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智咨询]: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4版) - 发现报告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4版)

金融2024-12-30-中智咨询邵***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4版)

中智咨询版权声明 1.本刊所有内容文字、数据和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所有。 2.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司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 3.已经本公司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智咨询”,违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4.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刊内容,请致电021-54594545*6610,联系[中智咨询]工作人员 5.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刊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纠纷、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公司不承担责任。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刊内容者,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请扫码联系工作人员 前言PREFACE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上市公司既是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和重要微观基础。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回看2023,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领导下,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然而,A股市场依然面临多方因素影响,上市公司发展总体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内外压力并存,市场复苏平缓 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处于疫后恢复期,随着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市场需求呈现不足,社会预期总体偏弱,A股整体走势呈现冲高回落,市场在波动中平缓复苏。 二是积极政策频出,提振市场信心 相关部门积极改进,频出各项组合拳。通过印花税减半征收、阶段性收紧IPO节奏、调节再融资节奏、下调融资保证金比例、规范二级市场减持行为等举措,市场优胜劣汰趋势不断加快。 三是企业多举并进,推高发展质量 上市公司不断完善企业治理,加强监督和风险防控能力。科技创新企业提速上市,高端制造业企业占比稳步提升,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企业更加重视研发创新和股东回报,研发投入规模和分红水平屡创新高。 基于以上三个特征,本报告以上市公司年报信息和数据作为底层支撑,结合企业案例,观察A股上市公司在2023年的业绩表现,总结当年市场环境变化、公司成长特征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目录CONTENTS 研究基础 研究内容03 研究样本06 宏观政策与市场回顾分析 市场概览:韧性承压,放缓增速,提升质量11 外部监督:从严细化,动态监管,提振信心12 内生成长:完善治理,聚焦科创,破浪出海15 上市公司整体运行情况观察 业绩产出21 资源投入31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能力观察 价值创造能力41 风险管理能力47 资本运作能力53 创新发展能力64 公司治理能力69 人效提升能力76 结语与思考 市场环境的三大变化83 公司成长的三大特征84 高质量发展的三个重点85 Research Fundamentals 研究基础 研究内容03 研究样本06 研究基础 研究内容 本报告在2023年版报告高质量发展观察指标框架的基础上优化更新,系统搭建、动态完善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标框架,形成“2+6+N”的观察评价维度。 “2”——观察运行情况,勾勒整体轮廓:企业的投产两端能较为直观反映当年市场和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和趋势情况,业绩产出是上市公司当年经营规模和结果的直接体现,而资源投入能反映企业在经历市场环境变化下的经营策略导向以及关注重点。 “6”——把握分析方向,总结提炼重点:基于近年政策和当年市场事件和运行回顾,对新时代下多项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进行总结提炼为:价值创造、风险管理、资本运作、创新发展、公司治理和人效提升六大能力。 “N”——厘清内在关联,综合剖析成因:在六大能力维度下选取部分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表现和管理实践素材。通过对比上市公司近年来数据变化和表现,挖掘内在勾稽关系和外在影响因素,并通过先进管理实践等案例,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总结实现路径。 高质量发展观察评价框架结合定量与定性指标,期望通过观察公司运行、提炼发展重点,从而启发高质量发展思路,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紧跟市场趋势 把握政策导线 结合企业特征 运行观察 营收产出 业绩产出 资源投入 效率水平 提炼高质量发展能力 挖掘提炼 构建2 + 6 人效提升能力 案例启发 平均薪酬水平人工成本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 + N 指标框架 总结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路径 价值创造能力 市值增长现金分红企业增加值 公司治理能力 治理规范信息披露ESG质量 创新发展能力 研发人员专利数量获奖情况 资本运作能力 再融资股权激励回购金额 风险管理能力 资产负债率现金流情况股权质押 营销投入 研发投入 薪酬投入 利润产出 图1:“2+6+N”观察评价维度展开逻辑如下图所示 表1:2023年度A股市场整体发展情况分析维度与指标口径 观察维度评价指标评价属性口径及描述 营业收入定量参照企业合并利润表,一般企业为主营业务收入,金融企业(银 行、证券、保险)为营业收入 净利润定量参照企业报表,反映净利润中由母公司股东享有的份额 观察维度 净资产收益率定量=(净利润/((期初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期末归属母公司股东 薪酬投入 定量参照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应付职工薪酬合计项以及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项 权益)/2))*100% 资源投入 研发投入定量参照企业合并利润表中的研发费用一项,一般包括人工、材料、 