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季 度 成 本 端 供 应 略 紧 , 但 天 胶 上 方 承压 ,B R预 计区 间 震 荡 从业资格:F0288167投资咨询资格:Z0003135作者:张晓珍联系方式:020-88818028 2025年3月29日 观点汇总 二季度成本端丁二烯将迎来扬巴、中沙、恒力等的装置检修,且亚洲乙烯装置集中检修,但同时迎来的还有万华、埃克森美孚新产能的投产,新产能的投产情况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同时稳定释放产量尚需时日,预计二季度丁二烯供应略紧。供应端,顺丁橡胶装置4月集中检修,5-6月检修较少,预计供应先降后增。需求端预计轮胎库存去化力度有限,开工率提升空间不大。天然橡胶方面,二季度进入国内天胶开割阶段,由于原料价格较高,预计割胶热情较高,天胶上方承压。总体来看,二季度丁二烯供应预期略紧,但天胶上方承压,BR预计区间震荡。 BR预计在12500-15000区间震荡;套利方面,关注BR-RU做扩机会BR2505短期预计在13300-14000区间震荡 合成橡胶 目录 行情回顾顺丁橡胶供需情况丁二烯供需情况010203 一、行情回顾 一季度,BR主力合约价格先涨后跌,主要跟随成本端丁二烯波动。价格走势分为两个阶段:(1)1月,原料丁二烯预期外大幅上涨,导致顺丁橡胶生产亏损一度加深至千元以上,华北地区多数民营生产企业陆续出现不同程度降负及停车,且个别顺丁生产企业外售现有丁二烯资源,成本及供应面支撑BR价格;(2)2-3月,丁二烯承压下行,顺丁橡胶利润改善,顺丁橡胶开工率有所提升,BR跟随丁二烯震荡下行。 二、丁二烯供需情况 丁二烯:2025年1-2月国内产量同比22%,2024年表观消费量同比+0.8% 一季度丁二烯开工率高位;二季度丁二烯装置检修与投产并存 一季度,国内丁二烯仅有零星装置短期停车检修,集中性的大型检修有限,且氧化脱氢装置加入生产,国内丁二烯行业产能利用显著提高。一季度国内丁二烯行业产能利用率在75%左右高位。 二季度,丁二烯将迎来扬巴、中沙、恒力等的装置检修,但同时迎来的还有万华、埃克森美孚新产能的投产。 一季度,供需逐步宽松,丁二烯价格先涨后跌,进口套利窗口逐步关闭 一季度,国内丁二烯价格先涨后跌,走势分为两个阶段:(1)1月,国内丁二烯市场震荡走高,虽产量环比继续提升,但多数提前锁定下游,供应端均无压力表现,在供方价格上调拉动下,市场行情不断推高;(2)2-3月,2月国内丁二烯市场震荡趋弱,这是由于丁二烯供应维持高位,且需求面未获得有效支撑,库存去化困难。 一季度,丁二烯碳四抽提工艺利润跟随丁二烯价格,先涨后跌,平均利润为4306元/吨,同比+83%。 一季度,丁二烯内外盘差跟随国内价格先涨后跌,进口套利窗口逐步关闭。 丁二烯进出口:2025年1-2月国内进口同比+33.7%,出口同比-67.1% 一季度丁二烯港口库存累库至相对高位 一季度,由于1月丁二烯进口集中于下旬,所以丁二烯港口库存从1月的低位提升至春节后的相对高位,且由于丁二烯开工率较高,同时需求一般,导致丁二烯库存难以有效去化。 截至3月26日,丁二烯港口库存32900吨。 一季度丁二烯下游开工率提升有限,利润环比下降 三、顺丁橡胶供需情况 顺丁橡胶供需:2025年1-2月产量同比+27.3%,实际消费量同比+20.2% 一季度顺丁橡胶总体利润不佳,行业开工率不高 1月顺丁橡胶行业亏损严重,导致1月顺丁橡胶开工率持续下滑,2月多套顺丁橡胶装置维持停车状态,3月浙江石化、扬子石化顺丁装置临时停车,使得一季度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7.29%。 一季度顺丁橡胶以成本定价为主,先涨后跌;顺丁橡胶行业亏损幅度减轻 一季度,顺丁橡胶价格先涨后跌,主要跟随成本端丁二烯波动。价格走势分为两个阶段:(1)1月,原料丁二烯预期外大幅上涨,导致顺丁橡胶生产亏损一度加深至千元以上,华北地区多数民营生产企业陆续出现不同程度降负及停车,且个别顺丁生产企业外售现有丁二烯资源,成本及供应面支撑顺丁橡胶现货市场价格;(2)2-3月,丁二烯承压下行,顺丁橡胶利润改善,顺丁橡胶开工率有所提升,顺丁橡胶跟跌丁二烯。 一季度,随着丁二烯先涨后跌,顺丁橡胶亏损幅度减轻,但仍面临小幅亏损,一季度平均生产毛利为-622元/吨,较上季度-802元/吨。 一季度,基差在1月偏强运行,2-3月走势震荡。 顺丁橡胶进出口:2025年1-2月国内进口同比+10.3%,出口同比+27.2% 顺丁橡胶库存:一季度厂内库存累库有限,贸易商库存缓慢提升 一季度末总库存较上季度末小幅提升,具体的库存走势为:1月顺丁橡胶开工率持续下滑,厂内库存下降;2-3月,春节后厂内库存季节性累库至高位,但下游刚需及备货需求跟进,厂内库存缓慢去库,贸易商库存提升。 截至3月26日,顺丁橡胶厂内库存为25980吨,贸易商库存为6180吨。 外需:1月欧盟乘用车销量下降2.6%,纯电占市场份额的15%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欧盟乘用车市场销量下降2.6%至831,201辆。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主要市场均出现下滑,法国(-6.2%)、意大利(-5.8%)和德国(-2.8%)。相反,西班牙的销量增长了5.3%。 纯电动汽车(BEV)占据了15%的市场份额,高于2024年1月10.9%的低基线。混合动力汽车遥遥领先,占据了近34.9%的市场份额,再次成为欧盟购车者的首选。与此同时,汽油和柴油汽 车 的 总 市 场 份 额 从 一 年 前 的48.7%下 降到2025年1月的39.4%。 2月轮胎产量环比增长,2月出口同比继续增长;本周半钢与全钢均累库 据隆众资讯测算,2025年2月,中国半钢胎产量为4810万条,环比+7.25%,同比+23.08%;中国全钢胎产量为1060万条,环比+28.02%,同比+26.34%。2月轮胎产量环比恢复性提升。 2025年2月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为4376万条,同比增长1.2%;2025年1-2月,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1.04亿条,同比增长7.5%。 本周期,山东轮胎样本企业成品库存环比上涨。