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投资持续加码,风电和光伏是最有潜力的细分赛道。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将争取时间实现新能源的逐渐替代,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风电和光伏装机与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应用潜力最大。“十四五”期间能源发电设施新装机规模达到 745GW,其中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将达到551GW,占总装机规模的 74%,电源工程总投资额为 5.64 万亿元,其中风电、光伏投资额 3.99 万亿元,占比 70.8%,相关建安工程市场规模累计将达到8687 亿元,年均建安工程市场规模达到 1738 亿元。 煤电灵活性改造与抽水蓄能建设需求加速释放。“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 2 亿千瓦,按照 1000 元/千瓦的改造成本测算,煤电灵活性改造投资规模将达到 2000 亿元。计划“十四五”期间完成抽水蓄能电站投资规模约 9000 亿元,抽水蓄能相应建安工程投资额为 1350 亿元,平均每年投资规模为 270 亿元。 建材低碳改造加速,城市迎来规划设计新周期。在建材生产环节,碳中和激活建材生产低碳改造进程。钢材方面,减碳目标叠加废钢周期,电炉钢优势有望释放,“十四五”计划完成 5.3 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4.6 亿吨焦化产能清洁生产改造。水泥方面,替代燃料(使用生物质燃料)、提高熟料利用率、开发碳捕集技术是最具潜力的减排技术路径。在建材使用环节,围绕“少用”“用好”,城市迎来规划设计新周期。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将持续提升,城市规划设计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建筑施工碳排放集中,装配式建筑受益。装配式建筑是目前实现建筑施工阶段减碳的最有效方式。政策催化下装配式建筑渗透速度加快,在保障房建设新阶段下,装配式建筑前景广阔,目标“十四五”时期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 30%以上,到 2035 年全面实现建筑工业化。 绿色建筑崛起,BIPV/BAPV 蓄势待发。在建筑节能环节,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有望更广泛落地应用。过去“重生产轻研发,重施工轻设计”的局面有望发生扭转,建筑设计行业将围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等领域加大投入,设计环节的创新也有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在建筑能源转型环节,光电建筑(BIPV/BAPV)成为实现零能耗建筑的必由之路。预计光电建筑存量改造市场规模达到 7150 亿元,新建光电建筑每年市场规模达到 406 亿元。 投资建议:在“双碳”目标下,建筑行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行业,同时肩负着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低碳转型的挑战与机遇,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建筑全过程减碳成为新的增长点。在“稳增长”背景下基建投资仍将发挥托底作用,新能源基建仍然依赖传统建筑企业的建设能力,将持续创造新的建设需求。“双碳目标”的提出亦正加速建筑业向新发展方向的转变,建筑行业具备动力和能力主动优化服务质量,从供给侧推动自身转型升级。 推荐关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龙头中国电建、中国能建,海上风电建设龙头中国交建,装配式建筑设计龙头华阳国际,装配式钢结构龙头鸿路钢构,钢结构与 BIPV 龙头森特股份。 前言 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基建与房地产市场降温,固定资产投资对建筑行业增长的拉动效果边际递减,建筑行业必将走上需求与供给“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从能源安全、全球竞争、产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出发,低碳发展将成为未来中国高确定性的政策导向。我们认为,“双碳目标”的提出正加速建筑业向新发展方向的转变,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角度为建筑业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我们从“碳中和”政策的宏观意义出发,系统探析了低碳经济下建筑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主要结论如下: 从需求端看,在“房住不炒”政策长期持续化,大规模基建需求不再的背景下,电力与其他能源投资作为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板块,将成为拉动建筑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十四五”期间,能源发电设施新装机规模达到 745GW,其中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达到 551GW,占总装机规模的 74%,电源工程总投资额为 5.64万亿元,其中风电、光伏投资额 3.99 万亿元,占比 70.8%,其中相关建安工程市场规模累计将达到 8687 亿元,年均建安工程市场规模达到 1738 亿元。煤电灵活性改造投资规模将达到 2000 亿元。 “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抽水蓄能电站投资规模约 9000 亿元,相应建安工程投资额为 1350 亿元,平均每年投资额 270 亿元。 从供给端看,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据社会总体碳排放的 51.3%,建筑减碳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从产业链上游建材角度看,碳中和激活建材生产低碳改造进程,围绕“少用建材”“用好建材”的主题,城市迎来规划设计新周期。从产业链中游建筑施工角度看,采用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减少施工阶段碳排放,政策催化下装配式建筑渗透速度加快,在保障房建设新阶段下,装配式建筑前景广阔,目标“十四五”时期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 30%以上,到 2035 年全面实现建筑工业化。从产业链下游建筑运行角度看,政策催化下绿色建筑将持续受益,光电建筑成为实现零能耗建筑的必由之路,有望成为新的蓝海赛道。预计光电建筑存量改造市场规模达到 7150 亿元,新建光电建筑每年市场规模达到 406 亿元。 “双碳”目标下建筑行业迎来转型升级新机遇 碳达峰与碳中和:中国未来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 实现“双碳”目标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碳排放导致的气候问题日益严峻,中国作为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国减碳压力巨大。2020 年,中国碳排放总量 99亿吨,连续第 4 年保持增长,是全球少数几个增加的地区之一,2020 年中国碳排放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已达 31%。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到 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 图1:全球碳排放量对比(单位:百万吨二氧化碳) 图2:2020 年全球碳排放总量按地区构成(单位:%) 低碳发展关系国家能源安全问题。