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行业周报:疫情防控“动态清零”成效显现,看好复工复产后消费医疗板块反弹机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行业周报:疫情防控“动态清零”成效显现,看好复工复产后消费医疗板块反弹机会

医药生物2022-04-24蔡明子开源证券枕***
行业周报:疫情防控“动态清零”成效显现,看好复工复产后消费医疗板块反弹机会

一周观点:上海疫情动态清零成效显现,看好消费医疗板块反弹机会 从近一周上海新冠感染人数变动过来看,上海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自4月13日25146例波动下降至4月21日15698例;当日新增确诊病例自4月18日3804例波动下降至4月21日1931例。虽然短期出现过反弹,但社会面新增感染人数持续下降至低位。同时,上海当日出院出舱人数从4月11日6378人波动上升,自4月17日始终维持在20000人以上水平。整体而言,新增感染者峰值已显,出院出舱人数保持向好趋势,动态清零成效显现,复工复产指日可待。因此,我们建议关注消费医疗板块的反弹机会,包括医疗服务(尤其是消费型服务)、中药(新冠治疗+品牌OTC的消费属性概念)、零售药店(复工复产后到店客流有望回升)、医美(消费属性强)等细分板块。 一周观点:看好新冠防治推荐产品、品牌中药OTC板块 我们认为,中成药集中采购首先在价格上预计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而是基于其成本,在保证中药企业一定利润空间下下降,其次就集采范围来看,品牌中药OTC由于较少品种进入医保目录、更具备消费属性,主要销售渠道在零售端而非公立医疗机构,预计纳入带量采购的可能性小。由此品牌中药OTC具备一定集采避险属性,具备较高的价格维护能力。 一周观点:零售药店同店增速逐步回暖,复工复产下药店客流提升 零售药店同店增速逐步回暖,复工复产下药店客流提升,有望于2022Q2迎来业绩改善。2021年底零售药店龙头同店增速整体回暖。2022Q1药店经营受到一定疫情影响经营,同店增速恢复节奏有所放缓,基于2021Q2基数已恢复到正常水平,我们预计2022Q2零售药店同店增速将恢复到往年增长,环比Q1有望改善,业绩实现稳健增长。上海疫情向下拐点显现,基于2020年4月药店同店增速在复工复产下得到大幅提升,我们看好Q2复工复产下药店的客流提升,助力业绩回暖。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天士力、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寿仙谷、羚锐制药、翔宇医疗、义翘神州、昌红科技、益丰药房、老百姓、羚锐制药、天士力、翔宇医疗、药石科技、皓元医药、普洛药业、义翘神州、昊海生科、华东医药(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受益标的:诺唯赞、百普赛斯、菲鹏生物、九安医疗、东方生物、安旭生物、万孚生物、可孚医疗、热景生物、乐普医疗、亚辉龙、明德生物、基蛋生物、奥泰生物、鱼跃医疗、一心堂、大参林、健之佳、开拓药业、君实生物、先声药业、爱美客、华熙生物、复锐医疗科技、四环医药、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阿胶、同仁堂、中国中药、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健民集团、康缘药业、步长制药、中新药业、寿仙谷、济川药业、香雪制药、汉森制药、康弘药业、昆药集团(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风险提示:行业黑天鹅事件、疫情恶化影响生产运营。 1、上海疫情动态清零成效显现,近日出院出仓人数维持高位 2022年3月以来,新冠疫情在内地多个地区集中出现,此次疫情出现所涉城市较广,新增病例较多,尤其在上海、吉林等地。同时以奥密克戎为主新冠病毒传染性强、致死率低的特点,使得城市疫情防控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2022年4月2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建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6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0230例,截止2022年4月23日24时,全国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29531例。 图1:2022年3月份以来国内新冠疫情严峻 表1:上海、吉林等地单日新增新冠感染者居前 上海疫情最新数据,2022年4月23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0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57例,其中541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816例确诊病例和1965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当日出院出舱人数18868人。