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信达证券]:公用事业行业:战略机遇下的新疆煤制气竞争力分析 - 发现报告

公用事业行业:战略机遇下的新疆煤制气竞争力分析

公用事业2025-04-01左前明、李春驰、唐婵玉信达证券陈***
公用事业行业:战略机遇下的新疆煤制气竞争力分析

战略机遇下的新疆煤制气竞争力分析 2025年4月2日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 行业专题研究 公用事业行业投资评级看好上次评级看好 左前明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执业编号:S1500518070001联系电话:01083326712邮箱:zuoqianmingcindasccom李春驰电力公用联席首席分析师执业编号:S1500522070001联系电话:01083326723邮箱:lichunchicindasccom唐婵玉电力公用研究助理邮箱:tangchanyucindasccom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CINDASECURITIESCOLTD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甲127号金隅大厦B座邮编:100031 战略机遇下的新疆煤制气竞争力分析 2025年4月2日 本期内容提要 新疆发展煤制气资源优势突出,政策驱动下迎来发展机遇期。新疆煤炭资源量大,产量快速增长,据新疆煤炭交易中心,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占全国40,未来开发潜力大。相比山西、内蒙等其他产煤大省,新疆地区的 煤价始终处于低位,且波动幅度较小,新疆煤制气的用煤成本有较强优势。“十四”以来,在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国家突出强调了煤制气行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战略地位,“十四 ”规划纲要提出“油气核心需求依靠自保”,并强调“要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煤制气行业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伴随煤制气项目的陆续投产,我国煤制气的产量由2014年的79亿方增长到2023年的6335亿方,CAGR达到26,平均产能利用率接近83。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运煤制气项目共有4个,产能合计7635亿方年,耗煤量合计240138万吨年。此外,政策方面,新疆作为我国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国家“十四”规划提出建设新疆准东、新疆哈密等煤制油气战略基地,新疆煤制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新疆百亿方煤制气产能加速布局,远期项目总煤耗有望超亿吨。2030年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6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新建指标,以及80亿立 方米年储备指标,均布局在准东地区。目前推进较快的项目分别为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40亿方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20亿方 年)、新业集团准东20亿方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天池能源准东40亿方年 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20亿方年)、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年产55亿方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二期A系列20亿方年),产能合计80亿方年,我们预计2030年前有望落地,带动年耗煤量27515万吨。除以上几个推进 较快的项目之外,新疆还有6个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预计远期有望投 产,新建扩建产能合计260亿方年,年耗煤量84215万吨,综合以上已披露的项目,新疆煤制气远期项目总煤耗有望超亿吨。 受益于低成本供应稳定性,新疆煤制气外运至华北及华东地区竞争力较强。成本方面,当煤价250元吨时,我们测算典型新疆煤制气项目的单位生产成本约144元方,其中原料及燃料用煤占比50,折旧占比35,考 虑三费后单位完全成本(不含税)为16元方。经我们测算,在固定的产能 利用率下,煤价每上升50元吨,煤制气单位生产成本平均增加约01502 元方。从单位毛差的角度看,假设煤制气平均售价(不含管输费)为2元 方,煤制气单位毛利可达到056元方,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下游消纳方面,新疆煤制气本地管道气消纳经济性较差,加工为LNG虽可提升价值但受区域市场容量限制,相较之下,运至华北、华东市场依托低成本与稳定 供应优势,相较进口LNG更具竞争力。按照煤价200300元吨,产能利用率6080计算成本,叠加管输费,运至华北的终端成本在19244元方,运至华东的终端成本在218272元方,竞争力较强,运至华南的终端 成本在24294元方,竞争力较弱。此外,从外送通道容量的角度看,基 于当前在建项目进度测算,2030年前新疆有望投产煤制气项目合计产能80 亿方年。现有西气东输一至三线叠加四线首期150亿方年运力,可基本承 载2030年前新增产能,满足阶段性运力需求。长期来看,若前期推进的全 部项目(产能合计约300亿方年)顺利投产并外运,需通过现有管道增容以及西线的修建来满足运力需求。 投资建议:“十四”以来在能源安全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 策支持煤制气行业快速发展。新疆煤炭资源优势突出,为我国重要的煤制 油气战略基地,目前疆内80亿方年煤制气产能加速布局中,我们预计2030 年前有望落地,远期近300亿方年项目有序推进中,总煤耗有望超亿吨。受益于新疆的低煤价优势,新疆煤制气的生产完全成本较低,外运至华北及华东市场的竞争力相较进口LNG更强,经济性显著。同时,西四线有望 投产,大幅提升疆气外输的运力,为新疆煤制气的消纳提供保障。 风险因素:能源价格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导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增速不及预期;煤制气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西气东输管道建设进展不及预期。 