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立信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信立信数据P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CAsMceChinaAssociationofSmall&MediumCommerciatEnterprises 2024年三季度 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 调查报告 LISTEN 目录 03 一、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的变化及分类比较 二、消费者对当前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度、预期及未来消费倾向03 三、消费者对市场消费价格、房价的判断及对房地产新政的反馈06 四、消费者对当前消费环境的判断 07 五、消费者家庭余钱的主要用途08 六、未来半年消费者打算购买的商品和服务12 七、消费者未来半年家庭旅游打算15 八、消费者购车需求及其变化23 九、“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知晓度及其影响27 十、消费者用餐方式变化情况31 十一、对消费者消费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 32 十二、政策建议35 为动态把握消费者消费信心、消费行为、消费意愿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 的变化趋势,了解消费者对消费环境、消费政策的意见指数1为123.5,高于景气临界值100。与上季度相比, 建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和立信数据研究院联合组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下降3.9点;其中代表当前消 织开展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季度调查),为政府费意愿的即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11.7,下降1.9点;代 部门和企业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本报告为根据2024表未来消费意愿的预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35.3,下降5.9 年9月组织实施的调查形成的2024年三季度调查报告。点。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未来消费意向趋弱。(见图一) 图一:2024年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 →一消费意愿指数→一即期消费意愿指数一一预期消费意愿指数 148.9 147.3 141.1 132.9133.3 135.3 127.3 123.5 118.6 117.7 113.6 111.7 23年四季度24年一季度24年二季度24年三季度 数据来源:立信数据研究院 调查的主要结论及相关建议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消费意愿总体处于景气区间,与消费意愿下滑相反,消费者储蓄意愿持续增强, 但已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的回落,消费预期走弱的趋势值尤其是高收入群体;消费者金融投资意愿不足,余钱参得关注。其中,低收入和农村地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强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比重不足二成,近期受利好政策影响度指数已处于景气临界点附近,西部地区消费者的消费股市出现回暖走势,可望因此通过财富效应的扩散,对 意愿强度指数已处于不景气区间,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消费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措施扭转这个趋势,恐会对整个消费形势带来较多负面消费者旅游出行积极,但旅游消费支出趋于谨慎, 影响。高收入消费者旅游支出预算下降明显。消费者对旅游目 消费者认为当前市场消费价格仍显偏高,更多的是的地的选择存在就近原则。消费者更倾向自由行的出行在收入增长放慢尤其是预期收入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期方式,汽车销售的日益普及促进了自驾游和自由行旅游望通过商品的低价格来保证自己的购买力平稳增长的愿的参与度。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要因地制宜,不宜一望。消费者认为房价在房地产新政后处于温和趋向底部哄而上。旅行社应积极开发适应半自助游、定制独立小 的过程中,但房价止跌企稳尚需时日。团游的旅游项目,形成旅游需求端与供给端对接顺畅。 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为反映消费者当前消费意愿的即期消费意愿指数和反映消费者未来消费意愿的预期消费意愿指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值在0-200之间,指数值越大,代表消 费意愿越强烈。其中,100为景气临界值,即当指数值小于100时,指数处于弱消费意愿区间;当指数值大于100时,指数处于强消费意愿区间。 —01- 汽车总体消费需求趋于下滑,同时消费结构发生巨消费的问题。三是高度重视三季度消费者对消费环境满大变化;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情持续上升,选择比重超过意度下降的信号,想方设法通过法律、行政、文化教育六成,混合动力尤受欢迎;10-20万元车型最受消费者等多种手段,完善当前的消费环境。四是要高度重视预青;国产品牌车、SUV成为消费者购车首选。期对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加强预期管理,包括珍视和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知晓度有所提升,但仍有 超过四成消费者不了解相关政策;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享受到的优惠幅度与消费者的期待值存在一定差距“以旧换新”政策促进消费增长的空间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 呵护股市回暖的难得机遇,积极推动耐心资本的投资,与此同时,提高证券投资在消费者家庭金融资产中的占 比,保持消费者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和总量的升值,通过财富效应促进消费的增长;要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9月26日会议精神,积极采取一揽子切实有效措施“促 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减轻作为中国消费者家庭财 增加居民收入是提振消费的首要因素;社保的完善富主体的房地产资产可能的持续缩水对消费产生的负面就业的稳定、家庭成员的健康是提振消费的基础;消费者影响。五是针对目前尚有超过四成的消费者不清楚《推对消费价格比较敏感加剧了消费市场的价格竞争程度。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特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高度重拓宽宣传渠道,让更多的消费者知晓政策,参与活动;视并切实落地中央反复强调的“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与此同时,要认识到通过“以旧换新”推动消费增长的的政策目标,首先解决影响消费者消费的最核心问题,空间有限,有必要采取更多的举措比如使用财政资金发即有钱消费的问题。