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系统对欧盟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中介(NBFI)宏观审慎政策的咨询的回应 2024年11月 FSC高级NBFI任务组 内容 1一般性评论3 2潜在的系统脆弱性来源在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部门5 3在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行业监管中采用宏观审慎视角的必要性 7 4泛欧体系关于增强宏观审慎框架的建议 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监管领域的观点9 41实施国际共识改革9 42强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工具包11 43在欧洲引入系统性的压力测试13 44提升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数据及其对不同当局获取这些数据的便利性13 45治理安排15 46监测并在需要时进行调整监管范围16 5关于部分咨询问题的答案18 51由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产生的关键脆弱性和风险18 53欧盟立法中现有宏观审慎工具和监管架构概述27 54过度杠杆43 55监测相互关联性47 56在欧盟层面上的监督协调与一致性52 欧元系统对欧盟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中介(NBFI)宏观审慎政策的咨询的回应内 欧洲系统对欧盟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宏观审慎政策的咨询的回应 欧元系统对欧盟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宏观审慎政策的咨询的回应一般 1一般性评论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个塑造全球及欧洲金融体系进程关键方面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重要性日益增加。确实,自2008年以来,欧元区金融体系规模 增长超过三分之二源自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实体,这些实体总资产从2023年末23万亿欧元增长到54万亿欧元。1当前形势下,接近60欧元区金融系统总资产由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持有,这些机构总资产规模超过欧元区经济规模3倍。 尽管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异质性强,包括许多不同实体和活动,过去十年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主要是由资产管理行业驱动。管理基金总资产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已增长了一倍多,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净流入以及资产估值上升。这 导致了投资基金部门在欧元区金融系统资产中所占比重显著增加,达到19。相比之下,其他非银行金融实体(NBFI)类型,如保险公司或老基金,其在金融系统资产中所占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分别约为9和4。 与金融领域发生变革相呼应,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在欧洲为实体经济融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例如,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市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越来越多地通过对欧元区主权债券二级市场交易 日益增长作用。NBFI也在为私营部门提供资金方面变得日益重要,占到了欧洲非金融公司(NFCs)总债务融资中越来越大份额。尽管存在跨国差异,但从整体来看 ,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欧洲区域非金融公司总信贷中约占25。此外,NBFIs,尤其是投资基金,已发展成为欧洲商业房地产市场最大投资者。 资本市场融资增长由非银行金融机构实体推动有可能带来全经济范围内益处。它可以多样化实体经济可获得融资来源,从而增强宏观金融韧性。它还可以促进资产组合进一步多样化,对投资者带来显著益处。在此过程中,该行业可以 支持更广泛经济活动,并作为银行融资有用替代品。此类经济范围内潜在利益 1这包括投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保险公司和老基金、证券化工具以及剩余其他金融机构(OFIs) ,这些可能构成更大公司结构一部分。这个数字应被解释为上限估计,因为剩余OFIs占到了总NBFI资产三分之一以上,且不清楚这部分中哪些原则上应合并到NFCs、银行或其他NBFIs资产负债表上。本报告中提供关于NBFI部门在总金融部门资产中所占份额估计值是使用相关数据集(即银行BSI和MMFs,投资基金IVF,保险公司ICB,老基金PFBR以及OFIsQSA统计数据)计算得出,并且排除了欧元系统金融资产。 2金融一体化与欧元区结构 查看名为《》报告欧洲中央银行,2024年6月。 欧洲系统对欧盟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宏观审慎政策咨询回应一般 通过资本市场增加中介服务支撑欧盟储蓄和投资联盟议程。对于欧元系统而言,在欧洲实现单一资本市场是必不可少。 为了充分实现这些好处,资本市场融资必须是可持续金融中介形式。保护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韧性是资本市场作为可持续融资来源服务于欧盟企业、与储蓄和投资联盟目标保持一致基本前提条件。韧性意味着,当非银行金融机构面临不利冲击时,它们能够继续为更广泛金融体系和经济提供服务,并在压力时期不会放大或传播冲击。如果这种融资形式缺乏韧性,公司可能不会依赖它,储户可能选择不使用它,最终,在压力时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和更广泛金融体系产生不利影响。 NBFI韧性和更广泛范围内资本市场运行对于欧元系统尤为重要。市场 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脆弱性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并损害货币政策 传导,确实,在之前压力事件中,NBFI脆弱性导致市场动荡,需要采取非常规中央银行干预来恢复市场运作和保障金融稳定。增强NBFI韧性旨在确保向经济提供更稳定融资,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非常规中央银行干预需求。这需要加强监管框架,包括为监管该行业开发宏观审慎方法。 欧洲央行对欧盟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NBFI)宏观审慎政策咨询回应一 般性评论4 2潜在系统脆弱性来源在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部 类似于所有形式金融中介,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可能包含金融脆弱性,如果不加控制,可能会导致系统性风险累积。