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驱动资本市场长期扩容,大投行业务将更进一步 (1)注册制下,科创板和创业板IPO增量明显,审批效率显著提升,定价更加市场化,直接利好券商大投行业务。我们测算注册制对券商IPO、经纪、两融和科创板跟投业务的直接影响,2019-2021年注册制直接增厚证券行业净利润8%/15%/12%,利润贡献自大到小排序为科创板跟投、IPO、两融和经纪。注册制对头部券商净利润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驱动行业净利润集中度有所上升。(2)全面注册制渐行渐近,2022年年内政策落地概率较大,主板IPO审核效率将大幅提升。仅考虑IPO发行制度松绑对券商经纪、两融和IPO业务的影响,中性假设下我们预计全面注册制直接增厚行业净利润1.6%,未来影响深远,资本市场改革红利或将逐渐释放。(3)全面注册制提升IPO效率,资本市场扩容直接利好大投行利润贡献高的券商,同时加速机构化趋势,机构业务突出的头部券商更加受益,推荐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受益标的中金公司(H股)、中信建投。 资本市场长期扩容下,促进居民财富向权益资产迁移,利好大财富管理主线标的,推荐东方财富、广发证券和东方证券。受益标的兴业证券、长城证券。推荐盈利景气度较强,具有长期成长性的国联证券。此外,创投类企业也将充分受益于全面注册制。 回顾:注册制利好券商大投行业务,头部券商更加受益 注册制试点以来,科创板和创业板IPO项目增量显著,审核效率提升,定价更加市场化。创业板IPO数量自2019年52单增长至2021年199单,审核时间由2019年的594天缩短至平均306天,审核效率翻倍,首发市盈率打破原有23倍的桎梏。全面注册制促进新股发行效率提升,直接利好大投行业务,2019-2021年注册制直接增厚证券行业净利润8%/15%/11%,利润贡献自大到小排序为跟投、IPO、两融和经纪,间接影响财富管理业务线、直投业务以及衍生品业务。 从投行业务来看,头部券商更加受益于注册制,2020/2021年增量IPO收入拉动“三中一华”净利润9.6%/6.7%(行业平均水平为3.4%/3.4%)。头部券商在经纪、融资融券、机构业务以及大财富管理业务的优势更加突出,更加受益于注册制。 展望:全面注册制渐行渐近,资本市场扩容长期影响深远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全面注册制,根据易会满在2022年4月和7月的相关表态,我们预计全面注册制年内落地概率较大。主板定位于蓝筹市场,重点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我们预计主板IPO审核程序将有所简化,审核效率将会明显提升,融资融券或将有所放松,发行标准或放松但仍将高于创业板与科创板。仅考虑主板IPO发行制度松绑对券商投行、经纪、两融的直接影响,我们预计主板IPO数量翻倍,在2023年新增IPO130单的假设下,预计注册制直接增厚行业净利润1.6%,长期影响深远。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落地表现不及预期;市场大幅波动;疫情反复对投行业务带来不确定性。 1、回顾:注册制利好券商大投行业务,头部券商更加受益 1.1、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扩容,引入长期资金提升市场活跃度 注册制以来,IPO项目数增量显著,审核效率有所提升,定价市场化提升企业和市场积极性。创业板注册制推行后,IPO项目数量快速增长,创业板IPO数量自2019年52单增长至2021年199单,审核时间由2019年的594天缩短至平均306天。我们用当年IPO平均耗时/当年IPO公司数从两维度衡量各板块审核效率,注册制下,创业板审核效率提升1倍,创业板与科创板审核效率优于主板。此外,注册制打破原有较低的首发市盈率限制,有助于提升企业与市场积极性。 图1:创业板注册制推行后IPO数量高增 图2:创业板注册制下各行业首发市盈率更加市场化 图3:注册制缩短创业板IPO审核时间 图4:注册制显著提升创业板IPO审核效率 以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为核心的一揽子政策从资本市场资产端、资金端以及证券行业松绑三方面全面铺开,资本市场改革为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从资产端政策来看,自2019年以来,科创板、创业板相继试点注册制,退市新规落地、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等重大改革顺利落地,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有所提高。 表1:资本市场扩容,一系列政策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图5:退市呈现常态化趋势 吸引增量资金入市,提升交易活跃度,市场流通市值扩容。(1)从资金端以及证券行业相关政策来看,取消QFII/RQFII额度限制,公募基金扩容,科创板做市交易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等一系列政策有助于市场活跃度提升。券商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允许券商“一参一控一牌”等政策对证券行业监管有所放松。(2)从资金流入情况来看,偏股基金流入金额显著增多,保险、私募、信托和QFII持股市值呈上升趋势,引入中长期资金政策成效明显。(3)2013-2019年A股流通市值6年CAGR16%,受市场涨跌幅影响为11%,自然增长率5%;2019-2021年A股流通市值2年CAGR25%,受市场涨跌幅影响为17%,自然增长率7%,注册制带来的增量IPO有助于提升自然增长率。 表2:引入中长期资金政策成效明显 图6:注册制促进市场流通市值扩容 表3:引入中长期资金,提升市场活跃度 1.2、注册制直接利好大投行业务,头部券商更加受益 (1)投行: 注册制下,科创板和创业板IPO规模增量显著。(1)科创板: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于科创板上市 , 标志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正式落地 。 