二是进一步推动养老、就业、医疗放消费券来促进消费的增长。 等社会保障的完善,从而解决消费者没有后顾之忧敢于 一02一 一、消费意愿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城乡及不同区域、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呈现分化,消费 意愿大小与收入高低关联度很大。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指数值为分年龄看,34岁及以下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129.3)124.8,下同)明显高于农村消费者(117.0)。其中,略高于35-59岁消费者(126.4)和60岁及以上消费者 一线至四线城市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分别为123.9、(125.9)(以下统一将34岁及以下、35-59岁、60岁 126.6、124.2和123.7,无明显差异。及以上消费者分别称为青年、中年、老年消费者)。 分区域看,东北地区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132.5) 最高,中部(125.0)和东部(124.9)次之,西部(115.1) 最低。 分收入看,家庭年人均收入水平与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明显正相关,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消费意愿差异较大。其中,高收入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为140.2,中等收入 为123.3,低收入为117.1。 分学历看,硕士及以上学历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 (133.4)明显高于大专或本科(126.6)和高中及以下 (114.0)学历消费者。 动态来看,上述各类消费者消费意愿已连续两个季 度出现下降,二、三季度的降幅分别为5.9点和3.9点。 与上季度相比,四线城市消费者(下降6.0个百分点)、老年消费者(下降6.0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下学历消费者(下降7.7个百分点)降幅相对较为明显。(见图二) 图二:2024年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分布情况 ■2024年二季度■2024年三季度 09.2 137.6 125 132.5 129.1128.2128.829.12 126.6 123.9 123 123.9 118.7117.0 全国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34岁及以下35-59岁60岁及以上高中及以下大专或本科硕士及以 数据来源:立信数据研究院 二、消费者对当前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度基本稳定,预期未来一年家庭经济状况有望改善, 关于当前家庭的经济状况,调查结果显示,30.4%的消费者认为“良好”,54.1%认为“还行”,15.6%认为“不太 东北地区消费者满意度为129.0点,明显高于东部(118.9)、中部(114.2)以及西部(101.5)地区消费者满意度;一线 意度仅为100.5,略高于景气临界点。(见图三) 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度计算方法为:(认为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比重-认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比重)×100+100 —03— 图三:消费者认为当前家庭经济状况 良好还行不太好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度 118.9 129.0 125.8 114.8117.7117.5115.1 114.2114.8 101.5 15.6% 13.2% 15.4% 10.7% 14.3% 11.0% 14.2%15.2%16.3%21.9% 22.1%100.5 54.7% 54.1%52.2% 55.0% 52.6% 54.1%54.5%55.6% 30.4% 32.1% 29.6% 23.6% 36.8% 31.9%31.7%30.3%31.1% 22.4% 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城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农村 数据来源:立信数据研究院 关于对一年后家庭经济状况的预期,45.4%的消费者认为会“变好”,42.4%认为会“不变”,12.2%认为会“变差” 净变好的比重为33.2%(即认为“变好”的比认为“变差”的多33.2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减少了7.5个百分点。其中, 东北地区消费者认为一年后家庭经济状况会净变好的比重为44.2%,高于东部(31.1%)、中部(35.2%)和西部(29.2%) 地区消费者的相应比重;城市消费者预期净变好的比重为33.9%,高于农村消费者(29.8%)的相应比重;高收入消费者 预期净变好的比重为46.4%,明显高于中等收入(32.5%)和低收入(28.9%)消费者的相应比重。(见图四) 图四:一年后家庭经济状况预期 变好■不变■变差+变好-变差 12.2%12.7%10.7% 16.0% 6.3%5.9% 14.3%11.2%11.5%10.9%14.2%12.1%14.8% 43.2% 42.4%43.5%42.5% 43.6%38.8% 48.3% 39.4% 41.8% 43.3% 41.4% 46.4% 33.2% 31.1% 37.8%38.8% 35.2%34.6% 29.2% 23.1% 29.8% 32.5% 28.9% 45.4% 43.8% 45.8% 45.2% 49.0% 50.5%46.1%49.7%52.3% 43.9% 44.6% 43.8% 37.4% 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农村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 数据来源:立信数据研究院 关于家庭当前的消费意愿,调查结果显示,24.6%的消费者认为家庭当前消费意愿“比较强”,59.4%认为“不强不弱”, 16.0%认为“比较弱”,认为“比较强”的比认为“比较弱”的高8.6个百分点,即消费意愿强度指数3为108.6,比上季 度下降了3.6点。其中,东北地区消费者消费意愿强度指数为115.2,高于东部(112.0)、中部(111.2)和西部(97.0) 地区消费者;一线城市消费者消费意愿强度指数为114.6,高于二线(110.6)、三线(108.2)和四线(106.6)城市消费者; 农村地区消费者消费意愿强度指数为102.4,明显低于城市(109.8)消费者;高收入消费者消费意愿强度指数为128.3, 消费意愿强度指数计算方法为:(认为家庭当前消费意愿“比较强”的比重-认为家庭当前消费意愿“比较弱”的比重)×100+100 -04— 明显高于中等收入(109.1)和低收入(100.2)消费者。调查结果表明,低收入和农村地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已处于景气 临界点附近,西部地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已处于不景气区间,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扭转这个趋势,恐会对整个消费形 势带来较多负面影响。(见图五) 图五:当前家庭的消费意愿 ■比较强■不强不弱比较弱+消费意愿强度指数 128.3 108.6 112.0 111.2 22.6% 115.2114.6 12.8% 110.6 108.2 106.6102.4 7.7%109.1 20.7% 16.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