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啤酒行业研究报告 ResearchReportonIndustryofBeerin2022 报告背景 自从啤酒传入中国,啤酒行业就在中国迅速发展。由于人口众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啤酒产量和消费量第一的国家,啤酒在酒精饮料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地位。 啤酒有哪些分类? 按色泽分为浅色啤酒及浓色啤酒,按原麦汁浓度分为高浓度型啤酒、中浓度型、低浓度型;按生产方法分为鲜啤酒和熟啤酒,二者区分为杀菌与否;按包装分为瓶装啤酒、罐装啤酒、桶装啤酒。 啤酒行业的看点? 纵观行业四十年发展,我国啤酒行业迈向量稳价增、降本增效的存量博弈时代。通过复盘,发现国内啤酒行业已经历导入-成长-成熟等多个发展阶段,竞争要素亦实现由早期的产能到产品结构的转变。各厂家的啤酒产品定位也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未来趋势? 成本上升和行业的长期高端化趋势助推啤酒产品供给侧升级,从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高质量消费需求。龙头厂商在高端布局、产销渠道上有显著优势,高端化推动厂商合并中小工厂,实现规模化效应,市场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一、行业概述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历程 •竞争格局:区域性平衡,五大巨头割据一方 •行业特点:集中度高 二、啤酒产业链全景图 三、啤酒消费用户画像 四、未来发展趋势:产品结构优化&降本增效 五、二级市场相关上市公司 纵观行业四十年发展,我国啤酒行业已迈向量稳价增、降本增效的存量博弈时代。 通过复盘,我们发现国内啤酒行业已经历导入-成长-成熟等多个发展阶段,竞争要素亦实现由早期的产能到结 构的转变。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历程 竞争 格局 多极高速扩张 我本土地方企业高速扩张 “群雄割据” 增量市场整合 大酒企互相抢占全国市场 “跑马圈地” 存量市场博弈 存量市场寡头格局成形 “春秋五霸” 向高端化冲锋 龙头企业决胜中高端市场 “逐鹿中原” 1985-2002 2003-2013 2014-2018 2018至今 历史沿革 1985 国家实施“啤酒专项工程”,国产 啤酒产业兴起 2002 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 2008 英博百威进军本土市场,二者合并成 为世界最大啤酒企业 2013 我国啤酒规模触顶 2014 龙头企业寡头化:燕京颓势渐显 2018 企业发展战略从“规模量”开始转变为“质量价” 2020 国产啤酒行业推出近20款新品,龙 头企业加速高端化布局 内容来源:东吴证券,发现报告整理 伴随改革开放,我国啤酒行业在此阶段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1985年国家实施“啤酒专项工程”,到1988年中国各地啤酒厂超800家,基本上形成“一城一啤格局”,每个省的地级市都至少拥有1家年生产能力接近或达到1万吨的啤酒厂,行业总体生产规模接近1000万吨。 但由于行业多以各地本土化的小型企业为主,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参差为后期行业整合奠定基础。1992年-2002年期间百威、嘉士伯、狮王等为代表的国外啤酒品牌纷纷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与此同时,以燕京啤酒、青岛啤酒、华润雪花为代表的国内本土巨头开始兼并收购步伐。 百威在中国的包装进化史(1995-2002) 1995-1996-1998-2000-2001-2002 百威英博的中国发展历程(1984-2002) 时间关键事件 1984进入中国市场,Interbrew开始向广州珠江啤酒提供技术 1995安海斯-布希收购原中德武汉长啤有限公司,控股85% 1997收购南京金陵啤酒60%股份 1998收购南京亚力啤酒80%股份 2002收购浙江开开集团啤酒70%股份 内容来源:公司官网,发现报告整理 2002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啤酒市场,随着增量市场整合过程推进,华润、青岛、燕京啤酒坐稳本土酒企的前三把交椅,其中,2006年华润雪花啤酒的销量超越青岛啤酒成为国内第一,2008年超越百威英博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大的单一啤酒品牌,另一方面,百威英博、嘉士伯、SABMiller(通过入股华润啤酒)成为外资酒企的前三大龙头。 