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诚信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一揽子化债以来,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舆情为何愈演愈烈? - 发现报告

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一揽子化债以来,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舆情为何愈演愈烈?

建筑建材2024-12-30李文、刘江南中诚信国际y***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一揽子化债以来,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舆情为何愈演愈烈?

www.ccxi.com.cn 特别评论 中诚信国际特别评论 中诚信国际 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 2024年12月 目录 要点1 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债务出险特征观察2 “一揽子化债”推行以来,为何郑州、洛阳非标舆情反而频发?3 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债务风险将如何演化?7小结11 联络人 作者 政府公共评级一部 李文027-87339208 wli@ccxi.com.cn 刘江南027-87339208 jnliu@ccxi.com.cn 一揽子化债以来,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舆情为何愈演愈烈? 要点 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债务出险特征观察 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逾期数量全国排名靠前,省内非标债务风险暴露时间较早,早期出险区域主要集中于平顶山市下辖区县,2023年以来非标舆情向省内头部城市迁移,且出险企业行政层级从区县级亦蔓延到地市级。 “一揽子化债”推行以来,为何郑州、洛阳非标舆情反而频发?郑州市平台公司非标舆情呈点状分布,受益于郑州市强劲的综合实力和郑州市政府突出的金融资源协调能力,郑州市平台公司非标舆 情处置较为及时;洛阳市非标舆情则主要集中在区县平台,洛阳市 下辖区县综合实力偏弱,一揽子化债政策导致区县平台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紧,流动性压力加剧,叠加自身债务管控能力不足且洛阳市政府对区县平台债务风险重视程度及管控力度亦有待提升,导致洛阳市区县非标舆情频发。 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债务风险将如何演化? 相对债务总体量而言,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债务规模不大,但考虑到“控增化存”政策基调延续,主要融资渠道新增受限,平台公司再融资压力加大,加之河南省作为经济大省,平台公司仍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非标仍为其重要的融资渠道。2023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化债政策,为河南省解决非标债务问题提供了支撑,加之以郑州、洛阳为支撑的河南省经济财政实力位于全国前列,产业、金融资源禀赋较好,有望在发展过程中解决非标债务问题。但目前来看,相较于重点省份,河南省非标化解方式有限,且实际落地较为困难;加之考虑到河南省平台公司仍存在一定规模的非标债务,预计化债过程中河南省非标舆情发生的现象仍将维持,考虑河南省的经济体量和郑州洛阳在河南省的经济地位,后续非标风险的解决一方面有赖于经济的回暖,更重要的是有依赖于地方债务监管的力度和规范性的增强。 一、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债务出险特征观察1 近年来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逾期数量全国排名靠前,非标违约数量仅次于贵州省、山东省、云南省和陕西省。省内平台公司非标债务风险暴露时间较早,早期出险区域主要集中于平顶山市下辖区县,2023年以来非标舆情向省内头部城市迁移,且出险企业行政层级从区县级亦蔓延到地市级。 非标融资具有审批流程简单、资金使用灵活等特点,为平台公司重要的融资渠道。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融资绝对值规模较大,2023年末非标融资规模在全国排名第7位,但非标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不高,非标债务占比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第20位。近年来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债务风险频频暴露,尤其是一揽子化债以来,非标债务舆情不减反增,经统计,近五年河南省平台公司共发生非标逾期事件29起,在全国排名第五位,仅次于贵州省、山东省、云南省和陕西省。 图1:2023年末全国各省平台公司非标债务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中诚信国际整理 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债务风险暴露时间较早,2019年1月,由汝州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融资方的“华澳·臻诚45号(汝州交投)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生逾期,开启了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 债务违约的历史,此后2020至2021年间,汝州市其他多家平台公司陆续发生非标债务逾期;与此同 时,同为平顶山市下辖区县的宝丰县在2021年3月亦出现非标债务舆情。2022年,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债务违约数量大幅减少,但值得注意的是,违约平台公司的行政层级和区域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登封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定向融资产品于当年8月发生违约,系公开可查的郑州市首例政信类非标产品违约;省属企业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国控”)子公司河南省国控保障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于7月发生违约,涉及金额达11亿元,但此次并非河南国控体系内公司首次发生非标违约。 2023年河南省平台公司违约数量虽小幅增长,但总体仍呈零星违约态势;但2024年在“一揽子 化债”方案全面推行的背景下,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舆情却愈演愈烈,违约数量达2023年全年的两倍之多。从违约主体分布区域来看,2023年以来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违约主要分布在洛阳市、郑州市(参 1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债务违约明细见附表一。 见图3),许昌市和周口市亦有个别案例,其中洛阳市既涉及地市级平台,又涉及老城区、偃师区、涧西区、伊川县等多个区县平台,系目前河南省非标债务舆情最为高发的区域;而郑州市非标舆情主要分布于郑州路桥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郑州路桥”和“郑州报业”)两家地市平台,区县平台仅涉及中牟县兴农小城镇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牟城镇”)一家。从违约主体行政层级来看,2019至2022年间,除了河南国控子公司外,其余违约主体均为区县级平台公司,但2023年以来,洛阳市、许昌市、周口市及郑州市的地市级平台亦相继出险。 