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38.09亿元(同比增长18.18%); 归母净利润4.42亿元(同比减少0.27%);实现综合毛利率23.81%(同比减少3.49pct)。其中2021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54亿元(同比减少0.98%,环比减少15.86%);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减少32.35%,环比减少50.47%); 实现综合毛利率24.49%(同比减少4.41pct,环比减少3.08pct)。 2.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6亿元(同比增长9.25%,环比减少0.84%);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18.66%,环比增长28.93%),实现综合毛利率21.90%(同比增长1.72pct,环比减少2.59pct)。 光学元器件短期承压,产品客户积极调整添长期成长动能。2021年公司光学元器件业务实现营收21.22亿元(同比增长3.13%),营收占比55.71%(同比下降8.94pct),实现毛利率25.49%(同比减少2.54pct)。光学元器件业务作为公司经营的“压舱石”,因面临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及市场竞争格局的挑战,短期承压,公司在客户和研发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客户方面,公司进一步优化客户梯队,稳步推进与北美、韩系大客户的业务合作,策略性布局国内二三线模组市场,初显成效;研发方面,公司为吸收反射复合型滤光片实现国内唯一批量生产的厂商,未来该产品放量或将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微型光学棱镜业务稳步提升工艺水平和量产能力,有望进入大客户供应链,为公司光学元器件发展贡献增长新动力。 薄膜光学业务步入加速发展期,盈利能力强化。2021年公司薄膜业务翻番,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已发展成为公司的第二大主业。2021年公司薄膜业务实现营收9.54亿元(同比增长121.38%),营收占比25.05%(同比增加11.12pct),毛利率为12.55%(同比增长7.73pct)。公司薄膜光学业务供需侧利好共振,同时以手机端业务为业绩支撑,积极拓展应用领域,2021年手机端的指纹识别侧项目已经实现量产,汽车端的车载激光雷达罩的项目已经开始量产,随着激光雷达的规模普及,薄膜光学业务市场前景广阔。 深度布局汽车电子(AR+)业务,为公司成长再添动能。2021年公司汽车电子(AR+)业务为公司带来营收1.21亿元(同比增加95.28%),实现毛利率36.52%(同比增长17.15pct)。公司围绕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成功布局AR-HUD。公司率先量产AR-HUD,同时公司的AR-HUD和W-HUD获得多家国内自主品牌车厂的前装定点,顺利进入Tier1阵营。AR眼镜领域,公司成功推出折返式模组、衍射光波导模组等一系列AR/VR显示模组。 反光材料营收稳步增长,半导体光学业务稳步推进。2021年公司反光材料业务实现营收2.59亿元(同比增长37.06%),实现毛利率36.12%(同比减少1.05pct)。 目前公司车牌膜业务在国内开始批量供货,中高端反光布业务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微棱镜新品开始小批量生产并着手市场布局。2021年公司半导体光学业务实现营收3.20亿元,实现毛利率33.89%。公司积极把握产业发展机遇,布局形成3D元件和传感元件两条产品线,在封装晶圆、ITO图形元器件等业务上取得良好进展。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镀膜工艺行业领先,业务由滤光片拓展至光学元器件多品类,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在光学赛道的长期成长潜力,手机光学持续创新有望带动公司单机价值量持续上升,汽车电子、AR放量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维持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亿元/7.0亿元预测,新增预测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8.1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21X/19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客户导入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疫情反弹影响供应链风险。 表1: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