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 (2022.2.21-2022.2.25)、 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71%、-11.78%,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3.38%、-4.35%;本周医疗服务、原料药、中药等股价较为强势,医药商业、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股价涨幅较小;本周涨幅居前海辰药业(+72.46%)、佛慈制药(+38.15%)、康芝药业(+35.35%),跌幅居前览海医疗(-10.54%)、昂利康(-8.28%)、康泰医学(-7.69%)。涨跌表现特点:低估值原料药和中药板块表现活跃;新冠治疗主题个股表现活跃,君实生物等涨幅明显。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提供全球约30%的原料药产能,短期内无替换风险:工信部、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推动原料药行业向高端化和绿色化转型,加强我国原料药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原材料价格普涨,上游涨价开始向下游传导,利差扩大快速改善盈利能力。特色原料药价格总体稳定,随着上游涨价向下游传导,有望迎来价格改善。长期来看,看好企业向原料药制剂一体化/CDMO转型。 NMPA受理亿帆医药新药 F- 627的上市申请,EMA受理百济神州BTK抑制剂两项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2月24日,亿帆医药宣布NMPA已受理 F- 627的新药上市申请, F- 627是亿帆医药子公司亿一生物开发的一种长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拟开发用于治疗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月22日,百济神州宣布,EMA已受理BTK抑制剂百悦泽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的两项新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 具体配置思路:1)中药领域:建议关注佐力药业、济川药业、东阿阿胶,推荐片仔癀等;2)仿制药CXO领域:推荐百诚医药,建议关注阳光诺和等;3)创新药及产业链领域:九洲药业、药明康德、凯莱英等;4)BIOTECH类创新药:信达生物、亚盛医药等,建议关注康方生物;5)原料药领域:同和药业、司太立,建议关注普洛药业、天宇股份等;6)疫苗领域:智飞生物、康泰生物、万泰生物等;7)生长激素领域:安科生物等,建议关注长春高新;8)医疗服务领域: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信邦制药等;8)血制品领域:天坛生物等,建议关注博雅生物;9)医美领域:爱美客、华东医药、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等;10)医疗器械领域:鱼跃医疗、海泰新光、迈瑞医疗等。 风险提示:产业转型和国际化进展不及预期;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药品降价幅度超预期;医保政策进一步严厉等。 1.板块观点 1.1.低估值原料药、中药板块仍较为强势,设备自主可控涨幅较大 本周(2022.2.21-2022.2.25)、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71%、-11.78%,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3.38%、-4.35%;本周原料药、中药等股价较为强势,医药商业、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股价涨幅较小;本周涨幅居前海辰药业(+72.46%)、佛慈制药(+38.15%)、康芝药业(+35.35%),跌幅居前览海医疗(-10.54%)、昂利康(-8.28%)、康泰医学(-7.69%)。 涨跌表现特点:机构重仓的大市值公司涨幅较大,尤其是CXO等板块;新冠治疗主题个股表现活跃,君实生物等涨幅明显;中药板块表现有所分化。 多因素支持医药板块见底。从基本面看,每年医保基金支出约10%增长,行业增长有保障。医药十四五规划相对于十二五,医药产业从民生产业提升至民生、国家安全性战略性产业,医药地位明显上升;从估值上看,医药板块经历近三个季度快速下跌,其PE(ttm)估值约28倍,再次回到2018年底部,处于近十年底部区域,其相对于A股估值溢价率约80%,也处于相对底部;从筹码结构看,公募基金对医药持仓也处于近十年低点,当前约6%。 具体配置思路: 中药领域:建议关注佐力药业、济川药业、东阿阿胶,推荐片仔癀等; 仿制药CXO领域:推荐百诚医药,建议关注阳光诺和等; 创新药及产业链领域:九洲药业、药明康德、凯莱英等; BIOTECH类创新药:信达生物、亚盛医药等,建议关注康方生物; 原料药领域:同和药业、司太立,建议关注普洛药业、天宇股份等; 疫苗领域:智飞生物、康泰生物、万泰生物等; 生长激素领域:安科生物等,建议关注长春高新; 医疗服务领域: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信邦制药等; 血制品领域:天坛生物等,建议关注博雅生物; 医美领域:爱美客、华东医药、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等; 医疗器械领域:鱼跃医疗、海泰新光、迈瑞医疗等。 表1:本周建议关注组合(2022.2.21-2022.2.25) 1.2.细分板块观点 【创新药领域】 自2015我国药政改革开始,国内创新药的竞争环境更加开放、竞争方式也由以往后端的商业化推广往前端的靶点选择、临床开发等环节转移,创新药的竞争更加激烈和全方位。从2015年至今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创新药研发上市、进口药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政策,随之而来的是整个新药开发模式的大变革。从靶点选择、到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再到研发管线的构建,都影响着未来企业的现金流和价值,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成药性评估和临床转化,尤其在临床转化环节效率与策略的正确与否最终决定着一个药品的上市进度与最终商业价值的大小。 针对不同分类的新药,其开发策略也有差异。First-in-class新药更加注重靶点机制的验证,尤其是临床前研究的夯实。而Best-in-class、Me-better和Me-too产品更多寻求的是分子结构的差异,也更加适合当下绝大部分药企的研发策略。因此Fast-follow-on是当下企业寻求价值最大化的突破口之一,应充分利用好国内创新药系列药政,尤其是肿瘤药和罕见病用药的附条件上市等加速上市策略。在个股选择方面,重视研发费用率、未来潜力品种的市场空间外,同时更要重视医学团队体系的实力及是否具备全球多中心开展和注册能力。推荐:恒瑞医药、贝达药业、信达生物、亚盛医药、康宁杰瑞、诺诚健华,建议关注: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君实生物、康方生物、神州细胞。 