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1、组件出货:上半年光伏产品出货18.05GW,大尺寸占比85%,分销渠道占比将近60%。 2022年出货目标40GW以上,2023年目标60-65GW。 2、组件单W盈利:Q1、Q2均为6-7分,Q2略低于Q1。 3、产能:2022年底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到20、50、65GW。 4、西宁项目:一期硅片20GW、电池5GW、组件5GW预计2022年底投产,硅料5万吨、工业硅10万吨预计2023年底投产。 5、电池技术:TOPCon带来BOS成本下降带来3-5分溢价,低衰减、温度系数、双面率的优势带来8分-1毛溢价,为客户带来价值0.12-0.14 元/W。 6、TOPCon盈利:分布式屋顶溢价1美分左右可能实现,明年年中成本达到和PERC持平是可实现的。 7、美国出货:上半年出货不到1GW,公司在WRO上溯源做的最早,预计下半年美国出货2GW左右,2022全年不到3GW,2023年5-6GW。 8、美国组件售价:DDP价格分布式0.48-0.52美元之间,电站组件价格取决于合同签订时间,电站比普通分布式低5-7分。 9、行业需求判断:明年380-400GW,至少30%以上的增速。 10、分布式系统业务:上半年出货2.2GW,确认收入1.6GW,单瓦盈利0.17元/W。 11、支架:上半年出货将近2GW,全年目标4-4.5GW。 12、储能:处于前期阶段,上半年处于亏损状态。 上半年出货100多MWh,目前在手订单有300-400MWh,今年目标出货达到GWh级别,明年达到2-2.5GWh。 【上半年经营情况介绍】公司持续优化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各种措施克服了上游供应的困难。 上半年我们实现了收入357.3亿元,同比增长77%;归母净利润12.7亿,同比增长79.9%;扣非后归母11.5亿,同比增长97%。净资产230.6亿,增长34.7%。 Q2实现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34%;Q2归母净利润7.26亿元,同比+52.5%,环比+34%。各业务条线来看,上半年公司光伏产品合计出货量18.05GW,同比增长72%。 出货中210大尺寸占比达到85%,分销渠道出货占比将近60%。组件净利超过了11个亿,单瓦6-7分钱。 分布式系统出货上半年2.2GW,其中确认收入1.6GW,实现净利2.79亿,归母净利2.23亿,单瓦净利0.17元/W。集中电站和EPC销量在300MW+,支架上半年出货将近2GW。 跟踪支架由于地面电站需求延后,出货有所下降,大宗商品价格较高的影响导致跟踪支架略有亏损。 储能上半年出货量超过300MWh,研发投入较多,处于能力积累和市场开拓阶段,所以储能业务处于亏损状态。今年产能22年底计划电池产能接近50GW,组件达到65GW。 硅料价格居高不下,全年出货目标争取做到40GW。 【Q&A】Q:怎么看下半年行业景气度以及明年行业需求情况?分区域情况如何? 明年组件出货目标60-65GW。 22年经过了很多黑天鹅事件,整体市场需求很强劲,今年在280-300GW之间。欧洲市场较为强劲,因为乌克兰事件,今年需求大幅提升。 美国因为贸易问题出现需求下降。中国还是达到了我们对市场的预期。 明年需求预期至少有30%的增长,我们判断在380-400GW之间。 中国整体市场的量会在35%以上,欧洲在30%-35%,美国因为这两年电站项目延迟,应该可以执行很多遗留下来的电站。剩下的就是亚太。 明年因为电费的压力,以及低碳目标驱动,明年市场至少还是有30%-35%之间的增长。 Q:青海基地投产进度如何? 新电池技术的产量? 青海基地是天合孕育比较长时间的一个项目,我们也是成功将项目落地,第一期在青海西宁。目前来看,项目进展非常顺利,我们的几个项目,从工业硅开始都是在建设中。 其中20GW的硅片,以及电池、组件规划12月份设备movein。 