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度行情回顾(2022.03.28-2022.04.1):本周医药板块下跌1.91%,跑输沪深300指数3.76个百分点,医药板块PE( TTM )约为29倍。中医药“十四五”规划近期落地,我们本周继续讨论政策利好下,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药注册审批全流程改革,助力中药传承创新。中药注册分类重大改革,分类更简洁,充分适应中药研发规律。“三结合”评审体系推动中药临床证据科学化落地。相比化学药,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或更持久,有利于增加企业护城河。 中药创新药焕发生机,行业迎来发展春天。2021年中药申报数量为1371个(+190%),达到近6年中药申报数量的巅峰;批准12个中药新药上市,批准数量创新高。中药研发路径规范化利好研发实力强、布局管线早的中药企业。 CRO企业有望受益中药研发浪潮开启。中药CRO服务内容独特,如经典名方的炮制和剂量标定、中药材资源的评估和溯源、专利保护等,需深刻理解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中药CRO过往发展缓慢,未来有望受益中药创新药发展浪潮。 以日本汉方行业为镜,中国中医药行业兴衰。日本的汉方市场繁荣,人口老龄化成近现代日本汉方行业繁荣基础,医保支持+高质量标准推动日本汉方数十年发展。参照日本汉方市场,中药标准规范化有望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本周股票建议关注组合:1)成长组合:药石科技、金斯瑞生物科技、聚光科技;2)稳健组合:固生堂、百诚医药、华润三九;3)弹性组合:以岭药业、佐力药业、羚锐制药 投资建议:1)中药OTC无集采风险,拥有自主定价权,重点关注两个方向,一是拥有独家品种、保密品种,建议关注同仁堂、片仔癀、健民集团等;二是具有全渠道覆盖能力和品牌实力,建议关注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羚锐制药等。2)中医诊疗服务处于快速增长期,建议关注民营中医连锁龙头固生堂。3)在中药材溯源的趋势下,提供高质量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的企业有望获益,建议关注中国中药、红日药业等。4)创新中药所处领域竞争格局良好,药物研发进入密集兑现期,建议关注以岭药业、康缘药业、新天药业等。5)中药CRO服务内容独特,未来有望受益中药创新药发展浪潮,建议关注百诚医药、博济医药、阳光诺和等。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1中药注册审批全流程改革,助力中药传承创新 1.1中药注册分类重大改革,充分适应中药研发规律 国内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2020年7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从创新角度出发,对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注册遵循创、改、仿的原则进行注册分类,这是2007年以来《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首次修订,此前的2007年版已使用13年。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内容变化重点为药品注册分类的变化,在框架上亦去掉了相关附件,并明确后期将以配套文件的形式陆续发布。 图1:中药注册分类 新版中药注册管理发生重大变革,利好中药新药开发。2020年9月,中药注册分类的配套文件《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正式发布,其中将中药注册分类按照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等进行分类,并细化申报资料要求。与2007版的9项分类相比,2020版中药注册分类更简洁,突出中药特色,强调传承与创新并重,守正是根基,创新谋发展。新的中药创新药分类以突出疗效新为特色,重视临床价值评估,注重满足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并与以往仅要求在国内未上市的要求不同,应达到国内外均为新药的要求。 图2:中药注册分类变迁 充分体现中药研发规律,强调传承与创新并重。 (1)考虑到中药注册药品的产品特性、创新程度和审评管理需要,淡化原注册分类管理中“有效成份”和“有效部位”含量要求,不再仅以物质基础作为划分注册类别的依据,而是支持基于中医药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评价中药的有效性。 (2)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改革、完善审评证据体系,强调整体观,彰显中医药特色。强调以临床为导向既是中医一贯的实践特色,也是中药创新的方向,应当始终坚持,并贯彻到中药优先审评的监管决策中,落实到中药的临床价值评估中。 (3)建立中药资源评估机制,强化中药研制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中药是多成份复杂体系,其质量控制要从源头抓起,并在生产各环节严格管控,最后进行终端检验,产品合格后方可上市。质量标准的制定,一方面要多采用整体质控法,另一方面要关注与临床安全、有效性的关联。 1.2“三结合”评审体系推动中药临床证据科学化落地 建立“三结合”中药评审体系,强调人用经验在中药传承创新中的作用。2021年相继出台多个国家级文件,为为推动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指导在“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研发的中药新药提出临床专业沟通交流申请,药审中心起草了《基于“三结合”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下的沟通交流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强调人用经验在审评证据中的关键地位,鼓励采用真实世界研究(RWS),或应用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PFDD)、患者报告结局(PRO)等能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新工具、新方法。 表1:中医药审批机制变化 “三结合”中药评审体系提高了中药新药的研发成功率。与化学药研发源于实验室不同,中药复方制剂多来源于经典/改良组方、院内制剂等医用经验的传承与累积,已拥有一定的人用经验累计。“三结合”评审体系通过强化研审联动,提供了中药新药转化的实操层面的指导,提高了中药新药的研发成功率,利好院内制剂、经典名方等新药转化。 