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1. 背景与目的
-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和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要求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
- 目的: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促进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服务,实现核算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全国碳交易制度下的配额分配和企业履约提供参考依据。
2. 适用范围
- 本指南适用于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3. 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 核算边界:以企业法人为核心,核算企业边界内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 排放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净购入电力和热力等。
- 数据来源:包括活动水平数据(如燃料消耗量、原料气消耗量)、排放因子(如碳氧化率、排放因子)等。
4. 数据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规章制度,包括负责机构和人员、工作流程和内容、工作周期和时间节点等。
- 建立健全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台账记录。
- 定期监测主要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和含碳量、重点燃烧设备的碳氧化率、废气处理装置的收集率以及去除率等参数。
-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部审核制度。
-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数据和文件保存和归档管理制度。
5. 报告内容
- 报告主体基本信息:企业基本信息。
- 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净购入电力和热力等排放量。
- 活动水平及其来源:详细记录活动水平及其来源。
- 排放因子及其来源:详细记录排放因子及其来源。
6. 企业案例试算
- 排放量总表:展示了企业不同来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其CO2当量。
- 具体数据:
- 化石燃料燃烧:柴油和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O2排放。
- 工业生产过程:NF3、SF6、CF4、C2F6、C3F8、C4F6、C5F8、CHF3、CH2F2、CH3F等原料气产生的排放。
- 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产生的CO2排放。
-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64097.62吨CO2当量。
通过以上内容,该指南为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提供了详细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帮助企业准确核算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更好地管理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