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逻辑 海洋经济十万亿市场,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达105万亿元,同比59,占GDP比 重78。其中,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压舱石作用持续显现。此外,近期我国在海洋制造业领域出台了较多鼓励政策,例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并将深海科技首次列入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重点。2025年广东省提出支持发展深潜器、水下机器人等新型海洋装备,支持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向好发展。同时产业端,2024年我国海洋装备技术取得较多突破,例如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开拓二号”在完成4000米级海试。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海工装备、水下作业装备和海底新基建三个细分领域有望迎来加速成长。 海工装备:海工周期景气上行,政策发力助推龙头收入增长。1)周期上行:目前全球海工装备处于周期上行阶 段,IHSMarkit预测2025年海上油气勘探开发资本开支持续提升,利好钻井平台、FPSO等设备需求上行。2024年全球成交海洋工程装备272亿美元,同比85,创十年新高。同时由于全球产能紧张,钻井平台和海工船新 建估价均超过2014年高峰水平。2)中国竞争力强:2024年中国承接106艘海工装备订单,合同金额116亿美元,占全球订单总量43,继续位居全球第一。3)行业集中度高:我国海工装备行业集中度较高,市场份额集中在振华重工、中集集团、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头部企业。伴随着政策端不断发力,中国海工装备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我们看好中国头部海工装备企业收入持续提升。 水下作业装备:“水下长城”“深海锄头”,助力海权维护与资源勘探。1)为什么发展水下作业装备?第一, 水下装备是海洋主权的“技术防线”,助力国家海权维护;第二,深海资源丰富但环境恶劣,需要水下作业装备辅助探测开发。2)有哪些常用的水下装备?常用的是载人无人潜水器(HOVUUV)根据是否有脐带缆和母船连接,无人潜水器UUV分为遥控无人潜水器ROV和自主无人潜水器AUV,目前ROV是行业主流。2023年全球UUV市场570亿元,预计2028年提升至850亿元,CAGR为832。中国UUV市场高增,20212023年分别为87110140亿元,CAGR为27。3)竞争格局?全球竞争格局相对集中,北美和欧洲占据主要市场,2023年Oceaneering等前五大国外厂商全球份额52。国内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中国中车(水下遥控作业机器人)、振华重工(水下作业机器人)等。随着国内“深海科技”相关鼓励政策的密集出台,看好国内主要公司水下作业装备业务订单持续提升。 海洋新基建:海底观测网海底数据中心,赋能深海科研和低碳算力。1)海底观测网:海底观测网可对海洋水 文气象要素、海洋地质灾害等数据长期高精度观测,助力海洋科研和维护国家海权。按照中美海岸线长度对比和美国的投资测算,我国海底观测网年市场规模约202亿元。中国海底观测网领域的研究起步比国外略晚,但进步快,目前已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例如2016年建成的南海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国产化率达90。2)海底数据中心:和陆上相比,海底数据中心在网络传输性能一致的情况下,还具有节能高效、低成本、低时延的优势。国内布局海洋新基建业务的公司包括海兰信等。海兰信在海洋观测网领域布局有接驳盒系统,在海底数据中心领域研发建设了全球第一家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并投入商业应用,技术领先。 投资建议 随着海洋经济、深海科技相关鼓励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行业技术进步,我国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有望加速发展,推荐中集集团(钻井平台、养殖船)、中国船舶(钻井平台、FPSO)、中国中车(水下机器人)。 风险提示 政策推动不及预期、行业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内容目录 1海洋经济十万亿市场,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4 11什么是海洋经济?4 12为什么当前时点关注?5 13关注哪些海洋高端装备?6 2海工装备:海工周期景气上行,政策发力助推龙头收入提升6 21海工周期景气上行,中国海工企业竞争力强6 22头部海工企业各有所长,政策端发力有望拉动收入增长9 3水下作业装备:“水下长城”“深海锄头”,助力海权维护与资源勘探10 31载人潜水器(HOV)11 32无人潜水器(UUV)12 4海洋新基建:海底观测网海底数据中心,赋能深海科研和低碳算力22 41海底观测网:海底观测综合平台,助力实现“智慧海洋”、“透明海洋”22 42海底数据中心:微软最早实验成功,中国率先开启商业化应用26 5、投资建议28 6、风险提示28 图表目录 图表1:海洋经济活动分类4 图表2: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市场规模突破10万亿4 图表3:2022年以来,我国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持续提升5 图表4:2022年以来,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持续提升5 图表5:2025年各地政府密集出台“海洋经济”发展支持政策5 图表6:2024年11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6 图表7:海洋高端装备分类6 图表8:海洋工程装备分类7 图表9:海洋工程产业链7 图表10:预计2025年全球上游勘探资本支出持续增长8 图表11:2024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额创十年新高8 图表12:近年来全球海工装备新建价格稳步提升8 图表13:2024年,中国承接海工装备订单全球份额426,保持全球第一9 图表14:国内海洋工程装备主要公司介绍10 图表15:美国“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11 图表16:日本深海6500载人潜水器11 图表17:中国主要载人潜水器12 图表18:载人潜水器构造参数和装备性能比较12 图表19:预计20232028年全球无人潜器UUV市场规模持续稳健增长13 图表20: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高增长13 图表21:2023年UUV行业前五大厂商全球份额约5213 图表22:全球UUV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市场13 图表23:2023年,遥控无人潜水器ROV是无人潜行器UUV里的主流14 图表24:ROV系统组成14 图表25:ROV光纤通信示意图15 图表26:ROV布放回收系统工作流程15 图表27:脐带缆结构示意图15 图表28:“海马”号的基本构成15 图表29:美国“海神”号ROV16 图表30:日本KAIKO7000作业系统16 