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ABS市场概况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ABS市场概况

金融2024-11-04--落***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ABS市场概况

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ABS市场概况 金融结构评级部常冰蕊罗佳瑜 摘要: 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ABS(包括交易所ABS和ABN)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加,和整个ABS市场发行情况呈现一致性;应收账款ABS发行场所仍以交易所为主,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在应收账款ABN的发行规模中占比明显下滑;资产提供方仍集中于央企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头部效应依旧明显,资产提供方所在行业集中于建筑施工,行业集中度高;证券信用等级仍以AAAsf为主,整体信用风险维持在较低水平。 受益于货币市场宽松,应收账款ABS发行利率跟随基准利率呈现下行趋势;资产提供方平均发行利差整体收窄,个体差异化明显,优先级增信模式也会影响利差表现。 一、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ABS发行情况 1.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ABS发行数量和规模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加,和整个ABS市场发行情况呈现一致性 从证券发行情况来看,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ABS发行数量48单,较上年同期增加18单;发行规模646.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58%。2024年前三季度,应收账款ABS累计发行数量113单,累计发行规模1389.80亿元。整体来看,应收账款ABS第三季度发行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和整个ABS市场发行情况呈现一致性。 图表1.应收账款ABS发行情况(单位:亿元、单) 注:新世纪评级根据CNABS、DM的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2.应收账款ABS发行场所仍以交易所为主,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在应收账款 ABN的发行规模中占比明显下滑 从证券发行种类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9月末,交易所应收账款ABS累计发行数量613单,累计发行规模8841.68亿元;应收账款ABN累计发行数量197单,累计发行规模2561.50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交易所应收账款ABS发行数量35单,发行规模506.02亿元;应收账款ABN发行数量13单,发行规模 140.79亿元。 此外,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ABCP发行规模为33.83亿元,在同期应收账款ABN的发行规模中占比为24.03%,较上季度环比下降37.60个百分点。ABCP可滚动发行,一般期限较短,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模式的特点、资金需求状况、基础资产情况等灵活设置产品期限,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图表2.应收账款ABS发行种类情况和ABCP发行情况(单位:亿元) 注:新世纪评级根据CNABS、DM的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3.资产提供方仍集中于央企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头部效应依旧明显,资产提供方所在行业集中于建筑施工,行业集中度高 从证券资产提供方来看,2024年第三季度发行证券的资产提供方主要仍为央企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其中以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中冶、中国铁建、中国建筑和五矿股份为主(包含下属子公司,尤其是其下属金融或类金融平台)。上述央企集团合计发行数量36单,发行规模560.91亿元,规模占比86.72%,资产提供方集中度高。 从行业分布来看,资产提供方所处行业主要为建筑施工、装备制造、批发和零售、商务服务、医药流通等。2024年第三季度建筑施工类资产提供方证券发行数量36单,发行规模566.21亿元,规模占比87.54%,行业集中度高,主要由于该行业特性会产生较多应收账款所致。 图表3.2024年第三季度各资产提供方及其所处行业的证券发行情况(单位:亿元、单) 注:新世纪评级根据CNABS、DM的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4.优先级证券信用等级仍以AAAsf为主,信用风险保持较低水平 sf sf 从证券信用等级分布来看,2024年第三季度发行的应收账款ABS中AAAsf级证券仍占绝大多数,AAAsf级证券和AA+级证券发行规模分别为595.46亿元和26.85亿元,占比分别为92.06%和4.15%。AA+级证券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小幅增加,同期没有AAsf级证券发行,整体信用风险较低。 图表4.证券信用等级分布占比及各资产提供方证券发行情况 注:新世纪评级根据CNABS、DM的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5.全部增信证券仍占主导市场,部分增信证券发行规模下滑 从证券增信模式来看,2024年第三季度全额增信证券发行数量38单,发行规模531.42亿元,规模占比82.16%;部分增信的证券发行9单,发行规模97.87亿元,较上季度下降30.27%,规模占比15.13%。