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证券]:2024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外贸仍强,高顺差延续 - 发现报告

2024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外贸仍强,高顺差延续

2025-01-14陈彦利上海证券Z***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4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外贸仍强,高顺差延续

证外贸仍强,高顺差延续 券 研——2024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 究日期: 报 2025年01月15日 主要观点 告分析师:陈彦利 Tel:021-53686170 E-mail:chenyanli@shzq.comSAC编号:S0870517070002 相关报告: 《价格稳定,政策发力》 ——2025年01月10日 《投资偏稳,消费高位回落》 ——2024年12月18日 《贸易摩擦叠加高基数,出口有所下滑》 ——2024年12月12日 宏观数据 外贸仍强,高顺差延续 12月进出口双双回升,进口由负转正,顺差创历史新高,突破千亿规模。出口方面,从出口国别来看,对发达国家除日本外均有所回升,尤其是对美国出口回升幅度较大;对东盟出口仍然维持较快增长;金砖四国方面,除俄罗斯外出口均有所下滑,对俄出口由负转正。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主要劳动密集型商品除玩具、箱包外均有所回升,机电商品方面除手机外均有所改善,尤其是汽车出口由负转正。进口增速本月明显改善,从进口数量来看,主要进口商品增速除大豆、原油、煤之外均有所回升;从进口金额来看,除大豆、原油、煤外均有所改善。机电进口增速也大幅回正,支撑了进口的表现。 外贸偏稳,扩大内需 11月出口虽有所回落,但12月出口再度走强。出口整体表现持续偏强,我们认为汇率偏软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不可忽略。而特朗普曾提出要对我国加征关税以及取消我国最惠国待遇,我们认为其最终落地情况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外贸疫情后一直表现较好,我们认为主要还是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决定的,作为全球制造中心,高贸易顺差有其必然性。我们认为即使未来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上升,抢出口效应下出口或仍有支撑。而国内政策方面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我们认为外贸偏稳,内需改善,将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事件恶化,国际金融形势改变,中美政策超预期变化。 目录 1事件:12月外贸数据公布3 2事件解析:数据特征和变动原因3 2.1进出口双双回升,顺差破千亿3 2.2对主要国家出口回升4 2.3汽车出口大幅回正4 2.4顺差再创新高6 3事件影响:对经济和市场6 3.1外贸仍强,高顺差延续6 4事件预测:趋势判断6 4.1外贸偏稳,扩大内需6 5风险提示:7 图 图1进口、出口增长情况(%)4 图2中国对部分国家(地区)出口金额增长情况(同比,%) ........................................................................................4 图3主要出口商品增速(%)5 图4主要进口商品数量增速(%)5 图5贸易差额(亿美元)6 1事件:12月外贸数据公布 2024年12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4.0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8%。其中,出口2.41万亿元,增长10.9%;进口1.66万亿元,增长1.3%;贸易顺差7529.12亿元。按美元计价,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664.16亿美元,增长6.5%。其中,出口3356.27亿美元,增长10.7%;进口2307.89亿美元,增长1.0%;贸易顺差1048.38亿美元。 2事件解析:数据特征和变动原因 2.1进出口双双回升,顺差破千亿 12月进出口双双回升,进口由负转正,顺差创历史新高,突破千亿规模。出口方面,从出口国别来看,对发达国家除日本外均有所回升,尤其是对美国出口回升幅度较大;对东盟出口仍然维持较快增长;金砖四国方面,除俄罗斯外出口均有所下滑,对俄出口由负转正。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主要劳动密集型商品除玩具、箱包外均有所回升,机电商品方面除手机外均有所改善,尤其是汽车出口由负转正。 进口增速本月明显改善,从进口数量来看,主要进口商品增速除大豆、原油、煤之外均有所回升;从进口金额来看,除大豆、原油、煤外均有所改善。机电进口增速也大幅回正,支撑了进口的表现。 �口总值(美元计价):当月同比月%进口总值(美元计价):当月同比月% 图1进口、出口增长情况(%)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4-03 2014-06 2014-09 2014-12 2015-03 2015-06 2015-09 2015-12 2016-03 2016-06 2016-09 2016-12 2017-03 2017-06 2017-09 2017-12 2018-03 2018-06 2018-09 2018-12 2019-03 2019-06 2019-09 2019-12 2020-03 2020-06 2020-09 2020-12 2021-03 2021-06 2021-09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2024-06 2024-09 2024-12 0.00 -50.00 -100.00 资料来源:If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2.2对主要国家出口回升 与11月增速相比,除日本外,我国对主要发达国家出口均有所回升,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回升幅度较大,对东盟出口保持领先,对日本出口转负,且下滑较多。整体来看,外需对出口仍有支撑。 50.00 中国香港 日本 东盟 欧盟 美国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图2中国对部分国家(地区)出口金额增长情况(同比,%) 资料来源:If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2.3汽车出口大幅回正 主要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商品中除玩具、箱包外出口均有所回升;机电商品中除手机外均有较为明显的回升,尤其是汽 车出口大幅回正。