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毕马威]:商业银行内审观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商业银行内审观察

金融2024-12-05毕马威Z***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商业银行内审观察

商202业4年银三季行度内审观察 毕二马零威二金四融年行十业一研月究中心 刊物简介 毕马威“内审观察季刊”系列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服务专题报告。我们持续跟踪国内外内部审计理论发展、银行业重要法规及监管政策变化、监管检查与处罚动态、市场变化及舆情信息等,运用毕马威专家团队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专业解读,及时与您分享内部审计相关的风险洞察与应对建议。 1.内审风险提示 监管新规追踪 重要政策及新规一览 三季度,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外管局”)等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交易所等共发布57篇新规及征求意见稿,重点影响信贷业务、投行业务、“五篇大文章”、非银机构管理、合规管理等业务及管理领域。9月24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了一揽子新政,从银行、居民部门、企业部门、资本市场等多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新政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重视,反映了未来发展与资源聚集的方向,建议内审部门结合政策导向,密切关注政策传导落实情况,以及利好新政下业务发展蕴含的潜在风险。 信贷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有关要求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 投行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延长部分房地产金融政策期限的通知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深化融资对接服务的通知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 【第12号公告】证券发行人信息披露文件编码规则 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 “五篇大文章” 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关于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 关于做好续贷工作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 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非银机构管理 关于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的通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关于部分非银机构差异化适用公司治理等相关监管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金融租赁公司业务发展鼓励清单、负面清单和项目公司业务正面清单的通知 说明:根据监管机构网站公开发布信息自行编制。立法计划、征求意见类别滚动收录已公布但尚未正式落地的新规计划;出台落地类别收录刊物编制当期颁布的新规;即将生效类别收录已颁布,未来即将生效的新规。 合规管理 重要新规解读及影响分析 根据与内审工作的相关性,我们选择了三季度重点新规进行解读与影响分析。 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金融机构涉刑案件管理办法 重要政策及新规一览 1.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 主要内容: 《通知》提出了鼓励担当、尽职免责、失职追责问责的原则,将适用对象扩大至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 户、小微企业主和农户等重点领域贷款,并分别列举了应免责情形、可减免责情形和不得免责情形。要求银行在尽职免责工作流程中增加“申诉”环节,并强调不得因被评议人申诉而加重其责任认定结果,推动 银行畅通申诉渠道,更好保护信贷人员权益。在提高效率方面,要求尽职免责工作启动后原则上在一年内完成。对于贷款金额较小、责任划分清楚的业务,明确可批量出具尽职评议报告。此外,《通知》还要求 银行业金融机构定期开展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效果评价,内部通报尽职免责工作总体情况和典型免责事例等。 影响与建议: 建议内审部门一方面对照新规要求,关注普惠业务尽职免责内部制度的设计有效性。另一方面,结合《通 知》“在落实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时,应避免只追求程序及形式合规,应注重人员履职实质,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建设”及“相关人员不得免责的情形”的要求,从实质性履职的角度关注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的运行有效性及程序合规性,切实防范业务风险。 2.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知》主要内容: 《通知》坚持问题导向,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统筹,将移动应用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具体从四方面 提出18条工作要求:一、加强统筹管理,要求金融机构明确移动应用管理牵头部门、建立移动应用台账、完善准入退出机制、控制移动应用数量。二、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金融机构规范移动应用的需求分 析、设计开发、测试验证、上架发布、监控运行等环节,强化移动应用与运行环境的兼容性、适配性管理。三、落实风险管理责任,要求金融机构落实移动应用备案、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外包管理、业务连续性及个人信息保护等监管要求。四、加强监督管理,要求金融监管总局各级派出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监管工作。 影响与建议: 近年来,银行业互联网应用程序快步发展,移动应用APP、小程序、公众号等飞速建设,但广泛存在数量庞杂、功能重复、用户满意度和活跃度低等问题。建议内审部门一方面结合《通知》要求,关注其是否纳 入数字化转型规划、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建立合规审查机制、风险评估及审计要求等。另一方面从实质风险视角出发,关注其建设与应用过程中,涉及外包管理、数据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的潜在风险,实现控险增值。 说明:根据监管机构网站公开发布信息自行编制。立法计划、征求意见类别滚动收录已公布但尚未正式落地的新规计划;出台落地类别收录刊物编制当期颁布的新规;即将生效类别收录已颁布,未来即将生效的新规。 