进步,都须“积跬步”;且“软硬一体”的大趋势愈发明显,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映射关系,难以再直接参考智能手机时代的经验。 显示&光学,交互(即操作系统),内容与生态,是VR为代表的硬件入口的价值链中,占比较高的部位;结合中国优势,硬件入口的产业链配套(尤其是光学部位)、内容与生态,我们认为将是最值得关注的核心投资领域;相较而言,交互(即下一代操作系统)则是Apple等海外科技巨头更擅长的,我们亦关注这一方向上的国内突破。 展望2023年新硬件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硬件入口、分布式垂类硬件在2023年,均是“大年”。此外,与硬件入口相匹配的内容、应用、场景等,我们认为2023年有望真正跑出有元宇宙部分“精气神”的爆款,但顺序可能先是应用、场景甚至是模式,最后才是真正的爆款内容出现。 投资建议:本篇拆机报告,我们全拆解以襄助于市场对硬件入口的认知,目前各厂商均在探索各自的技术路径,产业链并未定型,但产业链的关键部位在于光学、显示与交互;根据我们对备战元宇宙投资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当下仍处于第一阶段,即筛选的投资标的,标准只有一个——它有元宇宙(如硬件产业链)的相关业务。 回到元宇宙的整体性行情上,我们认为当下元宇宙行情再起,在2021年虚拟数字人、NFT、元宇宙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细分方向有望新增Web 3、人形机器人、XR硬件相关等,各方向相关标的在去年基础上会有明显的发散,但核心仍然在于弹性: 1)2021年的元宇宙行情,源于海外相关板块的映射效应;目前海外年初以来的调整正处于修复过程中,对国内元宇宙行情的启动有映射作用; 2)2021年的元宇宙行情,相关个股目前基本已调整回2021年8月份启动时的股价水平; 3)2018年以来的政策性调整(产业政策收紧、金融资本严格约束),有望推动产业出清以来的拐点; 4)内容产业是供给决定需求的行业属性,新的计算平台、技术、机制有望带来新的内容、应用、场景、模式; 5)二季度业绩预告,部分子方向相对靓丽。 关注标的: 1)NFT与区块链:数码视讯、安妮股份、中文在线、平治信息、网达软件、光一科技、华媒控股、数字认证、捷成股份、视觉中国、三六零; 2)营销:立昂技术、天下秀、宣亚国际、蓝色光标、省广集团; 3)游戏:宝通科技、中文传媒、吉比特、中青宝; 4)影视广电教育等:新文化、幸福蓝海、广电网络、国联股份、中公教育、国新文化; 5)产业链:歌尔股份、共达电声、闻泰科技、国光电器、鹏鼎控股、兆威机电; 6)光学:苏大维格、远光软件、中光学、利亚德; 7)智能穿戴:合力泰、万祥科技、深天马A; 8)3D引擎:全志科技、乾照光电、北京君正; 9)3D打印:银邦股份、亚太科技、蓝光发展; 10)人工智能:长安汽车、华西股份、科大讯飞、高乐股份; 11)脑机接口:冠昊生物、航天长峰、新智认知、浙大网新; 12)溢出效应:爱尔眼科; 13)港股:腾讯控股、网易、心动公司、百度。 风险提示:技术路径探索不成功的风险、市场推广不成功的风险、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产业链配套低于预期的风险、公司治理风险。 1.概述 元宇宙作为新一代计算平台,大幕已拉开。根据我们建立起的研究框架,元宇宙共有硬件入口及操作系统、后端基建、底层架构、人工智能(AI)、内容与场景、协同方六大版块,2021年全球科技巨头在硬件入口、内容与场景两大版块上均有重磅入局与探索,2022年的焦点与动态将呈现在底层架构上,2023年预计后端基建与人工智能(AI)两大版块将有重大进展,进而驱动硬件与内容的新一轮迭代。 图1:新硬件是元宇宙六大投资版图中的一部分 国内外在元宇宙研究方向上的认知路径有一定差异,相较海外以“智能”来提纲挈领,国内的研究则沿袭了“硬件”、“软件”的分门别类。在硬件方面,我们提出了“新硬件主义”的认知思路,即将基于元宇宙这一新计算平台的新硬件,分类成硬件入口、垂类硬件两大类,前者以VR/AR为典型,后者则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硬件入口的核心是“定义新一轮的交互”,垂类硬件的命门则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智能能力”。 继2021年硬件入口(VR)的销量迈过了1000万台的临界点,2022年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迅猛提升,诉诸于“交互”“智能”最终能实现的终极目标,基于元宇宙的新硬件未来将呈燎原之势,故我们以本篇“拆机报告”,先聚焦于硬件入口,我们联合小派科技,以其3季度将正式发售的Pimax Crystal为样板,详细回答下述6个问题: 1.VR与智能手机相比,底层架构上,究竟有哪些区别? 2.一台VR硬件,其迭代新产品的经典路径是怎样设计的? 