较4月22日数据,上海单日新增本土感染者减少2312例,隔离管控区单日新增感染者减少1795例,风险人群排查中单日新增感染者增加6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减少579例;当日新增确诊病例减少1335例,当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减少977例。当日出院出舱人数减少3775人。 图2:上海单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下降后略有反弹 图3:上海当日出院出舱人数波动上升 2、中药:看好新冠防治推荐产品、品牌中药OTC板块 2.1、中药在新冠诊疗中获重点推荐,市场认可度有望快速提升 2022年3月5日,《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布,由中国中药协会联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总结此次抗疫临床医师用药经验,并结合部分中成药临床研究成果和国家药监局对治疗COVID-19中成药的特色审批,制成专家共识。2022年3月15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发布,相比之前版本,第九版突出了中医药治疗,就诊疗各阶段提出了相应中医药诊疗方案。 结合专家共识和第九版诊疗方案来看,两者对于轻型皆推荐了藿香正气系列产品、疏风解毒胶囊,对于轻型和普通型皆推荐了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对于重型和危重型主要推荐中药注射液(喜炎平、血必净、热毒宁、痰热清、参附、生脉、参麦),以及苏合香丸和安宫牛黄丸。专家共识相较第九版诊疗方案对中成药给予更多推荐,例如抗病毒颗粒(口服液)、柴石退热颗粒、清肺消炎丸、痰热清胶囊等,此外,专家共识还针对恢复期以及对症治疗药物进行了中成药推荐,涉及24种口服中成药。 从具体推荐中成药来看,独家产品较多。第九版诊疗方案推荐了16个中药产品,其中10个为独家产品,生产企业包括以岭药业、红日药业、康缘药业、华润三九、中国中药、步长制药等。专家共识共推荐了48个中药产品,其中25个为独家产品,生产企业包括以岭药业、中新药业、华润三九、康缘药业、华东医药、香雪制药、济川药业、汉森制药、康弘药业、昆药集团等。 从需求端看,专家共识和新冠诊疗方案对中医药加大推荐,有望提升患者对中成药的认可,推荐标的:羚锐制药、天士力、以岭药业、新天药业、华东医药;受益标的: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阿胶、同仁堂、中国中药、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健民集团、康缘药业、步长制药、中新药业、寿仙谷、济川药业、香雪制药、汉森制药、康弘药业、昆药集团(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2.2、品牌中药OTC由于政策免疫性较强,在消费升级下增长空间大 受益消费升级,医疗保健需求较快增长,品牌OTC需求具备持续增长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实现消费升级,且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表明人民对医疗保健的消费需求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品牌OTC为药品中最具备消费属性的品类,例如阿胶、片仔癀等除了药用外,常作为礼品被大众购买,在消费升级、医疗保健需求较快增长的发展趋势下,品牌OTC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品牌中药OTC拥有较高价格维护能力,已集采品种降价幅度较小。在中药集采范围方面,国家医保局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126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中成药集中采购基本遵循“探索对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相似的不同通用名药品合并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坚持质量优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从价高量大的品种入手”。 从之前已经落地的省市级中成药集采情况来看,大多数入围/中标带量采购的品种在公立医疗机构体系的销售额排名前列。2019年公立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内服TOP 20品牌中,9个产品被纳入带量采购,2020年销售额超过10亿的10个心脑血管产品中(不考虑注射剂),5个产品被纳入,2020年妇科疾病销售额排名前5的产品中,2个被纳入。