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蓄技术与产能布局之势,随新能源业务上行而发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蓄技术与产能布局之势,随新能源业务上行而发

2022-06-18冯胜、王可中泰证券娇***
蓄技术与产能布局之势,随新能源业务上行而发

长期稳健发展,国内领先的金属模具和零部件制造商。 ①公司定位: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国内领先的金属模具和零部件制造商。公司深耕模具冲压产业近二十载,在2019年上市,目前已在全国拥有7大生产基地,产品配套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汽车产业集群,专业提供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设备等业务板块。 ②主营业务:以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为根基,新能源业务发展可期。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向广汽埃安、吉利汽车、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供应动力电池箱体、轻量化车身结构件、热交换系统精密部件、底盘系统部件等产品。在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22.73%上升至2021年的38.32%。 ③经营状况:长期以来稳健发展,短期因原材料上涨业绩承压。2021年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为23.71亿元,同比增长28.89%;实现归母净利润6408.34万元,同比减少60.34%。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2亿元,同比增长54.54%;实现归母净利润3413万元,同比增长9.06%。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公司盈利能力短期承压,期间费用情况和营运能力基本稳定,现金流恢复正常水平。 行业层面: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高,刺激冲压模具和零部件的市场需求。 ①模具冲压行业与下游汽车行业密切相连。模具是批量生产零部件和制件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生产中有95%以上的零部件需要模具成型,生产一款普通的轿车需要1000-1500套冲压模具,汽车模具开发过程约占车型开发周期的2/3。公司的五个模具技术团队推动模具开发技术的发展。 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为模具与零部件行业带来新空间。2022年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至21.7%。汽车改款及换代频率加快,全新车型开发周期由4年左右缩至1-3年,改款车型由6-24个月缩至4-15个月,且车型、结构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刺激对汽车全新模具的需求,其轻量化技术趋势使得超高强度钢板、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加工技术越发关键。 竞争力分析:产能准备充分+研发技术投入,为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放量保驾护航。 ①产能覆盖汽车产业集群中心,生产设备先进。公司在东莞、广州、常熟、天津、宁波、宜宾、马鞍山等地均拥有生产基地,墨西哥生产基地也将在今年进入投产阶段,同时五个事业部分工明确,拥有先进生产设备。 ②重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板块,在客户与技术上具有优势。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等板块积累了优质客户,严格的认证机制与定点合作模式构筑了客户壁垒。研发团队在汽车轻量化、超高强度钢的冲压成型、电池箱体、汽车底盘、车身、汽车座椅、通讯、消费类电子等产品结构的优化上经验丰富,电池箱体的开发流程完善。 与新能源汽车相关收入从2020年的4.18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9.09亿元。 ③合理的业务结构,持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出口模具利润率更高,但定制化程度较高、订单较波动、产品周期较长,近年全球疫情波动以及国际形势复杂,公司外销营收占比逐渐减小的收入结构有利于稳健持续发展。公司重视精细化与质量管理,且拟与本特勒中国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优化在华南地区的产业布局。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深耕模具冲压和金属结构件产业近二十载,其中在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发展较快。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0、2.94、3.7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3、16.6、12.9倍。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动力电池箱体业务增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新冠疫情加剧导致经营环境恶化的风险、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产品出口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1.长期稳健发展,国内领先的金属模具和零部件制造商 1.1、公司定位: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国内领先的金属模具和零部件制造商 公司深耕模具冲压产业近二十载,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早有充分布局。 公司成立于2004年,起初从事打印机、复印机等五金件加工。2008年公司正式进军汽车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并于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自2012年以来,公司在汽车、通信、办公及电子等各行业的业务均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014年公司荣获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模具出口重点企业等荣誉。公司在2015年建立了与汽车模具技术相关的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挂牌上市。目前公司已在全国拥有7大生产基地,产品配套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汽车产业集群,专业提供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图表1:公司发展历程 发展战略: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业务。根据公司的2022年度经营计划,在市场业务方面,公司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设备等业务板块的客户,加快新能源相关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深化与广汽埃安、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知名企业的合作。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将加强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本特勒等研发机构或龙头企业的技术合作,重点推进开发超高强度板和铝镁合金模具成型技术、电动汽车电池箱体产品、新型钢铝连接工艺、热成型和拼焊板技术等。 1.2、主营业务:以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为根基,新能源业务发展可期 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1)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如动力电池箱体、轻量化车身结构件、热交换系统精密部件、底盘系统部件等;(2)通信设备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如户外基站金属结构件、IDC机箱、功能性插箱等;(3)其他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如光伏逆变器、储能机柜、充电桩机箱等,产品应用领域涉及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动力电池、储能和光伏设备、通信设备、办公设备等。 