【医疗器械领域】 医用耗材集采持续推进,以骨科耗材为代表的企业短期业绩具有一定不确定性,长期发展空间受到压制,但我们认为,医疗器械行业百花齐放、黄金投资时代的大趋势不变,核心原因:1)国内医疗器械消费水平远低于欧美,此次新冠疫情有望加速国内医疗建设,医疗设备显著受益;2)国内厂家技术持续向中高端突破,进口替代加速; 3)术式创新带来国内创新器械公司蓬勃发展;4)科创板将加快更多优质器械公司上市。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类,1)医疗设备类企业,不受集采影响,国产替代+海外出口推动长期稳定发展,如迈瑞医疗、理邦仪器等;2)国产化低的医用耗材,如化学发光、电生理、PCI介入耗材等领域;3)新技术、新术式带来的新的诊疗方向,如介入瓣膜、神经介入、癌症早筛等;4)自费产品,受益于消费升级,重点推荐眼科如角膜塑形镜领域。 【疫苗领域】 逻辑1:众多重磅产品进入收获期,业绩确定性较高。1)消费端:刚需品,短期受新冠疫情影响,中长期受益消费升级,二类苗接种率逐步提升;2)产品端:两大趋势:a、产品向多联多价升级,如三联苗、四联苗,以及四价流脑结合、四价流感疫苗,麻腮风水痘、五联苗等;b、国产新品种兑现:如13价肺炎疫苗、2价HPV疫苗,以及4/9价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二倍体狂犬疫苗、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等。 目前已进入国产重磅疫苗陆续上市的阶段,随着重磅疫苗品种放量,疫苗公司高业绩增速确定性较强。逻辑2:疫苗管理法出台,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龙头。全球最严《疫苗管理法》出台后,行业再次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的概率将大幅降低,在严管控的同时,疫苗管理法也明确鼓励疫苗生产节约化和规模化,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逻辑3:新冠疫苗兑现在即,海内外目前已有多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迎来接种密集期。 【药店、医疗服务、医美领域】 药店: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下,药店板块业绩表现更加亮眼。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药店板块仍将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连锁化率提升的趋势下稳健增长。一方面,头部连锁药店公司在资本助推下,稳步推进在全国的复制扩张,同时精细化管理推动内生性增长加快。另一方面,处方外流持续推进,药店业务量仍将不断增长。推荐:益丰药事件:2022年2月24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The Biden-Harris Plan to Revitalize American Manufacturing and Secure Critical Supply Chains in 2022》文章,且在附件中发布《Executive Order on American’s Supply Chains: A Year of Action and Progress》文件。 文件对拜登政府于2021年2月25日签署的第14017号行政令,暨《美国供应链》(America;s Supply Chains)实施一年后的情况做了总结。其中关于药品的部分包括:1)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和美国空军合作,正在推进两项关于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的技术和工艺,包括原料药的连续化生产,减少设备面积,并实现模块化的生产能力。2)HHS投资超过1.05亿美元在化学合成和生产工艺的升级上,用以支持包括右美托咪定、罗库溴铵和芬太尼在内的原料药,和包括咪达唑仑、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在内的无菌注射止痛剂和镇静药物的生产。 美国HHS计划通过升级包括连续化生产、无菌灌装等技术来提升美国在原料药和关键药品上的国际竞争力。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短期成效有限,且实行存在难度。 我们认为,中短期内,我国依托在成本、生产能力、供应能力、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在全球药品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稳固,被替换的可能性很小。美国供应链安全法案通过增加其他供应商、升级本土技术、金融支持小企业等方式减小对中国原料药的依赖,但实施存在很大的难度,预计最终成效有限,且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假设在极端情况下,美国政府以损害本土制剂企业利益为代价,减少向中国的原料药采购,或许将对我国总体的原料药出口存在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向新兴市场转移、产业链升级等转变,长期看我国原料药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依旧很强。 2.1.我国是全球原料药最重要供应商之一,产业链地位稳固 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原料药出口量达1011.85万吨,出口金额336.8亿美元。以出口金额计,原料药近7年出口规模CAGR为5.8%,持续保持稳定增长。而2019年全部医药保健品出口金额中,原料药占比达45.6%,同比增速达12.1%,呈现提速状况,是我国医药类对外出口最重要的子行业。 图1:中国原料药出口量及出口额 图2:医药出口细分赛道情况 我国提供全球30%的原料药产能,短期内无替换风险。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转移和跨国制药企业控制成本,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重心已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印两国承接产业链转移效果显著。根据Clarivate数据,中国目前已超越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提供全球约30%的原料药产能,在全球药品供应体系中地位重要。 图3:2019年中国原料药出口主要国家或地区 美国市场2019年出现下滑,但出口量仅占6.6%,对总体出口情况影响小。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2019年我国对北美洲出口原料药78.79万吨,货值45.18亿美元,同比减少0.37%,数量和金额分别占我国原料药出口的7.79%和13.41%,占比均出现明显下滑。其中一方面原因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因为美国医药行业增速不及亚洲等新兴市场。 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我国2019年向美国出口的原料药销售量和销售金额仅占全部出口量的6.6%和12.5%,年出口量小于印度和东南亚等市场。假设在极端情况下,美国大幅度回收原料药供应链,对我国原料药出口量的影响仍较小,通过对其他市场的扩张和对高端原料药生产能力的掌控,可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