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往年份的表现来看,两会来临前建筑板块总体表现较好 从17-21年的行情来看,建筑指数在临近两会之前,均表现出较好的涨幅,除2020年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回调,其余年份建筑板块在两会来临前涨幅均较好。22年2月以来,稳增长情绪升温,建筑板块表现较好,近几日有所波动我们认为我们预计主要与资金层面波动,及临近两会政策兑现有关。 两会之后一个月建筑板块除2020年外可以取得超额收益,超额收益的程度可能与宏观信用环境、基本面趋势更相关,2022年行情有望延续 17-21年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后的1个月内,除2020年之外,其余年份中建筑指数相对于沪深300均有一定超额收益,我们判断2020年建筑未能取得超额收益且与大盘涨幅呈现背离主要的原因是两会对经济增长目标和基建逆周期调节需求的表述力度不及预期。展望2022年,我们预计两会后建筑板块仍有望取得较好表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1年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我们预计扩大有效投资将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目标中的重点,开年以来全国多地举行投资项目开工仪式,我们判断22年各地大项目开工情况和上工率好于21年同期,从微观数据来看,当前基建基本面情况实际好于预期,1月中建基建订单增速超68%。 两会后稳增长或仍是主线之一,BIPV、BIM、新材料等值得关注 17-21年间两会后1个月子板块的收益排名规律性不强 , 钢结构在2020-2021年间总体表现较好,17-18年园林板块表现较好,设计咨询在18-20年表现较好,总体来看并不呈现明显规律性,子板块的表现与当时的政策环境和基本面或有较大的相关性。我们预计22年稳增长或仍是政策核心主线之一,同时地产在政策持续发力的情况下,实物量增速指标的触底回暖也有望逐步显现,22年是建筑转型兑现的关键年份,我们坚定看好BIPV、抽水蓄能、新材料、BIM等新方向为行业带来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增量的贡献,两会后可关注基建、地产和“建筑+转型”链条品种。 行情回顾 上周建筑(中信)指数下跌6.50%,沪深300指数下跌1.70%,三级子板块悉数下跌,我们预计主要与资金层面波动,及临近两会政策兑现有关。个股中宁波建工(+31.79%)、郑中设计(+20.87%)、东方铁塔(+15.08%)、中粮工科(+14.71%)、城地香江(+10.60%)涨幅居前。 投资建议 “建筑+”龙头中长期成长维度下,布局“新能源”、“化工”产业的企业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业绩有望高增长。价值品种估值修复维度下,地方国企龙头有望享受区域性基建高景气,经营效率提升带来的利润弹性已初步显现,中长期兼具稳健增长与报表质量改善机会,央企市占率提升支撑营收持续增长,降杠杆完成后,ROE仍具备明显的向上弹性,随着央企利润释放能力和意愿不断加强,亦具备较强的估值修复的弹性。 风险提示:基建&地产投资超预期下行、新能源&化工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装配式龙头集中度提升不及预期、央企、国企改革提效进度不及预期。 重点标的推荐 1.本周专题:两会前后建筑板块表现如何? 从过往年份的表现来看,两会来临前建筑板块总体表现较好。2017-2021年间,全国人大会议除2020年因疫情延后至5月22日开幕,其余年份均在3月5日开幕。从17-21年的行情来看,建筑指数在临近两会之前,均表现出较好的涨幅,除2020年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回调,其余年份建筑板块在两会来临前涨幅均较好。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已经提到(详见《春季躁动又来临,这次有何不同?》),建筑板块历史Q1表现较好,在稳增长预期较高,大盘波动较大的年份Q1超额收益更加明显。我们认为22Q1经济稳增长需求或强于过去5年,在专项债提速、财政前置和重大项目储备充分前提下,预计22Q1基建增速环比有望显著改善,建筑板块在春节后有较大概率实现“开门红”行情,22年2月以来,稳增长情绪升温,建筑板块较好,近几日有所波动我们认为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1)春节后的开工行情更多是预期改善所致,而3月中旬将公布1/2月经济数据,迎来数据兑现期; 2)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会公布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对地产、基建的政策方向,迎来政策兑现期。 两会之后一个月建筑板块除2020年外可以取得超额收益,超额收益的程度可能与宏观信用环境、基本面趋势更相关,2022年行情有望延续。17-21年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后的1个月内,除2020年之外,其余年份中建筑指数相对于沪深300均有一定超额收益,我们判断2020年建筑未能取得超额收益且与大盘涨幅呈现背离主要的原因是两会对经济增长目标和基建逆周期调节需求的表述力度不及预期。由于疫情下行压力加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未设定2020年的GDP增速目标,相比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基建着墨较少,具体体现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全年的公路和水运投资额目标,但2020年没有相关目标,仅提及重点支持“两新一重”项目的推进。