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研发效能提升实践 彭莹莹项目经理 中国联通数字化研发平台项目经理,负责企业级数字化研发管理体系构建、平台工具能力建设,助力中国联通研发能力、效能提升 2023DevOps国际峰会暨BizDevOps企业峰会·北京站 Content 目录 建设背景 01 中国联通研发效能洞察体系建设背景 02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效能度量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03 效能度量体系实施路径与成效 中国联通效能度量体系建设方案与应用成效 04 发展趋势及展望 研发效能度量体系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01 建设背景 中国联通研发效能洞察体系建设背景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业务的实现高度依赖IT研发、运维以及运营效能,研运效能水平的高低对业务价值交付速度、产品质量和获得的收益产生深刻的影响,提升研运效能已成为众多企业的核心目标 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世界各国纷纷布局软件产业战略性、针对性政策;中国也陆续出台《“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持续加强软件产业顶层设计,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市场需求增长强劲 研发效能度量 实现交付效率与经营效益同步提升已成为企业的必答题,有报告指出有超八成企业已开展效能度量工作,高水平的专业化度量平台备受企业关注,市场前景持续向好 技术赋能场景多元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助力度量产品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满足个性化多元的数据度量统计需求 应用成效愈发显著 效能度量赋能企业洞见研发产出,全局了解项目进度、风险以及团队成员的投入产出。通过研发效能度量实现更高效、更高质、更可靠的可持续性业务价值交付 研发效能度量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2023DevOps国际峰会暨BizDevOps企业峰会·北京站 中国联通研发效能洞察体系建设历程 2023DevOps国际峰会暨BizDevOps企业峰会·北京站 6 近几年,中国联通的研发管理模式及工具经历了持续的变革和演进,管理思路由传统的瀑布式研发管理转变为敏捷开发模式,管理方式由计划驱动转变为业务价值驱动,支撑工具由分散转变为统一,流程和数据由割裂逐步实现全面贯通,实现全集团全域敏捷高效云上研发 演进思路——精益敏捷、DevOps持续交付、共研发体系、协同开放研发生态 2017-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里程碑 工具化 平台化 天梯1.0 一体化 天梯2.0 研发上云 天梯3.0 研发数字化 数字化研发平台 业务研发一体化 研发模式 工具平台 故事管理、任务管理线上化 需求、研发、测试研发工具链打通 发布流水线 一站式、全流程 研发平台推广全面研发上云 效能可视化 工程能力评价 业务价值管理端到端持续交付 DevOps研运一体 研发自动化工具链打通 瀑布式研发管理模式 BizDevOps 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数字化效能洞察持续改进 瀑布式逐步向敏捷式统一研发过程管理 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要求 规范研发过程管理,促进研发协同、效能提升,高质量打造数字化研发能力 打造敏捷、高效、规范、自主可控的企业级数字化研发新生态 02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效能度量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挑战1:超大规模团队协同研发 2023DevOps国际峰会暨BizDevOps企业峰会·北京站 