截止到3月27日,半钢胎样本企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在43.68,环比+0.82天,同比+15.44天;全钢胎样本企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在42.27天,环比+0.29天,同比+4.52天。 由于成品库存持续累库,本周半钢胎与全钢胎开工率均下滑 本周,中国半钢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8.19%,环比-1.08个百分点,同比-2.60个百分点。周内多数企业产能利用率稳定,少数产能较大企业成品库存提升速度较快,适度降负,拖拽整体产能利用率稍有走低。周内各企业出货表现未见明显好转,企业成品库存攀升。 本周,中国全钢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为68.36%,环比-0.54个百分点,同比-4.20个百分点。周内多数企业排产稳定,个别企业为控制成品库存增幅,灵活调整排产,拖拽整体产能利用率小幅走低。 内需:政策推动下,2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明显 今年2月春节之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新品发布和促销活动竞相开展,市场活力明显提升,2月汽车产销同比快速增长。1-2月,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和早早落地,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焕新刺激需求,汽车产销总体呈现稳步增长。其中,乘用车继续良好表现,商用车市场有所回暖,新能源汽车表现抢眼,产销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2025年2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3万辆和21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6%和34.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辆和8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1.5%和87.1%。 根据隆众资讯报道,2025年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9%,较去年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环比减少5.4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之上。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钢联数据、Wind、广发期货研究所 2月乘用车与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良好表现,商用车销量同比回升 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8.5万辆和18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2%和36.2%。1-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3.6万辆和39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2%和14.4%。 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8万辆和31.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6%和25%。1-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61.7万辆和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2%和5.1%。 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辆和8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1.5%和87.1%;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1.9%。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0.3万辆和183.5万辆,同比均增长5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 销量渗透率:2月新能源汽车延续同比增长,1月天然气重卡同比增长 低基数效应与节后复工,使得2月中国重卡销量同比增长36.1%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企业开票数口径,含底盘、牵引车),2025年2月,我国重卡销量为81363辆,环比增长12.74%,同比增长36.09%,单月超8万辆的成绩是近四年同期最好表现;2025年1-2月,我国重卡累计销量为153532辆,同比下降1.99%,已经基本抹平1月重卡销量大幅下降的影响。 今年2月重卡市场销量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大方面。一方面,去年2月为“春节月”,市场比较冷淡,为今年销量增长提供了一个比较低的基数;另一方面,今年2月为春节后的首月,各行各业经过假期后陆续复工,经济活力逐步提振,物流运转不断加速,推动了重卡销量的提升。 免责声明 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92号 数据来源:Wind、钢联、Mysteel、SMM、彭博、广发期货研究所 广发期货有限公司提醒广大投资者: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感谢倾听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