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 2021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94.58 亿元,同比+61.65%;实现归母净利润 6.20 亿元,同比+189.64%,略超此前预告中 5.6-6.0 亿元的指引范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14 亿元,同比+193.47%,也是略超此前预告中5.6-6.0 亿元的指引范围。公司在 21Q4 实现营收 28.50 亿元,同比+57.45%,环比+6.26%;实现归母净利润 1.46 亿元,同比+50.64%,环比-19.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4 亿元,同比+38.41%,环比-21.31%。 预焙阳极销量较上年度稳步增加。2021 年公司预焙阳极(含试生产自产产量)206.87 万吨,同比+9.18%,OEM 产量 0.61 万吨;销售预焙阳极 202.49万吨,同比+5.00%,其中出口销售 64.31 万吨,同比+11.55%;国内销售 138.18万吨,同比+2.21%。产量增长主要是得益于索通云铝一期项目在年中提前进行试生产,年末项目正式转固。 索通云铝二期建设稳步推进,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索通云铝一期年产 60万吨项目于 2021 年底实现转固,二期 30 万吨产能于 2021 年 9 月 1 日开工建设,预计 2022 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届时公司总产能将达到 282 万吨/年。 另外在各项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索通豫恒年产 35 万吨项目有望于今年启动,投产后公司预焙阳极建成产能将达到 317 万吨。在国内”北铝南移”以及国外铝厂配套预焙阳极厂面临更新换代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凭借上市企业平台优势,通过多渠道融资,新建产能或横向并购存量产能,在未来五年内每年至少有 60 万吨产能释放,五年后总产能预计将达到 500 万吨。 首次提出“C+战略”,有望通过战略延伸发力新型碳材料领域。公司为充分发挥在石油焦领域的采购优势,抓住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机遇,决定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北工业园区投建年产 20 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首期 5万吨项目。碳负极材料与铝用预焙阳极在生产原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有较强的联系和相通之处,公司将根据嘉峪关索通低碳产业园区推进情况,加快 770 兆瓦光伏项目、20 万吨锂电池负极首期 5 万吨项目建设进度。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阳极产品产销量不达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 “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 148.08/168.15/175.65 亿元,同比增速56.6%/13.6%/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36/8.23/8.53 亿元,同比增速18.8%/11.7%/3.7%,摊薄 EPS 分别为 1.60/1.79/1.85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 12/11/11X。考虑到公司是国内商用预焙阳极领域唯一的上市公司,通过新建产能或并购存量产能,产能有望实现快速扩张,提升市场占有率和行业话语权,另外公司有望依托在石油焦领域的采购优势,实现在新型碳材料领域的突破,维持“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6.20 亿元,预焙阳极产量约 207 万吨 公司发布 2021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94.58 亿元,同比+61.65%;实现归母净利润 6.20 亿元,同比+189.64%,略超此前预告中 5.6-6.0 亿元的指引范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14 亿元,同比+193.47%,也是略超此前预告中 5.6-6.0 亿元的指引范围。公司在 21Q4 实现营收 28.50 亿元,同比+57.45%,环比+6.26%;实现归母净利润 1.46 亿元,同比+50.64%,环比-19.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4 亿元,同比+38.41%,环比-21.31%。 图1: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2: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公司经营业绩实现大幅度增长,主要受益于: 1)产能规模优势凸显,集中化、全球化采购以及内部精益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使得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单位成本更具竞争力,盈利能力逐步提高。 2)预焙阳极销量较上年度稳步增加。2021 年公司预焙阳极(含试生产自产产量)206.87 万吨,同比+9.18%,OEM 产量 0.61 万吨;销售预焙阳极 202.49万吨,同比+5.00%,其中出口销售 64.31 万吨,同比+11.55%;国内销售 138.18万吨,同比+2.21%。产量增长主要是得益于索通云铝一期项目在年中提前进行试生产,年末项目正式转固。 图3:公司预焙阳极产能快速提升 图4:公司预焙阳极产量快速提升 3)下游需求强劲,预焙阳极行业价格较上年度增幅较高。百川数据显示,20Q1/Q2/Q3/Q4/21Q1/Q2/Q3/Q4 预焙阳极含税均价为 2951/2751/2912/3315/3756/4328/4706/5347 元/吨,2021 全年含税均价为 4539 元/吨,同比+52.16%。 财务数据方面,截至 2021 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55.80%,同比提升 7.37 个百分点;货币资金 17.75 亿元,同比+34.93%;存货 31.88 亿元,同比+151.23%。