中国联通深入推进IT集约化进程,聚合形成为全集团提供共性能力、共性服务的超大型系统,由自有人员与第三方合作伙伴组建超大规模协同研发团队 “自研+第三方”的复杂研发作业模式 第三方 + 自研 •与第三方组建超大规模协同研发团队,且异地办公较为普遍 •电信行业业务场景复杂,跨系统需求多,需求研发、版本发 布常涉及多系统和多中心,导致人员协作效率低下 第三方人员管理难度高 融合 难度大 管理 半径大 生产 效率低 人员水人员 平参差流动快 第三方供给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与企业现有的研发规范融合难度大,存在管理半径大、人员流动快、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导致项目成本升高、需求满足度低、 质量不达标、延期交付等现象频发 挑战2:系统平台建设摸索前进 2023DevOps国际峰会暨BizDevOps企业峰会·北京站 数据的准确性和关联性存在难点 数字化研发工具种类繁多,工具链上各阶段工具与系统规范定义各不相同,对源数据的关联和处理给数据准确性带来困难。 度量指标颗粒度难以统一 对度量指标、度量数据颗粒度的诉求各异,各团队间管理要求和过程规范不一、管理和操作层级的视角存在差异,引发度量指标颗粒度难以统一。 数据管理理念欠缺 由于效能度量平台缺乏数据管理的全面梳理,未提供在数据层面的统一定义和标准化数据流通规范,导致基础数据不一致。 数据交互壁垒亟待破除 研发工具建设比较迅速,而度量工具的建设则较为缓慢。研发工具与度量工具各自独立建设,在数据交互上存在较大阻碍。 研发转型进入加速期,数字化研发工具和度量平台的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打造精准、高效、自动化水平高的度量平台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 挑战3:度量评价体系亟待破局 2023DevOps国际峰会暨BizDevOps企业峰会·北京站 度量评价方法、算法和模型建设,是构建研发效能度量体系的关键环节,在度量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亟待破局 组织内度量评价算法模型 难以统筹 项目组成 业务流程 业务架构 研发规范 个性 共性 根据研发项目的团队组成、业务流程、业务架构、工程类型及研发规范,需针对各类型研发场景进行分析,满足共性 和个性化度量需求。 度量统计维度与各层级对象 适配存在困难 交付时间 用户视角 提接 出收 交 付 可 用 项目视角 交付时间 如“交付时间”,对于不同角色或层 级的用户,统计单元完全不同。 全面效能优化与局部 改进存在矛盾 问题评审率 … 部署频率 评价 … … 缺陷密度 交付周期 对全部度量指标的直接罗列展示,容易让度量失去“焦点”,片面的追求局部指标 的数据,容易造成团队短期突击。 挑战4:度量管理范式有待健全 2023DevOps国际峰会暨BizDevOps企业峰会·北京站 全面而统一的度量管理范式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缺乏对整体组织级研发效能度量目标的建立以及与各项目团队目标的对齐导致工程效能难以切实提升 组织级度量管理范式的确立与贯彻缺乏统筹 度量管理范式 度量目标1度量目标2 度量指标1 度量指标2 度量指标3 度量指标4 度量指标5 企业战略目标与组织具体细化的度量目标之间尚未有具体的流程或机制,研发效能度量目标、度量评价方法及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难以保障。 各项目团队度量目标的制定缺乏协同,渐行渐远 项目1项目2项目3 各项目团队各行其是,建立自有的项目级、部门级度量指标,缺乏沟通协作机制,导致在建设研发效能度量体系时,难以建设统一的、规范的、各项目团队均能够接受的指标集。 