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是激光技术、全球定位技术、惯性导航技术的结合。一个标准的激光雷达由激励源、激光器、光学探测器、信号调理电路以及计算机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组成。 激光雷达(Lidar)虽然现阶段成本更高,但具备强大的测距能力,分辨率也比雷达更高,可快速构建景深信息,对算力的依赖度小。我们认为,在算力还无法完全弥补硬件感知缺陷的情况下,激光雷达是达到感知融合和安全冗余的关键零部件,在高级别自动驾驶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智能化趋势下,激光雷达产业链蓬勃发展。2020-2021年间,海外激光雷达企业密集上市,包括Velodyne、Luminar、Aeva、Ouster、Innoviz等,Quanergy拟通过SPAC上市。国内企业群雄逐鹿,包括速腾聚创、禾赛科技、镭神智能等老牌初创企业,以及华为、大疆、百度等科技企业均参与其中。同时资本也频频加注,在2021年间,国内与激光雷达相关的融资事件达20余起。自动驾驶经历了前期的厚积薄发,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即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 2022年多款激光雷达产品量产上车,开启激光雷达量产元年。2017年,奥迪A8作为全球唯一一款打造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量产,但直到2020年激光雷达才重新成为车企销售的亮点。目前国内外各大厂商纷纷布局激光雷达上车,同时我国激光雷达厂商(如图达通、速腾聚创、禾赛、大疆、华为等)也将有望迎来多个项目落地。至2021年底,共有20余款新车型已经公布将标配激光雷达。同时车企加速引入激光雷达技术,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成熟,2022年系激光雷达放量增长的元年。 BOM成本中,上游激光器及收发系统元件是高价值环节。根据汽车之心数据,以Velodyne的Puck VLP-16激光雷达为例,激光器、探测器成本占比分别为40%及30%,光学组件占比约10%,MEMS微振镜激光雷达成本中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光学部件占比总成本的65%,分立式激光雷达发射模组+接收模组占比总成本60%,Livox Horizon成本构成中光学部件+发射模板+接收模块成本占比也高达66%。激光雷达超半数成本集中在激光器、探测器及光学收发系统的元件及模块中,是激光雷达的核心价值环节。 上游是激光雷达国产替代先行环节,光产业链公司有望迎来第二增长极。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及扫描模块中需要用到大量光学元件,包括反射镜、透镜、棱镜/转镜、MEMS微振镜、滤光片等。我国在光学元件领域积累多年,本土厂商技术领先、成本优势突出,具备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的制造能力。部分上游光器件厂商深耕多年,在激光雷达的行业机遇下切入赛道,如天孚通信、光库科技、炬光科技、腾景科技等;中际旭创等光模块厂商在光电接收及发射上能力储备丰富,逐步拓展激光雷达代工业务。上游器件厂商有望乘激光雷达之风打开成长空间增厚营收,同时有望带来估值水平的提升。 本周行情:本周通信板块涨跌幅为3.82%,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24%,通信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4.06个百分点,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序5/30。2022年年初至今通信板块涨跌幅为-8.07%,创业板涨跌幅为-16.58%,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4.21%,通信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6.1个百分点。通信板块跑赢创业板指数8.5个百分点。截止至本周结束,通信行业按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分类的PE- TTM 为31.39,位列所有申万一级行业第10,同期的沪深300 PE- TTM 为12.27。 风险提示:美国对于国内科技企业制裁加重,上游缺货加剧,上游芯片技术发展带来产品技术迭代风险,IDC新建设项目落地不及预期等。 