而展望2022年,我们预计两会后建筑板块仍有望取得较好表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我们预计扩大有效投资将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目标中的重点,开年以来全国多地举行投资项目开工仪式,我们判断22年各地大项目开工情况和上工率好于21年同期。从微观数据来看,当前基建基本面情况实际好于预期,1月中建基建订单增速超68%,我们预计Q1基建增速表现有望超预期。 图1:2017年两会前后相关指数表现 图2:2018年两会前后相关指数表现 图3:2019年两会前后相关指数表现 图4:2020年两会前后相关指数表现 图5:2021年两会前后相关指数表现 子板块在两会后的表现规律性不强,两会后稳增长或仍是主线之一,而“建筑+转型”逻辑下,BIPV、BIM、装配式板块等值得关注。17-21年间两会后1个月子板块的收益排名规律性不强,钢结构在2020-2021年间总体表现较好,17-18年园林板块表现较好,设计咨询在18-20年表现较好,总体来看并不呈现明显规律性。因此我们认为,子板块的表现与当时的政策环境和基本面或有较大的相关性。我们预计22年稳增长或仍是政策核心主线之一,同时地产在政策持续发力的情况下,实物量增速指标的触底回暖也有望逐步显现,22年是建筑转型兑现的关键年份,我们坚定看好BIPV、抽水蓄能、新材料、BIM等新方向为行业带来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增量的贡献,两会后可关注基建、地产和新能源链条品种。 表1:两会后1个月建筑子板块的涨幅排名 2.行情回顾 上周建筑(中信)指数下跌6.50%,沪深300指数下跌1.70%,三级子板块悉数下跌,我们预计主要与资金层面波动,及临近两会政策兑现有关。个股中宁波建工(+31.79%)、郑中设计(+20.87%)、东方铁塔(+15.08%)、中粮工科(+14.71%)、城地香江(+10.60%)涨幅居前。 图6:中信建筑三级子行业上周(0221-0225)涨跌幅 图7:建筑个股涨幅前五 图8:代表性央企&国企涨跌幅 3.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继续从价值品种估值修复与“建筑+”龙头成长性两条主线布局建筑机会: “建筑+”进入基本面兑现期:1)“建筑+新能源”有望展现订单和业绩成长性,随着新能源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抽水蓄能、BIPV、整县推进等新的业务拓展领域有望逐步展现订单和业绩的成长性,龙头公司的产业链地位也有望逐步验证;2)“建筑+化工”进入产能释放关键节点,根据主要公司的化工业务的布局情况来看,2022年是关键的产能释放年份,相较于传统低毛利率的建筑施工业务,化工产品具备更好的利润弹性,有望为公司的业绩贡献增量。此外装配式建筑需求或受到阶段性影响,而在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的阶段,龙头充分证明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企稳回落,装配式建筑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我们仍看好十四五阶段装配式建筑板块的景气度,龙头价值进一步凸显。推荐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东华科技、精工钢构、森特股份、鸿路钢构、中国化学、苏文电能(系与环保公用团队联合覆盖); 价值品种估值修复维度下,供给侧逻辑兑现,龙头市占率提升趋势强化,头部央企国企提质增效,ROE持续改善,21年以来地方国企基本面向上弹性显著,公司自身也具备从传统的路桥施工领域向轨交、市政、环保等其他领域多品类扩张的逻辑,激励机制自上而下理顺后,地方国企通过压降成本、效率提升实现了利润和财报报表质量的显著提升,随着降杠杆任务结束后,负债率下行趋势有望减弱,由于降杠杆带来的支付压力也有望下降,央企利润率和现金流表现均有改善潜力,ROE有望持续改善。地方国企龙头有望享受区域性基建高景气,经营效率提升带来的利润弹性已初步显现,中长期兼具稳健增长与报表质量改善机会,推荐山东路桥、陕西建工,央企市占率提升支撑营收持续增长,降杠杆完成后,ROE仍具备明显的向上弹性,随着央企利润释放能力和意愿不断加强,亦具备较强的估值修复的弹性,推荐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 4.风险提示 基建&地产投资超预期下行:我们预计2021年底专项债的密集发行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望带动22Q1基建景气度环比改善,若基建投资超预期下行,则宏观经济压力或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化工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我们认为2022年是“建筑+新能源”、“建筑+化工”兑现成长逻辑的关键年份,若新能源和化工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一定程度上会公司的业绩和估值均有较大影响; 装配式龙头集中度提升不及预期:我们认为装配式建筑21年在成本高企情况下,需求或受到阶段性影响,而在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的阶段,龙头充分证明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企稳回落,22年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需求增速有望回升,但龙头集中度提升趋势不及预期,则一定程度表明行业的景气程度仍未恢复; 央企、国企改革提效进度不及预期:我们认为建筑央企、国企积极进行变革,通过横向拓展业务范围,纵向整合产业链下游,大股东增持改善上市公司经营效率,成本管理等措施,理顺业务发展脉络,改革激发内在增长活力,预计2022年地方国企仍有望体现高业绩弹性,后续激励、分红政策等有望成为估值提升催化剂,但若央企、国企改革提效进度不及预期,则对公司的利润和分红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