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4-10-30 浙商银行是一家基础扎实、效益优良、风控完善的优质商业银行,成立于2004年8月18日,总部设在浙江杭州。自开业以来,浙商银行一直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稳健发展。浙商银行以“一流的商业银行”愿景为统领,坚持“夯基础、调结构、控风险、创效益”十二字经营方针,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以“深耕浙江”为首要战略,五大板块协同发展,财富管理全新启航,聚焦“化风险、扩营收、稳股价、引战投”四大战役,坚持稳字当头,发扬四干精神,全面构建“五字”政治生态,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全面构建风控和大监督体系,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目前,浙商银行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298家分支机构,实现了对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及海西地区和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有效覆盖。在英国《银行家》(TheBanker)杂志“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浙商银行按一级资本计位列79位,较上年跃升20位。中诚信国际给予浙商银行金融机构评级中最高等级AAA主体信用评级。 2024-11-01 2024-10-30 副行长、董事会秘书骆峰,独立董事王国才,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彭志远,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杨华,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刘雯,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叶20志2桂4-,风10险-管30理部副总经理陈永兵等 业绩说明会,电话会议- 投资者-- 提问一(平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许淼):半年度业绩说明会高管层明确浙商银行将保持战略稳定,陆董事长提出要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是否可以再具体阐述这项改革与贵行大方向性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关系?意义在哪里?改革总体方案是怎么样的?想达到怎么样的目标? 副行长、董事会秘书骆峰: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您的提问。 在半年度的业绩发布会上,陆董事长提出我们正在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推进这项改革的主要背景就是在目前外部经济增长放缓、银行业面临息差收窄的局面下,我们 自身希望打破过去存在的业务条线的竖井化、产品和服务割裂的局面,去更好的服务客户,保持我们能够取得比较良好的业绩增长。这是我 们为了应对这样一个局面提出的战略性的选择。 所以,在半年度会议上正式提出这项改革叫做“一号改革工程”。10月24日,我们召开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部署会,制定了 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改革的任务和要求告诉全行每一位员工。陆董事长在部署会上强调,浙商银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是把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落实到具体的经营发展中,积极依托数字化,打破各个业务条线割裂的藩篱 ,打破原有的绩效考核和人才培养模式,把客户放在第一位,从而解决客户需求综合化和客户经理服务单一化这对长期存在的矛盾。 为全面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浙商银行组建专班,系统谋划,形成改革总体方案,搭建起“1143”的改革体系,着力提升改 革质效。第一个“1”是指总体方案。第二个“1”是指数字系统,未来纵向总分之间、横向是条线之间的协同,主要包括综合协同CRM、战略计财服务平台、定价管理系统等等。未来推进综合协同改革的重要载体就是依托数字化。第三个“4”是指组织架构、考核和资源配 置、综合人才队伍、综合协同场景。第四个“3”是指强化组织领导、做好风险防控、涵养利他文化三大保障措施。 在“1143”的改革体系基础上,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五大改革重点任务:一是打造信息对称、高效赋能的综合协同数字系统;二是 搭建权责对等、敏捷反应、高效联动的综合协同组织架构;三是重塑精准高效、激励相容的绩效考核和资源配置体系;四是建设分层分类的综合协同人才队伍;五是构建闭环管理的综合协同场景体系。简单来讲,我们过去的服务可能是某个客户经理的服务,某个支行或者某个分行的服务,完成这项综合协同改革以后,未来将是浙商银行总体赋能客户服务。 改革的目标是在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迭代创新,系统性重塑以客户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和制度规范,形成客户价值驱动的协同文化、利他文化,打造纵向敏捷联动、横向高效协同、能力互补、资源共享的一流的数字生态银行。具体而言,要通过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一是实现数字系统智能化。以客户的维度重塑系统逻辑,统一数据标准,打通各个系统数据,构建一套强大的综合协同数字化系 统,为一线营销、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赋能。二是组织架构敏捷化。依托数字化提高总分支行需求响应速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构建敏捷高效的分布式营销支持决策机制。三是考核评价精准化。构建能够有效引导全行深化以客户为中心、践行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绩效考核体系、经营资源和财务资源配置体系。四是客户经理综合化。培养服务能力强的综合客户经理,构建与客户综合 服务、总分条线管理相适配的分层分类的营销队伍体系。 提问二(华创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林宛慧):三季度浙商银行营业收入持续保持正增长,请问在稳定息差、促进非息收入增长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如何展望未来趋势?包括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对息差和营收影响是怎么样的? 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彭志远:感谢您的关注和提问。 2024年前三季度,前面经营情况已经报告了,我们营收增长还是不错的,我行实现营业收入524.9亿,同比增加28.0亿,增幅5.6 %,持续保持正增长,其中:非息收入169.0亿,同比增加31.6亿,增幅23.0%;非息收入占营收比32.2%,同比抬升4.6个百 分点。近年来我行营业收入可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得益于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有力管控负债成本,挖掘手续费收入新动能和借力债市增厚其他非息收入。 利息净收入方面,前三季度实现利息收入355.9亿,同比减少3.6亿,降幅1.0%。净息差1.80%,净利差1.60%,同比均下降30BP,收窄趋势与同业保持一致。资产端方面,贷款受到有效信贷需求不足、LPR持续下行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持续呈现下行趋势。