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点:自主崛起,电动智能 主线1: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突破15%关键点位进入加速渗透,三电技术底层支持背景下,整车生产逻辑变化,自主品牌从组织架构、供应链完善程度、商业模式等方面超越合资,长期看好自主品牌崛起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遇。主线2:政策、技术、特斯拉等多重因素叠加,新能源汽车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需求驱动车型产品力提升,技术趋势往磷酸铁锂、4680圆柱、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整车平台高压化等多维升级。 主线3: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是数据流的应用,增量零部件包含:获取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输送端-高速连接器,计算端-域控制器,应用端-空气悬架、线控制动和转向,交互端-HUD、交互车灯、中控仪表、天幕玻璃等。 行情复盘:CS汽车下跌1.52%,弱于大盘 本周CS汽车下跌1.52%,CS乘用车下跌1.25%,CS商用车下跌0.35%,CS汽车零部件下跌2.42%,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上涨0.65%,CS摩托车及其他上涨2.65%,新能源车指数上涨3.49%,智能汽车指数下跌1.12%,同期的沪深300指数上涨0.39%,上证综合指数上涨0.60%。总结来看,汽车板块弱于于大盘,CS汽车指数变动幅度分别弱于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1.90/2.12pct,年初至今增长21.45%。 数据追踪:11月汽车产销环比改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8% 2021年11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258.5/252.2万辆 , 环比分别+10.9%/+8.1%,同比分别-9.2%/-9.0%;其中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19.2/33.0/45.0万辆,分别同比-5%/-30.3%/+124.9%,11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7.8%。总体来看,汽车产业已基本走出新冠疫情的阴影,新能源汽车销量涨幅突出。11月汽车行业努力克服芯片供应紧张、散点疫情爆发、政策法规调整等影响,行业持续稳健复苏。预计2021年汽车销量2604万辆(同比+3%),其中乘用车2125万辆(同比+5%)。 风险提示:汽车芯片产能风险,销量下行风险,传统企业变革风险。 投资建议:电动化、智能化及存量市场 能源端宁德时代、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运动端德赛西威、科博达、伯特利等;交互端福耀玻璃、星宇股份、华阳集团等;整车端:上汽、广汽、长城、长安、比亚迪、宇通等。 投资建议:关注自主品牌崛起和增量零部件机遇 行业背景:汽车行业迎来科技大时代,百年汽车技术变革叠加整体成长向成熟期过渡。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发展,电动化方面围绕高能量密度电池、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整车平台高压化等方向升级,智能化方面随着5G技术应用,智慧交通下车路协同新基建进入示范,汽车智能化水平提升,2022年预计更多搭载激光雷达、域控制器、具备L2+级别车型量产(尤其是自主及新势力品牌)。谷歌、苹果、华为等深度参与造车,百年汽车变革加速,电动、智能、网联技术推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升级,创造更多需求。特斯拉鲶鱼效应,颠覆传统造车理念,推动电子电气架构、商业模式变革,带来行业估值体系重估,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整车相继估值上升。 行业中长期展望:中国汽车行业总量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呈增速放缓、传统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保有量增加的特点。电动化智能化带来传统汽车转型升级的结构性发展机遇,行业新旧动能切换。