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盛证券]:固定收益专题:债券精耕细作工具箱之浮息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固定收益专题:债券精耕细作工具箱之浮息债

2025-03-21杨业伟、朱帅国盛证券c***
固定收益专题:债券精耕细作工具箱之浮息债

固定收益专题 债券精耕细作工具箱之浮息债 低利率时代,债券投资需要更加精耕细作,债券品种的选择上,除了信用和利率的区别外,浮息债和固息债的区别,也为市场提供了增厚收益的策略选择。浮息债的票面利率跟随基准利率进行调整,因而与固息债品种相比,利率下行期,浮息债可以帮助发行人有效降低发行成本,在利率上行期,浮息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厚的收益。本篇报告,我们从浮息债的发行、存量、流动性、估值、投资价值、隐含市场信息等角度出发,对浮息债做全面的介绍。 截止2025年2月28日,国内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约为180万亿元,其中浮动利率债券存量规模约为5054亿元,占比为028左右,浮动利率债券占比规模相对较小。尽管当前浮息债存量规模较少,但在对冲利率风险、对冲通胀风险、开展久期管理、衡量央行降息预期和通胀预期方面, 浮息债具有其它债券品种不具有的独特优势。 当前我国浮息债以挂钩LPR的政策性金融债为主。从1995年,我国第一只浮动利率债“95进出51”发行至今,我国浮息债市场经历了三轮扩张期。1995年2000年期间,浮息债的发行规模经历了第一轮扩张,由每年520亿元增至2500亿元。2003年2011年,浮息债发行显著放量,其中 以Shibor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品种开始大规模发行。20142021年,浮息债的发行规模再度迎来扩张,以LPR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品种开始登场。2022年以来,受利率整体走低,浮息债的需求减少,发行规模显著下降。浮息 债发行品种来看,以发行期限为3年和5年的政策性金融债的存量规模最 大,合计约4260亿元,占全部浮息债的比重达到78。浮息债参考利率来看,以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的存量规模最大,合计约2257亿元,占全部浮息债的比重达到41。浮息债流动性低于同期的固息债,从期限上看,3年期国开债浮息债240213IB的二级市场流动性与固息债 240202IB相接近,而10年期国开债浮息债240216IB的二级市场流动性远低于同期的固息债240205IB。 基准利率和点差收益率共同决定浮息债价格。其中浮息债的票息主要受基准利率影响,而浮息债的到期收益率受基准利率和点差收益率的共同影响。投资浮息债本质上降低了债券价格随基准利率波动的风险,但同时将 风险暴露于点差收益率的波动风险下。基准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的相关性、市场交易因素、信用利差、特殊条款中期权价值的波动等因素均会影响浮息债的点差收益率。 各类投资者投资浮息债的目的各不相同。配置投资者主要规避利率风险,配置型投资者通过配置浮息债可以规避利率风险,满足货基、负债端成本与基准利率挂钩等机构的需求,同时获取相对较高的预期票息。而投机交易者,主要对点差收益率波动进行投机博取收益,点差收益率由于其影响 因素和固息债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从而其收敛速度和调整的拐点存在时间差异,使得浮息债可以作为不同于固息债的投机工具。中性策略交易者,利用付息债和利率互换工具来实行套利交易。 浮息债净价主要与基准利率和点差收益率有关。通过比较浮息债的相近期限固息债净价的波动,我们来比较浮息债和固息债的性价比。浮息债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抵御利率风险,在基础利率上行阶段,浮息债表现更好, 基础利率下行阶段,固息债表现更好,同时浮息债和固息债派息频率的差异,也会影响浮息债的性价比,例如债券收益率上行阶段,更高频的派息可帮助浮息债锁定更高的收益,而收益率下行阶段,更高频的派息可能存在再投资风险。考虑点差收益率的变化,即使在债券收益率上行期,浮息债收益率未必优于固息债,例如收益率上行期,如果因为市场回调导致浮息债持有人集中抛售,那么点差可能大幅上行,浮息债并不比固息债抗跌。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市场风险偏好超预期;统计存在误差。 证券研究报告固定收益 2025年03月22日 作者 分析师杨业伟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0050001邮箱:yangyeweigszqcom 研究助理朱帅 执业证书编号:S0680123030002邮箱:zhushuai1gszqcom 相关研究 1、《固定收益点评:城农商行增配存单,保险、基金增配地方债2025年2月托管数据点评》202503 19 2、《固定收益点评:重新寻找利率定价锚》202503 18 3、《固定收益点评:经济继续保持强韧》2025031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一、浮息债基本情况3 11市场存量3 12浮息债市场现状4 13二级市场流动性5 二、浮息债估值方法6 21浮息债估值方法6 22点差收益率7 221估价的影响因子7 222点差的构成8 223影响点差波动的因素9 三、买卖双方为何交易浮息债10 四、浮息债与固息债的比较11 41基准收益率的影响11 42点差收益率12 风险提示13 图表目录 图表1:浮息债存量规模4 图表2:浮息债二级市场成交量4 图表3:浮息债品种分布(截止2025年2月28日)5 图表4:浮息债基准利率分布(截止2025年2月28日)5 图表5:浮息债与固息债(10年期国开债)成交量5 图表6:浮息债与固息债(3年期国开债)成交量5 图表7:点差与浮息债净价7 图表8:基准利率与浮息债净价7 图表9:点差收益率与参考利率9 图表10:点差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9 图表11:浮息债净价与资金利率11 图表12:不同资金利率环境下,浮息债与固息债收益比较11 图表13:浮息债净价与点差收益率13 图表14:不同点差环境下,浮息债与固息债收益比较13 2024年8月27日,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了一笔浮息信用债24 临港经济MTN003,期限20年,发行规模10亿元,以5年国债收益率簿记日前10日 均值作为基准利率,本次发行为2021年后境内发行的首笔浮息信用债,引发市场关注。 