从降价幅度来看,中成药降价幅度相对化学药明显减小:2020年6月浙江金华市的中成药集采,药品平均降价幅度为23%左右,明显小于基本超过50%的化学药集采降价幅度。湖北19省中成药集采中,代表品中选价格平均降幅为42.27%,最大降幅为82.63%;非报价代表品的中选平均降幅约为45%,最高降幅约为82.6%,明显低于化药集采降价幅度。由此我们认为,中成药集中采购首先在价格上预计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而是基于其成本,在保证中药企业一定利润空间下下降。 从销售渠道来看,品牌中药OTC主要销售渠道为零售药店。线下零售药店(含O2O业态)为OTC的主要销售渠道,金额占比55%,医疗渠道(含医院和第三终端)在OTC的销售渠道中占比36%;线上B2C占比达到9%。根据米内网数据,零售药店主要中成药以品牌OTC为主。 表2:品牌中药OTC主要销售渠道为零售药店 由此我们认为,中成药集中采购首先在价格上预计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而是基于其成本,在保证中药企业一定利润空间下下降,其次就集采范围来看,品牌中药OTC由于较少品种进入医保目录、更具备消费属性,主要销售渠道在零售端而非公立医疗机构,预计纳入带量采购的可能性小。由此品牌中药OTC具备一定集采避险属性,具备较高的价格维护能力。 3、一周观点:零售药店同店增速逐步回暖,复工复产下药店客 流提升 零售药店同店增速逐步回暖,复工复产下药店客流提升,有望于Q2迎来业绩改善。2021年底零售药店龙头同店增速整体回暖。2022Q1药店经营受到一定疫情影响经营,同店增速恢复节奏有所放缓,基于2021Q2基数已恢复到正常水平,我们预计2022Q2零售药店同店增速将恢复到往年增长,环比Q1有望改善,业绩实现稳健增长。上海疫情向下拐点显现,基于2020年4月药店同店增速在复工复产下得到大幅提升,我们看好2022Q2复工复产下药店的客流提升,助力业绩回暖。 预计药店龙头2022年仍将保持较快扩张速度,新增门店未来将持续为公司贡献业绩。此外,疫情常态化下,各大药房通过提升中药等高毛利率品类占比,探索药妆等差异化业务,大力发展新零售等方式积极应对。各大药房积极发展线上渠道,开展互联网医疗、B2C、O2O、新零售等新业务模式,线上业务高速增长,近两年线上销售收入同比实现高速增长,为公司提供活力以及业绩增量,助力可持续增长。 表3:2021Q2零售药店增速已恢复到正常水平 4、一周观点:疫情影响不改医美行业全年经营向好的趋势 4.1、行业旺盛需求不改,疫情后预计快速反弹 2020年中国GDP超百万亿,人口达14.1亿。随着生活标准的提高,个人财富及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老龄化导致的人口结构转变,都会推动消费者对医疗美容治疗的需求。根据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201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约为501亿元,2021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846亿元,年化增长率约为20.5%。在医美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医美用户的渗透率依然较低,随着大众对医美接受度的提升,中国医美市场的规模具备持续增长的能力与趋势。 图4:中国医美市场扩张较快,2021同比增长19.17% 图5:中国医美用户渗透率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在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的基础上,消费升级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医美行业较高速增长。医美板块具有消费升级属性,且不受医保控费影响,受众群体广泛,复购率较高,品牌溢价力较高。医美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营销相结合的方式,在保持高净值客户联系的基础上,去开拓新客户与长尾客户,可以实现产品销量的增长和品牌的传播,同时医美产品的品牌塑造也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溢价能力。在需求端,医美需求随着抗衰老需求、美学需求、“颜值经济”等需求增加,消费者支付意愿也在增加,且具有高粘性、高复购率。 医美板块上游包括玻尿酸等原料供应制造,中游包括原材料、终端耗材、光电器械及医美护肤品等,中上游公司壁垒较高,毛利率较高,耗材、光电器械均需获得3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先发者优势较为明显。而下游医美机构直接提供服务,包括公立医院及私立医美机构,竞争激励,集中度较低,获客营销成本大,目前利润率普遍较低,有口碑的头部机构客户粘性较高,受监管政策影响较小。 在此基础上,3月份之后全国疫情在多地出现,华南、华东市场等医美主力消费市场的销售端受到影响。以华东区为例,疫情从3月中下旬开始,医美下游机构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