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末的政治局会议没有释放太多增量、重磅的举措,经济增长“合理区间”是否依赖强力的稳增长,以及如何看待后续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演绎,成为三季度行至中途最为重要的话题。我们认为,经济修复对稳增长政策的依赖并没有那么高:从6月的经济数据来看,消费修复力度不差。工业生产的优势一方面来自今年较去年更好的环境政策,另一方面也来自至今仍体现出强韧性的出口。财政方面,政府性基金支出方面,即便不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额度到今年使用,通过现有的增量政策(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等)也依然有望托底基建增速。货币方面,基建带来的配套融资需求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企业信贷需求扩张都将成为后续社融的主要支撑力量。经济的疫后修复确实由政策带动,但期待稳增长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也并不现实,综合考虑生产、消费、出口、信贷等方面的向好因素,我们认为,修复动能对政策的依赖程度或许低于预期,不妨对“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抱有更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