一、本周观点 (一)行业观点 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是激光技术、全球定位技术、惯性导航技术的结合。一个标准的激光雷达由激励源、激光器、光学探测器、信号调理电路以及计算机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组成。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是:激光器在激励源的作用下,向目标物发射激光光束,并由光电探测器对反射信号进行接收,接收到的信号经由信号调理电路后,传输到计算机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进行综合信息处理。激光雷达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三维位置点数据,并根据这些三维数据建模。另外通过计算激光信号的反射率,还可初步分辨目标物材质。 激光雷达(Lidar)虽然现阶段成本更高,但具备强大的测距能力,分辨率也比雷达更高,可快速构建景深信息,对算力的依赖度小。我们认为,在算力还无法完全弥补硬件感知缺陷的情况下,激光雷达是达到感知融合和安全冗余的关键零部件,在高级别自动驾驶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智能化趋势下,激光雷达产业链蓬勃发展。2020-2021年间,海外激光雷达企业密集上市,包括Velodyne、Luminar、Aeva、Ouster、Innoviz等,Quanergy拟通过SPAC上市。国内企业群雄逐鹿,包括速腾聚创、禾赛科技、镭神智能等老牌初创企业,以及华为、大疆、百度等科技企业均参与其中。同时资本也频频加注,在2021年间,国内与激光雷达相关的融资事件达20余起。自动驾驶经历了前期的厚积薄发,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即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 2022年多款激光雷达产品量产上车,开启激光雷达量产元年。2017年,奥迪A8作为全球唯一一款打造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量产,但直到2020年激光雷达才重新成为车企销售的亮点。目前国内外各大厂商纷纷布局激光雷达上车,同时我国激光雷达厂商(如图达通、速腾聚创、禾赛、大疆、华为等)也将迎来多个项目落地。至2021年底,共有20余款新车型已经公布将标配激光雷达。同时车企加速引入激光雷达技术,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成熟,2022年系激光雷达放量增长的元年。 图表1 2022年搭载激光雷达上市的车型达20余款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激光雷达产业的上游为各类基础零部件等,中游是激光雷达的制造,下游主要是激光雷达的应用。 图表2激光雷达产业链 激光雷达上游主要包含大量的光学元器件和电子元器件,组成激光发射、激光接收、扫描系统和信息处理四大部分。具体元器件包括激光器、发射光学系统(准直镜、分束器、扩散片)、光电探测器、接收光学系统(分束器、透镜、滤波片)、MEMS微振镜/转镜/棱镜、放大器、数模转换、模拟芯片、FPGA等。 中游主要是激光雷达的集成商。 下游应用包括军事、测绘领域、无人驾驶汽车、高精度地图、服务机器人、无人机等应用领域。 BOM成本中,上游激光器及收发系统元件是高价值环节。根据汽车之心数据,以Velodyne的Puck VLP-16激光雷达为例,激光器、探测器成本占比分别为40%及30%,光学组件占比约10%,MEMS微振镜激光雷达成本中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光学部件占比总成本的65%,分立式激光雷达发射模组+接收模组占比总成本60%,Livox Horizon成本构成中光学部件+发射模板+接收模块成本占比也高达66%。激光雷达超半数成本集中在激光器、探测器及光学收发系统的元件及模块中,是激光雷达的核心价值环节。 上游是激光雷达国产替代先行环节,光产业链公司有望迎来第二增长极。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及扫描模块中需要用到大量光学元件,包括反射镜、透镜、棱镜/转镜、MEMS微振镜、滤光片等。我国在光学元件领域积累多年,本土厂商技术领先、成本优势突出,具备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的制造能力。部分上游光器件厂商深耕多年,在激光雷达的行业机遇下切入赛道,如天孚通信、光库科技、炬光科技、腾景科技等;中际旭创等光模块厂商在光电接收及发射上能力储备丰富,逐步拓展激光雷达代工业务。上游器件厂商有望乘激光雷达之风打开成长空间增厚营收,同时有望带来估值水平的提升。 (二)推荐标的 云及流量基建板块:钢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IDC业务双轨并行,一线核心资源丰富、已具备集群化规模资源且后期扩张能力充足的IDC龙头企业宝信软件(600845.SH)。 企业通信板块:亿联网络(300628.SZ),SIP市占率全球第一且仍有较大上行空间;VCS业务方面与平台型厂商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同时以优秀的产品力及品牌能力在国内外推进云平台布局;云办公终端业务产品矩阵加速完善打开成长第三极。 物联网及下游应用板块:移远通信(603236.SH),全球物联通信模组龙头企业,专注模组行业的物联蜂窝通信模组的平台型公司,在5G、NB-IoT、Cat.1模组等领域积极投入研发布局,在万物互联时代有望卡位占得先机。广和通(300638.SZ),物联通信模组龙头企业、全球笔电模块绝对龙头,通过与lntel的合作实现笔电业务快速成长,同时积极布局高毛利的车载市场和其他5G高价值场景,有望延续业务高增长。和而泰(002402.SZ),国内智能控器龙头,优先受益产业链分工转移和下游智能网联趋势。5G毫米波测试进展顺利,未来一旦商用铖昌科技有望优先受益。拓邦股份(002139.SZ),国内智能控制器龙头企业,周期回暖叠加长期成长趋势构成公司长线逻辑,目前公司仍然处于低估状态。 移为通信(300590.SZ),公司追踪类终端业务盈利能力强、渠道壁垒深。追踪类终端业务的稳步增长、共享出行和动物溯源业务的爆发正带动业绩环比改善;中长期看公司有望逐步抢占海外竞争对手退出留下的真空份额。 军工通信板块:上海瀚讯(300762.SZ),军用宽带通信先行龙头,技术储备深厚,具备完备的军工业务资质,多年经验积累军用产品化思维,深入理解军用需求公司,在行业景气度提升及军工通信宽带升级的双重机遇下,将充分受益定型产品的下沉渗透及在研产品多军种定型列装带来的丰沛订单增量。七一二(603712.SH),老牌军企内生突破,专注专网无线通信做宽做深。公司是国内超短波军工通信的先行者,其产品已实现全军种布局、全疆域覆盖。公司聚焦军工通信行业,横向做宽、纵向纵深,延伸产品版图。 先发优势及技术储备保障龙头地位,系统及数据链产品打开第二成长极。 二、本周行情回顾 (一)国内市场回顾 本周通信板块涨跌幅为3.82%,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24%,通信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4.06个百分点,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序5/30。 图表3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过去30天通信板块涨跌幅为6.8%,创业板涨跌幅为3%,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2%,通信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8.9个百分点。通信板块跑输创业板指数3.8个百分点。 2022年年初至今通信板块涨跌幅为-8.1%,创业板涨跌幅为-16.6%,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4.2%,通信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6.1个百分点。通信板块跑赢创业板指数8.5个百分点。 图表4 TMT板块月涨跌幅 图表5 TMT板块今年以来涨跌幅 SW通信指数最近一年累计涨跌幅为-1.54%,沪深300指数最近一年累计涨跌幅为-16.72%,通信行业跑赢整体指数15.18%。 图表6通信指数与沪深300近三年走势对比 个股方面,本周通信板块涨幅前五分别为春兴精工(53.67%)、亚联发展(27.70%)、深南股份(26.81%)、鼎信通讯(26.20%)、硕贝德(26.01%); 本周通信板块跌幅前五分别为科信技术(-10.62%)、世嘉科技(-8.61%)、超讯通信(-4.20%)、华测导航(-4.08%)、波导股份(-3.36%); 本周通信板块换手率前五分别为铭普光磁(133.71%)、世嘉科技(120.85%)、科信技术(111.48%)、武汉凡谷(56.81%)、动力源(53.89%)。 图表7通信行业个股涨跌幅和换手率前十 (二)行业估值水平 截止至本周结束,通信行业按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分类的PE- TTM 为31.39,位列所有申万一级行业第10,同期的沪深300 PE- TTM 为12.27。 图表8申万一级行业PE- TTM (三)海外市场跟踪 在我们追踪的海外通信巨头中,涨幅最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