前三季度贷款收益率4.57%,同比下降38BP,从上半年同业数据披露来看,上市股份制同业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40BP,收窄幅度与我行基 本保持一致。负债端方面, 前三季度存款付息率2.15%,同比下降8BP,从季度间来看,三季度当季存款付息率2.08%,环比二季度下降1BP。手续费收入方面, 在减费让利、投行业务收缩等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上市股份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平均下降15.5%,我行前三季度手续费净收入39.8%亿元,同比下降2.8%,降幅优于股份制同业。从具体构成看,收入下降主要是担保承诺和债券承销手续费收入下降,同时加大了绿 色收入的拓展力度,代销托管等轻资本业务带动的收入同比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其他非息收入方面,前三季度整体债市收益率下行,上市股份制银行其他非息收入涨幅较好,上半年平均增幅为32.0%。 我行坚持投研基础攻坚,持续巩固提升宏观研究能力、市场交易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同时抓住市场利率低点加大票据、信用证等交易性资产流转力度,前三季度实现其他非息收入129.3亿元,同比增加32.8亿元,增幅34.0%。 展望未来,我行深入实施综合协同改革一号工程,主动适应宏观利率环境的新变化,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具体来看: 第一,多措并举稳息差。资产端靠前发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抓住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的窗口期,提前储备好项目投放储备,同时围绕以客户为中心,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对我行的综合回报。在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优化负债结构,压降付息率是应对净息差收窄的有效途径,在前 三年大幅压降40BP的基础上,我行要久久为功坚持下去。一是严格控制高成本存款、三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和半年期以上结构性存款。二是聚焦代发工资、财政存款资金等十大场景,提升低息存款占比,发挥低息存款对付息率压降的牵引性作用,我行成立了机构事业部的次一级部,强力推动行政事业类,如社保各方面的低息存款对我行进一步发挥作用。三是聚焦各类同业机构结算性需要,提高服务同业能力,开展低息同业存款营销活动。 第二,挖掘手续费收入蓝海,抓好客群攻坚专项行动。第三,提升其他非息收入可持续发展能力。债券和公募基金业务方面,坚持以投研驱动业绩,紧密盯市做好市场研判和定期复盘工作,加强业务动态管理,持续构建攻守兼备的资产组合。票据业务方面,推进直贴资产流转渠道建设,引导和扩大直转联动;合适时机统筹全行资产流转,提升流转量和流转效率。外汇交易方面,研判外汇市场走势,搭建主流货币研究框架 ;做好利率、汇率等交叉组合产品运用,提升业务收益稳定性,夯实交易营收。国内信用证方面,持续加强一二级业务双向交易,发挥交易性贸融资产灵活调剂规模和择机赚取市场利差的综合性功能。 零售信贷部:关于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的影响,对整个银行业来说,同业间按揭业务利率基本一致,价格竞争变小。 近年来,各地政府针对区域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建立市场自律机制,商业银行遵循当地政府指导价开展按揭贷款业务,即使政策落地初期按 揭贷款利率稍有差异,后续也会很快被市场平均。对本行来说,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后,将一定程度上降低本行按揭贷款业务利息收入,但同时利率下调使按揭客户的利息支出在减少,一定程度上降低客户提前还贷意愿,缓和提前还贷和零售贷款不良压力。 从按揭业务规模和营收影响来看:前三季度,全行有按揭贷款余额的客户17万户,按揭贷款余额1600多亿元,较年初新增245亿元 ,贷款增量和增速连续6个季度居股份行前列。根据人行关于存量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公告有关要求,我行已于10月25日完成符合条件的存量按揭贷款利率批量调整,预计本年利息收入会影响1亿左右。提前还款情况来看,若存量利率调整,将显著降低按揭客户的月供压力 ,客户提前还款意愿降低,预计提前还款量将会减少40%左右。 提问三(浙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梁凤洁):从三季报来看,贵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有所下降,但拨备覆盖率也略有下降,具体原因是什么 ?预计到今年年末资产质量和拨备的趋势如何? 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陈永兵:感谢您的关注和提问。 我们的资产质量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截至2024年9月末, 本行不良贷款率1.43%,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从结构来看,公司贷款继续保持良好趋势,零售贷款面临一定压力。 拨备覆盖率175.33%,较年初略有下降7.27个百分点,主要是今年本行持续加大了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加快风险处置总体上有利于本行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和后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今年前三季度本行不良贷款处置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一倍,实现现金回收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8%。因此,在加大处置过程当中多消耗了一些减值,这也是导致本行拨备覆盖率略有下降的原因。 当前,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过程,个别企业经营困难,不同地区、行业、企业之间存在分化现象。下一步,本行在防范新增风险、化解存量风险的同时将持续加强管理,继续保持本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打造银行特色投研平台,提升产业投研对业务发展的指导,积极引导全行资产结构优化。二是继续强化授信“三查”管理机制建设,提升风险管理主动性。三是深化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小微企业和零售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合理支持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白名单”及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同时继续加快主动化解存量风险;稳健开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业务,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小微企业和零售业务的风险管控和结构优化。四是保持较大的减值准备计提力度,加快风险资产的处置化解。 提问四(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刘睿玲):贵行前三季度资产投放情况如何?我们目前跟踪下来,感觉当前有效信贷需求还是相对弱的态势 ,在这种的情况下贵行的应对策略是怎样的? 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杨华:感谢您的关注和提问。 今年年初以来,特别进入到半年度后,受经济波动、信贷有效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净息差持续收窄之后,银行业面临的第二重压力。商业银行传统规模扩张路径难以持续,在这个背景下,我行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