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专题政策研究报告 绿色对外开放与南南合作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4年10月 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组成员 中外组长*: 张建宇中方组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首席发展总监 吴思缇外方组长、红杉气候基金会总裁、国合会委员 卢思骋外方副组长、红杉气候基金会项目总监、国合会特邀顾问 中外成员*: 王泺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所长 凯文波士顿大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主任 李斯胜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新能源与电力部总经理、国际新能源解决方案平台(INES)秘书长 法比印尼基础服务改革研究所执行主任 于佳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资深实务专家、国际发展合作部主任 芮婉洁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 李盼文“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高级项目主管 芦佳琪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中国与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学术研究员 孙天舒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徐佳敏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董汀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马江涛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与电力部高级工程师 翟永平腾讯公司高级顾问 鲁加雷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经济学家 傅弋珂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气候项目主管 郁怡欣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政策分析师 吴雨浓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气候顾问 王亚敏红杉气候基金会顾问 协调员: 张楠中方协调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高级项目主管 付晓天外方协调员、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食物与自然资源部门主任 顾问: 郭敬“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理事长 托尼巴西环境与气候部气候秘书长 奥克贝埃塞俄比亚前高级部长、总理特别顾问 张永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 方莉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首席代表 郭慎宇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安吉拉美国环保协会执行副总裁 龙迪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亚洲区主任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康锐能气候脆弱国家论坛/“脆弱二十国”集团(V20)秘书处高级顾问 马利克世界资源研究所常务董事 梅迪纳儿童投资基金会首席生态系统发展官、气候变化执行主任 潘兴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环境项目主任 曹民南非标准银行董事、东非区中国业务总监 支持专家: 李海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业务四处副处长 霍晶莹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际业务部主任助理 陈长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际业务部非洲处副处长 拉丽萨巴西国际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安竹萨巴西国际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刘爽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金融项目主任 莎拉气候脆弱国家论坛/“脆弱二十国”集团(V20)秘书处金融顾问 常念廖环境经济学家、613战略咨询公司创始人兼CEO *本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组联合组长、成员以其个人身份参加研究工作,不代表其所在单位,亦不代表国合会观点。 执行摘要 当前,全球公共问题相互交织,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的系统性影响正在深刻演变,凸显了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系统、治理能力等在多维挑战下的脆弱性。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南南合作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全球南方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领域的广泛合作,发展中国家通过共同努力共享知识、技能、专长和资源,实现其发展目标。除气候变化等迫在眉睫的挑战外,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消除贫困、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能源短缺等多重挑战,南北发展鸿沟持续加大,急需要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 中国一直在南南合作中扮演重要的领导角色,中国自身的发展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思路。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通过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发起全球发展倡议等举措,与发展中国家广泛开展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为全球范围的南南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未来,中国在新能源发展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中国海外投资的实力让中国可以通过绿色南南合作进一步扩大其领导角色。 从区域层面看,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同时也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和疫情后绿色复苏,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释放出了巨大需求。例如,东盟国家设立了在2025年实现能源强度在2005年水平基础上降低32%的整体减排目标,并使可再生能源在东盟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达到23%,在发电装机总容量中达到35%。在非洲,90%以上的国家已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目标,70%的国家制定了非常具体的可再生能源目标,25%以上的国家承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南南合作可以助力这些区域应对双重挑战。以投资为例,2021年中国在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的投资为508.8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投资的33.1%。因此,本研究将以东南亚、非洲等区域为重点和切入点,总结南南合作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为在全球南方国家推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研究基础。 国合会曾于2016年设立“生态文明与南南合作”专题政策研究,全面梳理了中国开展南南合作的实践成效与存在挑战,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援助经验,分析发展中国家需求以及中国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开展南南合作的优先领域。