2019/2020/2021年科创板IPO规模824/2226/2029亿,占上一年全市场IPO规模的60%/88%/42%,为市场带来显著增量。(2)创业板:实行注册制之前,2015-2019年创业板每年IPO平均规模335亿,平均单数77单。2020年8月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上市标志创业板试行注册制落地。2020/2021年创业板IPO规模893/1475亿,较注册制前的增量规模为558/1140亿,占上一年全市场IPO的22%/24%。 注册制放大头部券商投行业务优势,IPO集中度提升。随着IPO审核效率提升,头部券商专业能力、项目与人员储备方面的优势被放大,注册制后券商投行业务集中度显著提升(2018年监管趋严,头部券商项目质量的优势更加突出),2022上半年“三中一华”IPO规模/单数/收入市占率分别达60%/38%/43%。(2014-2017年平均市占率分别为25%/18%/22%) 2019/2020/2021年注册制带来的增量IPO拉动证券行业净利润提升2.6%/3.4%/3.4%,IPO增量利润占2019年行业净利润的1.2%/3.4%/4.6%。我们测算注册制在2019/2020/2021年为市场带来增量IPO收入为48/138/190亿,在IPO收入净利率30.4%的假设下,2019/2020/2021年注册制带来的增量IPO拉动证券行业净利润提升2.6%/3.4%/3.4%,IPO增量利润占2019年行业净利润的1.2%/3.4%/4.6%。 图7:科创板与创业板IPO项目显著增长 图8:2019年注册制以来,投行集中度加剧 表4:2019/2020/2021年注册制带来的增量IPO拉动证券行业净利润提升2.6%/3.4%/3.4% (2)经纪: 新股贡献增量流通市值,驱动经纪业务增长。2019-2021年经纪业务快速提升,主要由于市场股票成交量增长驱动,2021年日均股票成交额1.06万亿,较2018年提升187%。我们从成交金额=流通市值*换手率视角分析,交易量高增一部分源于换手率提升,一部分源于流通市值增长。其中,流通市值的增长包括市场上涨、新股上市或限售股解禁等。为分析注册制对交易量的直接影响,以下我们仅考虑注册制下增量新股贡献的流通市值对交易量的影响。 表5:股票成交额由换手率和流通市值共同影响 增量流通市值:(1)科创板:2019/2020/2021年科创板新股贡献增量流通市值1245/3862/3410亿,占上一年全市场流通市值的0.4%/0.8/0.5%(。2)创业板:2015-2019年每年创业板新股贡献的流通市值平均为1271亿,2020/2021年创业板新股贡献流通市值2172/2704亿,受注册制影响的增量新股贡献流通市值为901/1433亿,占上一年全市场流通市值的0.3%/0.3%。 2019/2020/2021年增量IPO贡献的流通市值驱动券商经纪业务增长,增厚行业净利润0.3%/0.5%/0.4%,经纪业务增量利润占2019年行业净利润的0.1%/0.5%/0.5%。 注册制在2019/2020/2021年为市场带来的增量新股贡献流通市值达1245/4763/4893亿,拉动流通市值增长0.4%/1.0%/0.8%。在不考虑换手率的情况下,增量新股贡献的流通市值将驱动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增长,我们测算2019/2020/2021年增量IPO贡献的流通市值驱动券商经纪业务增长,增厚行业净利润0.3%/0.5%/0.4%,经纪业务增量利润占2019年行业净利润的0.1%/0.5%/0.5%。 表6:2019/2020/2021年增量IPO流通市值驱动经纪业务增长,增厚券商行业净利润0.3%/0.5%/0.4% (3)两融: 注册制下新股可作为两融标的带来增量业务规模。2019年8月,两融标的数量扩大至1600只,取消最低维持担保比例不低于130%的统一限制。注册制下,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起即可作为两融标的,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纳入可出借范围,推出转融通市场化约定申报方式。注册制之前,新股上市当年无法贡献两融规模,注册制后两融规模扩张明显。 增量新股入选两融标的池,驱动两融业务增长。(1)科创板:2019/2020/2021年科创板新股贡献两融规模77/313/224亿,占上一年全市场两融规模的1%/3%/1%。(2)创业板:2020/2021年创业板新股贡献两融规模83/148亿,占上一年全市场流通市值的0.8%/0.9%。 2019/2020/2021年增量IPO贡献两融规模驱动两融业务增长,增厚行业净利润0.4%/1.0%/0.7%,两融业务增量利润占2019年行业净利润的0.2%/1.0%/0.9%。注册制在2019/2020/2021年为市场带来的增量新股贡献的两融规模达77/396/372亿,拉动两融规模增长1%/3%/1%。在4%利差的假设下,增量新股贡献的两融规模将驱动券商两融业务收入增长,我们测算2019/2020/2021年增量IPO贡献的两融规模驱动券商两融业务增长,增厚行业净利润0.4%/1.0%/0.7%,两融业务增量利润占2019年行业净利润的0.2%/1.0%/0.9%。 表7:注册制下两融特殊化机制 表8:2019/2020/2021年增量IPO贡献两融规模驱动两融业务增长,增厚行业净利润0.4%/1.0%/0.7% (4)直投、跟投: 券商直投跟投业务迎来长足发展,头部机构ROE优于行业平均。注册制缩短IPO审查时间,提高IPO效率,打通PE和另类投资子公司项目退出通道,2019年以来PE和另类投资子公司净利润提升显著。净资产TOP6券商直投和跟投2018-2021年四年平均ROE分别为10.1%/8.9%,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中位数为5.4%/5.6%)。科创板跟投业务作为科创板注册制试点带来的新业务,为券商带来了可观的收益,2022Q1末券商科创板跟投累计实现浮盈172亿,投行实力强的券商受益明显。 图9:2019年以来,PE子公司净利润提升显著 图10:2019年以来,另类投资子公司净利润提升显著 图11:2019年以来,PE子公司ROE提升显著 图12:2019年以来,另类投资子公司ROE提升显著 (2)top6券商PE子指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的PE子公司,下同 表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