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宽信用的发力点,主要在于政府相关领域、房地产和绿色产业。根据预算规划的“三角模型”,预计202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1-22万亿,较2021年至少多增1万亿,增速为11%左右,较2021年下滑0.6个百分点。宽信用发力点,主要在于政府相关领域、房地产和绿色产业: (1)预计银政类贷款新增8.5万亿,较2021年多增至少1万亿,增速为14.21%,较2021年基本持平。重点投向城市更新改造、两新一重、电力热力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不排除有部分资金用于化解城投平台经营性债务。 (2)预计涉房类贷款新增4.8万亿,增速为9.14%,较2021年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开发贷新增4000亿,较2021年多增5490亿,投放主体以政策性银行和四大行为主,投放对象多为地方性国有房企,项目以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为主,商业化住房开发贷投放相对偏弱。随着对合理合规融资需求“一揽子”举措持续发力,本轮房地产销售增速触底企稳时点可能落在今年Q2,住房按揭贷款放松共识度较高,可操作性更强,预计2022年住房按揭贷款新增4.4万亿,较2021年多增5074亿。 (3)预计绿色贷款新增4.5万亿,较2021年多增约5500亿,增速为28.3%,较2021年下降4.7个百分点,但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符合MPA考核要求。 (4)预计制造业贷款新增3万亿,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2万亿,仪器仪表、航天科技、专用通用设备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呈现“高增长、低不良”特点。预计普惠小微贷款新增规模3.9万亿左右,较2021年多增约1000亿,增速为20.48%。 2022年银行存贷比边际改善,但NSFR仍需止跌企稳,同业存单发行力度进一步加大。预计2022年银行一般存款增速为8.5%,新增规模约16.1万亿,存贷增速差为2.5%,较2021年收窄1个百分点。要想实现NSFR止跌企稳,需进一步加大司库负债力度,预计2022年同业存单备案额度较2021年有所提升,净融资规模为3.2万亿,较2021年提升约4000亿。其他方面,预计向央行借款新增约1.3万亿,金融债新增约2.5万亿,同业负债新增约4万亿。 2022年银行债券配置力度不减,配置供给比维持高位。预计2022年银行配债规模约7.1万亿,较2021年多增2300亿。其中,配置国债+地方债合计规模为5.5万亿,较2021年基本持平。对于2022年政府债券净融资上限,预计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净融资上限维持在3.6-3.8万亿,专项债净融资3.65万亿,即政府债券净融资理论上限为7.3-7.5万亿,银行配置供给比为73.3%-75.3%,较2021年基本持平,较2020年提升8-10个百分点。 当10Y国债收益率向上突破2.8%时,对银行而言即具有配置吸引力。当国股银行对公贷款利率降至4.4%左右时,其EVA将降为0,即对公贷款利率较目前只剩不到10bp的安全空间。考虑到2021年12月-2022年1月1Y-LPR已下调15bp,而新发放贷款利率本身低于存量贷款利率,加之监管部门2022年或再度引导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将使得2022年新发放对公贷款利率承压下行,进而导致EVA进一步下滑。在债券资产性价比优于贷款的约束条件下,10Y国债收益率也会随着对公贷款EVA顺势下行,即当10Y国债收益率向上突破2.8%时,对银行而言即具有配置吸引力。这意味着,银行配置需求的释放,将起到利率稳定器的效果,一旦10Y国债收益率进入2.8-2.9%区间,上行动能将放缓。 风险分析:信贷投放高景气度延续性不强,美联储超预期加息。 投资聚焦 2021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贷需求走弱,尤其是在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放缓、城投平台融资政策从严的背景下,信贷走弱趋势较为明显。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稳增长”意图明显。在此情况下,市场对2022年信贷投放以及“宽信用”的推进力度较为关心。基于此,我们对2022年银行信贷投放和债券配置进行了展望。 创新之处 本篇报告创新之处有二: (1)基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实践,构建了预算规划的“三角模型”,通过输入相应变量,编制了2022年银行资产负债配置表,并结合历史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和回溯。 (2)对银行各类资产配置EVA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测算,构造了银行信贷资产和债券资产的“EVA走廊”,基于这一工具,对银行配债的利率点位进行了测算。 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 下一阶段驱动股价上涨的主要因素表现为: (1)房地产维稳政策转向需求侧,料后续存在持续放松空间,形成“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2)稳定投资的产业政策或连续推出,增强市场对于“宽信用”持续性预期,助推银行业亲周期表现。 投资观点 下一阶段银行股的持续表现,应该是建立在持续“稳增长”基础上的,而保证2022年经济增长位于合理区间,需要房地产市场逐步修复和基建投资增加强度,现阶段宏观政策正在这两个领域发力,我们因此继续看好“顺周期”经营下的银行股表现。银行股行情可能伴随着整个“稳增长”进程,股价表现有望进一步延续。 2021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贷需求走弱,尤其是在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放缓、城投平台融资政策从严的背景下,信贷走弱趋势较为明显。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稳增长”意图明显。 在此情况下,市场对2022年信贷投放以及“宽信用”的推进力度较为关心。 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基于预算新视角,通过构建预算规划的“三角模型”,来对2022年银行信贷投放和债券配置进行“实战模拟”,进而推演出2022年“宽信用”景气度和发力点。 1、银行预算“大脑”——ALCO与ALM 1.1、ALCO体系架构介绍 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业近10-15年来兴起的新职能,经历了“由简入繁”、“由粗至精”的发展阶段。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前期,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以规模管控为主。这一时期,银行业务相对简单,资产端主要为存款准备金、贷款和债券,负债端主要为对公和零售存款,此时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较为简单,主要命题是如何实现规模扩张。 (1)当时存贷利率均为管制利率,银行具有稳定利差,只要有规模,就有了效益,“以存定贷”是资负管理的重要抓手。 (2)在管制利率下,央行对于存贷利率同向调整,使得银行并不存在利率基差风险,利率风险管理并未引起银行的重视。 (3)当时银行资产负债品种相对简单,银行存贷款期限结构及错配情况不易改变,加之有存贷比(75%)的限制,使得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并不突出。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由高增速向中高增速转换,利率市场化改革走向深化、同业、理财、资管和衍生品等多元化业务的兴起、以《巴塞尔协议Ⅲ》为基础的国内金融监管制度日益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的实施等一系列交织因素影响下,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构成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业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传导链条进一步拉长,银行需要从系统视角,对规模、结构、期限、定价以及资本占用等进行全面规划和动态管理。 图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ALCO)架构 为此,国内主流银行开始逐步引入先进的银行经营理念,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日益完善:成立了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ALCO),并将资产负债管理职能从原有的计划财务部脱离出来,设置独立的资产负债管理部(ALM),引入实施一系列资产负债管理工具。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ALCO)可视为全行资产负债管理“关联方”的合集,是在行长室领导下,对全行资产负债摆布进行统一决策、协调和管理的专门机构。主要成员构成为:主任由行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各业务条线的副行长担任,其他成员由资产负债管理部、公司部、零售部、金融市场部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决策内容包括: (1)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及市场、监管、同业等形势分析; (2)资产负债组合、流动性、利率风险、资本充足率等; (3)财务损益、FTP创利、EVA; (4)主要监管指标情况; (5)重大核心问题议案。 ALCO的议事决策主要通过例会、专题会议形式进行。一般由ALCO办公室搜集并提交相关议题,报送委员会主任审议,列入会议议程,并提交会议研究决定。 图2: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总体目标 1.2、ALM的主要职能 ALCO下的资产负债管理部,是全行资产负债管理运行的重要枢纽,同时承担着ALCO办公室的职能,其核心职能是在控制各种金融风险的同时,为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而对各种资产和负债所涉及的资金流动、资金水平、资金组合、资金期限以及资金成本和收益进行统一规划、控制,总体目标是实现“三性”平衡,即:充分保障安全性,合理保持流动性,尽力提升盈利性。 主要职能包括:资产负债管理、资本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利率风险管理以及利率定价管理,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3:资产负债管理职能 基于上述职能,银行资产负债的最优规模和结构,应是多目标、非线性求解的函数,具体而言: Max F(X)= [f(x),f(x),f(x)] S.T. g(x)≥0,i=1 , 2 ,…, m i 其中,F(X)为资产负债最优规模,f(x)表示资本充足率和风险资产额度,f(x)表示流动性监管指标、头寸管理,f(x)表示NIM和利率风险。g(x)表示各类外部约束条件,包括: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监管要求、MPA考核、窗口指导等。 i 图4:资产负债配置表最终输出结果 通过这一数学函数,最终银行ALM会输出相应的资产负债配置表。在配置表中,主要包括人民币资产,含各项贷款、金融市场部自营债券投资以及同业资产;人民币负债,含自营存款、同业负债和司库负债。同时,随着近年来MPA考核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人民银行对于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银行资产负债配置表也新开辟了“满足监管要求的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情况”板块,主要是针对普惠小微、制造业、绿色产业以及涉房类贷款进行了规划安排。 当然,银行ALM在年初制定资产负债摆布策略之后,也会根据宏观经济、监管政策等因素,对配置表进行重检,重检时间一般按季进行,由ALM提出相应的策略安排报告后,提交ALCO审议。 2、如何构建预算规划的“三角模型” 银行在编制年度经营计划时,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即“组合引领,流动性、资本、定价三大支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风险资产额度RA。 根据过往利润增长情况和董事会要求,明确当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目标π,在此基础上扣除当年银行分红率d后,剩余利润即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同时,设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目标CAR,若机构已被列入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则应在CAR基础上,加上附加资本要求。因此,银行风险资产额度RA=π×d/CAR。 图5:预算规模的“三角模型”基本原理 第二步:确定信贷额度L。 一般采用历史法,即根据过往信贷增长的趋势进行线性外推,规划当年信贷增长计划。同时,信贷额度的制定还要考虑两个层面因素: 一是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央行狭义信贷管控要求以及MPA考核要求等。 二是存贷板块资金匹配性。尽管银保监会已不再对存贷比作考核要求,但银行内部依然有相应的管控要求,即维持存贷比在一个合意的水平。对于存款增长的规划,主要银行会参考历史指标,一般在M2同比增速基础上±1-2个百分点。 第三步,确定大金融市场板块额度MRA。 对多数银行来说,在确定信贷额度L之后,可根据信贷资产的平均风险权重系数w来近似测算信贷占据的风险资产额度,剩余的风险资产即为分配给大金市板块的资源,即MRA=RA-L×w。同业条线一般遵循历史情况,部分银行讲究资负平衡,即同业资负比维持在1:1的水平,在确定了同业条线额度之后,剩余风险资产即为分配给债券资产的额度,金融市场部则根据债券投资策略,在不同类型债券之间分配相应的额度。 第四步,综合考虑流动性约束。 在确定各业务条线额度的同时,银行资产负债摆布还会受到流动性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