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格林大华期货]:2025年白糖年报-风起摇春水 花飞满空天 - 发现报告

2025年白糖年报-风起摇春水 花飞满空天

2024-12-24格林大华期货C***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5年白糖年报-风起摇春水 花飞满空天

——2024年市场回顾与2025年展望 格林大华期货研究院李方磊交易咨询资格:Z0021311 摘要 宏观层面,随着美国开启降息周期,中美经济共振向上,美国将进入第二次通胀上行期。预计美国此轮降息周期时间窗口较短,大概率在2025年三季度结束本轮降息。同时2025年人民币总体或保持弹性防守局面,这或意味着新年度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或有一定支撑。 海外方面。在印度退出全球食糖出口市场之后,巴西全球第一食糖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地位将再无威胁.当前已有国际糖业机构预测巴西在2025/26榨季(2025年5月至2026年4月)的食糖产量仍将保持历史高位,同时北半球食糖主产国的增量预期也将进一步缓解全球食糖供应紧缺局面。需要注意的是,巴西近年来的连续丰产虽对国际糖价形成了较强压制,但这也意味着其甘蔗产区一旦遭遇极端天气或海运物流出现阻断,国际糖价便会在短期内快速进入上行通道,这一点在2024年8月的圣保罗州大火事件中已得到体现。因此后市需持续关注巴西产区动态和出口状况,同时也要警惕国际油价对其制糖比所产生的影响。 国内方面。2024/25榨季国内食糖将迎来第二年增产的预期已被市场接受,国内食糖总产量有望达到1100万吨。在食糖消费并无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我国新季食糖供需缺口有望收窄。此外,近两年国内对糖浆和预拌粉等替代品的进口需求十分旺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食糖供应短缺的情况,但需要注意新年度国内相关部门是否会对该类目商品实行进口管控。 综合来看,2025年郑糖或仍将处于熊市周期,且市场对于大方向的判断也较为一致。但是决定国内食糖价格的因素不止在供需,还会受到海内外宏观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时国内食糖周期逐渐呈现扁平化的运行态势,这或预示着其2025年糖价振幅或相对温和,整体或以区间运行为主。 操作建议,若2025年海内外食糖产区天气正常且各国延续现有糖业政策,建议仍以 证监许可【2011】1288号 偏空视角对待全年糖价,但不建议深度追空。考虑到可能的突发性事件,预计2025年郑糖或在5400—6400元/吨之间活动。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海内外主产区天气;主产国出口政策;国内替代品进口管控。 目录 第一部分白糖行情回顾与走势分析...................................................................................................4 三、2024年白糖成交量与成交额...........................................................................................................................7 一、全球及主产国食糖供需情况.............................................................................................................................8 第四部分白糖套利机会展望...........................................................................................................21 第六部分白糖期货技术分析与展望.................................................................................................23 一、季节性分析........................................................................................................................................................23 第八部分相关股票及涨跌幅统计表.................................................................................................26 第一部分白糖行情回顾与走势分析 一、国内白糖历史行情回顾及分析 白糖作为一个具有强周期性的农产品品种,其通常5-6年为一个周期,市场中也有三年牛市三年熊市的说法。根据甘蔗宿根性的作物特征,其种植一次可以收割三年,并且第一年的投入较大,后续两年投入减少。同时甘蔗的产糖量也是第一年相对较低,后面两年逐渐提升,在这种前期投入大而后期收益高的种植规律下,蔗农在确定种植甘蔗过后的三年内基本不会改种或弃种。因此对甘蔗生产而言,一旦蔗农减少或增加种植面积,这会对未来三年的产量形成持续影响,这也是白糖周期性运行背后的核心逻辑。 同时与其他农产品类似,白糖具有需求量相对固定但是供给量变化较大的特点,这就使得糖价与原料种植面积、天气、国内外进出口政策以及宏观事件有着密切联系。根据蛛网模型“产量减少-价格上涨-种植面积增加-价格下跌-产量减少”的运行逻辑,白糖的历史价格也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走势。 郑糖加权月K线历史走势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格林大华期货研究院整理 自郑糖上市以来,盘面已经历了两个完整的涨跌周期。细分来看,郑糖在2006年上市初期快速拉涨后便经历了一轮明显的熊市行情,主要原因是当年正值国内甘蔗即将步入增产周期, 同时国家为稳定糖价向市场连续抛储,糖价在供应压力的背景下一路下滑。在2007年和2008年期间虽然因为天气原因和少量收储令糖价出现几波反弹,但最终仍在增产逻辑和宏观经济萧条压制下持续走弱。 步入2009年后,郑糖价格开启了一波持续三年的明显上涨,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食糖产量开启了快速下滑态势,2008/09榨季的食糖产量同比骤降200余万吨,2009/10再降170万吨。