期间费用方面,公司 2021 年销售费用约 4849 万元,同比-3.39%;管理费用约 1.82亿元,同比+28.73%;研发费用约 1.38 亿元,同比+52.54%,主要系因为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和研发投入,新项目全面推进所致;财务费用约 1.60 亿元,同比-6.84%;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 5.59%,同比下降 2.17 个百分点。另外在 2021 年利润分配预案方面,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4.7 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约 2.16 亿元。 图5:公司资产负债率 图6:公司期间费用率 索通云铝一期转固,二期建设稳步推进,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在于综合成本优势。一是最佳建厂位置选择,结合与下游合资合作客户签订的优先采购协议,产能充分释放,形成索通独特的成本竞争优势; 二是采购成本优势,公司目前运行产能 252 万吨,另外索通云铝二期 30 万吨产能于 2021 年 9 月 1 日开工建设,预计 2022 年下半年能建成投产,届时公司总产能将达到 282 万吨/年,采购议价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三是资金成本优势,公司银行贷款利率更具有竞争性,相比同行业其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有多种融资渠道可供选择,有助于存量产能的并购和新产能的扩张。 北铝南移给预焙阳极行业带来了行业整合的战略机遇期。近年来,在环保趋严以及电力成本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中国越来越多的电解铝企业开始主动将产能转移到资源丰富的地区。目前中国电解铝产能正在向云南、四川、广西等西南地区逐步转移,主要是由于西南地区等地水电资源丰富,电价优势凸显,同时距离终端消费市场近,吸引北方地区部分电解铝产能转移。“北铝南移”的趋势已经形成。西南地区新增产能增加,必然增加对预焙阳极的需求,也就给预焙阳极行业带来了行业整合的战略机遇期。 预焙阳极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各省纷纷出台淘汰落后产能方案,特别是山东省和河南省。河南省郑州市在 2020 年上半年发布《郑州市 2020 年鼓励炭素产能退出资金补贴方案》,拉开了河南地区阳极产能切实退出的序幕。当前河南地区阳极总产能约为 348 万吨,总需求约为 100 万吨,未来或将有 200-250 万吨的产能面临退出。 公司新项目建设也在稳步的推进当中。索通云铝二期年产 30 万吨项目已开工建设,索通豫恒年产 35 万吨项目也有望于今年启动,两个项目都投产后,公司预焙阳极建成产能将达到 317 万吨。我们判断,在国内“北铝南移”以及国外铝厂配套预焙阳极厂面临更新换代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凭借上市企业的平台优势,通过多渠道融资,新建产能或横向并购存量产能,在未来五年内每年至少有 60 万吨产能释放,五年后总产能预计将达到 500 万吨。 首次提出“C+战略”,有望通过战略延伸发力新型碳材料领域 公司年报中的关键词是“C+战略”,公司将以风光储氢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供应为基础,聚焦“预焙阳极+锂电负极”等碳材料产业,通过低碳智造,打造中高端碳材料为主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为实现中国的“双碳目标”贡献索通力量。 公司要做大做强当前的“双驱”:左驱动轮是指以“预焙阳极碳材料”,争取未来五年预焙阳极产能持续提升,总产能达到约 500 万吨;右驱动轮是指“原材料石油焦”,发挥石油焦集中采购、全球采购的优势,构筑具有索通特色的石油焦供应体系。公司要加快培育未来的“双翼”:左翼是指基于左驱动轮预焙阳极碳材料的优势,以“铝产业链绿色减碳”为发展方向,由向下游客户提供“单一预焙阳极产品”向“多产品+服务”模式的“电解槽减碳节能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提质升级,助力下游原铝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右翼是指基于右驱动轮石油焦原材料的优势,以“绿电+新型碳材料”为发展方向,公司利用光伏、风能、氢能等绿色新能源为基石,打造以锂电池负极、特碳、碳陶、碳化硅等为代表的新型碳材料平台。 双碳背景下,构建“绿电+新型碳材料”发展模式是公司培育未来第二成长曲线的战略方向。公司于 4 月 8 日发布公告:拟投建年产 20 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首期 5 万吨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 7.2 亿元。公司为充分发挥在石油焦领域的采购优势,抓住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机遇,决定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北工业园区投建年产 20 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首期 5 万吨项目。碳负极材料与公司主营产品铝用预焙阳极在生产原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有较强的联系和相通之处。公司将根据嘉峪关索通低碳产业园区推进情况,加快 770 兆瓦光伏项目、20 万吨锂电池负极首期 5 万吨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产。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 148.08/168.15/175.65 亿元,同比增速 56.6%/13.6%/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36/8.23/8.53亿元,同比增速 18.8%/11.7%/3.7%,摊薄 EPS 分别为 1.60/1.79/1.85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2/11/11X。考虑到公司是国内商用预焙阳极领域唯一的上市公司,通过新建产能或并购存量产能,产能有望实现快速扩张,提升市场占有率和行业话语权,另外公司有望依托在石油焦领域的采购优势,实现在新型碳材料领域的突破,维持“买入”评级。 附表:财务预测与估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利润表(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