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机构涉刑案件管理办法》 主要内容: 《办法》一则聚焦防范化解实质性风险,突出金融业务特征,提高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二则优化案件管 理流程,前移案件管理工作重心,合理设置案件管理各环节时限要求,提升案件管理质效。三则强化重大案件处置,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对金融机构各级负责人案件采取重点监管措施,对重大案件 调查、追责问责、案情通报从严要求,切实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四则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指导金融机构制定并有效执行案件管理制度,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以案为鉴开展警示教育,及时阻断犯罪链条和风险外溢成本。 影响与建议: 相较于2020年版本的《银行保险机构涉刑案件管理办法(试行)》,《办法》统一了金融机构重大案件的标准,进一步强化了机构案防管理的主动性,具体体现在要求金融机构建立与自身资产规模、业务复杂程 度和内控管理要求相适应的案件管理体系,以及鼓励金融机构自查,并对自查发现案件予以相关人员、机构减轻处罚或问责,差异化监管亦将自查发现案件作为重要考量因素等。结合近期案件信息报送与案件管 理方面的监管处罚来看,案防管理仍为银行业监管关注的重要领域,建议内审部门关注案防体系的有效性、与机构业务风险的适配性,同时强化案件风险排查与违规纠察,实现审计增值。 4.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主要内容: 《实施细则》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明确行政许可要求。按照《条例》设置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细 化支付机构设立、变更及终止等事项的申请材料、许可条件和审批程序,持续提升监管规则透明度,优化营商环境。二、细化支付业务规则。明确支付业务具体分类方式和新旧业务许可衔接关系,实现平稳过渡。 规定用户权益保障机制和收费标准调整要求,充分保护用户知情权、选择权。三、细化监管职责和法律责任。明确重大事项和风险事件报告、执法检查等适用的程序要求。强化支付机构股权穿透式管理,防范非 主要股东或受益所有人通过一致行动安排等方式规避监管。此外,还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及分支机构的处罚权限和措施。四、规定过渡期安排。明确已设立支付机构应在过渡期结束前,达到有关设立条件、净资 产与备付金日均余额比例等要求。过渡期为《实施细则》施行日至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截止日,不满12个月的,按12个月计。 影响与建议: 对比4月22日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实施细则》内容没有 大的变化。《实施细则》传递了人民银行坚持支付行业平稳过渡的整体思路,现行各类支付业务规则暂沿用原相关制度规定并根据支付机构的情况安排了差异化的实施过渡期。新旧支付业务类型存在“一一对应” 关系,各类旧业务类型均可归入新业务分类中,不改变支付机构原有的经营范围。未来无论支付业务外在表现形式如何,均可按照实质进行归类和管理,将实现“同业务、同监管”。建议内审部门从合作机构管 理的角度,关注新规对非银支付机构业务资质及监管达标的影响,从合作机构准入、日常管理、合作退出管理有效性等角度,防范风险的输入及传染。 监管处罚观察 三季度,监管处罚高压态势持续不减,较上一季度罚单数量有所下降,但罚没金额有所上升。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含总部及其派出机构)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共下发1,242张罚单,涉及罚 没金额总计达人民币5.17亿元,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内控合规、运营管理、国际业务、代理业务等领域。三季度人民币100万以上大额罚单共123张,罚没金额人民币2.86亿元,占三季度罚没总额的55.3%,惩处力度大, 观察一:整体合规管理初见成效,重点领域需引起内审关注 警示效应强的特征较为显著。最大额罚单由人民银行向某民营商业银行发出,由于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等多项案由,共计罚没人民币1,387万元。此外,通过综合分析本季度及近期监管处罚特点、典型案例以及数据变化,我们观察到以下趋势和迹象,提示内审部门予以关注: 结合2024年前三季度监管处罚数据的综合分析与观察,扶持实体经济与发展促进的大环境下,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能力稳步提升,整体上监管处罚频率和金额较以往年度有所下降。但部分领域的监管处罚仍呈现密集上升态势,体现出金融监管强调整体性,同时重点突出的监管态势,需引起内审部门关注。 国际业务 2024年三季度外管局共下发97张罚单,涉及罚没金额达人民币1.06亿元,占三季度总罚没金额的约21%。与2024年二季度相比,外管局下发罚单数量增长超3倍,金额增长超6倍。主要涉及以下案由: 违反规定办理结售汇业务 未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进行合理审查 未按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等方面 2024年外汇市场波动明显,包括人民币、美元在内的主要货币均出现显著 波动,利差带来资本外流压力增加。同时随着2023年疫情结束,国际贸易逐步恢复,结售汇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等业务逐渐增长。虽然在后疫情时 代,国际贸易有所回升,企业出海步伐加快,但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地缘政治风险高企,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针对国际业务加强管理,一方面加强外 汇业务审核意识,完善内控制度,提升管理能力,确保业务流程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另一方面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整改,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民营商业银行2024年三季度,三大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罚单为深人银罚 (2024)4号,由人民银行向某民营银行发出,总罚没金额达人民币1,387万元。 随着民营银行逐步发展,近年来监管机构对于民营银行的关注逐渐加强。在监管处罚方面,民营银行罚单呈现处罚范围广,覆盖面大,大额罚单频发的特点,且近年来监管处罚呈上升趋势。 60 40 2015698 民营银行监管处罚趋势 4,393 44353228 8,000 6,000 4,000 7308 3,392 1,576 3,914 2,000 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Q1-3)0 从处罚常见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存款业务、关联交易管理、反洗钱、员工行为管理与案件防控、以及监管数据报送等领域。从处罚 案由来看,既包含数据信息报送等基础管理问题,也包含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