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粮食及农业状况 价值驱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 本旗舰出版物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之状况”系列之一。 引用格式要求: 粮农组织。2024。《2024年粮食及农业状况:价值驱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罗马。https://doi.org/10.4060/cd2616zh 本信息产品中使用的名称和介绍的材料,并不意味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城市、地区或其当局的法律或发展状况,或对其国界或边界的划分表示任何意见。地图上的虚线表示可能尚未完全达成一致的大致边界线。提及具体的公司或厂商产品,无论是否含有专利,并不意味着这些公司或产品得到粮农组织的认可或推荐,优于未提及的其他类似公司或产品。 ISSN1020-7619(印刷)ISSN2664-004X(在线)ISBN978-92-5-139437-3 ©粮农组织,2024年 保留部分权利。本作品根据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公共许可(CC BY 4.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legalcode.zh-hans)公开。 根据该许可条款,本作品可被复制、再次传播和改编,但必须恰当引用。使用本作品时不应暗示粮农组织认可任何具体的组织、产品或服务。不允许使用粮农组织标识。如翻译或改编本作品,必须包含所要求的引用和下述免责声明:“本译文[或改编]并非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完成。粮农组织不对本译文[或改编]的内容或准确性负责。原英文版本应为权威版本。” 涉及本许可产生的任何争端如未能友好解决,应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贸法委)的仲裁规定提请仲裁。仲裁裁决为此类争议的最终裁决,对各方具有约束力。 第三方材料。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公共许可协议(CC BY 4.0)不适用于本出版物中所含非粮农组织版权材料。如需再利用本作品中属于第三方的材料(如表格、图形或图片),用户需自行判断再利用是否需要许可,并自行向版权持有者申请许可。对任何第三方所有的材料侵权而导致的索赔风险完全由用户承担。 粮农组织照片。本作品中可能包含的粮农组织照片不属于上文知识共享许可范围。任何照片的使用征询应递交至:photo-library@fao.org 。 销售、权利和授权。粮农组织信息产品可在粮农组织网站(https://www.fao.org/publications/zh)获得,印刷版本可通过网站公布的经销商购买。关于粮农组织出版物的一般问询应递交至:publications@fao.org 。关于权利和出版物授权的征询应递交至: copyright@fao.org 。 封面照片©nehophoto/Shutterstock.com 国家不详。用于填充玉米饼(一种典型的拉丁美洲菜肴)的各种健康食品。 ISSN1020-7619 2024 粮食及农业状况 价值驱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罗马,2024年 目录 前言v 方法vii 致谢viii 缩略语x 术语表xii 要点xvii 内容提要xix 第1章 综合施策,在农业粮食体系中创造价值1 如何通过真实成本核算揭示农业粮食体 系的复杂性?4 调整隐性成本估算结果5 采用分类法,了解农业粮食体系的背景8 针对不同行动主体和农业粮食体系实现 由价值驱动的转型12 报告结构13 第2章 在国家层面关注隐性成本17 农业粮食体系分类法介绍18 隐性成本的负担因农业粮食体系类型而异19 各类农业粮食体系中导致非传染性疾病 的膳食风险22 各类农业粮食体系的制度和财政能力23 基于有力假设,通过全球场景分析为决 策提供依据26 案例研究:实现国家农业粮食体系预期 结果的场景29 确定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具体行动的流程33 结论39 第3章 从农业粮食供应链内部激励变革41 粮食供应链:转型进行时42 公平对待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中的生产者48 充分利用农业企业的供应链优势促进转型54 金融机构的战略性角色59 结论63 第4章 发挥消费者作用,助力农业粮食体 系转型65 影响消费者食品需求的因素66 消费模式的影响68 重塑和引导消费者需求70 结论84 第5章 应对设置政策和投资优先重点时面临的挑战,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 转型87 分配方面的挑战和阻碍变革的因素以及 如何应对88 利益相关方参与是采用系统化方法实现 转型的根本90 有关公共产品的公共政策92 为地方和全球转型供资94 结论97 附件99 附件1 农业粮食体系类型100 附件2 统计表102 附件3 有关农业粮食支持政策改革的部分全球 性研究汇总116 注释118 表 1到2050年各国能最有效降低各子类隐 性成本的预期结果31 2将购买力引导至更健康、更可持续膳 食结构的政策杠杆76 3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中面临的分配挑战 及解决不同行动主体间时空差距的机制89 A2.1环境、社会和健康隐性成本(百万 美元,按202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102 A2.2按膳食结构分类的隐性成本(百万 美元,按202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108 A3对农业粮食支持政策改革的现有全 球性研究116 图 1全球农业粮食体系类型图11 2农业粮食体系分类采用的变量排序11 3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行动主体13 4农业粮食体系转型杠杆14 5各类农业粮食体系中的国家收入组别19 6不同类型农业粮食体系的量化隐性成本20 7不同类型农业粮食体系的量化隐性成 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21 8不同类型农业粮食体系中食物和营养素消费不足和消费过度造成的非传染性 疾病相关膳食风险23 9不同类型农业粮食体系的部分农业粮 食体系指标24 10不同类型农业粮食体系的农场规模分布43 11不同类型农业粮食体系的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以及劳动者人 均农业增加值44 12不同类型农业粮食体系每单位农业用 地和每单位增加值的排放量45 13不同类型农业粮食体系的初级和二级 食品生产特征46 142021年农业粮食体系就业情况(按性 别和就业类型分列)47 插文 1了解真实成本核算:两阶段评估3 2农业粮食体系的隐性收益能够且应该 量化吗?