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赛迪]: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信息技术2024-12-30-赛迪好***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内容提要】2024年,在国家和地方政策引导支持下,各地在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场景示范、先导区建设、生态环境营造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未来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展望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政策体系将不断优化,部分高成长性赛道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以“集群模式”推动产业发展的格局将加速形成,创新生态体系将进一步改善。但同时仍面临未来产业细分赛道布局有待进一步精准化、合理化,前沿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推广之间的协同性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产融合作渠道待拓展、资本参与度待提升等问题,建议推动先行地区特色化集聚发展、加快特色场景牵引未来产业创新、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提升多元金融要素供给能力,加快推动我国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未来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2024年,未来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清洁氢、商业航天等展现出巨大市场潜力,各地加快未来产业全链条培育,探索形成一系列新模式新做法。展望2025年,我国将持续加强政策协同和资源统筹,部分新领域新赛道产业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速,各地未来产业“技术-场景-产品-企业-集群”一体化推进模式将持续优化,资本支持有力、人才交流通畅的生态环境逐步完善。 CCID D C CCID 一、对2025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CCID (一)未来产业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将逐步形成部门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力 CCID CCID CCID 2024年,国家持续优化未来产业顶层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系统规划了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相关部门围绕新领域新赛道技术、主体、场景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系统布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大未来产业技术攻关。科技部围绕基因研究、新材料研发等,持续推进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国务院国资委遴选确定了首批启航企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教育部完善“四新”学科建设,在“新工科”中强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新兴专业设置。 CCID 2025年,相关部门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完善未来产业总体和新领域新赛道政策体系,在未来产业科研攻关、场景示范、主体培育、生态营造、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快落实系列务实举措,统筹财政、产业、区域、科技等资源,逐步形成未来产业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未来产业进一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在力量,部分高成长性赛道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 未来产业作为高附加值、强带动性的前沿产业,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原子级制造、清洁氢、商业航天等展现出巨大市场潜力。据市场机构预测,2024年我国量子科技市场规模将超890亿元,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生物制造将成为下一个增长点,据统计2023年我国生物制造市场规模已达4200亿元,未来十年将保持近17%的高速增长。原子级制造正处于从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向产业化迈入的关键阶段,原子层沉积等 CCID D C CCID CCID CCID CCID 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提速。清洁氢在构建我国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报告,中国绿氢项目在过去一年获得金融支持的清洁氢项目中占比高达40%,国内清洁氢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随着航天器制造能力的提升和产业链配套的健全,商业航天有望打造另一个万亿级市场。 CCID CCID 展望2025年,以量子科技、生物技术、原子级制造、绿色能源、商业航天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将持续实现突破,技术创新、行业应用、市场拓展进程将进一步提速,创造具有高成长性的新业态,部分新领域新赛道有望迎来商业化爆发的前夜,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活跃力量。 (三)各地持续加强全链条培育模式创新,以“集群模式”推动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的格局将加速形成 2024年,先行省市未来产业培育形成一批可示范、可推广的先进模式。北京加快“技术-产品-标准-场景”联动迭代,推动6G、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卫星互联网等技术、标准和场景同步谋划。上海建立一体化场景培育机制,通过打造未来产业试验场、特色场景创新联合体等,形成“早期验证+融合试验+综合推广”一体化体系。山东、湖北、重庆等地通过健全场景管理体系、设立场景需求和供给清单、认定典型场景、搭建场景赋能平台等,畅通未来产业场景“应用-反馈-迭代”循环机制。同时先行地市结合产业基础加快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上海建成张江、临港和大零号湾首批3家未来产业先导区,浙江建设两批共计17家未来产业先导区,河南省完成两批14家省级先导区评选,安徽形成首批10家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 展望2025年,各地未来产业政策制定、技术创新、场景示范、行业应用及集群打造等工作将持续推进,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原子级制造、清洁氢、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有望加速形成一批标志性技术、场景、产品、企业和园区,地方未来产业先导区布局将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以“集群模式”推动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 CCID CCID D C CCID CCID CCID (四)产业生态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科技-产业-资本-人才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将进一步改善 CCID CCID 先行地市高度重视资本、人才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供给能力。2024年,上海宣布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基金期限长达15-18年,直接投资未来产业重大战略项目;成功举办2024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以“项目+人才”双轮驱动推进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交流,征集包含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全球及国内首创等575个项目,其中海外项目涵盖26个国家,国内项目覆盖22个省(市、特别行政区)。