2013年,龙头企业市占率(CR5)达68%,我国啤酒总产量触顶,并购热潮逐渐退却,2013年伴随世界第三大啤酒商嘉士伯集团控股重庆啤酒,并将其作为中国业务平台,寡头存量市场阶段正式到来。 2000-2013龙头企业CR5占比 CR5 22.00% 28.00% 40.00% 46.00% 50.00% 53.00% 62.00% 68.00% 20002001200320052008200920112013 图片来源: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发现报告整理 随着啤酒产量及人均消费量与2013年见顶,市场由增量竞争转入存量竞争,大规模并购达收尾阶段,在此阶段,龙头企业 3+2的寡头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由于我国各地消费习惯差异,龙头企业在部分区域的市场争夺上仍有摩擦。 从内资市场看,华润作为龙头老大,主打中低端雪花啤酒,但在中高端产业链上仍然有待建树,以满足新时代消费者升级的需求;青岛啤酒则是推出了IPA精酿啤酒和经典1903等品牌,并且尝试推出“超高端”的千元啤酒;区域性龙头的燕京啤酒营收能力和盈利能力日趋下滑,高端布局也屡屡受挫,逐渐与头部三厂拉开差距。 外资方面,百威英博作为世界啤酒龙头,在应对成熟化和高端化布局方面有着很大优势,目前的高端化市场上百威英博占据 着较大优势。2019年,百威亚太于香港上市,进一步彰显了百威英博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对于深耕西部市场的嘉士伯而言,2013年全资收购重庆啤酒显示了其东进的决心,在几年的经营性,重庆啤酒扭亏为盈,盈利能力逐年上升,在高端化产品方面相比同行有更大优势。2020年底,重庆啤酒成为嘉士伯在中国运营唯一品牌,成长为全国性啤酒企业。 2020年中国啤酒行业市场份额(终端销量口径) 27% 26% 6% 8% 15% 18% 华润(包含喜力)青岛 百威燕京重庆其他 数据来源:欧睿,发现报告整理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0年,我国啤酒产量呈下降趋势。2020年,我国啤酒产量完成3411.1万千升,同比下降7.0%。 根据欧睿公布的数据,我国啤酒产量于2013年见顶,达到505.82亿升,此后连续4年产量下降,2017-2019年出现微弱增长,CAGR仅为0.55%,2020年受疫情影响啤酒行业整体受到冲击,产量降幅明显,至2020年我国啤酒产量仅为426.94亿升,同比增速为-7%,增速达到史低水平。 啤酒行业累计产量及同比(万千升,%)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00% -50.00% 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19啤酒产量:累计值2020啤酒产量:累计值2021啤酒产量:累计值2022啤酒产量:累计值 2019累计同比2020累计同比2021累计同比2022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局,发现报告整理(截至22年5月) 数据显示,华润啤酒是行业龙头,销量市占率24%,拥有6个绝对优势市场,分别是吉林、辽宁、四川、贵州、安徽、江苏,从东到西皆有覆盖。 青啤仅次于润啤,销量市占率为18%,拥有5个绝对优势市场,分别是山东、陕西、山西、上海、海南,在沿黄河流域省份优势明显。 百威销量市占率为16%,拥有3个绝对优势市场,分别是福建、江西、湖北,在沿海、华南地区市场份额较高。 “西部王”嘉士伯和重庆啤酒销量市占率为7.1%,以西南为据点外扩,拥有4个绝对优势市场,分别是重庆、宁夏、新疆、西藏。 燕啤销量市占率为6.9%,拥有3个绝对优势市场,分别是北京、内蒙古、广西。 2020年我国各省啤酒产量及主要酒企市占率一览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发现报告整理 当前中国啤酒行业中几乎被四大啤酒企业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其长期发展积累的生产技术、品牌效益、全国性的分销售渠道,区域政府的关注和消费者习惯的都具有极大的规模优势,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 而新进入的企业则缺乏这种优势,若大规模生产则由于缺乏品牌和渠道优势而不一定能卖出去;若小规模生 产则成本较高同样无法与在位品牌竞争,形成了巨大的进入壁垒。 