中长期预计国内汽车总量产销未来20年维持2%年化复合增速,其中新能源汽车未来10年有望维持20%以上年化复合增速(2021年增速150%+,预计未来三年有望维持超50%的复合高增速),电动智能汽车是汽车板块中高景气赛道。 行业复盘:上一轮汽车景气度高点在2015-2017年(受益于购置税政策),2018年起行业进入下行,2020年疫情、2021年缺芯导致当前库存降至3年低位,全年受汽车芯片紧缺影响国内汽车预计实现销量2604万辆(同比+3%),低于年初销量预期,2022年在芯片缓解背景下,预计国内汽车销量增速有望达+6%(其中乘用车+10%,商用车-10%),新能源乘用车继续维持较高增速(预计2021年325万辆,2022年500万辆)。 投资建议:关注自主品牌崛起和增量零部件机遇。 自主崛起方向:混动(比亚迪/长城/吉利)/新势力/特斯拉/广汽埃安及其产业链。 增量零部件:1)数据流方向关注传感器、域控制器、线控制动、空气悬挂、车灯、玻璃、车机、HUD、车载音响等环节。2)能源流方向:关注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中小微电机电控、IGBT、高压线束等环节。标的方面推荐福耀玻璃、伯特利、华阳集团、星宇股份、德赛西威、科博达、保隆科技、胜蓝股份、玲珑轮胎、骆驼股份等。 自主品牌凭借三电底层技术及供应链支持、快速研发响应和灵活激励机制、类消费品的商业模式,逐渐取代百年以来合资/外资车企在国人心目中的强势地位,以长城、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混动平台,以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哪吒、广汽埃安、吉利极氪等新势力/新品牌推进的爆款单品,2021年起销量快速爬升,2022年新车型持续推出,中长期规划高增长,核心自主整车及其产业链面临较大发展机遇。 表1:传统车企的电动智能品牌及新势力车企战略规划 增量零部件主要围绕数据流和能源流两条线展开,数据流从获取、储存、输送、计算再应用到车端实现智能驾驶、应用到人端通过视听触等五感进行交互(HUD、中控仪表、车灯、玻璃等);能源流(双碳战略下核心是电流)从获取、储存、输送、高低压转换、经OBC到1)大三电(高压动力电池、电控及驱动电机)以支持智能驾驶“大运动”(线控制动和转向等平面位移)、2)小三电(低压电池、中小微电控及电机)以支持车身各种“精细运动”(鹰翼门、电吸门把手、电动天窗、空气悬架等车内形变)。 表2: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背景下增量零部件梳理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第一,宏观经济下行,车市销量持续低迷,整车行业面临销量下行风险和价格战风险,零部件行业面临排产减少和年降压力。 第二,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后,部分机械式零部件行业(比如内燃机系统)的消失。 本周行情回顾 行业涨跌幅:CS汽车下跌1.52%,弱于大盘 本周CS汽车下跌1.52%,CS乘用车下跌1.25%,CS商用车下跌0.35%,CS汽车零部件下跌2.42%,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上涨0.65%,CS摩托车及其他上涨2.65%,新能源车指数上涨3.49%,智能汽车指数下跌1.12%,同期的沪深300指数上涨0.39%,上证综合指数上涨0.60%。总结来看,汽车板块弱于于大盘 ,CS汽车指数变动幅度分别弱于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1.90/2.12pct,年初至今增长21.45%。 表3:汽车市场主要板块市场表现 从全行业看,汽车行业本周涨幅在30个行业(中信分类)中排第28位,排名靠后,年初至今涨跌幅在30个行业(中信分类)中排第8位,排名较前。 图1:中信一级行业一周(20211227-20211231)涨跌幅 图2:中信一级行业年初至今涨跌幅 个股涨跌幅:板块整体下跌,合力科技涨幅最大 本周(20211227-20211231)重点关注公司中,汽车及相关板块整体下跌。乘用车板块,比亚迪汽车下跌0.70%,上汽集团上涨0.19%,广汽集团上涨1.06%,吉利汽车下跌2.96%,长城汽车下跌3.15%,长安汽车下跌1.30%,江淮汽车下跌2.08%;商用车板块,中国重汽上涨2.43%,宇通客车上涨1.47%;零部件板块,潍柴动力下跌2.03%、德赛西威下跌10.44%,华域汽车上涨1.65%,玲珑轮胎上涨2.67%,拓普集团下跌6.48%,福耀玻璃下跌3.93%,星宇股份下跌5.35%。 年初至今,乘用车板块,比亚迪、江淮汽车、长城汽车分别上涨38.06%、42.60%和30.26%;商用车板块,宇通客车下跌32.45%,中国重汽下跌23.17%;零部件板块,华阳集团涨幅105.28%,飞龙股份涨幅57.66%,华懋科技涨幅48.19%;汽车服务板块,中国汽研涨幅27.78%。 