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储量匮乏,对外依存度高,并呈现逐年抬升的趋势。2021 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 72.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 43.2%。 在进口来源方面,油气进口对东欧、中东地区的高政治风险国家依赖程度高。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 年中国从阿拉伯地区进口原油 2.55 亿吨,占原油进口总量的 47.05%,从俄罗斯进口原油 0.84 亿吨,占进口总量的 15.41%。 在进口通道方面,中国 80%的石油进口都依赖于途径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通道,美国凭借在“第一岛链”上布置的军事基地可对马六甲海峡施加重要军事影响,一旦中美冲突升级,中国海上能源通道便面临阻断风险。因此,需要开发光伏、风电为核心的新能源生产体系,以提升国内能源生产能力,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图3:中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单位:%) 图4:2020 年中国能源进口来源结构(单位:%) 低碳发展创造新的竞争赛道,塑造全球新竞争格局。新的能源结构需要开发出与之相匹配的产业技术,由此产生全球范围内新的竞争赛道,为新兴经济体带来突破旧经济格局,实现弯道超车的新机遇,例如在全球光伏组件和动力电池 Top10企业榜单中,中国企业均已占据 7 席。 表 1:中国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据优势 实现“双碳”目标在能源角度下的两条逻辑主线 在“双碳”目标要求下,电力作为效率高、品质好的终端能源品种将发挥核心作用。这意味着能源碳排放问题需要重点从电力供应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两个角度解决。 电力供应清洁化,集中体现在能源生产端,加快推动非化石能源发电深度替代化石能源发电,扭转煤电为主的能源供给结构,如限制增加煤电产能,建设更多的风力电站、光伏电站。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预测,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将在 2035 年左右实现达峰,峰值约 61 亿吨标准煤,在结构上,可再生能源占比在 2030 年达到 29%左右,在 2060 年达到 90%左右。 能源消费电气化,集中体现在能源消费端,用电力消费替代其他化石能源消费,减少终端碳排放,把能源消费集中在一次能源生产环节,在能源消费前端集中解决碳排放问题,如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车,用电磁炉代替燃气灶。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2025 年、2035 年、2050 年全国用电量将从 2018 年的 6.9万亿千瓦时,分别增长至约 9.4 万亿-9.8 万亿、11.5 万亿-12.5 万亿、12.4万亿-13.9 万亿千瓦时。2050 年,我国人均用电量将达到约 8800-10000 千瓦时。 图5: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单位:亿吨标准煤,%) 图6:中国电源装机结构变化预测(单位:亿千瓦) 建筑行业围绕“低碳”转型升级成为发力重点 在建筑业需求端,新能源设施建设带来发展新机遇。2021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同时再次强调要坚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基于 2008 年以来历次稳增长政策的分析,在经济下行时期,基建投资往往作为重要的稳增长手段。同时,在“房住不炒”政策长期持续化,大规模传统基建需求不再的背景下,电力及其他能源领域的投资成为未来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板块,将作为拉动建筑行业增长的重要动能。 图7:稳增长政策提出往往带来基建投资增长(单位:%) 图8:基建、房地产、电热投资增长率对比(单位:%) 在建筑业供给端,低碳发展成为建筑业供给结构升级的关键抓手。长期以来建筑行业增长模式高度依赖投资拉动,自身缺乏创新性,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供需错位局面开始显现,一方面低端低效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品质供给严重不足。建筑业工程结算收入在 20 年间增长了 22 倍,而工程结算利润率从 2000 年的 8.6%大幅减少到 2020 年的 3.4%。站在当前的时点上,仅依靠大规模投资拉动建筑业增长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需要把眼光投入到供给端,着力优化建筑产业结构,提升服务质量,通过重塑品牌价值提升报价,进而提高行业利润率与进入门槛。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发展成为建筑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抓手。 建筑全过程碳排放量巨大,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推动建筑产品绿色化低碳化发展,通过建筑全过程减碳,提升建筑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9:建筑业工程结算收入与利润率变化(单位:亿元,%) 图10:建筑央企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单位:%) 建筑业需求端——从能源基建角度看行业机会 新能源基建激活相关建筑安装市场 非化石能源投资持续加码,新能源装机高歌猛进 新能源热度不减,政策导向确定性高。根据国务院发布的《2030 年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国将争取时间实现新能源的逐渐替代,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到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到 206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 80%。 投资规模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 年全国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 5530亿元,同比增长 4.5%。其中,水电、火电、核电合计投资额占比 39.7%,连续两年低于 40%,风光发电完成投资额合计占比达到 60.3%,同比提升 2.3pct,风电、光伏成为电源工程投资的主体,投资额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图 11:中国电源工程单月投资完成额(单位:亿元) 装机规模方面,“十四五”期间预计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快速增长,利用率持续提升。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预测,“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 254.5GW 和 256.9GW,装机量复合增速分别为 13.75%和16.74%。“十四五”期间,存量电源出力时间结构将持续调整,新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预计煤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