03 效能度量体系实施路径与应用成效 中国联通效能度量体系建设方案与应用成效 以打造中国联通科技创新的基座底座为出发点,打造统一思想、统一规范、统一平台的企业级软件研发体系,构建敏捷高效的协同管理模式 统一思想,推动DevOps落地实施 统一规范,建立标准化研发流程 1+14+31 协同运营机制 1+3+N 数字化度量体系 中国联通软件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中国联通数字化研发管理规范体系 •研发流程:项目流程、需求流程、变更流程、测试流程、上线流程等 •研发规范:需求规范、代码规范、测试规范、发布规范、环境规范等 •协同运营:总部运营团队“责任田”机制,推进全集团IT系统研发上云、统一落实标准化流程规范 统一平台,一站式在线协同研发 举措1:构建企业级软件研发体系 2023DevOps国际峰会暨BizDevOps企业峰会·北京站 战略承接思想认同 顶层设计目标归同 研发管理举措趋同 组织适配团队协同 流程升级敏捷通同 联合共享领先共同 系统固化工具相同 + 举措2:建设统一的效能度量平台 2023DevOps国际峰会暨BizDevOps企业峰会·北京站 基于业务要求和管理实践,构建中国联通统一效能度量平台,平台由业务采集、数据标签、计算调度中心、Web端用户交互平台以及低代码可配置等能力组成,输出度量场景可视化,数据驱动研发效能改进提升 数据库 Mysql MongoDB ES 文件存储 基础度量元 基础度量元数据 复合度量元 指标计算公式 数据采集 增量数据离线数据定时同步API同步 数据仓库 度量指标度量元度量基础数据集业务裁剪数据 分布式任务调度 数据看板 数据清洗数据关联数据聚合数据标签 自助BI(报表分析和制作可视化数据大屏) 数据分析 趋势分析下钻分析关联分析 数据展示 数据处理引用“标签类目体系”中的中台模式,即将数据进行标签化的数据层级处理,封装后供给不同的业务端,不同场景排列组合复用,从而达到一次建设、反复复用的目标。 数据处理 数据清洗数据关联数据聚合数据标签 通过可视化界面修改任务画法的方式更新数据采集策略,通过分布式任务调度中心,在调度执行机中实现对各节点的数据溯源。 业务能力数据 看板源码库持续集成平台基础数据自动化测试 从度量元层至数据展示层,数据展示层通过直接访问度量元层或通过度量元层数据库视图的方式,实现度量可视化。 通过模型建立及验证保证模型的适用性及有效性,通过模型评估应用可视化系统6大维度的研发效能现状,为持续改进提供路 径,组织级基线每年动态调整更新,确保组织能力评估的时效性 1.模型基线建立及验证 目标 指标族 评价方式 范围 需求变更 通过方差分析判断稳定性 进度 需求开发周期 通过控制图判断是否异常 …… ①识别模型中指标族的评价方法 ②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模型等级阈值 ③确定指标权重及目标能力评估方法 目标 度量指标 权重 进度目标能力得分=∑(指标得分*Ax%) 需求开发时长 A1% 流水线执行时长 A2% …… Ax% 权重合计 100% ④选取试点系统进行模型验证 2.模型评估应用 ①采集系统数据 ②根据模型计算6个评估维度的级别 ③系统研发效能雷达图展示 3.研发效能度量结果展示 举措3:探索科学有效的度量评价方法 XX系统研发效能评估 成本管理 系统产量 5 4 3 2 1 0 交付效率 规范安全性 交付质量 有序稳定性 2023DevOps国际峰会暨BizDevOps企业峰会·北京站 举措4:深入开展工程与管理实践 2023DevOps国际峰会暨BizDevOps企业峰会·北京站 以度量管理范式为指导,将度量同研发过程、管理规范相结合,促进研发效能度量实践开展,完成研发效能运营体系建立,实现研发效能综合全面提升 深入开展研发效能提升实践,驱动规 模化研发效能提升 数据反馈 量化管理 平台工具 平台工具、量化管理及数据反馈作为研发效能提升的三个关键因素。 构建自主的软件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持续提升工程能力 总结了一套符合中国联通IT研发管理现 状的工程能力成熟度标准。 有效衡量团队工程能力水平,了解自身工程能力现状及短板,进而设定工程能力提升目标,使工程能力走向卓越。 部署 测试 开发 优秀级 良好级 初始级 基础级 需求 建立专业化的、精细化的效能度量管理机制 改进 建立由效能度量专家委员会、效能度量运营团队、各项目度量工程师组成的效能度量管理团队,统筹研发效能工作推进方向与策略调整。 应用场景1:研发过程规范性度量 2023DevOps国际峰会暨BizDevOps企业峰会·北京站 过程规范性指标体系 发布 测试 开发 需求 部署频率流水线纳管率 … 测试用例执行通过率测试产出健康度 … 代码产出健康度代码提交及时率 … 需求管理异常工时饱和度 … 研发规范度可视化 研发过程持续改进 可视化打 分 持续 改善 研发过程持续 改善 问题 识别 定位 治理 通过关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