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林业碳普惠方法学(2024年试行版)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广州市林业碳普惠方法学(2024年试行版)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广州市林业碳普惠方法学(2024年试行版)

广州市林业碳普惠方法学 (2024年试行版)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2024年8月 目录 引言 一、范围2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术语和定义四、适用条件 五、减排量普惠性论述5 六、额外性论述5 七、避免减排量重复申报的措施 八、核算边界的确定6 九、基准线情景的确定 十、减排量计算6 十一、数据来源与监测,10 十二、核查报告18 附录A林业碳普惠减排量预申报申请表(模板) .19 附录B林业碳普惠减排量核查报告(模板)23 附录C林业碳普惠减排量备案申请表(模板) 附录D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基准值 ..28 ..31 附录E减排量备案申请材料清单32 引言 为深入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进一步推进全社会低碳行动,探索鼓励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普惠性工作机制,规范广州市林业碳普惠项目开发设计、碳汇计量与监测等工作,确保林业碳普惠项目所产生的广州市碳普惠自愿减排量(GZCER)达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要求,推动林业碳普惠项目的自愿减排交易,特编制《广州市林业碳普惠方法学》。 本方法学以《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药》(UNFCCC)下“清洁发 展机制(CDM)”及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下的相关方法学为基础,在参考和借鉴CDM项自有关方法学工具、方式和程序,《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广东省林业碳汇碳普惠方法学 (2022年修订版)》,国际自愿减排市场林业项自相关方法学和要求, 结合我市森林管理实际,经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利益相关方反复研讨、论证后编制而成,以保证本方法学既符合国内外林业碳汇计量通用方法又符合我市实际,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一1一 广州市林业碳普惠方法学 一、范围 本方法学规定了森林管理过程中实施林业增汇行为产生的碳普惠自愿减排量的核算流程和方法。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自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自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DB44/T2016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规程LY/T2252-2014碳汇造林技术规程 LY/T3256-2021全国优势乔木树种(组)基本木材密度测定 2017001-V04广东省林业碳汇碳普惠方法学(2022年修订版) CCER-14-001-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 三、术语和定义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定期全面掌握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与动态变化情况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是推进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筹设的基础保障工作,也是构建定期调香与年度变更调香相结合的森桥 资源监测体系,检验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生态建设成效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以森林经营管理单位或行政区域为调查总体,查清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和质量,客观反映调查区域森林经营管理状况,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升展林业区划规划、指导森林经管管理等需要进行的调查活动。 -2- 小班:内部特征基本一致,与相部地段有明显区别,而需要采取相同经管措施的森林地块或小区。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和森林经营管理的基本单 位。 碳库:碳的储存库,通常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和 土壤有机质碳库。 林木生物量:特定时间,林分中所有乔木的重量,包括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 物量。常用净干重表示。 碳储量:特定时间,碳库中所储存二氧化碳当量的总量。 温室气体排放源: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四、适用条件 1.适用范围 本方法学适用于广州市碳普惠机制下森林管理过程中实施林业增汇行为所产生 的碳普惠减排量的核算。林业增汇行为可以是加强森林抚育、减少采伐、灾害防 护,可持续经营管理等提高森林碳汇水平的猎施。 2.申报主体 项目的申报主体应为行政村集体或国有林场。隶属同一行政村边界或国有林 场同一个护林站(或工区)内的分散林地应打包为一个项目申请。具有相同申报主体的项目不可拆分审请。 申报主体的减排量收益分配应按下列情况进行确定,以保障林地实际经营者 的权利: (1)若项目林地为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且涉及多个村民小组的,所有村民小组应与项目申请主体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减排量权属、权利及义务关系。 (2)若全部或部分项目林地经营权承包到卢(如自留山,责任山)或以其他合法方式发生流转的,申请主体有义务告知相关承包方、租赁方关于项目开发的事宜,提前确定收益分配方式并签订协议。 -3- (3)若有技术机构协助申报主体进行项目申报,需提供技术机构与申报主体的服务协议,其中需明确技不机构的碳普惠减排量收益分配比例,该比例不得超过10%。若技术机构通过承担政府课题的方式协助申报主体进行项目申报,申报 主体应获得100%的碳普惠减排量收益。 (4)申报主体或技术服务机构应于签订相关收益分配协议后,向区林业主管部门递交《林业碳普惠减排量预申报申请表》(见附录A),由区林业主管部门 审查项目申请地块是否重复申报并经市生态环境局各分局现场复核。在获得区林 业主管部问提供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经市林业园林局审核并报市生态环境 局后,可向核查机构提出核查要求。 3.项目地块权属 项自地块应权属清晰、无争议,其开展的森林管理活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或规程。 项目地块适用的林地权属证件类型及条件包括: (1)林地权属证件为林业部门或不动产登记部门须发的林权证或林权类不动 产权证。林权权属应清晰明确。 (2)林地权属证件的颁证目期应在所申报的碳普惠减排量核算周期起始日之前,若不符合,应提供核算周期起始日至颁证日期之间的林地权属证件。 4.项目地块要求 项目地块适用的林地类型为乔木林和疏林,不适用的林种类型为薪炭林,短周期速生丰产林和工业用原料林1。 