3NBFI(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脆弱性来源包括:(i)对流动性风险过度暴露,包括由于结构性流动性不匹配和或 缺乏对保证金和抵押品调用准备流动性准备;(ii)过度杠杆;(iii)金融系统内部 相互关联。这些脆弱性还可以相互影响和加强。具体而言: 过度暴露于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可能通过结构性流动性错配而产生,这种错配发生在NBFI实体负债比其投资资产更具流动性。例如,对于开放式基金(OEFs)和货币市场基金(MMFs)来说,结构性流动性错配可能由投资者赎回条款提供 差异以及基金管理人员有序清算基金持仓所需时间之间产生差异所驱动,即在不造成交易成本或市场价格实质性影响情况下进行清算。在开放式基金(以及那些投资于流动性较低资产,如私营部债务MMFs)存在结构性流动性错配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会在面临不利冲击时,有动机提前于其他投资者赎回。这种动态有放大冲击潜力,通过触发“超额”赎回,需要管理者进行比没有流动性错配时更大资产销售。对于保证金和抵押品调用准备不足也是流动性风险另一个来源,并且如果金融中介机构没有充分考虑因意外保证金或抵押品调用而产生潜在流动性需求,就会产生。 杠杆:投资者若在高杠杆水平下操作,或在便于建立杠杆头寸市场中运营,可能更容易受到不利冲击影响。例如,在高杠杆存在情况下,资产价格波动可能迫使投资者突然平仓。同样,如果投资者面临意外保证金或抵押品要求,他们可能需要迅速出售资产以筹集现金(尤其是如果他们缺乏满足提高保证金要求所需准备) 。当采用类似投资策略杠杆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实体同时出售相似资产时,这可能引发价格下跌和强制抛售恶性循环,意味着非银行杠杆有可能放大市场冲击。随后,压力可能会传播到金融体系其他部分,包括银行,要么 3正如在早期关于宏观审慎政策学术和政策讨论中所强调,系统性风险分析应涵盖所有金融子行业。详见名为“”特别专题。系统性风险概念”金融稳定性审查欧洲中央银行,2009年12月 。 欧洲系统对欧盟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宏观审慎政策咨询回应NBFI领域潜在系统脆弱性来源 直接通过交易对手违约渠道或间接通过共同资产敞口。 互联互通:金融系统以错综复杂联系网络为特征。这些联系可以在NBFI(非银行金融机构)部内部,在NBFI与其他金融系统部分(如银行)之间,以及NBFI部 与实体经济之间发生。它们也可以在国内外发生,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全球范围内 。这些相互联系本身并非风险,而是作为影响NBFI部冲击传输到金融系统其他部分和或实体经济渠道。跨部和跨境互联互通可以通过多个渠道进行操作,包括:(i)衍生品和回购使用;(ii)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关联;(iii)基金之间 交叉持股;(iv)保险公司和老基金作为投资基金单位持有人敞口;(v)整个金融系统内共同或高度集中资产持有。 这些漏洞存在有可能产生或加剧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在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领域可能产生,当存在金融脆弱性和不足弹性时,NBFI实体放大冲击,对整个金融系统以及或更广泛真实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该行业在更广泛金融系统中日益扩大影响范围,以及直接为真实经济提供融资,有可能放大NBFI领域脆弱性系统性影响。例如,金融系统内日益增长相互联系可能导致NBFI脆弱性溢出到银行,对银行行业弹性产生影响。鉴于资本市场为经济提供融资增长,NBFI脆弱性也可能在压力时期影响市场运作。 近年来,多次事件中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脆弱性导致了核心市场中断,对更广泛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在2020年3月,货币市场基金(MMFs)面临着大规模流动性错配,在更广泛“现金冲刺”中遭遇了大量 赎回请求。MMFs为满足这些赎回所采取行动导致了商业票据市场中断,需要中央银行介入以恢复市场功能。在同一时期,开放式欧洲基金(OEFs),尤其是那些对流动性较差资产(如公司债务)有敞口基金,经历了特别大赎回。再次,OEF管理者为满足这些赎回所采取行动导致了市场功能紧张,这种紧张只有在中央银行购买资产之后才得到缓解。最近,负债驱动投资(LDI)基金高杠杆,其投资者为英国老基金,导致了国债市场严重中断,对整个经济体融资条件产生了更广泛影响,并需要英国当局介入以恢复市场功能。这种干预并非没有成本,并且可能加剧市场参与者道德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在冲击发生之前提高非银行金融机构 (NBFI)基准水平至关重要。 欧洲系统对欧盟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宏观审慎政策咨询回应非银行金融机构部潜在系统性风险来源 3在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行业监管中采用宏观审慎视角必要性 当前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并未设计以宏观审慎目标来降低系统性风险累积。而不是这样,它更专注于确保投资者保护和市场完整性。当然,这些都是至关重要公 共政策目标并且与金融稳定完全相辅相成。事实上,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降低是保护投资者前提条件。然而,系统性视角是不同:它不仅关注个别实体行为和偿债能力,还着眼于NBFI(非银行金融机构)潜在脆弱性可能对更广泛金融体系和经济产生影响,包括但不限于NBFI实体中投资者。 尽管当前监管框架包括某些具有积极系统性效应要求,但这些要求本身并不足以降低某些非银行金融中介(NBFI)群体放大冲击倾向。当前监管框架多个要素增强了实体层面韧性并降低了其易受冲击放大可能性。例如,在资产管理 领域,某些基金群体有结构性杠杆限制、合格资产要求、流动性管理工具和资产集中度限制。然而,最近压力事件表明,当前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监管框架尚未足够降低某些NBFI群体放大冲击和产生系统性风险可能性。 在这个背景下,金融体系不断演变性质要求加强在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监管中宏观审慎视角强化。一个适用于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稳健宏观审慎框架不能仅仅是对应用于银行领域现有框架转换或扩展。将适用于银行方案应用于 构成NBFI领域各类实体和活动并不有效。需要特定宏观审慎框架,这源于将NBFIs与银行区分开具体特征(例如,资产负债表结构和活动)以及金融行业各部分贡献系统风险不同方式。 宏观审慎监管角度在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行业监管中主要目标将是确保这一金融领域增长部分能够抵御不利冲击,因此不太可能放大这些冲击。在实现这一主要目标过程中,宏观审慎方法将增强金融稳定性并解决系统性风险。这也有助于支持 货币政策有效传导,通过确保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弹性和可持续资金来源。提高NBFI韧性也将有利于欧洲有弹性资本市场开发,因为NBFI是资本市场中核心参与者。此外,这也有助于实现 欧洲体系对欧盟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