1.3中药新药多主题专利保护方法,保护期限更持久 相比化学药,中药新药知识产权形式多样化,可实施组方、工艺等多种专利保护,保护期限或更持久,对中药创新药保护的加强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护城河。中药专利保护期一般和化药相同,均为20年。中药复方制剂核心是组方,单味药物核心是药物天然结构,对应20年的专利保护期。此外,对应该药物新适应症的拓展、质量标准的提升、工艺的改进、设备提升方面均可申请相关专利进行保护,因此对于中药新药的保护期或长于化学药。 图3:中西药物专利保护 除专利保护外,中药还实行品种保护等多种保护方式。中药不仅具有专利保护,还拥有中药保护品种和国家保密品种等方面的品种保护。科技部和国家保密局负责国家中药保密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中药保密品种(划分为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以及中药保护品种(划分为一、二级)层级的保护,多形式的中药保护形式提高对中药组方和工艺的保护力度。 图4:中药保护方法 2中药创新药焕发生机,行业迎来发展春天 2.1中药申报数量创新高,中药创新药焕发生机 中药注册数量达历史新高。按照承办受理号总量计算,所有药品2021年的申报个数11569个,数量逐年攀升。相比2020年,2021年承办化药、生物药数量相差不大,但中药申报数量为1371个,较2020年的472个有显著提升,并达到近6年中药申报数量的巅峰。 图5:2021年药品注册申请受理总体情况(个) 中药复方制剂在中药1类新药注册申请中占比最高,有望成为未来主要发力点。2021年CDE受理国产1类创新药注册申请包含54个中药,其中40个为中药1.1类,10个为中药1.2类,4个为中药1.3类,提示未来中药创新药发力的主要方向集中在中药复方制剂的创新研发上,这也符合中药多为组方开药的用药传统。 图6:2021年国产1类中药创新药申报情况(个) 2.2多个1.1类中药获批上市,看好中药创新药前景 中药创新研发正在崛起。2021年批准12个中药新药上市,批准数量创新高。 紧急批准3.2类药物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另有7个1.1类新药,分别是天士力的坤怡宁颗粒、山东凤凰制药的芪黄胶囊、湖南方盛制药的玄七健骨片、康缘药业的银翘清热片、一力制药的虎贞清风胶囊、以岭药业的苏夏解郁除烦胶囊、健民集团的七蕊胃舒胶囊。 图7:近5年中药新药获批数量(个) 中药创新药研发周期长,利好在研管线丰富企业。2021年上市的中药创新药申报临床时间较早,申报IND到批准NDA市场达到16年左右,仅康缘药业的银翘清热片耗时较短。因此,中药创新药研发周期长,利好在研管线丰富,布局时间早的企业。 表2:2021年上市1.1类中药新药 2.3研发路径规范化促进未来大量中药新药开展临床 中药新药研发流程逐步规范化。多项中药新药相关的法规和文件陆续出台,与化学药、生物药不同,更多符合中药发展路径的制度陆续完善,中药新药的研发流程逐步清晰化和规范化。 图8:中医药特点 中药研发路径清晰化,利好研发实力强的企业。1)立项阶段,与化学药研发不同,中药新药的研发重视处方和人用经验,选择院内制剂等具有充分的人用经验证据的项目进行后续研究,可提高药品研发的成功率。2)临床前研究阶段与化学药研发类似,需要进行药学研究和药理毒理研究,对企业技术平台的要求相对较高,需具备相应研发实力并符合资质要求,如GLP等。3)临床试验阶段,除经典名方项目可豁免临床外,其他项目需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人用经验进行相关临床试验,对药品疗效和患者资源要求较高。4)完成相关临床试验可提交材料进行产品上市申请。 与化学药相比,目前中药研发过程中强调了人用经验的重要地位,可加快新药研发速度,提高研发成功率。同时规范化的研究路径也为中药新药的安全性提出了高要求,利好研发实力强、布局管线早的中药企业。 图9:中药新药研发路径 3CRO企业有望受益中药研发浪潮开启 3.1中药CRO服务内容独特,需对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深刻理解 中药创新药的研究途径大致分为源于临床实践的新药研发和源于实验室的研发(类天然药物),中药新药研发途径主要是前者,主要包括:源于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医院内部制剂以及中药经典方(古代中医先贤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中药研发在临床开发上和西医有很大的区别,从早期的药物来源、专利保护到临床前研究、、工艺开发再到临床方案制定和申报,均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因此如前文所述,国家单独设置了中药的注册分类标准和临床审评标准,凸显了专业从事中药CRO企业的发展必要性。 中药CRO能够在中医药研发的各个方面给予专业的研发服务,如经典名方的炮制和剂量标定、中药材资源的评估和溯源、配方颗粒的工艺开发以及中药新药的多主题专利保护等等,这些服务内容有别于传统的化学药、生物药临床CRO对单一组分研究的服务内容,而需要对中医诊疗理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有深刻的理解,多从分析复方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入手,对复方配伍的体内、外化学成分变化,药效对比,药动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研究。 图10:中药板块研发服务提供服务 3.2中药CRO过往发展缓慢,未来有望受益中药创新药发展浪潮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药品研发投入的加大和对创新药的大力鼓励,创新药CRO的发展如火如荼,但由于我国医药产业长期偏向于西医药,现阶段西医医院基础建设、物资状况及培养的人才数目等仍占主导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下,中药的研究方式更偏向于西药或中药中单成分研究,偏离其原本的理论基础与自身特色,也限制了中药的应用范围,使得CRO在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缓慢,至今单纯经营中药产业外包服务的CRO仍寥寥无几。 表3:涉及中药CRO业务的企业公司名称 从未来中药CRO发展趋势来看,根据《中药研发外包产业现状调研与分析》,无论是对现阶段还是5年后中药项目占比的预测,医药企业与CRO公司均有明显差异;对5年后的预测,且中药企业预测5年后的中药项目数目将显著增加,对中药研发项目外包的意愿也将提高。CRO公司经营的中药项目类型以临床试验为主,其次为经典名方研究及中药药物经济学评价。 图11:医药企业与CRO企业中药项目分布 4以日本汉方行业为镜,中国中医药行业兴衰 4.1人口老龄化成近现代日本汉方行业繁荣基础 公元4世纪中医药传入日本,并与日本的社会文化逐渐融合。到了17世纪,日本十分重视研究《伤寒杂病论》及《金匮要略》,现在日本使用的方剂大多为书中原方,故称为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