近期欧美相继对我国出口汽车加征关税,我们认为12月汽车出口的表现也说明了关税的影响相对可控,可持续跟踪观察。 图3主要出口商品增速(%) 35.00 2024-11 2024-12 箱包纺织制品服装 家具 玩具通用设备家电 汽车医疗器械手机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5.00) (10.00) (15.00) (20.00) 资料来源:If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从主要进口商品数量增速来看,主要进口商品增速除大豆、原油、煤均有所回升或改善。机电进口增速由负转正,支撑了进口的表现。 2024-12 2024-11 大豆 铁矿砂 原油 煤 汽车 铜 钢材 图4主要进口商品数量增速(%) 30.00 20.00 10.00 0.00 (10.00) (20.00) (30.00) 资料来源:If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图5贸易差额(亿美元) 2.4顺差再创新高 12月贸易顺差为1048.38亿美元,突破千亿规模,11月贸易 顺差为974.4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47.27亿美元。顺差连续回升,创历史新高。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2019-12 2020-02 2020-04 2020-06 2020-08 2020-10 2020-12 2021-02 2021-04 2021-06 2021-08 2021-10 2021-12 2022-02 2022-04 2022-06 2022-08 2022-10 2022-12 2023-02 2023-04 2023-06 2023-08 2023-10 2023-12 2024-02 2024-04 2024-06 2024-08 2024-10 2024-12 0.0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资料来源:If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3事件影响:对经济和市场 3.1外贸仍强,高顺差延续 12月进出口双双回升,进口由负转正,顺差创历史新高,突破千亿规模。出口方面,从出口国别来看,对发达国家除日本外均有所回升,尤其是对美国出口回升幅度较大;对东盟出口仍然维持较快增长;金砖四国方面,除俄罗斯外出口均有所下滑,对俄出口由负转正。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主要劳动密集型商品除玩具、箱包外均有所回升,机电商品方面除手机外均有所改善,尤其是汽车出口由负转正。进口增速本月明显改善,从进口数量来看,主要进口商品增速除大豆、原油、煤之外均有所回升;从进口金额来看,除大豆、原油、煤外均有所改善。机电进口增速也大幅回正,支撑了进口的表现。 4事件预测:趋势判断 4.1外贸偏稳,扩大内需 11月出口虽有所回落,但12月出口再度走强。出口整体表现 持续偏强,我们认为汇率偏软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不可忽略。而特朗普曾提出要对我国加征关税以及取消我国最惠国待遇,我们认为其最终落地情况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外贸疫情后一直表现较好,我们认为主要还是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决定的,作为全球制造中心,高贸易顺差有其必然性。我们认为即使未来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上升,抢出口效应下出口或仍有支撑。而国内政策方面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我们认为外贸偏稳,内需改善,将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5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事件恶化,国际金融形势改变,中美政策超预期变化。 分析师声明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勤勉尽责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保证报告采用的信息均来自合规渠道,力求清晰、准确地反映作者的研究观点,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此外,作者薪酬的任何部分不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公司业务资格说明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投资评级体系与评级定义 股票投资评级:分析师给出下列评级中的其中一项代表其根据公司基本面及(或)估值预期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指数表现的看法。 买入股价表现将强于基准指数20%以上增持股价表现将强于基准指数5-20%中性股价表现将介于基准指数±5%之间减持股价表现将弱于基准指数5%以上 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 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行业投资评级:分析师给出下列评级中的其中一项代表其根据行业历史基本面及(或)估值对所研究行业以报告日起12个月内的基本面和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指数表现的看法。 增持行业基本面看好,相对表现优于同期基准指数中性行业基本面稳定,相对表现与同期基准指数持平减持行业基本面看淡,相对表现弱于同期基准指数 相关证券市场基准指数说明: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港股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500 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投资评级说明: 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投资者应区分不同机构在相同评级名称下的定义差异。本评级体系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投资者买卖证券的决定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投资者应阅读整篇报告,以获取比较完整的观点与信息,投资者不应以分析师的投资评级取代个人的分析与判断。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引用或转载。如经过本公司同意引用、刊发的,须注明出处为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