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政策变化窗口期的中国宏观经济20241217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政策变化窗口期的中国宏观经济20241217

2024-12-17未知机构话***
政策变化窗口期的中国宏观经济20241217

政策变化窗口期的中国宏观经济20241217_导读 2024年12月17日23:01 关键词 中国宏观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房地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稳增长信用评级数据中央军会议经济走势投资股市CPIPPI固定资产投资房价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 全文摘要 本次讨论集中在中国宏观经济的多个方面,包括月度数据分析、中央政策的解读及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重点讨论了中美贸易关系及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以及宏观经济的总体趋势。分析了经济增速、房地产市场稳定、财政与货币政策,预测了内需增长、出口形势、工业生产及固定资产投资。 政策变化窗口期的中国宏观经济20241217_导读 2024年12月17日23:01 关键词 中国宏观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房地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稳增长信用评级数据中央军会议经济走势投资股市CPIPPI固定资产投资房价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 全文摘要 本次讨论集中在中国宏观经济的多个方面,包括月度数据分析、中央政策的解读及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重点讨论了中美贸易关系及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以及宏观经济的总体趋势。分析了经济增速、房地产市场稳定、财政与货币政策,预测了内需增长、出口形势、工业生产及固定资产投资。指出了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深度下滑等挑战,并强调技术创新和结构改革的重要性。专家提出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改善就业等政策建议,关注服务业增长、财政政策杠杆效应及消费模式变化。整体讨论显示了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深入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积极展望。 章节速览 ●00:00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分析11月份经济数据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在月度数据分析会上解读11月经济数据,结合中央军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经济困难及未来 经济走势。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等联合主办,围绕政策变化的窗口期进行深入讨论,提出未来政策建议。 ●03:5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六大信号:稳增长、稳外贸、稳外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大信号,包括稳增长、房地产止跌回稳、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稳外贸稳外资以及制度的改革与活力释放。这些信号显示了中央对完成全年经济任务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坚定态度,以及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改革等措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心。 ●11:55物价和房地产市场分析 物价水平整体偏低,11月份CPI环比下降0.6%,同比上升0.2%,表明经济运行处于相对温和状态。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和销售价格下降对利润形成挑战,而PPI同比下降2.5%,显示工业生产者价格处于低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虽有,但结构性分化明显,餐饮业表现相对较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尤为显著,但第三产业投资下降,尤其是房地产投资下降10.4%,显示出经济结构调整和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迹象。房价环比涨幅有改善,一线城市房价略有下降,但三线城市下降幅度更大,反映市场调整和需求放缓的态势。 ●19:40中国进出口表现亮眼,出口超预期 今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展现了强劲态势,除了3月份因特殊情况略低于预期,其余月份均实现正增长,价格与数量指 数双增。尽管面临国际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中国出口仍表现超预期,增长显著。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虽为负值,但营业收入增速为正,可能因成本上升和应收账款增长所致。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其中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增长尤其显著,出口交货值大幅增加,显示工业对出口的有力支持。PMI数据表明工业活动维持扩张,但需关注原材料库存和从业人员指数偏低的潜在问题。 ●24:03中国货币供给与社融分析 当前货币增速与GDP增速结合考虑后,显示货币供应相对充裕。然而,前11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减少4.24万亿,表明尽管GDP存量增长,实际经济贷款发放减少,暗示央行货币供给需更多考虑需求因素。政府债券融资大幅增长, 反映出政府在当前需求不足时的积极作用。外资流入虽有增加,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主要因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更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此外,外汇储备稳定,但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大,影响汇率稳定。 ●27:35中国经济韧性强,需关注五项关键问题 中国经济展现出足够的韧性,投资和工业生产保持强劲,高科技企业增长显著,出口表现亮眼,GDP增长率在全 球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然而,面临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深度下滑、物价水平偏低、外资问题及汇率波动等五项挑战。需求不足表现为社零增速不高和民间投资下滑,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持续下滑,需持续观察其止跌回稳情况。物价水平偏低影响企业利润,外资问题需高度重视,以及关注汇率波动对美元的偏大问题,需防止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 ●32:47未来经济政策建议 未来经济政策应着重于扩大内需、稳楼市、稳股市、鼓励创新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整。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对消费的政策支持,促进高质量供给以创造需求,继续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适时调整政策利率与财政赤字率,以及防止汇率超调。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双轮驱动模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38:35中美经济政策及市场活力释放策略 解读了美联储利率走势、通胀情况及资产价格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分析了特朗普政策可能对美国通胀的影响,讨论了中国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对冲汇率贬值压力的策略,强调了释放市场活力、加大开放力度及激励行政措施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中国对未来经济充满信心,期待通过两会期间的政策推动,实现经济持续向好。 ●43:06中国当前经济及未来政策分析 市场经济分析人员对当前中国经济问题和未来政策进行观察与思考。指出中国经济在四季度出现变化,形成对经济问题共识,包括内需不足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中央出台政策,PMI数据有所改善,但价格问题依旧突出,影响内需。此外,还讨论了地缘政治对出口可能带来的影响,强调需注意未来价格趋势和出口形势。 ●50:24中国内循环战略与经济政策调整 中国制造业产能全球占比约30%,但国内需求仅消化约15%,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威胁,需重视内需。双循环战略提 出,强调国内大市场构建,以消化强大生产能力。过去依赖投资拉动内需,但形成产能过剩。 高技术投资虽有益结构调整,但与消费需求差距扩大,形成价格承压,警惕恶性循环。政府采取措施,如地方隐性债务划债和国债专项债,但重点仍偏向基础设施,直接惠及民生的赤字率扩大尚待观察。 ●57:42以旧换新政策的优劣与明年经济策略讨论 讨论了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明显乘数效应及其对明年政策的影响,指出政策虽促进了消费但限制了消费者选择权,并可能对服务消费不适用。强调需优化政策以扩大选择权,同时提到经济面临的挑战包括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放缓和资产价格下降等问题。认为应采取超常规、逆周期政策,提升工资收入 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应对经济困难,并指出不同机构对明年经济预测存在分歧,需形成有力政策组合拳以促进经济发展。 ●01:03:37探讨宏观经济形势及消费增长策略 讨论强调了价格变化作为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重要指标,以及政策力度对提振经济、扩大内需的关键作用。提到11 月份经济数据反映出政策调整带来的积极变化,包括工业、高新技术投资、出口及房地产市场的改善。同时,指出消费增长放缓,内需不足成为当前经济的主要挑战,特别关注了消费的内部结构分化、区域分布差异以及消费降级现象。建议从政策和策略上加大对消费的刺激,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01:14:29多方面措施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在消费走弱背景下,通过实施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提高基础养老金、加大医保补贴、促进服务消费供给创新、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及提升公共消费等多方面措施,以期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扩大内需。强调了加大超长期国债发行、支持两新两重项目,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力度,同时扩大消费补贴范围,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以有效激发消费潜力。 ●01:26:37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讨论了2025年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特朗普政府可能实施的关税政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分析了关税提高的速度、幅度以及可能的豁免条件,讨论了贸易摩擦对出口的可能影响,并探讨了美国提高关税的目的可能不仅仅是为了关税收入,还可能涉及平衡贸易差额。此外,还提到了未履行的中美贸易合约及人民币汇率可能的变动,强调了这些因素对中国宏观经济和产业的潜在影响。 ●01:38:16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创新高 自九月份开始,一线城市特别是深圳的二手房成交量创历史新高,连续四个月保持在高位,超过2023年、2022年 及历史最高峰。这一情况表明,如果成交水平持续,房价可能企稳回升,进而影响新房市场。尽管全国范围内三四线城市的房产市场仍面临挑战,但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活跃表现被认为是经济回暖的积极信号。同时,提及的零售总额略有回升也显示了政策调整对经济的正面影响。 ●01:43:10中美贸易摩擦及房地产市场观察 讨论了中美之间潜在的贸易摩擦,特别是关税税率的可能变动及其对外国投资者的看法,同时指出实际税率因有 豁免因素可能影响不大,并强调平衡贸易差额的手段不仅仅限于关税。此外,提到人民币汇率弹性调整作为另一种手段。最后,通过分析中国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深圳、上海和北京的二手房成交情况,提出了房地产市场可能触底反弹的乐观预期,暗示这对宏观经济有正面影响。 ●01:44:51中美贸易关系及经济修复不平衡问题讨论 陈主席对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加税政策及其对华贸易策略进行了不同情形的预测,认为此举旨在增加收入弥补财政亏空或贸易差额。同时,崔丽博士讨论了经济修复中的行业不平衡问题,指出制造业强劲但服务业复苏滞后,外需强而内需弱,并分析了企业盈利状况。 ●01:47:41企业盈利受多因素制约,政府政策促进内需和消费 企业盈利面临需求不足和中游行业供给制约,导致盈利回落和投资收益下降。政府采取措施,对部分数据有所提升,尤其是地产价格企稳。然而,11月份产出和社会零售数据依然较弱,消费能力有限。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以应对内需不足和消费问题。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影 响经济增长,地产周期和财政支出减少是主要因素。政策调整和金融体系的管控对周期回暖至关重要,财政政策调整,如债务划转,对周期企稳影响重大。 ●01:52:14服务业发展滞后及消费占比结构问题影响经济增长 对话内容关注服务业发展滞后和消费占比结构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服务业占比低,复苏慢于制造业,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新行业发展对服务业带动不足,特别是在绿色产业方面。此外,疫情导致的收入下降和预防性储蓄增加减少了消费,使得投资占比过高,资本边际收益下降。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政策法规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高消费占比,以及优化投资效率,支持经济转型。 ●01:59:08全面扩大内需与持续推进改革的政策建议 为实现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的目标,即全面扩大内需并提振消费,需采取持续的改革措施。稳住经济周期和推进改革是关键策略,稳周期需要关注民生支出和稳就业,以支持消费和经济企稳。改革方面,建议多元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服务业,同时推进财政和要素市场化改革,以提升投资收益率和消费水平。强调需求与供给并重,通过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稳定来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面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全球化趋势放缓的挑战时,应更加重视内需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02:06:29崔总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建议 崔总着重从结构角度探讨宏观经济形势,特别聚焦于服务业的发展及其趋势,消费动态,以及投资收益率问题。针对未来,他提出了稳住经济周期与推进改革的政策建议作为应对策略。 ●02:06:59中国消费模式变化与经济转型讨论 工商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陈氏博士在讨论中指出,当前中国消费领域正在出现一些变化,消费模式与日本相似但细节特征存在差异。社会老龄化和房地产调整背景下,中国消费呈现出地区间差异,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发展加速了区域间消费偏好渗透。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消费者个人偏好已发生变化,更注重健康及个人成长支出,而减少外出娱乐。这对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