西部有两个优势,一个优势是生产要素有竞争力,比如电费低、绿电比例也很高。工业硅、多晶硅建设周期较长,预计12-16个月建设期,这两个项目也已顺利启动。 第一期20GW拉晶,青海电池组件各5GW,第一期工业硅和多晶硅分别是10万吨和5万吨。二期我们会进行前期的准备。 电池采用N型TOPCon,而且我们坚持210R的技术路线。 8GW的topcon电池,应该在今年Q4会有产出。大概率会达到大几百MW。 明年N型新电池不低于20GW出货。 Q:储能订单情况如何?以及明年的目标? 今年上半年出货100多MWh,目前在手订单有300-400MWh,今年全年我们目标是出货达到GWh级别。明年我们的目标是到2-2.5GWh的出货。 户用储能这块今年还是在能力建设、小批量日本的2000-3000户的出货目标,合同在交付。日本如果做的很好,后续会继续追加出货目标。 明年储能出货翻番问题不大。Q:公司在硅片供应链准备情况如何?坩埚为代表,明年会不会有辅材瓶颈? 硅片核心团队已经全部报到,生产工人进入员工培训阶段,友商都能支持我们。我们的供应链管理在行业里面还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有三个渠道解决原材料供给,第一就是供应链系统在建设拉晶工厂开始已经启动,拉晶的合作伙伴合约签订以及供应链洽谈。我们设备厂商也给了大量的支持,还有就是上一个季度最早天合光能硅片也有这个环节,我们有些老朋友支持力度比较大。 第三,我们20GW的坩埚供应是完全清晰的,和产能释放是匹配的。 Q:哪些环节会卡脖子? 个别辅材扩产速度需要有提升,石英砂等辅材的供应量都是超过了组件的增长量的。辅材方面之前EVA粒子也很紧张,一度价格增长2-3倍。 硅料以前是18个月,现在缩短至16个月。 辅材有2个特点,第一是产业链短,一个原材料一个制造环节,牛鞭效应比较小,供需不会一级一级放大;第二,硅料建设周期比较长,明年会比较好地缓解。 Q:“SuperTrack智合”订单情况如何? 跟踪支架下半年和明年的出货目标,以及盈利水平如何? 1GW订单是软件,1GW每瓦价格大概是8分钱左右,这个合同带来了上千万收入。因为是软件,所以都是边际利润。 支架业务方面,上半年公司支架出货将近2GW,地面电站开工节奏有所延缓。今年全年固定+跟踪达到4-5GW,争取可以突破4GW。 目前订单已经达到3-3.5GW,全年4GW+比较有信心。 我们的软件系统获得了市场认可,支架表征特点:第一,他是光伏电站第二大设备成本;第二,我们光伏产品、光伏电站核算方面,都是按瓦核算的,组件售价也是核算至瓦。 电站计算投资回报也是看重电站的单瓦投资。 按瓦核算的成本概念比较重,所以导致按度电核算的事情,也是我们一直在往前推的市场认知。我们的软件意义还是很大的,市场在看软件带来的发电量增益。 随着跟踪系统创造更多的电,和我们组件的匹配性会越来越好。因为组件价格比较高,现在跟踪支架会有一定压力。 在今年前三季度已经看到超过3.5GW的支架订单,上半年2GW,三季度超过1.5GW,有信心全年做到4-4.5GW的支架出货。下半年跟踪支架占比和辐射区域更加宽广。 Q:怎么看美国市场的变化?以及对公司的影响? 美国市场今年比较复杂。 很多项目开发商受到很大影响,今年整体在30GW以下,分布式稍微多一点,电站受到很大阻碍。明年美国市场会回到45GW左右,或者更高,会有报复性的增长。 3-5年以后预计能到70-80GW。 美国今年的量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2GW以上,明年会恢复到5-6GW之间,主要是供应链的能力以及符合可追溯的管理。 Q:TOPCon技术方面,LP和PE有什么考量和思考?对别的技术怎么考虑? Topcon主要是在钝化接触薄膜上存在不同的制备路径,市面上有3种,LP、PECVD、靶式设备。 LP工艺比较稳定,问题在于石英耗材消耗比较严重;PE是一种新兴的可以解决石英耗材消耗问题的。我们都进行了储备,石英的问题我们现在在这块做了比较大的布局,这是我们的一个考虑。 