设备、场地等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 营销投入 定量参照企业合并利润表中的销售费用一项,一般为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费用 价值创造能力 市值增长情况定量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相对于之前的增长情况,以年度市值收盘 价计算年度增长 现金分红情况 定量上市公司以现金方式将盈余公积和当期利润部分或全部发放给股东的金额 企业增加值定量=净利润+应付职工薪酬合计+固定资产折旧+支付的各项税 费-收到的税费返还 定量=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 口径及描述 评价属性 评价指标 观察维度 营业现金比率定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100% 风险管理能力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定量=净利润+折旧摊销+非现金费用-营运资金变动 股权质押比例定量=质押股份数量/总股份数量*100% 定量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金额 再融资金额 资本运作能力 股权激励定量/定性 参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告,一般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 定量上市公司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自己公司股票的交易金额 回购金额 创新发展能力 研发人员定量/定性 参照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研发人员数量及构成情况 专利数量 定量上市公司报告期内由专利行政部门授予专利权的件数,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授权数的总和 科技获奖定量上市公司参与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科学技术奖情况以及参与国家 定量参照上市公司年报及其他官方渠道披露的董事会建设情况 治理规范 重大科技专项占比情况 公司治理能力 信息披露水平定量/定性 ESG评估结果定量 上市公司按照法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公开相关信息的质量和程度 企业通过专项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形式公开披露有关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信息,及在权威ESG指标评价体系中的表现 人效提升能力 平均薪酬水平定量参照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薪酬情况,计算人均薪酬水平以及高管薪酬与职工薪酬水平与倍数等 全员劳动生产率 定量=企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人工成本利润率 定量=利润总额/应付职工薪酬合计*100% 研究样本 本报告基础数据来源于A股上市公司(含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及北交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布的年度报告,其中: 数据提取时间为2024年5月。 截至2023年12月29日,A股上市公司合计5329家,其中2023年新上市公司313家,退市企业43家。本报告研究上市公司高质量发路径,因此剔除“ST股”及“*ST股”(简称面临退市风险)企业,共计5147家。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按控股股东类型分类 简称 上市公司户数 本报告采用的 表2:2023年度上市公司样本数量统计表 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 国有企业 1441 上市公司户数 1410 ·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 国资委央企 382 381 ·非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 非国资委央企 104 101 ·地方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 地方国企 955 928 民企控股的上市公司 民营企业 3639 3493 外资控股的上市公司 外资企业 249 244 合计 5329 5147 本报告采用的5147家上市公司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标准划分统计,具体情况如下: 表3:2023年度上市公司行业划分统计表 行业 国资委央企 非国资委央企 地方国企 民企 外资 合计 传媒 1 8 42 75 4 130 电力设备 20 0 38 292 12 362 电子 15 7 45 335 61 463 房地产 7 4 54 31 4 100 纺织服饰 3 0 10 80 7 100 非银金融 9 14 38 21 2 84 钢铁 11 1 14 18 0 44 公用事业 30 1 52 39 1 123 国防军工 42 1 11 79 0 133 环保 5 3 32 91 2 133 机械设备 33 8 50 452 19 562 基础化工 20 5 68 295 14 402 计算机 24 11 23 275 7 340 家用电器 1 0 16 68 6 91 建筑材料 12 0 13 48 4 77 建筑装饰 21 1 39 87 3 151 交通运输 17 8 57 42 0 124 煤炭 5 0 26 7 0 38 美容护理 0 0 4 25 2 31 农林牧渔 9 2 24 66 4 105 汽车 19 1 35 205 15 275 轻工制造 3 1 12 128 15 159 行业 国资委央企 非国资委央企 地方国企 民企 外资 合计 商贸零售 5 1 34 51 4 95 社会服务 9 4 25 33 0 71 石油石化 13 2 4 23 0 42 食品饮料 1 2 32 78 7 120 通信 14 2 5 94 4 119 医药生物 14 4 57 361 41 477 银行 1 8 27 3 3 42 有色金属 17 2 30 86 2 137 综合 0 0 11 5 1 17 合计 381 101 928 3493 244 5147 Macropoliciesretrospectiveanalysis 宏观政策与市场回顾分析 市场概览:韧性承压,放缓增速,提升质量11 外部监督:从严细化,动态监管,提振信心12 内生成长:完善治理,聚焦科创,破浪出海15 宏观政策与市场回顾分析 2023年全面注册制改革历经十年重磅落地,A股市场生态更趋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清晰,优胜劣汰机制和资源配置更加高效,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枢纽功能。 市场概览:增量放缓,募资下降,质量提升 A股市场新增企业数量有所放缓,北交所正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筹划资本运作的重要战略决策方向。2023年A股共有313家企业上市,较上年428家同比下降26.87%。从板块来看,上证主板36家,深证主板23家, 科创板67家,创业板110家,北交所77家。创业板、科创板同比分别下降25.7%和45.5%。 表4:2023年各板块IPO数量及变化情况 板块 新上市企业数量 同比变幅 沪主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