如何量化?4 3追踪从隐性成本到影响的路径6 4全球疾病负担数据8 5通过调整和细化全球健康隐性成本, 确定杠杆9 6长期危机型国家和地区农业粮食体系面 临的挑战25 7通过机器学习将食物供给与食物摄入 相关联30 8在国家层面有针对性的真实成本核算 中开展地方性评估的必要性33 9有针对性的真实成本核算中利益相关 方协商的挑战和机遇:瑞士的经验35 10TEEBAgriFood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协商和 成功案例:印度和巴西的例子37 11释放潜力:关注农业领域性别差距的 隐性成本,创造更多价值49 12东非价值链中咖啡生产的隐性成本50 13小规模渔业的环境管护52 14欧洲农民的抗议活动53 15对印度社区管理的自然农耕法的真实 成本核算54 目录 16世界香蕉论坛生活薪酬和收入委员会55 17零售商呼吁香蕉行业支付生活薪酬58 18在超市结账处采用真实成本:PENNY 的倡议60 19荷兰王国投资打造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61 20东非投资于生态农业企业62 21有经济能力获得能量充足型膳食与获 得健康膳食的对比67 22通过食物权视角应对农业粮食体系的 社会隐性成本68 23通过24小时回忆,评估膳食质量及其与超重、肥胖、膳食相关非传染性疾病风 险因素的关联71 24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饥饿成本”法73 25健康膳食虽然关键,但并不足以消除 发育迟缓74 26支持母乳喂养的隐性健康、环境和社 会价值75 27通过政策措施强化健康食物环境:以 智利为例81 28纽约市的采购政策经验:政策助推力 和挑战84 29钠摄入趋势:在产品重新配方和消费 者行为之间寻求平衡91 30各国政府开展真实成本核算指南93 31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通过为经济上可行且可持续的做法供资来 降低隐性成本95 32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欧盟的《企业 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96 前言 全球农业粮食体系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计,价值非比寻常。然而,农业粮食体系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落实创新性解决方案和集体行动。2024版《粮食及农业状况》立足上期报告的开创性工作基础,进一步阐释农业粮食体系的隐性成本,为转型变革之路指明方向。 2023年版报告揭示,全球农业粮食体系的隐性成本超十万亿美元(按202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今年的报告完善了对隐性成本,特别是健康隐性成本的解释,探讨了其在全球不同类型农业粮食体系中的表现情况。报告的分析结果再次彰显采取行动的紧迫性。从正规化和工业化农业粮食体系中的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到传统型农业粮食体系中食物不足的持续挑战,农业粮食体系的隐性成本涉及世界每一个角落。 全球约有12.3亿人在农业粮食体系中就业,各体系间密切相关,但隐性成本并非由各类主体均等负担,因此推动转型,时不我待。虽然农业粮食体系在提供就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未必能保证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处于可接受水平。弱势人群,包括贫困缺粮人群、小规模价值链行动主体、妇女、青年、残疾人和土著人民,常常负担着最为沉重的社会隐性成本。不平等和权力失衡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农业粮食体系中。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就需要针对不同农业粮食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本报告创新性地对粮食农业体系进行了分类,揭示不同体系面临的独特挑战及其所需的特定干预措施。对于转型中的农业粮食体系,特别需要关注营养不良双重负担;而对于工业化型农业粮食体系,则需要关注健康和环境隐性成本,采 取因地制宜的战略。长期危机中的农业粮食体系环境和社会隐性成本负担情况格外引人关注,因此有必要在退出战略和/或危机应对中加入长期解决方案。 真实成本核算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至关重要。采用真实成本核算方法,推动利益相关方开展包容性对话,促进明确有效杠杆,降低隐性成本,打造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更可持续且更健康的农业粮食体系。这一方法有助于落实知情决策,惠及全人类和我们的地球。 农业粮食体系转型还需要政策制定者、生产者、消费者和金融机构间开展前所未有的携手合作。生产者首当其冲受到气候危机的影响,承受着绝大部分的隐性成本负担,同时在采取可持续做法时也面临着挑战。需要创建相应机制,缓解他们的资金和行政管理负担,鼓励落实转型变革。需确保转型的收益和成本能够在整个农业粮食价值链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公平分配。 农业粮食体系中的企业和投资者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企业的规模各异,从微型、小型到全球性公司,他们的影响力可以推动各类供应链采取可持续做法。消费者期望生产措施更健康、更可持续、更公平,这也是变革的巨大推手。同样,投资方群体须将环境和社会责任纳入其商业行为,因为在气候变化愈演愈烈之际“一切照旧是一种高风险想法”。 消费者是全球农业粮食体系中人数最多的行动主体,其购买决策将推动转型变革。在所有类型的农业粮食体系中,都需要解决水果和全谷类消费量较低以及钠消费量过高的问题。而在工业化农业粮食体系中,则特别需要解决 前言 加工肉类和红肉过量消费的问题。参照本报告中提到的相互依存关系,我们应当认识到解决这些膳食风险,不仅能够应对健康隐性成本,还能通过土地利用和投入品用量的变化,减少很大一部分环境成本。越来越多的实证表明,通过干预措施提高消费者能动性,培育消费者喜好和购买习惯,能推动粮食供应链实现变革,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健康。 这些认识可为下一步行动提供战略指导,突显出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变革的迫切性。这一转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确保人人享有繁荣的未来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弥合部门间鸿沟,协调好卫生、农业和环境政策,确保公平分配变革的收益和成本,包括在不同代际间的公平分配。 前行之际,我们需谨记,真正的变革始于具体行动和举措。不论是小农户采取可持续做 法,还是社区齐心协力支持本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