我们认为TOPCon还是近期最优的技术选项,其他技术天合也做好了充分的储备。 PERC这块我们是率先推向产业化,实验室效率做到24.5%。IBC方面,天合也是最早进行IBC布局的企业。 HJT我们12年也是获得了国家863项目的支持。未来我们新型钙钛矿也做了布局。 Q:财务端同比改善比较明显,财务指标再做展开描述?经营现金流入和流出都有改善方案。 现金流入一方面是高比例的分布式和分销,收款明显高于直销。 风险管控方面,销售团队经验使得业务利润、回款执行力内部做了比较大的提升,我们有一些管理项目在做。第二个就是税收这块返还还是有一些支持力度的,进项税返还给了一些支持。 经营性现金流支出这块主要是材料款项支付。 我们在银行端授信得到了提升,使得经营性现金流出方面得到了缓解。 Q:HJT、IBC产业化还需要克服哪些问题才能够继续推进? HJT效率通过了认证,可以做到比perc、topcon略高,主要问题在于成本。HJT一个是银单耗,是TOPCon的1.5-1.8倍。 银浆也需要用低温银浆,现在在逐步国产化。 透明导电膜用到了氧化铟锡,铟是一种稀有金属,无铟技术开发也很关键。 BC分为多种技术,特点是效率比较高,工艺设备流程比较长,这块需要重点进行优化、降本。BC类是一个新的技术,即将从中试走向产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可行性、良率还需要验证。Q: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是1.04个亿,投资收益亏了5300万。 因为从今年年初开始,人民币贬值比较快,从6.3+贬到现在的6.8,天合一直秉持成本汇率的管理原则,按照签单汇率进行部分的订单锁汇。 我们做了一个比较严格的制度,也不是贬值的时候挣钱,长期来看无论是升值还是贬值,风险是方差比较小的。 Q:二季度经营性单瓦盈利如何? 一季度6-7分,二季度也是6-7分,略有下降,下降了几厘钱,主要是成本端涨的比售价更快。 Q:青海工业硅上游资源锁定情况如何? 工业硅生产要素,石英矿、煤、木屑、电,比较大的就是煤和石英矿。 青海煤矿少一点,但是在临近的西北、新疆、东北、蒙西都有很好的煤资源,他们也有铁路专线,运输成本也比较低,石英矿青海就有。 Q:公司的一些合作伙伴进入组件环节,进来之后采用价格竞争手段,争取市场份额。公司如何看待组件环节未来的格局变化? 未来如何应对? 通威和公司合作伙伴关系一直比较密切,他们进入组件我们是开放的态度。他们是通过招标低价竞争。 组件制造不是组件业务的关键,组件业务品牌、渠道是具有先发优势的。中国占比1/3,地面电站不到一半,中国地面电站只占全球的1/6。 天合上半年在国内集采中标数量,并不是我们的重心所在,大概在2GW左右。 如果采取这种策略进入这个市场,从数据来说,直接竞争压力不大,天合主力还是在海外市场、分布式市场。这些市场先发优势也是一个正反馈。 我们和通威还是比较好的合作伙伴,前期的硅料、硅片不会受到影响。 Q:二季度有些比较大额的信用减值,具体是什么内容? 主要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我们在不断盘点自身的生产设备价值度。我们也增加计提,化解产能方面的资产。 这里面核心是原来海外的资产,是原来做了一部分158的组件,这些组件在美国市场原来都是有订单的,后来因为美国反规避以及一些政策不断的变化调整,出货量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我们也是主动提出做了一些减值损失。 信用这块,主要是电站这块的国补,我们和客户也是有国补方面的协定。国补在上半年有一些变化,还是会滞后。 我们是根据账龄做了滚动计提,有一部分国补回收时间比较长,我们是按照100%一次性计提结束。 Q:诉讼案和美国出货情况? 美国出货上半年不到1GW,目前来看反规避也出了行政命令,下半年反规避威胁短期不存在。 WRO也是我们全中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