截止2025年2月28日,国内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约为180万亿元,其中浮动利率债券存量规模约为5054亿元,占比为028左右,浮动利率债券占比规模相对较小。尽管当前浮息债存量规模较少,但在对冲利率风险、对冲通胀风险、开展久期管理、衡量央行降息预期和通胀预期方面,浮息债具有其它债券品种不具有的独特优势,是对我国固息债市场的重要补充。 低利率时代,债券投资需要更加精耕细作,债券品种的选择上,除了信用和利率的区别外,浮息债和固息债的区别,也为市场提供了增厚收益的策略选择。浮息债的票面利率跟随基准利率进行调整,因而与固息债品种相比,利率下行期,浮息债可以帮助发行人有效降低发行成本,在利率上行期,浮息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厚的收益。本篇报告,我们从浮息债的发行、存量、流动性、估值、投资价值、隐含市场信息等角度出发,对浮息债做全面的介绍。 一、浮息债基本情况 根据债券付息方式的不同,债券主要可分为零息债券、贴现债券、固息债券、利随本清债券,其中浮息债券指发行时规定债券利率随市场利率定期浮动的债券。 11市场存量 发行规模来看,2006年以来我国浮息债发行规模显著抬升。从1995年,我国第一只浮动利率债“95进出51”发行至今,我国浮息债市场经历了三轮扩张期。19952006年,我国浮息债每年发行规模基本都在2000亿元以下,而20072013年,随着以Shibor和存贷款利率为基准的浮息债发行规模提升,浮息债年平均发行规模上升至2000亿左右。 浮息债基准利率来看,浮息债的基准利率由存款利率转向贷款利率。19952003年,浮息债基准利率以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主;20042006年,基准利率以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7天回购利率均值为主;20072013年,基准利率以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Shibor为主;2014年,基准利率以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主;2015年以后,基准利率更加多元化。 1995年2000年期间,浮息债的发行规模经历了第一轮扩张,由每年520亿元增至2500亿元。2003年2011年,浮息债发行显著放量,其中以Shibor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品种开始大规模发行。20142021年,浮息债的发行规模再度迎来扩张,以LPR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品种开始登场。2022年以来,受利率整体走低,浮息债的需求减少,发行规模显著下降。 基准利率逐渐多元化,浮息债挂钩1年期定存利率的浮息品种规模占比减小。浮息债上 市之初,浮息债参考利率的基准普遍采用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而20042007年间,随 着利率体系的丰富,参考利率开始出现7天回购利率和7天回购定盘利率,而2007年 伴随Shibor的产生,挂钩Libor和Shibor的浮息债开始大量发行。2019年,以LPR利率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债诞生,近年来其规模迅速扩张,而2021年DR系列浮息债大量发行。伴随基准利率的调准,我国浮息债的基准利率仍在持续调整,多元化的产品让浮息债市场能满足各类不同负债端产品的投资需求。 12浮息债市场现状 浮息债发行品种来看,以发行期限为3年和5年的政策性金融债的存量规模最大,合计 约4260亿元,占全部浮息债的比重达到78;其次是资产支持证券,合计约843亿元,占全部浮息债的比重达到15。其中资产支持证券类浮息债规模下行较快,在存量利率下调和早偿等因素驱动下,2022年以来浮息债整体的市场规模存量持续萎缩。 图表1:浮息债存量规模图表2:浮息债二级市场成交量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浮息债规模浮息债占比(右轴) 亿元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成交量,亿元 19962000200420082012201620202024201601201801202001202201202401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浮息债参考利率来看,以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的存量规模最大,合计约2257亿 元,占全部浮息债的比重达到41,而5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银行间质押7日利率、Shibor利率占比分别为14、30、6。2019年LPR改革以来,LPR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新发浮息债的基准利率主要以LPR为主。 图表3:浮息债品种分布(截止2025年2月28日)图表4:浮息债基准利率分布(截止2025年2月28日) 金融监管总局ABS证监会ABS 一般企业债政策性银行债 1年期LPR5年期LPR 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Shibor 其他 50 亿元 759 85 330 4260 DR007 169其他 亿元 1660 2257 330 282 785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13二级市场流动性 近年来,伴随利率中枢的下行,浮息债的交投热度有所下降,2023年、2024年浮息债的存量规模分布为6124亿元、5029亿元,二级成交的月均值分别为979亿元、626亿元。 浮息债流动性低于同期的固息债。从期限上看,3年期国开债浮息债240213IB的二级市场流动性与固息债240202IB相接近,而10年期国开债浮息债240216IB的二级市场流动性远低于同期的固息债240205IB。 图表5:浮息债与固息债(10年期国开债)成交量图表6:浮息债与固息债(3年期国开债)成交量 240216成交量,MA22 240205右轴,成交量,MA22 亿 亿元 16 14 12 10 8 6 4 2 0 300090 80 250070 200060 50 150040 100030 20 50010 亿元 240202成交量,MA22 00 240213成交量,MA22 202404202407202410202501 202401202404202407202410202501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二、浮息债估值方法 21浮息债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