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天风证券]:海底捞:交流纪要-19H1开店130家超预期,经营数据表现亮眼20190820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海底捞:交流纪要-19H1开店130家超预期,经营数据表现亮眼20190820

2019-08-19天风证券无***
海底捞:交流纪要-19H1开店130家超预期,经营数据表现亮眼20190820

时间:2019年8月20日嘉宾:执行董事&CFO&董秘佟总,IR 司总 【19H1业绩情况】领先中式餐饮企业,业绩延续高成长。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在全球开设593家餐厅,足迹踏入11个中国大陆外的国家、地区,后备店长储备800人以支持公司未来业务增长。19H1新开餐厅130家,平均翻台率4.8次/日。19H1实现营业收入116.95亿元,同比增长59%;净利润9.12亿元,同比增长41%;18H1-19H1同店销售额增速4.7%。 门店网络继续加密、下沉。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国大陆地区门店550家,进入所有一线城市及绝大多数二线城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分别为146家、257家、147家,已开业门店占比分别为1:2:1。中国大陆外的地区及国家拥有43家门店,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海外的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越南等。 产品持续创新。19H1持续推出海底捞品牌奶茶、饮品及各类新式菜品,为各类顾客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体验。19H1销售新产品187款,已在不同门店试推。 科技赋能效率提升。19年实现3家机械臂、3家配锅机、179家传菜机器人的应用,ITMS系统也在9家门店运用,洗碗机在202家门店推广,除渣机在118家门店推广。未来公司将持续在新技术方面进行大量投入。 【财务亮点】收入、利润:19H1实现营业收入116.95亿元,同比增长59%;净利润9.12亿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率7.8%,同比下降1PCT,系新开门店开发费用增加、应用IFRS 16影响所致;剔除租赁准则影响,利润增速超过50%。一般下半年利润增速高于上半年,上半年仅有1个月的旺季,下半年有5个月旺季。从往年经验看,受开店节奏、翻台率影响,下半年利润率高于上半年。 同店:2018H1至2019H1,同店数量245家,同店翻台率从5.0次/日上升至5.2次/日,系门店客流增加所致。其中,一线和三线城市同店翻台率5.1次/日,二线城市为5.3次/日,三线城市去年同期为4.7次/日,今年提升较多系提升餐饮体验、增加客流所致。同店销售额增速4.7%,来自同店翻台率及客单价提升。 成本、费用:19H1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49.03亿元,占收入比重41.9%,与18H1基本持平;员工成本36.52亿元,占收入比重31.2%,较18H1微增1.2PCT,系业务扩张,员工薪资水平增长所致;物业租金相对较低,0.96亿元,占收入比重0.8%,较18H1下降2.9PCT,系应用IFRS 16所致。 资产:18年9月公司上市,资产规模大幅提升,19H1总资产169亿,较18年底增加50亿,首次应用IFRS 16使得使用权资产增加40亿元,同时ROA大幅下降,ROE同样大幅下降,系公司上市后净资产大幅上升所致。存货周转天数从14.5天增加到16.9天,系采购模式转变,直接从第三方采购不需要加工的食材,而非向蜀海集团采购所致。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3.5天下降至2.4天,应收账款主要来自客户使用信用卡、微信、支付宝支付。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23.6天增加至30.3天,系业务扩张导致采购增加所致。 现金流:19H1经营性现金流14.68亿,同比增长46.4%,系经营规模扩大。资本支出主要用于门店建设及装修,19H1为16.04亿,同比增长62.8%。 【发展策略】继续拓展餐厅网络,提升就餐体验,策略性收购优质资源,未来也将探索更丰富业态的孵化,看好快餐行业的发展潜力,并认为海底捞“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经营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可以和快餐行业产生协同效应,帮助公司丰富业务形态及顾客基础,正在孵化的面馆项目预计下半年有实体开业。 Q&A Q:去年和今年的新开店是否可以像以前一样1-3个月盈亏平衡,6-13个月回收成本?A:时间比以往稍有延长,现在是1-4个月实现盈亏平衡,今年有50家门店是在前三个月开的,80家门店在后三个月开的,开店时间对回收期、爬坡时间有一定的影响,整体趋势和过去基本相似。 