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 *对外公开 **全辖传阅 ***内参材料 李佩珈 签发人:陈卫东 审稿人:王家强 联系人:刘佩忠电话:010– 研究院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中银调研》 ●《宏观观察》 ●《银行业观察》 ●《国际金融评论》 ●《国别/地区观察》 作者:赵廷辰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话:010-66591558 2024年12月24日2024年第58期(总第570期) 绿色建筑成为金融支持新重点* 66596623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点工作任务。“加紧”两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绿色转型紧迫性的重视。特别是本次会议提出要“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为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工作的开展指明新重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建筑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降碳减污、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以及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金融业应紧密围绕国家政策部署,在新建绿色建筑、发展屋顶光伏、推动建筑用热低碳转型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绿色建筑成为金融支持新重点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点工作任务。“加紧”两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绿色转型紧迫性的重视。特别是本次会议提出要“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为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工作的开展指明新重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建筑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降碳减污、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以及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金融业应紧密围绕国家政策部署,在新建绿色建筑、发展屋顶光伏、推动建筑用热低碳转型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发展绿色建筑意义重大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1。当前,发展绿色建筑意义重大。 第一,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首先就是国内需求不足。为此,会议提出九大任务中排在首位的便是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绿色建筑是多种节能环保技术的有机整合,各类绿色技术的运用均能拉动投资。例如,利用城乡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电站,能够带动光伏投资。根据卫星图片和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城乡可用屋顶折合水平表面面积约412亿平米。 考虑各种实际安装困难后,城乡屋顶可安装光伏潜力预计约28亿千瓦。按0.3万元/ 千瓦安装成本计算,累计能拉动约8.4万亿元投资。此举能够有效消化我国光伏产能。发展绿色建筑所撬动的屋顶光伏巨大需求(28亿千瓦),能够承接光伏产业供给 (2023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2.16亿千瓦,其中屋顶等各类分布式光伏不足1亿千瓦,图1)。除光伏外,加装外墙保温、门窗改造、老旧电梯和家用电器更新等,均能够催生投资和消费需求。 第二,有助于落实降碳减污目标,助力实现碳达峰。建筑是我国碳排放重点领域, 1参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3月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其中建筑运行是最大头。根据《2023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建筑运行产生CO2排放22亿吨,主要来自居民用能(包括用电、取暖、烹饪等)燃烧化石能源 (图2),约占全国同期总排放的21%(图3)。此外,生产建筑建材(包括钢铁、水泥、玻璃等)也会产生碳排放。结合我国当前产业情况,加装各类节能和可再生能源设备,能够有效压降建筑运行碳排放,推动全国尽快碳达峰。 图1:我国分布式和集中式光伏历年新增装机容量 万千瓦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分布式光伏新增集中式光伏新增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第三,有助于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房地产市场化险和发展作出重点部署。化险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有效化险才能为发展奠定基础,持续发展才能为化险提供资源。走绿色建筑之路应成为构建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一环。“盖新楼”要更多采取装配式等绿色建造方式。装配式建筑能够大幅减少现场作业量,在工厂生产标准化建筑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再将构件运至施工现场以可靠连接方式组装为新建筑。相比传统建造方式,装配式建筑更加节能、节水、节料,而且减少施工噪声、粉尘污染、建筑垃圾和污水排放。“修旧楼”应逐渐成为业务重点。过去房地产业往往“大拆大建”,虽然带动了经济增长,但也造成高物耗、高能耗。随着存量房逐渐过剩,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未来房地产业要秉持绿色理念,扩大布局建筑改造和维修。节能降碳成为大势 所趋。房地产业要积极探索建筑保温、隔热、光伏发电等业务方向。供应链企业要改革制造工艺,研发生产低碳钢铁、低碳水泥等绿色建材。 图2:2021年我国建筑运行碳排放来源 亿吨 7 6 5 4 3 2 1 0 资料来源:2023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图3:建筑建造与运行产生碳排放占我国全部碳排放比重 15% 21% 64% 建筑建造建筑运行其他 资料来源:2023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第四,有助于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改善居住体验。本次会议强调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建筑进行绿色节能改造,能够提高居住舒适度,而且减少用电、用煤等费用支出,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以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地区持续推广替代农村散煤的热泵技术为例。热量本应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但热泵能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至高温物体(参照水泵,能将水由低处运往高处)。