3.Pimax Crystal全拆解出来的5大组件共54块,每一块的名称、作用、性能、供应商、成本占比等? 4.与硬件配套的操作系统? 5.与硬件配套的内容与生态? 6.以Pimax Crystal为代表的硬件入口,其未来趋势? 参考交互硬件50年的发展史,由“垂类”到“通用”、从“大型”到“小型”,硬件玩家的竞争从来都是全球性的,门槛高、竞争烈;以对行业的挚爱为起航、关键技术节点上的引领、市场推广时的对打、硬件之外的短板补足、行业拐点时的避坑……最终的胜利者,都是时代皇冠上的明珠。在全行业静待Apple这一顶级吨位的航母下水之际,国内以小派科技为代表的VR与AR厂商,均在“定义下一轮交互”这一总目标下,构建基于自身资源禀赋与行业理解力的技术路径。无论“定义下一轮交互”的顶级创意与璀璨才华将花落谁家,显示、光学、交互等关键部位的创新与进步,都须“积跬步”;且“软硬一体”的大趋势愈发明显,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映射关系,难以再直接参考智能手机时代的经验。 图2:交互硬件50年的历史梳理 显示&光学,交互(即操作系统),内容与生态,是VR为代表的硬件入口的价值链中,占比较高的部位;结合中国优势,硬件入口的产业链配套(尤其是光学部位)、内容与生态,我们认为将是最值得关注的核心投资领域;相较而言,交互(即下一代操作系统)则是Apple等海外科技巨头更擅长的,我们亦关注这一方向上的国内突破。 图3:硬件集成了各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 2.VR与智能手机的架构对比 2.1.XR作为新硬件,“新”在哪里? 在《由特斯拉机器人回溯智能交互硬件50年发展史》这一报告中,我们以人机交互技术为重要节点去回看了硬件发展历史,在计算机技术出现之后,人与硬件/机器的关系发生变化,即人与硬件开始有交互,尤其是有了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之后,我们进入了硬件的智能化时代。 过去50年,我们历经了多种交互硬件的迭代,依次为游戏主机→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大致是遵循垂直计算硬件→通用计算硬件→小型化硬件这样的发展路径,相应的计算平台也在迭代。 上一个改变世界的计算平台的载体是智能手机。但手机这一概念很早就有,最早是作为通信工具而存在,以BB机、大哥大、小灵通等产品形态出现,然而并不是所谓的计算产品,其主要的功能是通讯,也是手机最本质的用途。直到2010年左右智能手机的普及之后,人们对于手机的认知从功能机转变为智能交互硬件。 智能手机发展至今经过十余年的时间,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基于智能手机这一计算平台上的应用、内容产品越来越丰富。对很多人而言,用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处理好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进行通讯、社交、阅读、办公、娱乐、打车、购物,所以智能手机可以是人们的电话、报纸、电脑、游戏机、电视、随身听、出租车、超市、钱包等。随着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智能手机凭一己之力淘汰了其他众多技术产品或蚕食了其他产品的市场份额,如MP3播放器、傻瓜数码相机、GPS、掌上游戏系统、闹钟、电子阅读器、录音机、字典、网络会议设备等。 目前智能手机从一个简单的通信工具,转变为一个功能不断更新的包罗万象的平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已经如此丰富的当下,很多人提出“有了功能如此强大的手机,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发展VR?”疑问。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探讨。 从硬件本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手机性能提升的边际效用递减。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从蓝海转化为红海,智能手机的人口红利不复存在,而手机厂商竞争格局却在不断加剧,具体体现为:一方面,手机性能与质量不断提升,拉长了人们的换机周期;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计算硬件的更新迭代速度放缓,已难以做出巨大的提升,所能带来的特别惊艳的迭代并不多,为保持竞争力,厂商不得不在续航、摄像头、屏幕上下功夫。 从产品形态与功能来看:未来“智能”硬件的形态是多样化的。我们需明白“手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