Q:二线城市同店增长速度比较慢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开店速度快,同区域竞争激烈?A:二线翻台率已经从5.2上升到5.3,客单价上升空间不是特别大,综合起来同店增速不会特别好,应该不会高于三线。 Q:海外门店客单价下降,是不是策略有所改变?A:今年海底捞在很多国家开了新店,如马来西亚和越南,这些国家客单价和美国、新加坡比差距很大,马来西亚人均消费60几马币,越南人均消费100多人民币,拉低整个海外的客单价。 Q:剔除租赁准则影响,租金费用率大概是多少?A:在3.4%左右,和去年基本持平。 Q:新开店店面是否有变小?A:1000平米以上,去年同期是980平米,开店面积是略有增长的,但是为了提高顾客体验,每平米桌数略有下降。 Q:新店翻台率低于以往的原因?A:上半年80家店是在Q2开的,新店爬坡期还没有过,使得整体看翻台率低一些。 Q:中长期调价的空间?原材料成本比较高时怎么管控?A:19H1没有涨价,下半年可能调价,但还没有具体政策。未来还是本着客户满意度最重要的角度,不希望提价过快,调价比较慎重。 Q:剔除租赁准则影响,净利润水平? A:利润率增长0.5 PCT,对应金额6000-7000万。 Q:一线城市同店数量比去年全年下滑比较多,原因是?A:现在一线城市可能不是布局的重点,在三线城市开店多一些,但这不是定律,下半年或是明年可能有些改变。 Q:下半年利润增速比上半年快?A:对,从过去经验看,下半年业绩增速都是好于上半年,翻台率也会比上半年高。18H2增速水平比较高和基数水平关系不是太大,主要还是因为下半年是旺季以及上半年新开店会推高下半年业绩。 Q:未来开店方向?不同线城市餐厅利润水平?A:很难判断一二三线城市未来开店重点在哪里,开店策略由下而上,店长在哪里选址就开在哪里,公司不会自上而下去指引。利润水平波动不大,开店节奏和开店布局可能会有一些影响。 Q:IFRS 16的影响是反映在财务费用中的吗?A:是的,相当于每月计提利息。 Q:颐海关联交易30%左右的增长,和海底捞收入增速不是很匹配,原因是?A:颐海始终在进行配方改进,减轻海底捞成本压力,锅底使用效果比以前好很多,所以收入增速没有海底捞大。 Q:三四线下沉还是大店模式?会采用大店带动面馆等小店的模式吗?A:未来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目前公司在四五线也有开店,但还是延续大店模式,小店没有规模优势,四五线回报率并没有比一二线城市低,四五线的材料成本、员工成本也会低于一线。 Q:未来三年开店计划?上下半年的开店节奏?A:开店是自下而上的,今年上半年130家店,占全年新开店数量的比重应该在40%左右, Q:机械臂、配锅机能够降低多少员工数量?A:19H1员工薪酬水平比较高,因为新开店前期值班费比较高,员工薪资水平有所提升,从全年趋势上看和往年应该是基本持平的。机械臂、配锅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后堂员工,但现在还没有大规模推广,对人工成本是否有贡献还需要数量来证明。Q:翻台率分布情况?A:开业一年以上的店翻台率基本可以做到5以上,新店可能需要3-6个月达到5以上的翻台率。 Q:店长考核、激励机制变化?A:和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还是师徒制,师傅分徒弟店的奖金,细节可能有一些微调,但是大方向没变。Q:随着门店扩张,供应链管理、人员管理是否面临压力? A:中国大陆地区门店饱和数量在3000家左右,近两年门店数量迅速扩张对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公司也在不断调整,比如引进荣誉店长制度、开店排序制度,都是公司精细化管理得举措,未来也将随时调整内部管理。 Q:固定租金、浮动租金和过去相比是否有显著变化?A:租金和往年没有变化,预计未来也是持平状态。 Q:如何看待价格和消费者体验之间的关系?A:海底捞一直将顾客满意度放在第一位,过去几年每年价格调整水平在个位数,希望顾客对海底捞的价格有一个比较好的接受度。成本方面通过管理优化的方式,比如智能后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成本。Q:面馆新业态的经营方式,还是以客户满意度为基准吗?A:面馆现在还没有大面积开店,有两家店在装修,分别在郑州、西安,预计今年10月开店,公司还是希望将海底捞的管理理念复制到面馆中,坚持“双手改变命运”、“顾客满意度第一”的管理、经营理念。确定的是面馆的客单价不会太高,长期模式还没有一个定式。Q:奶茶等新品毛利率比原有产品高?上半年毛利率持平是否受原材料价格上升影响?A:19H1毛利率和去年持平,全年可能也是这个趋势,新品占比非常低,对毛利率影响不大,今年肉价上涨确实有一些影响,但影响较小,因为①谈价是半年锁定一次价格的②上半年海底捞做了一些战略库存。 Q:收购附属公司的应付代价是指什么?A:是收购U鼎的对价,大概不到1亿。Q:租赁准则的利息率是怎么确定的?A:按照4-5%的基准。 Q:0.96亿的租金是流水的支出?A:是提成租金。-天风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