2024年第三季度,发行部分增信证券的资产提供方主要包括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中冶和五矿股份。 增信方式 发行数量 数量占比 发行规模 规模占比 全额增信 38 79.17% 531.42 82.16% 部分增信 9 18.75% 97.87 15.13% 图表5.证券增信模式情况(单位:单、亿元) 增信方式 发行数量 数量占比 发行规模 规模占比 无增信 1 2.08% 17.52 2.71% 总计 48 100.00% 646.81 100.00% 注1:新世纪评级根据CNABS、DM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注2:全额增信中包括8单为中国中铁、中国中冶、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续发产品。 二、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ABS发行利率情况 1.应收账款ABS发行利率跟随基准利率呈现下行趋势 由于级别为AAsf、期限超过3年的证券数量较少,本小节仅研究2023年及 sf sf 2024年前三季度发行的期限在3年及以下的AAAsf和AA+级证券,共涉及383只证券。2024年第三季度的证券发行利率整体延续了跟随基准利率1波动下行的趋势。2024年第三季度证券平均发行利率为2.42%,较上季度环比下降9.00BP;其中,55只AAAsf级证券的平均发行利率为2.32%,较上季度环比下降9.71BP;9只AA+级证券的平均发行利率为3.04%,较上季度环比下降5.00BP;降幅均不明显。 图表6.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应收账款ABS发行利率分布(单位:%) 注:新世纪评级根据CNABS及DM的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2024年第三季度发行的应收账款ABS仍旧以AAAsf级证券居多,发行利率分布于2.04%至3.05%的区间内。分产品类型看,交易所ABS不同期限的AAAsf级证券平均发行利率较上季度均有所下降,降幅在2.48BP至40.65BP之间,其中1-2年期AAAsf级证券平均利率的降幅最为显著;ABN平均发行利率环比在 1本文采用1年期、2年期和3年期的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作为基准利率。 不同期限间升降不一,1年期以内AAAsf级证券平均利率下降15.12BP,而1期以上AAAsf级证券平均利率环比均有所上升。 产品类型 期限 样本量 最大值 最小值 极差(BP) 平均值 均值环比 (BP) 企业ABS 1年期以内 24 2.80 2.04 76.00 2.17 -8.18 1-2年期 7 2.50 2.20 30.00 2.38 -40.65 2-3年期 9 2.95 2.10 85.00 2.55 -2.48 ABN 1年期以内 5 2.28 2.04 24.00 2.11 -15.12 1-2年期 5 2.72 2.10 62.00 2.56 10.00 2-3年期 5 3.05 2.30 75.00 2.51 5.80 图表7.2024年第三季度不同类型和期限的AAAsf级应收账款ABS发行利率(单位:%) 注:新世纪评级根据CNABS及DM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2.不同资产提供方和优先级增信模式影响利差表现 本小节采用线性插值法计算证券发行利率与同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之间的利差。2024年第三季度AAAsf级证券的发行利差在各资产提供方之间呈现不同的离散程度,其中,地方国企的利差分布最广,在57.29BP至139.71BP之间,而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交建和中国铁建的发行利差整体较低,其他资产提供方的利差则处于高位。利差变化趋势上,就2024年前三季度发行AAAsf级证券的资产提供方而言,除中国铁建外,其他资产提供方的平均发行利差较2023年均有所收窄,降幅在5.42BP至80.41BP不等;中国铁建筑则由于在第三季度发行了一单两年期无增信应收账款ABS产品,导致其平均发行利差略微提升。 图表8.各资产提供方AAAsf级证券发行利差情况(单位:BP) 注:新世纪评级根据CNABS及DM的相关数据整理、绘制。 就同一个资产提供方而言,其发行的AAAsf级证券的利差会受到优先级增信模式的影响:在优先级部分增信模式下,第一档优先级证券的利差高于次优先级证券的利差。这是由于在该模式中,第一档优先级证券无外部增信,通过优先/次级偿付结构达到目标信用等级。 产品简称 起息日 资产提供方 第一档优先级发行利差 第一档优先级期限 次优先级发行利差 次优先级期限 中交一局5号ABCP2024-1 2024/7/26 中国交建 80.98 0.90 58.95 0.90 四航2期2024-1 2024/8/27 中国交建 75.26 0.88 57.02 2.40 中资2024-32 2024/8/27 中国中铁 89.58 3.00 60.58 3.00 图表9.优先级部分增信模式的产品发行情况(单位:BP、年) 注1:新世纪评级根据CNABS及DM的相关数据整理。 注2:仅列示第一档优先级证券和次优先级证券均为AAAsf级的产品。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为新世纪评级基于公开及合法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所得的研究成果,版权归新世纪评级所有,新世纪评级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本报告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经过授权的引用或转载,需注明出处为新世纪评级,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新世纪评级授权进行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新世纪评级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报告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报告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新世纪评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