目录 一、新疆煤制气发展提速,政策鼓励产能扩张5 11煤气化为现代煤化工重要路线之一,合成气延伸多元化工产业链5 12政策驱动煤制气行业较快发展,“十四”强调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5 13新疆煤炭资源优势突出,产业政策鼓励煤制气发展8 二、新疆煤制气未来产能扩张情况及成本分析11 21新疆百亿方煤制气产能加速布局,远期项目总煤耗有望超亿吨11 22煤价主导煤制气成本,产能利用率与投资优化驱动经济性提升12 三、新疆煤制气下游消纳及气源经济性分析14 31受益于低成本供应稳定性,新疆煤制气外运至华北及华东地区竞争力较强14 32新疆煤制气外运能力有望随着西四线投产而大幅提升16 四、投资建议17 风险因素18 表目录 表1:煤气化主要技术路径5 表2:我国煤制气行业部分相关政策6 表3:我国已投运煤制气项目具体情况7 表4:国家及新疆层面对煤化工产业政策支出力度持续增加9 表5:我国已投运及在建、规划煤制气项目情况11 表6:煤制气项目成本测算假设表12 表7:煤制气生产成本对于煤价和产能利用率的敏感性分析13 表8:煤制气单位毛利对于煤价和售价的敏感性分析14 表9:新疆天然气运至东部沿海终端市场的运距及运费15 表10:华北、华东及华南中石油年度合同非管制气上浮幅度对应售价与煤制气终端成本对比(元方)16 表11:西气东输一至四线情况17 图目录 图1:煤气化产业链5 图2:20142023年我国煤制气产能及产量情况6 图3:20172024年不同地域煤炭产量同比增速情况8 图4:20172024年不同地域煤炭产量占全国比重8 图5:20172024年新疆原煤产量及同比增速情况(万吨)8 图6:新疆煤炭储量占全国比重远高于产量占比8 图7:新疆、山西、内蒙Q5500K动力煤坑口含税价对比(元吨)9 图8:煤制气项目生产成本构成13 图9:煤制气项目完全成本构成13 图10:煤制气单位生产成本与投资额的相关性14 图11:新疆LNG出厂价(元吨)15 图12:2022年上半年西北地区LNG下游消费结构15 图13:新疆煤制气与进口LNG气源成本对比(元方)15 图14:20102022年中亚进口管道气量及疆气外输量(亿方)17 一、新疆煤制气发展提速,政策鼓励产能扩张 11煤气化为现代煤化工重要路线之一,合成气延伸多元化工产业链 煤制气是以煤炭为原料,在气化剂(如氧气、水蒸气)和热源作用下,通过气化反应生成以一氧化碳(CO)和氢气(H)为主的可燃气体。煤气化技术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核心工艺,其产物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CH等)是煤化工产业链的起点。通过不同的后续加工路径,可生产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比如天然气、甲醇以及下游延伸至烯烃及芳烃,乙二醇等等。 图1:煤气化产业链 煤气化是煤制气的核心环节,根据气化炉型、原料煤特性及反应条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成熟技术: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流化床气化技术、气流床气化技术。其中,固定床加压气化为应用最广的技术,代表工艺为鲁奇加压气化(Lurgi)以及BGL碎煤熔渣气化。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徐振刚《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发展回顾反思展望》,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表1:煤气化主要技术路径 气化技术技术原理适用煤种代表工艺优点缺点应用案例 废水处理复杂、单炉 固定床 煤与气化剂逆流接触,经历干褐煤、长焰煤(低 燥、热解、气化、燃烧等阶段阶煤,灰熔点高) 鲁奇加压气化(Lurgi)、 BGL碎煤熔渣气化 氧耗低、副产化学 品、煤种适应广 产能低(10万 mh) 大唐克旗项目、新 疆庆华项目 流化床 细颗粒煤流态化反应,温度均高灰分、高灰熔点灰融聚流化床(ICC)、高煤种适应性广、操作碳转化率低(需返山西阳煤集团ICC 匀(8001000)煤,粉煤温温克勒(HTW)温度低、设备简单料)、大型化难度高项目 气流床 煤粉水煤浆与纯氧高温高压 (1300160048MPa)并 流反应 低灰熔点高阶煤 (烟煤) 水煤浆气化 (GETexaco)、干粉煤气化(ShellSCGP) 碳转化率高 (98)、无焦油、环保性好、单炉产能大(达20万mh) 煤质要求严、投资高、氧耗高(水煤浆) 神华鄂尔多斯项目 (GE水煤浆) 资料来源:中国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中国煤化工网,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12政策驱动煤制气行业较快发展,“十四五”强调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 我国煤制气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政策支持产能扩张、政策收紧严格准入、示范项目有序发展、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几个阶段。“十一”时期国家开始关注煤制气产业,提出建设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基地;“十二”以来,国家规划建设了一批煤制气示范项目,包含庆华、新天、汇能、大唐等,并且提出到2015年煤制气产能达到150180亿立方米的目标,但由于当时项目经济性欠佳,已投产项目二期启动资金不足,一些待建项目也处于观望状态,因此产能增量远不及预期。2021年,在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国家突出强调了煤制气行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战略地位,发改委发布的“十四 ”规划纲要提出“油气核心需求依靠自保”这一底线,并强调“要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煤制气行业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家一直对煤制气行业的发展寄予厚望,202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现代煤化工“十四”发展指南》提出了“十四”期间形成150亿方年煤制气产业规模的目标。 表2:我国煤制气行业部分相关政策 时间文件相关内容 201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年规划纲要》 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 2012年 《天然气发展“十二”规划》 继续推进“十一”期间国家已核准天然气项目建设,尽快达产达标;发展目标:2015年国内煤制气产量达到150180亿方 2013年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制定煤制天然气发展规划,在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前提下,加快煤制天然气产业化和规模化步伐 2014年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按照清洁高效、量水而行、科学布局、突出示范、自主创新的原则,以新疆、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为重点,稳妥推进煤制油、煤制气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升级示范工程 2014年 《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 严格产业准入要求,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强化要素资源配置,统筹规划试点示范,做好项目监督评价,落实相关管理责任 2017年 《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规划》 推动已建成的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系统优化完善;新建一批煤制气示范项目,承担自主甲烷化技术工业化示范任务发展目标:煤制天然气产能170万方年 2017年 《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 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产业化示范,逐步完善工艺技术装备及系统配置 2017年 《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 支持煤层气、页岩气、煤制天然气配套外输管道建设和气源就近接入;集中推进管道互联互通,打破企业间、区域间及行政性垄断,提高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