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 【2025年4月】 2024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王嗣纬、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陈元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劳志娟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报告中涉及的未来发展战略、经营计划等前瞻性内容属于计划性事项,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并不代表公司对未来年度的盈利预测,也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实质性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在本年度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对策,具体内容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四)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141,876,000股为基数剔除已回购股份2,633,900股后139,242,1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7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0第四节公司治理..........................................35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50第六节重要事项..........................................53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67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73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74第十节财务报告..........................................75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巨潮资讯网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4年年度报告原件。 四、其他相关文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是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主要系广西天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属于小规模企业,未达到起征点减免增值税所致,因该事项系偶发事件,故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列示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报告期内经营情况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684.80万元,同比增长16.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38.43万元,同比增长39.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521.88万元,同比增长50.2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162.01万元,同比增长82.0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到201,735.12万元,同比增长1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合计140,876.88万元,同比增长8.5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15%,同比增加2.68个百分点。 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双增长,且净利润增长率显著高于营收增长率,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升级,在乘用车及两轮摩托车车载电子产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订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凭借一站式专业显示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产业链延伸增强客户黏性,深挖客户产品需求,使得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的产品销售均实现显著增长;此外,公司持续加大在显示模组、触控模组、方案板、复杂模组整合产品、非显薄膜按键产品以及车载电子等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工艺改造和创新投入,通过释放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及材料成本,深化推进降本提效的专项工作,提升了公司经营效益。 (二)行业所属分类 公司深耕于液晶专业显示领域,主要从事定制化液晶显示屏、显示模组及触摸屏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专业显示领域具有显示模组系列化、规模化、集成化且快速响应等综合供应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内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行业及市场概况 1、行业发展概况 液晶显示是光学、半导体、电子工程、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等多领域技术的集成产品,所需技术涉及面广、技术含量较高,是典型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人力密集型产业。液晶显示产品作为人与机器交流的载体,提供方便、快捷、流畅的用户体验,是工业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广泛。其下游应用主要集中于智能家居、智能金融数据终端、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民生能源、车载电子、健康医疗设备、通讯设备、消费电子等领域。 液晶显示屏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人机交互的重要界面,终端产品通过该屏将相关信息传递给用户。液晶显示模组将液晶显示屏、配套组件以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组合起来,将所需要显示的电信号施加在液晶显示屏上以实现显示,便于用户模块化使用的相关产品。液晶显示模组属于液晶显示屏的延伸产品。 全球范围内看,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在美国研发成功,经过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发展壮大,逐步向我国大陆地区产业转移的历程。目前我国已成为液晶显示器(LCD)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中国大陆高世代线产能持续释放及韩国龙头厂商三星和LG陆续关停LCD产线的影响,全球LCD产能快速向中国大陆集中。 液晶显示产业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交互载体,国家通过《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规划指导显示产业的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并强化光学膜、偏光片、液晶、基板等核心材料国产化,推动产业链向“智能+”方向升级。在新型显示技术迭代背景下,液晶显示通过MiniLED区域控制背光、量子点增强等技术革新,持续巩固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车载电子等核心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界面,其产品矩阵已延伸至医疗电子、元宇宙终端等新兴应用场景,成为现代工业与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升级转型。 2、行业产业链情况 液晶显示产业链分为上游材料、中游面板及模组制造及下游终端应用。公司在液晶显示产业链中属于中游。 液晶显示产业上游核心材料包括玻璃基板、液晶、彩色滤光片、IC、背光源、TP、偏光片、印刷电路板、ITO玻璃、电子元器件、化工材料等原材料生产制造。我国为电子元器件全球主要的生产基地,原材料体系完整,且随着ITO玻璃、液晶、偏光片、背光源、TP等突破技术难关,逐步实现国产替代,供应日趋稳定。 液晶显示产业链中游含液晶显示屏及显示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显示屏制造即将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等原材料制造成为LCD或TFT-LCD;显示模组由LCD面板、驱动IC、背光、TP等零部件组装而成;中游制造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属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 液晶显示产业链下游为显示终端。液晶显示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阔,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智能金融数据终端、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民生能源、健康医疗、车载电子、通讯设备等领域,且向VR/AR、数字标牌、移动智慧屏等多元化终端应用与新兴场景延伸。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专注于显示行业,始终坚持品质至上,聚焦定制化专业液晶显示产品的应用开发,形成了专业高效的产品创新及客户需求转化能力,具备在短期内根据客户需求完成产品设计、供应商体系搭建、按时保质完成生产等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自主研发了高等级防护面罩液晶光阀、高亮TFT液晶模组、曲面异形TLCM总成模组、户外高耐久液晶模组、一体黑液晶模组、镜面液晶模组、特殊纹理液晶模组、VA与TFT组合液晶模组、双屏显示组合模组、压铸一体成型结构液晶模组、多向防窥隐私型液晶模组、抗高干扰能力液晶模组、PNLC可调光式模组、Rtos系统智能触控显示总成模组、Android系统触控显示总成模组、可编程式旋钮触控显示总成模组,TCON板、HMI人机界面显示模组和音频系统显示模组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产品,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众多技术难题,并在研发创新、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综合服务能力方面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成为液晶显示屏及显示模组领域的优秀供应商。 公司的客户广泛分布于智能家居、智能金融数据终端、通讯设备、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民生能源、健康医疗、车载电子、消费电子等行业领域,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与深天马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京东方达成友好业务合作,并直接或通过技术服务商与上述行业应用领域的知名企业如霍尼韦尔、海康威视、Johnson Controls(江森自控)、LG、Daikin(大金)、Bticino、百富、优博讯、亿联、伟易达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出口至欧美、日韩、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影响力。公司积极把握5G与AI技术发展机遇,加速推进MiniLED背光模组与HMI人机交互系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公司将持续聚焦“细分行业龙头客户”,通过精准需求挖掘和定制化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在专业显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全球市场布局,推动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巩固并扩大在细分市场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市场份额。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主要从事专业显示领域定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