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主要内容总结
背景与目的
- 政策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政策推动了温室气体核算制度的建立。
- 目的:为企业温室气体报告提供规范性、透明性和一致性,为全国碳交易制度提供数据支持,促进企业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管理。
广义的化工定义与适用范围
- 广义化工:包括生产过程主要表现为化学反应过程或化学过程占优势的工业。
- 适用范围:适用于除石油化工企业和氟化工企业以外的化工生产企业。
核算基本步骤
- 确定核算边界
- 识别排放源及气体种类
- 选择核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 制定监测计划,收集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
- 计算排放量
- 数据内部核查与验证
- 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表单
核算边界
- 核算边界:独立法人企业或独立核算单位,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及附属生产系统。
- 核算单元:可细化为独立核算单元,便于识别和管理。
碳源流识别
- 碳源流:识别流入流出核算单元的碳源流,以确定CO2排放源。
- 排除情况:循环于核算单元内的中间产品、纯生物质燃料、特定条件下不视为源流的情况。
排放源分类
- 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源
- 工业生产过程:CO2和N2O排放源
- 非CO2气体:如N2O排放源
排放量计算公式
- 报告主体排放量:燃料燃烧排放量+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回收CO2量+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量。
各类排放量计算方法
- 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基于实物量、含碳量和碳氧化率计算。
- 工业生产过程CO2排放:基于碳质量平衡计算。
- 碳酸盐使用产生的CO2排放:基于碳酸盐使用量和CO2排放因子计算。
- 硝酸和己二酸生产过程的N2O排放:基于产量、生成因子和去除效率计算。
- CO2回收利用:基于回收量和纯度计算。
- 净购入电力/热力隐含的CO2排放:基于购入量和排放因子计算。
数据质量保证
- 数据收集方案:建立准确可行的数据收集方案和文件存档规范。
- 质量控制:定期校验计量设备,制定数据缺失应对方案,建立数据内部审核程序。
报告模板
- 报告内容:报告主体基本信息、核算单元划分、排放源及源流识别情况、排放总量及各核算单元排放量、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
- 必要表单:核算单元温室气体排放量表、报告主体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表等。
典型问题及解决思路
- 租赁设备:租赁来的设备纳入报告范围,租赁出去和外包的不纳入。
- 电力消费隐含的CO2间接排放量:根据对应年份选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官方数据。
以上是基于提供的研报内容进行的总结,涵盖了主要背景、适用范围、核算步骤、数据质量保证和典型问题解决思路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