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电动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处理全链条方案研究及政策建议
序言
- 背景:海南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2025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50%,2035年基本实现能源清洁转型。
- 目的:研究海南省电动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处理全链条方案,以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内外行业发展的现状
- 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的重要性:
- 梯次利用适用于电池容量降至80%-30%之间的场景,再生利用适用于电池容量严重下降的情况。
- 关键技术:
- 梯次利用:涉及离散整合技术和寿命预测技术。
- 再生利用:分为物理回收(火法)、化学回收(湿法)和生物回收三大方法。
- 国外经验:
- 欧美等国已形成较为健全的回收网络,主要由行业协会和联盟组织建设。
- 案例:日本4REnergy公司利用电动汽车废弃电池进行家庭和商业储能;美国FreeWire公司推出移动电源产品;德国博世集团利用退役电池建造储能系统。
二、海南省动力电池回收现状和梯次利用场景
- 政策与法规:
- 应用场景:
- 海南省电动汽车保有量预计2025年突破50万辆,2030年突破130万辆。
- 流转模式:
- 海南省已初步探索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相结合的模式。
三、海南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经济价值分析
- 市场规模:
- 退役电池市场规模庞大,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市场潜力巨大。
- 经济分析:
- 梯次利用可降低电池生产成本,再生利用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 投资回报周期:
四、海南省退役动力电池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污染风险分析
- 环境污染分析:
- 法规完善:
五、海南省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处理的关键实施路径
- 指导思想:
- 基本原则:
- 具体目标:
- 关键实施路径:
- 建立信息溯源管理体系:确保电池流向可追溯。
- 健全政策、标准和法规体系: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 完善梯次和再生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
- 强化回收网络和试点建设:扩大回收范围。
- 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管理体系:规范回收流程。
- 保障措施:
附件
- 海南省落实退役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分年度行动计划
- 海南省退役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产业选型标的分析
通过对海南省电动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处理全链条方案的研究,旨在通过顶层设计、行业建议方案和产业规划,实现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