作为“热量的搬运工”,热泵消耗少量能量用于启动,便可将空气、土壤或水中的更多能量转移用于用户采暖、制冷、烘干等用途。热泵经济效益较好。热泵使用寿命约15年,每年用能成本不到燃煤取暖一半(同样热量下),叠加政府补 贴,一般4—10年便可收回投资成本,此后每年节约的用能费用由居民享有。热泵能够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散煤燃烧产生大量颗粒物、SO2、氮氧化物、烃类等有害气体,改用热泵可以优化居民家庭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 二、金融业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重点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发展绿色建筑提出明确要求。再结合近年来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多次出台绿色建筑支持政策,以及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迅速、绿色建筑项目正在快速推广,预计未来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广阔。金融业应瞄准重点领域,加大支持力度。 (一)支持新建绿色建筑 认真筛选绿色建筑项目,引导做好绿色设计与规划。国家发改委、住建部2024年 3月出台《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未来金融支持新建建筑都需执行国家绿色标准。提升投资新建建筑业务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大力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引导新建项目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采用高效节能低碳设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防火性能,探索配置能源管理系统。促进高强钢筋、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砌体材料、结构保温一体化墙板等绿色建材的应用。 支持装配式建筑等新型绿色建造方式。目前,装配式建筑技术已得到一定推广。例如,江西抚州汝水家园人才公寓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由相关企业在车间生产 标准化预制构件,机器人参与生产。每个预制构件均标有二维码,扫码可显示构件的产地、尺寸、生产日期等信息,实现质量责任追溯,还能显示安装方法,为施工提供指引。该项目使建筑工程从“力气活”变成“技术活”,获得2022-2023年全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2。金融支持这类项目,既能促进环境保护,还能推动科技创新,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支持发展建筑屋顶光伏 推进城乡建筑用能全面电气化。包括炊事电气化(用各种电动炊具取代燃气、燃煤灶具和柴灶)、生活用水电气化(用电热水器取代燃气热水器)等。建筑用能电气化不仅能够降碳,而且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我国每年消费天然气中,约40%依赖进口,而炊事等城市建筑燃气占了天然气消费量33%(图4),推进建筑用能电气化可以有效减少天然气进口需求。目前电动炊具等技术已经成熟,“气改电”“煤改电”不会加大居民经济负担,但明火烹饪等传统观念仍在影响电气化推广。随着低碳转型的深入,下一步要加强社会宣传、推动观念转变,金融业要加大力度支持电气化,引导资源配置。 图4:2023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 180045% 1500 120030% 900 60015% 300 0 城市燃气工业燃料 0% 发电化工化肥 消费量(亿立方米)占比(右轴) 资料来源:《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4)》 2参见《“搭积木”搭出鲁班奖》,《江西日报》,2024年7月16日。 大力支持屋顶光伏建设。我国光伏产业实力雄厚,光伏组件成本持续降低。金融要继续支持既有建筑加装光伏系统(BAPV)。BAPV是指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光伏发电系统,当前多数屋顶光伏都是BAPV,“光伏贷”等相关金融产品已很成熟。此外,要研究拓展对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建设的金融支持。BIPV是指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安装,与建筑物形成有机整体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组件与玻璃面板、水槽、防水密封等材料集成后,直接充当屋顶、外墙、遮阳棚甚至窗户(既能采光也能发电),相比BAPV美观性大为提升。而且BIPV与建筑结合更紧密,受风雨侵袭影响较小,比BAPV使用寿命更长。BIPV已有许多实践案例。例如,浙江杭州和达低碳示范基地采用BIPV系统,将光伏组件与中空玻璃结合构成建筑幕墙,兼具发电、采光、保温、遮阳以及装饰等功能3。BIPV作为建筑光伏高端产品,未来发展前景广泛,金融业应及早研究支持方案,针对BAPV和BIPV打造差异化金融产品体系。 推广“光储直柔”等新型建筑电力系统建设。“光储直柔”是新型建筑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光”是在建筑场地内建设分布式、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系统,“储”是在供配电系统中配置储电装置,“直”是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柔”是建筑用电具有可调节、可中断特性4。在城市,探索调动新能源汽车电池参与调峰。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电池将逐步成为举足轻重的储能载体。绿色建筑搭配建设智能充电桩或电池换电站,当光伏发电大于居民用电时对电池充电,必要时还可由电池向电网反相供电,满足建筑的尖峰用电需求。进一步地,建筑中各类冷藏柜、冰箱、蓄电池、蓄热水箱等具备储能功能的装置,均可能参与光伏调峰。在农村,探索调动电动农机具等开展需求响应。例如山西芮城在发展风电光伏的同时,探索推进车辆和农机具等全面电气化并开发利用其储电功能,此外改造部分灌溉装置成为既可灌溉、又可抽水蓄能的双功能系统,还发挥当地农业优势发展秸秆等生物质能,利用光伏电力驱动各种机械设备制造生物质燃料颗粒5。金融要积极支持各类新型建筑电力系统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增强电网韧性。 3参见《杭州钱塘收个BIPV光伏幕墙并网发电》,杭州市钱塘区委宣传部,2023年8月18日。 4参见住建部2022年印发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5参见《“光储直柔”点亮新农村!探访中国零碳村镇示范村》,山西日报,2024年1月15日。 (三)推动建筑用热低碳转型 扩展建筑低碳供热渠道势在必行。例如,因居民取暖等因素,我国每年12月用电 量会出现阶段性小高峰。但12月各类可再生电力发电效率下降:日照时间短影响光伏发电,进入枯水期影响水力发电,有时遇到寒潮天气叶片结冰还会影响风力发电。因此,加装风电、光伏面临两难:如增加装机容量满足12月用电需求,会导致其他月份 发电量过剩,出现“弃电”;如光伏装机匹配其他月份用电需求,又会使得12月出现用电缺口。要解决这一两难,除探索跨季节储能外,还应设法拓展其他低碳供热方案,减少用电力直接供热比例。 支持低品位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探索利用工业余热、核电余热、城市中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