项目地块应具有林业主管部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数据基础2。 5.项目计入期 减排量产生时间不得早于2020年9月22日,项目计入期为5年。 1短周期速生丰产林、工业用原料林指按树、相思等优势树种。 2待林草误综合监测数据发布后再作调整: -4- 核算周期以整年为计算单位,一个核算周期至少为1年。 五、减排量普惠性论述 林业碳普惠项目具有广泛的公众基础,其惠及对象是对项目林地具有实际经营管理权的个人,村集体,国有林场或企业,即林业增汇行为的实施者。 减排量收益所有权和支配权为个人、村集体,国有林场或企业所有。国有林 场签发由政府进行适度引导和指导。对于村集体持有森林,林木,林地权属登记 证明,但林地实际已承包到户或以其他合法方式发生经营权流转的,村集体应在与相关承包方、租赁方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进行审报,并签订收益分配协议,以保障林地实际管护和经营者的收益权利。 六、额外性论述 林业碳普惠项目作为现有生态补偿机制的有益补充,可为项目申报主体带来 经济收益,有助于巩固森林质量提升成果,为新时期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工作提供助 力,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 本方法学采用广州市各区主要林地平均固碳水平作为基准线情景,只有通过森林管理措施,提升森林生态质量,使森林固碳水平优于基准线情景,碳汇效益更显署的项目林地才能产生碳普惠自愿减排量。项目林地不仅具有碳汇功能,同时在生 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育土壤、森林游憩等方面提供 了诸多保障人居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 基于项目所发挥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林业碳普惠项目具备额外性。 七,避免减排量重复申报的措施 每次申请减排量备案时,项目申报主体应向市生态环境局提交《林业碳普惠 减排量预申报申请表》(见附录A)、由第三方出具的《林业碳普惠减排量核查 报告》(见附录B)以及《林业碳普惠减排量备案申请表》(见附录C),核查报告及减排量备案申请表中应详尽列举项目地块的权属登记证明信息。同一地块不得重复申报碳普惠自愿减排量及其他减排机制下的减排量。 一5- 八、核算边界的确定 项目核算的地理边界指拥有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碳普惠申请 者实施林业碳普惠项目活动的地理范围,以小班为基本单位。申请者须提供由区 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项目地块的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权属登记 证明。 本方法学对于核算边界内碳库的选择只考虑林木生物量,包括林木地上,地 下生物量。 本方法学仅考虑核算边界内由森林火灾引起生物质燃烧造成的非二氧化碳温 室气体排放,包括CH和N.O 九、基准线情景的确定 为衡量项目林业增汇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本方法学依据广州市各区主要林地平均固碳水平作为基准线情景。基准线情景可反映广州市各区森林管理的普遍现状,只有高于基准固碳水平的项目林地才能产生碳普惠自愿减排量。 十,、减排量计算1.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的计算 (1)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 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用于衡量核算边界内单位面积林地内林木平均每年固 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本方法学采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计算单位面积碳储量变 化量。计算流程包括: ①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中的优势树种蓄积量,利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换 算为生物量: ②基于生物量,利用林木生物量碳含量换算为碳储量; ③基于一定林地面积,计算单位面积碳储量; ④基于一定时间周期,计算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 3待林草混综合监测数据发布后再作调整: -6- 式中: CTREE第t年,核算边界内单位面积林木碳储量,tCO-eha"l;CTREE一第t年,核算边界内所有林木碳储量,tCO2-e; A一第t年,核算边界内项目林地总面积,ha。计算单位面积碳储量时,以核 算小班总面积为准。 (5)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的计算 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等于一定时间周期内林地单位面积碳储量的平均变化 量: T公式(4) 式中: ACI.4一核算边界内林地的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tCO2-ehala-1;CTREE一第t年,核算边界内单位面积林木碳储量,tCO2-ehal: CTREEn一第t年,核算边界内单位面积林木碳储量,tCO2-ehal; T一核算周期(ti~t),年。 2.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基准值 本方法学采用广州市各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数据,以全市各区主要林地平均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作为基准值(△CBS),全市各区单位面积碳储量变化量基准值数值见附录D。 3.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 (1)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 本方法学主要考虑核算边界内由森林火灾等引起生物质燃烧造成的非二氧化 碳温室气体排放,包括CH和N2O。 式中: GHGE.T=GHGFFT 公式(5) -8- GHGET一核算周期内,项目边界内排放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总量,tCO2-e; GHGFET一核算周期内,项目边界内因森林火灾引起林木地上生物质燃烧造成的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tCOr-e。 (2)森林火灾引起的排放 本方法学仅考虑林木地上生物质的燃烧,不考虑死有机质燃烧。因森林火灾 引起林木地上生物质燃烧产生的排放量由下式计算: GHGFF.+=0.001×Z;[AFF.i+×brREE.it×COMF;×(EFcH+×GWPcH++EFn20×GWPN20)]公式(6) 式中: GHGFF一第年,核算边界内因森林火灾引起林木地上生物质燃烧造成的非 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tCO2-eal;ArFir一第「年,第i小班发生森林火灾的面积,ha brREEi让一发生火灾前一年,第i小班平均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td.m.hal。 采用本章第1(2)节中林木生物量计算公式获得。如果只是发生地表火,即林木地 上生物量未被燃烧,则此值为0;COMF一第i小班的燃烧因子,无量纲; EFcH4一第i小班CH的排放因子,gCH(kg燃烧的干物质d.m.)-,取固定值 4.7; EFv20一第i小班N2O的排放因子,g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