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相关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向广汽埃安、吉利汽车、比亚迪、宁德时代、孚能科技、欣旺达、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塔菲尔等优质客户供应动力电池箱体、轻量化车身结构件、热交换系统精密部件、底盘系统部件等产品。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发展较快,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品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22.73%上升至2021年的38.32%,其毛利占比也从2020年的28.50%上升至2021年的45.56%。 图表2:2021年公司各业务收入占比 图表3:公司主要产品介绍 1.3、经营状况:长期以来稳健发展,短期因原材料上涨业绩承压 原材料上涨冲击业绩,公司通过价格联动积极应对。2021年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3.71亿元 , 同比增长28.89%; 实现归母净利润6408.34万元,同比减少60.34%。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2亿元,同比增长54.54%;实现归母净利润3413万元,同比增长9.06%。公司多年来凭借稳健的经营,2012年至2020年归母净利润每年均实现增长,CAGR达18.09%。但在2021年受新冠疫情和芯片短缺的影响,以及主要原材料钢、铁、铝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公司的净利润发生一定幅度的下滑。对此公司积极采取行动,实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并与主要客户、供应商建立了价格联动机制或共识。 图表4:公司2012-2022Q1营收、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图表5:近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 图表6:近年铝材价格大幅上涨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期间费用情况基本稳定。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16.45%,同比减少4.95pct;净利率为2.7%,同比减少6.09pct。 2022Q1公司毛利率为16.48%,同比减少2.09pct;净利率为4.54%,同比减少1.89pct。在期间费用方面,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08%,同比降低0.07pct;管理费用率为6.87%,同比上升0.79pct,主要系销售规模扩张,人员薪酬、折旧摊销及股份支付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率为1.59%,同比上升1.40pct,主要系公司计提可转债利息及美元、港币、欧元等外币汇率变动所致。2022Q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7%、5.65%、1.46%,同比均有改善,分别同比降低了0.19pct、0.91pct、0.29pct。 图表7: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变化趋势 图表8:公司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变化趋势 营运能力基本稳定,现金流恢复正常水平。近年来,整体上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逐步下降,存货周转天数有所上升。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439.23万元,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采购款项及规模扩张人员薪酬支出增加所致。2022Q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7371.18万元,同比下滑5.77%,现金流的情况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图表9:公司单季度存货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情况 图表10: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情况 1.4、股权结构:公司股权较为集中,股权激励促进稳健经营 公司第一大股东是董事长陈荣先生,直接持股比例为24.89%,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荣先生与谢祥娃女士,两人为夫妻关系。截至2022年一季报,两人通过直接控股与间接控股合计持有公司46.43%的股份。公司旗下有9家全资子公司,分布于东莞、广州、常熟、天津、宁波、宜宾、安徽马鞍山等城市,覆盖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产业集群。 图表11:公司股权结构图 2021年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12.86元/股的价格向64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277万股。参考非累计量的业绩考核目标,公司股权激励考核指标的目标值为: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21.15亿元、24.83亿元、30.34亿元。假设营业收入刚好达到考核指标的目标值,则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5%、17%、22%。 图表12: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考核条件 2、行业层面: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高,刺激冲压模具和零部 件的市场需求 2.1、模具冲压行业与下游汽车行业密切相连 冲压模具对汽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模具是利用金属、非金属等材料经专门设备加工而成的基础工艺装备,是大批量生产零部件和制件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被称为“工业之母”。模具行业的上游主要为数控加工机床和冲床厂商,以及各类模具原材料厂商。下游应用行业中,汽车制造厂商对模具使用量较大,在汽车生产过程中有95%以上的零部件都需要模具成型工艺。在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模具全行业产值的40%以上都是汽车模具行业贡献的。生产一款普通的轿车一般大约需要1000-1500套冲压模具,而汽车的模具开发全过程包括前期模具设计、机加件生产、模具装配、后期模具调试等环节,约占新车型整个开发周期的2/3,因此是汽车更新换代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根据智研咨询相关数据,我国汽车模具行业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63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67亿元。 图表13:汽车模具开发是汽车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图表14:我国汽车模具市场规模2013-2019年CAGR为8.95% 金属结构件行业处于汽车产业链的中游位臵。金属结构件行业的上游行业包括钢铁、铝材等原材料行业,以及冲床、焊接机器人、机械手等生产设备行业。在金属结构件的下游行业中,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下游为汽车整车制造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需求与汽车产销量高度相关; 通信产品的下游行业为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办公及电子设备产品的下游行业为办公文化产品制造业及电子设备制造行业。 图表15:精密冲压模具行业的产业链情况 图表16:金属结构件行业的产业链情况 公司的模具产品类型为冲压模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除了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还使产品获得特定的力学性能,同时保持较高的加工精度和产品一致性,其产业具有关联度较高、技术以及资金密集的特征,是制造业各有关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之一。按照模具成型加工工艺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