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 1-2月出口动能整体偏强,贸易战影响或先在进口方面有所体现 ——2025年1-2月贸易数据解读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价,2025年1-2月出口额同比增长2.3%,2024年12月同比增长10.7%,2024年全年同比增长5.9%;1-2月进口额同比下降8.4%,2024年12月同比增长1.0%,2024年全年同比增长1.1%。 一、1-2月出口同比增速较2024年12月大幅回落8.4个百分点,主要受上年同期基数偏高影响,环比数据显示,1-2月出口动能较强,这一方面源于当前外需还有一定韧性,另一方面或因1月仍存在一定“抢出口”效应,贸易战影响尚未充分显现。 以人民币计价,1-2月出口、进口额同比增速分别为3.4%和-7.3%,与同期以美元计价的增速差主要源于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对美元略有贬值。 以美元计价,1-2月出口额同比增速为2.3%,较2024年12月大幅回落8.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 受2024年为闰年,而且工作日比今年1-2月多2个,再加上上年初外需较强影响,2024年1-2月出口额基数偏高,会压低今年1-2月出口额同比增速。环比数据显示,1-2月出口额较去年12月增长60.9%,高于过去10年(剃除数据异常的2020年)57.9%的平均环比增幅,这表明1-2月出口动能整体偏强。 我们分析,背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当前外需整体上稳中趋弱,但仍有一定韧性。可以看到,今年1-2月韩国出口同比下降4.8%,增速较去年12月明显回落,部分原因在于其国内政局波动,而同期越南出口同比增长8.3%,增速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另外,1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50.1%,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这也从侧面显示近期外需仍有韧性。 二是1-2月我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2.3%,增速较去年12月回落2.6个百分点,主要受上年同期基 数偏高影响,贸易战对我国对美出口的整体影响尚未充分显现。与去年四季度类似,今年1月我国对美 出口或仍存在“抢出口”效应——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进口增速达到11.9%,仅略低于去年12月 12.4%的同比增速,高于去年四季度9.0%的平均增速。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2月4日美国对我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的影响,导致1-2月我国对美出口仍然保持正增长。 其他方面,1-2月我国对头号贸易伙伴东盟出口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年12月回落6.3个百分 点,主要受上年同期基数偏高影响,同时出口动能也有所减弱。1-2月我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0.6%,增速较去年12月回落2.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基数抬高,而出口动能不弱。1-2月我国对第 四大贸易伙伴韩国出口同比下降2.6%,降幅较去年12月扩大0.8个百分点,主要与近期韩国内政不稳,外贸全面走弱相关。1-2月我国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长0.7%,增速较去年12月大幅加快4.2个百分点,主要与去年同期基数大幅下沉有关。1-2月我国对俄罗斯出口同比为-10.9%,增速较去年12月大幅下滑15个百分点,除上年基数偏高外,年初我国对俄罗斯出口动能也有明显减弱。1-2月我国对印度出口同 比增长7.9%,增速较去年12月加快5.5个百分点,在上年同期基数垫高的背景下,主要源于年初出口动能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1-2月我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6.8%,出口金额增长2.5%,增速都较去年12月和去年全年有明显回落,除上年同期基数偏高外,欧盟对我国出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也有一定影响。 展望未来,考虑到美国同样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自3月4日起,再对我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贸易战因素对出口的影响可能在短期内有进一步显现。综合当前出口企业利润、汇率走势等因素判断,3月我国对美出口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同比负增长,再加上去年3月实际出口额基数并不低,这可能影响3月整体出口同比增速转负。 不过,在美国新政府挑战贸易战的背景下,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稳定对外贸易发展”,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强化企业境外参展办展支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培育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增长点等。这意味着今年在着力稳住美国之外的外贸基本盘的同时,要重点培育、壮大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绿色贸易和数据贸易等外贸新动能,最大限度缓解贸易战对出口带来的影响。我们判断,今年我国将着力推动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谈判进程,把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的条款纳入更多双边自贸协定,壮大外贸新动能;通过稳妥推进与更多国家商签互免签证协定等方式,强化外贸企业服务保障,帮助外贸企业稳定、开拓海外市场,稳住商品贸易基本盘,同时通过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另外,接下来中美经贸谈判过程也有望开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美国新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挑起贸易战,将对全球产业链形成较大扰动,后期外需放缓风险值得高度关注,稳外贸措施还有进一步加码的可能。 考虑到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加征关税方向确定,但实施节奏变化很大,也有很强的随意性,后期对我国出口的具体影响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今年外需放缓趋势值得高度重视。这也是今年宏观政策部署全方位提振内需的主要原因。我们判断,今年在扩内需、特别是大力提振国内消费的政策取向下,外需放缓对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可控。 二、年初进口偏弱,1-2月进口额同比较大幅度转负,背后主要受内需不振、贸易战影响出口环节进口需求以及1-2月日历天数和工作日天数少于上年同期等因素影响。 以美元计价,1-2月进口额累计同比下降8.4%,明显弱于2024年12月的增长1.0%和2024年全年的增长1.1%。同时,过去10年,1-2月进口额环比上年12月的增幅均值为66.5%,2025年1-2月环比为60.2%,也显示年初进口偏弱。 我们判断,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涨背景下,1-2月进口额环比表现弱于季节性、同比增速大幅转负,主要受进口量拖累。背后有三方面原因:首先,1-2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中的进口指数仍处于收缩区间,显示内需不振对进口的影响依然存在;其次,历史数据显示,贸易战对进口的传导速度较快,或因企业对贸易战将影响后续出口订单的担忧,会抑制企业对生产出口商品所需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的备货需求;最后,今年1-2月日历天数比去年同期少1天,工作日少2天,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年初进口额的同比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1-2月中国自美国进口额同比增长2.4%,增速较去年12月小幅回落1.3个百分点,表现明显好于整体进口,而且进口动能强于季节性。我们判断,背后不排除存在一定“抢进口”因素的可能。 从主要商品进口量价走势来看,(1)1-2月原油进口额同比降幅较2024年12月收窄4.0个百分点至-9.3%,原因是当月进口均价同比降幅大幅收敛,进口数量同比降幅则有所扩大;(2)1-2月铁矿石进口额同比下降30.7%,降幅较2024年12月大幅扩大19.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进口量同比从2024年12月的增长11.5%放缓至下降8.6%,同时,进口均价同比降幅也有所扩大;(3)1-2月集成电路进口量同比增速较2024年12月放缓6.7个百分点,加之进口价格同比降幅小幅扩大,共同拖累进口额同比增幅下滑9.6个百分点至2.3%;(4)1-2月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4.3%,大幅高于2024年12月的下降19.1%,带动进口额同比降幅收窄18.8个百分点至-15.3%,同期进口均价同比降幅则与2024年12月基本持平。整体上看,主要进口商品量价走势表明,数量因素而非价格因素是年初进口额同比大幅转负的主要拖累。 展望后续,考虑到3月4日起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10%关税,而我国外贸“大进大出”特征突出,加工贸易占比较高,由此,贸易战在压低我国出口增速的同时,对进口的影响也会进一步显现。预计3月进口额同比将延续负增。不过,伴随日历天数和工作日差异的影响消退,3月进口额同比降幅会 有所收窄,预计将在-5.0%左右。 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研究观点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未获书面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或/及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本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在最初发表本报告日期当日按照东方金诚的研究流程及标准做出的独立判断,遵循了客观、公正的原则,未受第三方组织或个人的干预和影响。东方金诚可能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也可能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没有义务和责任更新本报告并通知报告使用者。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声明为本研究报告不可分割的内容,任何使用者使用或引用本报告,应转载本声明。并且,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