近年来,随着自身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无论是对外援助,还是贸易、贷款、投资等更加多元的参与方式--都在经历着转型。2024年,中国与非洲、东盟、拉美等“全球南方”地区将迎来许多重要机遇,如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十周年等。 在此背景下,绿色对外开放与南南合作专题将聚焦两个层面开展研究:一方面拟聚焦绿色发展领域合作,总结中国开展南南合作的进展与成果,以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区域为重点识别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的需求与挑战,寻求合作共赢的机会,打造新发展阶段下南南合作新范式;另一方面,借助国合会的多边合作网络,分享南南合作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携手发达国家一起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包容转型。南南合作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过程,需要凝聚共识、相向而行,本研究不仅将为中国政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绿色南南合作提供政策建议,也将着眼于南方国家政府部门,为发展中国家政府提供与中国开展合作的对接建议。同时,研究将聚焦推动可再生能源全球产业链构建和推广。对接中国海外合作与投资,特别是双 边和区域合作,助力中国绿色技术和绿色资本走出去,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报告第一章从南南合作发展历程出发,系统梳理中国和全球背景下的南南合作发展历程,以及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的相互作用,探索中国推动绿色开放与南南合作的必要性以及现行管理基础,并提出提升中国绿色开放与南南合作的对策建议。第二章、第三章分别聚焦东盟、非洲区域,评估中国-东盟、中国-非洲绿色南南合作的主要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工业园、关键矿产和环保产品制造(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方面;回顾总结中国-东盟、中国-非洲气候行动和绿色发展合作的成功经验和面临困境。为中国和东盟国家、非洲国家政府加强绿色发展合作和气候行动的互利共赢提供政策建议。 报告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一)制定绿色对外开放与南南合作推进路线图 一是短期内完善绿色对外开放与南南合作的高级别协调机制并推动在各项国际合作工作中的主流化,利用“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等平台和混合融资等创新金融工具增加私营部门投资并拓展南南合作筹资渠道,包括为低收入国家提供优惠公共资源,推动能源项目在开发建设前进行全面的预可行性评估并形成技术可行和融资可行的项目库。二是中期内综合考虑发展中国家需求和中国在绿色领域的比较优势,针对重点国别、重点行业制定政策框架和发展战略,探讨开展三方合作,改变过去以国家为中心的合作方式,采用全新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合作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凝聚全球南方国家力量,提高多边机构应对能力。三是长期内完善绿色对外开放与南南合作的全流程管理,包括立项阶段将环境、社会、治理等综合影响指标纳入南南合作评价体系,项目实施阶段搭建完整的法制体系、政策规划、行业指南框架,项目运营阶段将生态环境影响、技术转移程度、对当地绿色发展转型的贡献等指标作为后评估机制的重要依据。 (二)推动中国—东盟可再生能源合作提质加速 一是建立中国—东盟清洁绿色能源开发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二是通过技术援助、投资合作促进技术转让,加速部署绿色电力和绿色加工的工业脱碳措施。推动将印度尼西亚镍矿生产设施自备燃煤发电厂改造作为中国-东盟低碳工业化合作试点。三是发挥好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中心作为知识共享和能力建设平台的作用,针对东盟地区实际需求推动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孵化。四是制定针对关键矿产生产模式转型和清洁能源技术绿色供应链的区域层面指南,依托中国和东盟分别制定的《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东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等绿色金融分类标准,鼓励和指导区域内的可持续投资实践。五是建立专门的、快速响应的项目支持渠道和机制,降低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的金融风险,为项目融资提供便利。特别是建立项目储备库支持并网及离网公用事业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应用,该项目储备库的建立旨在为东盟国家提供一个从中国获取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渠道,还可以作为项目开发早期阶段的孵化器,通过确定技术和财务上合理的项目来提交给投资者。通过这项措施,贷款机构还可以通过提供信用担保或股权等降低风险的工具,确定哪些项目需要杠杆来获得必要的融资。为确保该项目储备库的运行,建议该设施成为区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下的可交付成果之一。 (三)激发中国—非洲可再生能源合作潜能 一是利用好中非合作论坛等高层对话契机,发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中非环境合作中心等平台作用,扩大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合作。探索制订海外可 再生能源装机目标和投资目标,在绿色贸易、绿色产能与关键矿产等国际关注领域主动提出相关目标与论述。二是进一步拓展丰富中非绿色发展领域融资模式,为非洲提供低成本、耐心、高效的气候投融资,加大“小而美”项目投资。三是支持非洲建立有利于绿色低碳合作的营商环境,帮助非洲融入全球环境产品供应链,包括成立合资公司、培育非洲绿色制造商等推进产业链本地化举措。四是提升非洲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发展能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工业园区的“以再促再”模式,推动工业园区的电力供应可再生能源化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双向促进。五是支持提升非洲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能力,包括非洲政府制定正确投资政策的能力,依托“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和“一带一路”生态人才环保互通计划等加强非洲太阳能光伏及相关关键行业人才培养。 (四)把握中国—巴西绿色发展合作新机遇 一是在“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中巴高委会)内成立绿色发展特别工作组,推动公共和私营部门共同参与,识别能够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双多边贸易绿色发展的措施,考虑在退牧还草、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保护和恢复森林、关键矿产开发、绿氢生产、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清洁能源竞争力提升(如绿色化肥/绿色数据中心/可持续海运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等)、红树林保护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二是把握中国将于2024年11月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2025年将在巴西举行COP30和金砖国家峰会等重大契机,推动中巴高委会绿色发展特别工作组相关建议纳入高层对话成果。三是依托南美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电池制造和绿色交通行业,吸引绿色投资,建立健全本地低碳产品生产体系。 关键词:南南合作,东南亚,非洲,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目录 执行摘要i 引言1 一、绿色对外开放与南南合作的历程、框架与前景1 (一)南南合作发展历程1 1.中国南南合作发展历程1 2.其他国家开展南北合作与南南合作的经验2 (二)当前背景下绿色对外开放与南南合作对中国的重要意义3 1.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发展挑战3 2.共同机遇4 3.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4 (三)中国绿色对外开放与南南合作的现有框架4 1.文化与价值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