同时期间巴西和印度等主要产糖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国际食糖供需缺口不断扩大。郑糖主力合约于2010年末冲破7000元大关。随后受甘蔗自身的种植周期和蔗农种植积极性的影响,国内食糖再度进入增产周期,食糖总产量于2013/14榨季恢复至1332万吨水平,且食糖进口数量也明显增加,郑糖价格于2014年回落至4500元附近,至此一轮完整的白糖周期结束。 在2015年国内糖市再度由熊转牛,2014/15榨季国内食糖总产同比下降276万吨,并在2015/16榨季创下870万吨的历史新低数据,国内糖价在此背景下水涨船高,但由于国家抛储调控措到位以及销糖情况一般,此轮上行高度未触及第一轮高点。2017至2019年食糖供应遵循周期规律呈现恢复增长态势,此时全球糖市的的供需格局也开始由亏转余,糖价一路下行至2018年末的4600元附近,此时国内第二轮白糖周期结束。 2019年后我国进入第三轮糖周期。从历史走势来看,此轮上行周期相对前两轮较为曲折,主要是受国内食糖产量波幅减小以及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不规律扰动导致。郑糖在此期间出现多次明显回调,最终于2023年中旬小幅突破7000元压力位后,结束第三轮周期内的上涨行情。之后国内便再次进入糖产恢复周期,2023/24的恢复性增产和2024/25榨季的预期丰产都在对糖价上方施加压力。但由于近两年印度缺席国际食糖出口,巴西的产量预期对海内外糖价的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在第三轮下行周期内,我们要更多关注海外影响因素和国内对食糖替代品进口的管控态度。 二、2024年白糖期货行情回顾及分析 在增产预期背景下,2024年郑糖整体运行重心有所下移,从其今年的运行轨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4年1月至2月中旬。此时盘面基本将国内2023/24榨季恢复性增产的利空因素消化,盘面进入震荡整理阶段。随后由于巴西降水表现不佳,其干燥的天气令市场对其甘蔗产量预期下降。同时印度和泰国的压榨进程放缓,以及春节备货令国内食糖库存下降共同推动盘面上行。 第二阶段:2024年2月下旬至3月末。印度实际减产幅度不及预期令市场对盘面重新计价,郑糖受此影响再度回落至制糖成本线附近,随后受国内食糖产销率和工业库存等数据的影响,糖价再度自低位开启反弹,内外价差也有所修复。 第三阶段:2024年4月至8月。伴随着巴西全面开产,国际主流机构预计巴西新榨季的食糖供应虽不及上榨季,但是大概率维持在历史第二高位的水平。同时国内也预计新季食糖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期价重心开始逐渐下移。但是考虑到国内较高的制糖成本和偏低的库存总量,盘面下行势头较为缓和。而在步入8月后由于巴西前期出口数据十分亮眼叠加北半球主产国新季丰产预期大概率兑现,国际糖价开启大幅下探,而此时国内创纪录的替代品进口量也令盘面加速回落,最终收于5500元/吨附近。 第四阶段:2024年9月。巴西圣保罗州的突发大火点燃国际糖价,作为全球最大的甘蔗产区,此轮大火损毁了部分甘蔗田,同时国际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巴西的干旱情况,行业机构纷纷下调其产量预期。郑糖在外盘的带动作用下也开启反弹走势,最终在6000元/吨附近遭受较强压力。 第五阶段:2024年10月至今。在经历了连续急跌急涨行情过后,盘面重归震荡。此阶段巴西的压榨进程已略显疲态,同时国际食糖供应重心也逐渐向北半球转移。由于中国、泰国和 印度在2024/25榨季均有一定增产预期,所以中长期基本面表现偏空,但由于榨季末期国内库存见底,叠加外盘走势相对强势,盘面整体维持区间运行。在步入11月中旬后,国内海关对从泰国进口的糖浆和预拌粉开启安全评估向市场发出利多信号,这已是2024年第二次涉及有关替代品进口的官方消息。而在安全评估公告发布不久后,市场传闻国内或将对糖浆和预混粉等替代品增加进口关税,盘面在政策支撑下迅速完成突破并站至6100元/吨附近,截至2024年11月29日,郑糖主力合约收盘价6135元/吨。 三、2024年白糖成交量与成交额 2024年1—11月,白糖累计成交量90671916手,同比下降47.35%。累计成交金55594.84亿元,同比下降51.70%。2024年11月底白糖期货持仓714457手,同比下降34.46%。 第二部分食糖供需及进出口情况 一、全球及主产国食糖供需情况 1.全球食糖供需情况 食糖是人体主要的营养来源之一,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约有70%需要靠糖类供应,因此食糖属于日常必需品。但同时过多的糖分摄入也会引发各种慢性疾病,所以其个体摄入总量也存在上限。结合以上特性,单从需求端来看,食糖需求总量与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息息相关,而全球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的变迁又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全球食糖的需求总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变化,因此我们在探讨全球食糖供需情况时通常会将重心放在供应端。 从上游原料来看,食糖主要分为甘蔗糖和甜菜糖两种。甘蔗糖产区主要是地球南北回归线附近区域国家,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加勒比海、大洋洲、亚洲和非洲等拥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国家,代表国家有巴西、印度和泰国。甜菜糖主要分布在欧洲北温带、北美洲和小部分亚洲地区,代表国家由俄罗斯和法国。其中中国和美国等几个气候情况复杂的国家是少有的甜菜糖和甘蔗糖都生产的国家。从生产总量来看,甘蔗糖和甜菜糖在全球食糖中的产量占比大致为8:2,因此甘蔗是决定全球食糖供应总量中最主要的糖源。 根据国际糖业组织(ISO)在2024年11月21日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其预测2024/25榨季(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全球食糖供需缺口为251.3万吨,较此前预测的358万吨有所减少。除此之外,国际贸易企业Czarnikow和糖业咨询公司StoneX在早些做出的预测分别为过剩470万吨和过剩121万吨,预测数据较ISO相对乐观。由于全球食糖的供应和需求预期难以进行准确定量,所以主流机构的预测数据会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