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与中国大气污染防治
一、背景与发展
- 成立与发展: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lean Air Asia, CAA)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在中国北京和印度德里设有办公室。自2002年起在中国开展工作,专注于空气质量管理和绿色交通。
- 政策框架:自2013年起,中国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在2018年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二、主要成就与经验
- 空气质量改善:2017年,中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9.6%。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的89.5 μg/m³降至58 μg/m³。
- 政策措施:
- 科学能力建设:2012年发布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PM2.5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 重点污染源治理:源头与末端共治燃煤污染,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健全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体系。
- 保障措施:目标管理确保地方政府履行责任,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 政府部门协调与协作: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
三、案例与经验总结
-
科学能力建设: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监测:2012年发布的新标准增加了监测污染物指标,扩大了覆盖城市范围,提高了空气质量信息发布频率。
- 监测网络建设:从2012年到2015年,中国建成覆盖全部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436个国控监测站点,监测6项标准污染物指标。
-
重点污染源治理:
- 燃煤污染治理: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 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清洁生产,削减过剩产能。
- 机动车排放控制:加强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体系。
-
保障措施:
- 目标管理:确保地方政府履行职责。
-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公众参与度。
-
政府部门协调与协作:
- 区域协作:推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
- 部门间协调: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
四、展望与建议
- 持续改进:中国将继续改善空气质量,实现蓝天目标。
- 国际合作:分享经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定和实施适合的政策、法律和措施。
以上总结基于提供的研报内容,重点突出了关键数据和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