综上,我国啤酒业属于中低进入壁垒,中退出壁垒的产业,这也决定了该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比较高。 2005-2016我国啤酒市场CR3变化 中国啤酒市场CR3 56.00% 58.00% 59.00% 45.00% 46.00% 46.00% 46.00% 47.00% 49.00% 52.00% 37.00% 2005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数据来源:华润啤酒官网,发现报告整理 一、行业概述 二、啤酒产业链全景图 •提升盈利的三条途径 •啤酒行业发展核心 三、啤酒消费用户画像 四、未来发展趋势:产品结构优化&降本增效 五、二级市场相关上市公司 从啤酒产业链整体布局来看,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原材料供应商,供应商为中游啤酒生产商提供大麦(主料)、小麦、酒花等原材料以及玻璃瓶、铝罐、纸盒等包装物材料;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为啤酒生产商。 产业链下游涉及销售渠道和消费者,销售渠道主要分为现饮和非现饮渠道,其中以餐饮、夜场、酒店等场所 为主的现饮渠道是啤酒主要销售渠道。 上游 下游 啤酒产业链布局情况 大麦 餐饮 高端餐饮 小米 种植业 夜场 大众餐饮 小麦 现饮 酒店 啤酒花 设备制造业 分销商 食品添加剂 啤酒厂商 其他 其他 非现饮 KA 玻璃瓶 线上电商 零售商 铝罐 包装制造业 纸盒 内容来源:东吴证券,发现报告整理 上游行业 啤酒业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生产原料,包装材料,制造设备。啤酒企业的上游产业绝大部分都在国内,产业无超额利润并且上游产业技术性不强,所以不存在对啤酒业的纵向垄断。 中游行业 啤酒行业的纵向垄断主要是啤酒企业下游纵向垄断,我国啤酒行业呈现寡头垄断下的存量博弈局面,整体盈利能力较弱。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已达较高水平,主力人群消费出现萎缩迹象,行业全国渗透率基本饱和,整体市场消费量基本见顶。 下游行业 啤酒企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是销售渠道,啤酒企业往往会采取,要求经销商严格执行公司的统一的价格政策,经销商不得寻求在指定的区域之外发展任何该品牌啤酒的客户,建立分支机构或设立经销站,未经公司的批准经销商不得在指定区域位出售该品牌啤酒。未经公司书面同意,经销商不得经销任何其他品牌啤酒,并且建立选择性的销售网络等方式,从而实现对啤酒行业的纵向垄断。 啤酒行业提升盈利能力有三条途径——直接提价、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升级。 •直接提价短期有效,但长期并不具备基础; •产能优化可以一次性改善公司盈利能力,但不具备可持续性; •而随着消费者观念的升级,通过更高品质的产品来改善产品结构,推动吨酒价的提升是行业的发展方向。 啤酒行业痛点解决方案 方案一 提价 短期-阶段性 “兴奋剂” 方案二 关厂 中期-阶段性 “镇痛剂” 方案三 升级 长期-稳定性 “强心剂” 内容来源:天风证券,发现报告整理 低端时代产品单一,追求高周转降本;高端时代布局1+N,平衡放量与多元。 在行业发展早期,啤酒市场以同质化的低端产品为主,低价意味着份额,龙头追求高周转率与规模效应降本;在高端市场竞争中,价格意味着站位,龙头集中资源打造高端大单品,主攻主流的价格带(8~12元)、消费人群(年轻男性)及消费场景(餐饮等)。 另外,随着啤酒消费人群(女性等)、消费需求(健康、解压、品鉴等)、消费场景(居家、礼赠等)的拓 展与多元,龙头构建“价格×品类”的多元产品矩阵以覆盖多层次市场需求,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当前百威、嘉士伯、华润、青啤等国内外啤酒厂商基本形成“大单品+特色产品矩阵”的产品组合,追求高端放量的同时布局细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