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2021年实现收入898亿港元,同比增长29.11%; 实现归母净利润15.93亿港元,同比下降78.99%。 点评 可再生能源:售电量增长带动业绩提升,21年同比+85% 公司可再生能源装机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新增风光并网权益装机合计2,535兆瓦。装机增长叠加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速同比增长,2021年公司风电、光伏、水电的售电量分别同比上涨57.8%、63.2%、14.8%。售电量的增长带动业绩提升,2021年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核心利润贡献为83.81亿港元,同比增长85.38%。营业利润率方面,2021年可再生能源分部为46.49%,同比上升8pct。 火电:成本下行叠加电价抬升,火电盈利能力有望回归合理水平 过去一年煤炭价格显著上涨,2021年公司附属燃煤电厂平均单位燃料成本高达每兆瓦时人民币305.8元,同比增长60.4%;平均标煤单价达每吨1,022.0元,同比上升59.5%。成本高企导致公司火电业务亏损,2021年火电业务核心亏损为59.42亿港元。电价端来看,电价市场化改革推进,我们预计后期各省份电力市场化交易电价上涨幅度或将持续高位。从2022年年度交易结果来看,江苏、广东、陕西等省成交均价均较当地燃煤基准价有所上浮。以江苏为例,2022年年度成交均价为466.69元/兆瓦时,较燃煤基准价上浮19%。成本端来看,国家层面政策频出。2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了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完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健全煤炭价格调控机制共三项重点政策措施。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火电业务盈利能力有望回归合理水平。 公司新能源项目储备充足,有望支持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增4,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至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并提出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的目标。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核准或备案了约1,800兆瓦风电和35,000兆瓦光伏项目,有望支持业绩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计划新增风电和光伏项目并网容量6,300兆瓦。此外,公司提出了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的目标。从减排的路径来看,除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外,公司也提出了通过增加供热、生物质耦合及技术改造等降低煤耗、积极尝试碳捕集、应用与封存技术等,同时从2022年资本开支来看,公司列出约15亿港元用于已运营燃煤机组的技术改造,以及约10亿港元用于综合能源及其他项目的建设,多路径的推进有望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公司业务拓展情况,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91、108和128亿港元,对应PE为7、6和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行的风险;电价下调的风险;政策执行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过于激烈的风险;补贴持续拖欠的风险;公司开发项目不达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