北京宣布成立四只总规模达500亿元的产 业投资基金,涉及机器人、人工智能、信息产业及医药健康等领域;北京亦庄设立每年10亿元的人才专项资金和100亿元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建立“产业升级基金”“科创基金”“人才基金”等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2024年4月,北京依托中关村论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提升未来产业全球创新人才及团队吸引力。 展望2025年,地方未来产业资本、人才及合作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先进做法将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服务、资本支持环境、人才交流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未来产业全球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将持续优化。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未来产业细分赛道布局有待进一步精准化、♘理化 目前业界对于未来产业内涵边界、发展趋势等仍缺乏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造成未来产业布局、培育存在诸多无人区、深水区,面临方向选取不精准、赛道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调研发现,部分省市在未来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布局中更倾向选择那些普遍认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细分赛道,但本地在该领域存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相关产业生态不完善等情况,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以量子领域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地方已出台的未来产业政策文件中,将“量子信 CCID D C CCID CCID 息”或“量子科技”作为主要布局方向的超过80%,但部分地区并不具备培育量子产业的资源基础,未能充分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CCID (二)前沿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推广之间的协同性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CCID CCID CCID 未来产业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创新优化离不开应用场景的实践验证。当前,我国未来产业在场景开发、应用及推广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一方面,前沿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推广之间缺乏紧密协同。以量子科技为例,尽管我国在量子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其技术成熟度仍未达到直接适配智慧交通、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实际应用的标准,导致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脱节现象。另一方面,未来产业场景推广力度有待提升,技术和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有待增强。例如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供给侧比较热但需求侧没有完全应用起来,部分先进制造业头部企业从人工智能顶层架构到实际场景落地推进较好,但很多中小企业受制于资金、技术能力等问题应用比较难。同样在药物基因检测领域,也存在对于领域认知不足或有误解而导致场景难以推广等问题。 (三)产融♘作渠道待拓展、资本参与度待提升 未来产业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热点风口,需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畅通“募投管退”循环,保障各方利益。当前,未来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路线多样且受需求方认知不足、商用场景开拓受限、商业模式不清晰、产业化前景不明朗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难以吸引金融资本注入,且现有政府投资基金更偏向投入相对成熟的领域,未来产业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我国未来产业融资供给市场仍不健全,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政府专项支持为主,以未来产业为主要关注领域的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多元化的市场金融产品较少。此外,相较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对新型耐心资本的迫切需求,目前适应未来产业早期、长线投资的资本较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未来产业的创新活力释放与整体发展进程。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先行地区特色化集聚发展 立足自身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明确本地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重点方向,围绕核心企业与关键技术,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培育和集聚一批高成长潜力的科技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地 CCID CCID D C CCID CCID 局未来产业,形成未来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二)加快特色场景牵引未来产业创新 CCID CCID 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等创新资源优势,建设未来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场景应用验证实验室等综合验证平台,制定概念和场景验证计划和创新技术转移路径,推动未来技术基础研究到产品研制及产业化落地的有效衔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构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常态化发布机制,以“揭榜挂帅”方式评选未来产业典型应用场景或优秀案例,地方政府、行业领军企业加强场景供需对接合作,推动一批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加速落地。 (三)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 CCID 统筹布局未来产业标准化发展路线,加快重点标准研制。加强前沿领域跟踪监测,研究制定并发布未来产业关键技术和标志性产品清单,明确重点方向和技术路线并动态更新。布局实施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现 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供给。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布局建设一批中小试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缩短新技术验证和落地周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构建国际化交流平台等,激发业界创新活力,积极营造未来产业良好发展生态。 (四)提升多元金融要素供给能力 呼唤尽快设立国家级未来产业专项基金,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对未来产业投入力度,鼓励地方设立未来产业专项基金,共同打造早期介入、全周期赋能的新型耐心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新平台、新应用。面向未来产业的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强化各部门协同联动,推动制定新领域新赛道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多维联动的政策工具,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动力,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本文作者:未来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13811638487pusongtao@ccidthinkt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