图2:河南省非标债务违约数量分布 图3:2023年以来河南省平台公司非标舆情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中诚信国际整理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中诚信国际整理 二、“一揽子化债”推行以来,为何郑州、洛阳非标舆情反而频发?2 郑州市平台公司非标舆情呈点状分布,受益于郑州市强劲的综合实力和郑州市政府突出的金融资源协调能力,郑州市平台公司非标舆情处置较为及时;洛阳市非标舆情则主要集中在区县平台,洛阳市下辖区县综合实力偏弱,一揽子化债政策导致区县平台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紧,流动性压力加剧,叠加自身债务管控能力不足且洛阳市政府对区县平台债务风险重视程度及管控力度亦有待提升,导致洛阳市区县非标舆情频发。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及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在省内遥遥领先,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七位;洛阳市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副中心城市,资源禀赋突出、产业基础雄♘,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5,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400亿元,经济财政实力在省内仅次于郑州市,在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中亦位居前列。但如前所述,近两年郑州市和洛阳市非标风险却频频暴露,债务履约表现与其区域综合实力相背离,其背后的原因究竟为何? 从洛阳市来看,洛阳市平台公司首例非标违约发生于2020年8月,融资主体为洛阳市偃师区交通 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此后至2023年6月,洛阳市平台公司未被公开暴露非标违约。2023年7月起,暨“一揽子化债”政策推行以来,洛阳市非标舆情数量大幅增长,非标违约区域亦从偃师区蔓延到老城区、涧西区、伊川县,洛阳市市级平台亦有涉及。 2本章节总债务、短期债务和融资成本数据均来源于公开信息或根据财务报表计算而来,总债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短期债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融资成本=利息支出/总债务,利息支出使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数据代替。 洛阳市市级平台中涉及非标舆情的企业仅为洛阳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文旅”),融资方为其子公司洛阳龙门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门旅游”),融资产品为“光大兴陇·光鑫·优债展信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洛阳文旅为其提供担保。洛阳文旅是洛阳市政府下属唯一的文化旅游产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主要负责隋唐洛阳城和龙门石窟两大片区的保护利用及开发,运营国家5A级龙门石窟景区等多个核心旅游资源。2023年末洛阳文旅有息债务规模约150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比超过50%,债务规模在洛阳市主要市级平台中最小,但短债占比最高,同时非标债务规模亦较大。此外,受外部不利因素及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文旅类企业经营承压,同时叠加较大的文旅项目投资需求,近年来洛阳文旅货币资金储备规模持续下降,2023年末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约0.25倍,债务还本付息存在较大的压力,或为导致其非标债务出险的原因之一。舆情发生后,洛阳市政府及企业层面及时响应、处置态度积极,舆情处置效果总体较好,未对龙门旅游及洛阳文旅后续融资产生较大不利影响。2023年11月(即非标舆情发生后的第5个月),龙门旅游成功发行“23龙门01”,发行期限2年、发行成本3.93%,系龙门旅游首次发行交易所公司债产品,也是其时隔6年再次在境内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2024年1月,洛阳文旅成功发行“24洛旅D1”,是其首支发行的境内债券,该债券从深交所受理到成功发行仅用时六周,随后洛阳文旅又相继发行多只私募公司债券,并在11月首次发行银行间直接融资产品。 目前洛阳市非标舆情主要集中在老城区、涧西区、伊川县和偃师区等下辖区县平台,部分区域舆情反复且持续发酵,对区域融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究其原因,本文认为系内、外部因素共同叠加所致。外部因素主要在于洛阳市下辖区县综合实力普遍偏弱3,随着“一揽子化债”政策全面推行,平台公司新增融资难度加剧,同时非标资金区域偏好东移,使得中西部地区、低行政层级、弱财力区域的平台公司存量非标债务接续难度亦加大,再融资能力被严重削弱;同时叠加洛阳市土地市场行情低迷,政府对平台公司的资金支持力度下滑,导致洛阳市区县平台资金腾挪空间更为有限。 表1:2023年洛阳市下辖区县经济财政数据 地区名称 GDP (亿元) GDP增速 (%) 人均GDP (元) 人口 (万人) 地方政府 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公共预算财政自给率 债务余额 收入(亿元)收入增速(%)(%) (亿元) 洛阳市5,481.563.5077,434708.00404.291.5060.651,202.84 洛龙区 808.20 0.60 82,032 99.19 25.45 5.70 78.32 50.43 涧西区 725.93 5.80 103,830 70.15 40.41 -8.50 84.32 32.28 西工区 569.49 4.70 154,035 37.07 17.46 -14.84 97.29 13.02 孟津区 503.74 5.50 103,941 48.63 41.81 0.20 89.22 53.41 偃师区 436.03 0.40 80,544 54.31 28.34 2.50 72.74 53.55 新安县 428.02 1.20 90,076 47.40 29.04 0.50 74.18 60.45 伊川县 413.03 1.40 53,989 76.20 22.24 5.10 50.51 62.37 宜阳县 336.24 4.90 59,509 56.36 16.88 6.70 43.47 58.50 栾川县 293.80 0.20 92,362 31.68 28.11 7.70 68.17 57.29 嵩县 225.80 5.00 41,950 53.60 12.32 6.00 29.17 43.43 洛宁县 218.24 4.50 58,742 36.89 16.05 8.68 44.89 46.24 汝阳县 198.05 4.50 46,083 42.73 16.81 7.20 42.09 45.00 老城区 188.28 3.80 69,913 26.94 8.94 2.35 72.62 64.19 3洛阳市下辖14个区县中,2023年超过70%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不足500亿元,其中老城区和瀍河回族区尚不足200亿元;2023年仅涧西区和孟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略超过40亿元,50%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足20亿元,其中老城区和瀍河回族区尚不足10亿元。 瀍河回族区157.043.5058,87726.757.606.5363.199.82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中诚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