表4:重点上市公司近期表现(20211227-20211231) 从本周个股表现看,CS汽车板块内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合力科技、ST众泰、曙光股份、浙江仙通、亚太股份;跌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凯众股份、金麒麟、卡倍亿、圣龙股份、ST天雁;年初至今,CS汽车板块内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ST众泰、钧达股份、小康股份、西仪股份、富临精工;跌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钱江摩托、新日股份、ST夏利、艾可蓝、中通客车。 图3:本周(20211129-20211203)CS汽车涨跌幅前五名 图4:年初至今CS汽车涨跌幅前五名 估值:汽车行业估值处于上游水平,较11月初略有下降 分行业看,本周沪深300市盈率为14.02,低于大部分中信一级行业。汽车行业市盈率为44.19,在所有中信一级行业中排第10,估值处于中上水平。 图5:本周中信一级分行业PE 汽车行业估值上,汽车汽配板块估值从19年初逐渐回升,汽配板块回升快,CS乘用车回升幅度最大。国内汽车销量18年7月以来开始下滑并呈现加速下滑趋势,而国内汽车汽配板块估值自18年年初即开始下滑,2018年底至今估值基本稳定并逐渐回升,2020年初至今CS汽车零部件PE开始逐步回升(一定程度上电动智能产业链拉动效应)。2021年11月底,CS汽车PE值为59.94倍,估值水平较年初上升;CS汽车零部件PE值为80.82倍,估值水平较年初疫情期间有所上升;CS乘用车PE值为66.65倍,估值水平较年初回升;CS商用车PE值为23.26倍,估值水平较年初有所下滑。本周(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按最新口径,CS汽车PE值为56.27倍,较上周57.15倍有所下降; CS乘用车PE值为59.18倍,较上周59.97倍有所下降;CS汽车零部件PE值为79.46倍,较上周81.53倍有所上升;CS商用车PE值为24.87倍,较上周24.92倍略有上升。 图6:CS汽车PE 图7:CS汽车零部件PE 图8:CS乘用车PE 图9:CS商用车PE 数据跟踪 销量:11月汽车产销环比改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8% 通过梳理过去历年汽车行业走势,我们可以发现2018年汽车销售受较大冲击,(主要原因是贸易战持续冲击下可选消费下行叠加购置税退出前的部分透支)。 2018年7月起中国乘用车销量连续22个月下滑,2018年中国汽车销售2808万辆,同比下滑2.8%,2019年中国汽车销售2577万辆,累计同比下滑8.2%,下滑幅度自2019年8月起逐月收窄。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7%;下半年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汽车销量回暖,同比增长12%,全年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11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258.5/252.2万辆,环比分别+10.9%/+8.1%,同比分别-9.2%/-9.0%;其中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19.2/33.0/45.0万辆,分别同比-5%/-30.3%/+124.9%,11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7.8%。 2021年1-11月 , 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2317.2/2348.9万辆 , 同比分别+3.5%/+4.5%,增幅比1-10月继续回落1.9pct/1.9pct;其中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分别为1906.0/442.9/299.0万辆 , 分别同比+7.1%/-5.3%/+166.8%。11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同比下滑,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量较为稳定(-0.3%)、销量小幅上涨(+2.6%)。总体来看,汽车产业已基本走出新冠疫情的阴影,新能源汽车销量涨幅突出。11月汽车行业努力克服芯片供应紧张、散点疫情爆发、政策法规调整等影响,行业持续稳健复苏。 预计2021年汽车销量2604万辆(同比+3%),其中乘用车2125万辆(同比+5%)、商用车479万辆(同比-7%)。 图10:20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