图表31:我国主要ROV介绍16 图表32:Bluefin系列水下航行器17 图表33:Remus系列水下航行器18 图表34: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系列水下航行器18 图表35: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HSU001水下航行器19 图表36: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悟空”号全海深AUV19 图表37:国内水下作业装备领域主要公司19 图表38:中国中车水下机器人产品20 图表39:2022年以来,中国中车海工业务收入保持高增20 图表40:振华重工水下机器人产品20 图表41:巴油P80FPSO脐带缆交付仪式21 图表42:中天科技海底线缆产品模式图21 图表43:东方电缆业务布局21 图表44:东方电缆脐带缆:CNOOC海洋挖沟机脐带缆21 图表45:东方电缆2022年以来收入持续高增21 图表46:东方电缆海缆系统业务2022年以来持续增长21 图表47:海底观测网结构图22 图表48:各国海底观测网现状23 图表49:中国南海深海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24 图表50:海兰信主营业务介绍24 图表51:海兰信的Node3000接驳盒25 图表52:海兰信的SIIM3000SC海底仪器接口模块25 图表53:亨通光电的海洋综合立体观测网25 图表54:海底数据中心结构图26 图表55:海底数据中心的优势26 图表56:海兰信的海底数据中心模型图27 图表57:2025年2月,海兰信制造的海南海底数据智算中心下水27 图表58:海兰信的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性能优越27 图表59:重点公司估值表28 1海洋经济十万亿市场,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11什么是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依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海洋经济活动分为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海洋公共管理服务、海洋上游相关产业和海洋下游相关产业。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已初步形成以海洋渔业、船舶工业、海工装备制造业、油气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主要产业为核心, 以海洋科研、教育、管理和服务业为支撑,以材料生产、装备制造、金融保险等上下游产业为拓展的海洋产业体系。 图表1:海洋经济活动分类 来源:自然资源部,国金证券研究所 海洋经济十万亿市场,未来有望贡献经济增长新动能。根据自然资源部《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达到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pct,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 图表2: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市场规模突破10万亿 海洋生产总值(亿元)YOY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 10 8 6 4 2 0 2 4 6 来源:自然资源部,国金证券研究所 海洋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持续显现。2024年,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1829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其中,海洋船舶工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49,以修正总吨计的新承接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海船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首次全部超过50。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回暖,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全年实现增加值超过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图表3:2022年以来,我国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持续提升 图表4:2022年以来,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持续提升 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亿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亿元)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 来源:自然资源部,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自然资源部,国金证券研究所 12为什么当前时点关注? 当前时点,海洋经济在政策端和产业端均出现重要边际变化。 政策端,2025年3月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了海洋经济相关的发展规划或政策。例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并将“深海科技”首次列入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此外,2025年广东省提出要支持发展深潜器、无人船艇、水下机器人等新型海洋装备,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支持远洋渔业基地建设。上海近期也规划出台《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并印发《关于推动上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实施意见》,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向好发展。 图表5:2025年各地政府密集出台“海洋经济”发展支持政策 时间 单位 主要政策 2021年 国务院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8 2022年 财政部 财政部设立100亿元基金,定向支持深海养殖、海上风电等产业 2023年 科技部 科技部启动“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投入50亿元支持深海采矿、海底数据中心的研发 2025年3月 国务院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2024年回顾中提到“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2025年规划中提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上海计划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