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华科技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4-09-01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1年1月,天科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后,天科股份以市场为导向,业务取得长足发展。2018年底,天科股份完成对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11家科技型企业的收购,并于2019年6月正式更名为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高端氟材料、电子化学品和航空化工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并新增了氟树脂、氟橡胶、三氟化氮、橡胶密封制品、航空轮胎、特种涂料等产品,服务于国家军、民品多个核心产业。昊华科技作为我国化工行业拥有强大研发能力的科技型企业,下设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近年来年均申请专利约250件,其中发明专利约70%,在手有效专利千余件。公司及下属企业为多个化工行业协会的理事单位或主办单位,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对行业内技术发展及产品需求起到引领升级的作用。昊华科技将继续深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追求卓越”的理念,以“先进材料、特种化学品及创新服务”为定位,积极整合业务资源,发挥协同效应,突出主业,做足军品,做优民品,军民品协同发展。公司将以坚强的党建为保障,促进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加快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2024-10-29 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 2024-09-012024-10-21 现场调研,线上交流北京及线上 华夏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淡水泉基金 其它 - 开源证券 证券公司 - 申万投资 投资公司 - 中金公司(资管) - - 大成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中欧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太平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长城财富资管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东海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瑞信致远基金 - - 山证化工 - - 玄卜投资 投资公司 - 信银理财 其它金融公司 - 红杉资本 产业基金 - Brilliance才华资本 其它 - 华夏久盈基金 其它 - 新华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中国人寿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华泰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泰康资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兴证全球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国信证券 证券公司 - 循远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 朱雀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北京和聚私募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 寿险公司 - 海南君阳私募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中海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交银理财 其它金融公司 - 中科沃土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金元顺安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恒越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恒大人寿 寿险公司 - 国寿安保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海港人寿保险 寿险公司 - 申万宏源证券 证券公司 - 湖北铁路基金 其它 - 国寿养老 寿险公司 - 健顺投资 投资公司 - 长城财富保险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 华宝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招商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所有调研活动均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1)公司简介 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昊华科技,证券代码:600378)主要从事高端氟材料、电子化学品、高端制造化工材料 的研发与生产,以及提供绿色低碳整体解决方案的碳减排业务。公司始终把“致力成为中国先进化工材料行业引领者,持续为人类品质生活提升和技术进步作贡献”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愿景;把“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追求卓越”作为公司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公司高质 量发展。公司战略定位清晰、核心产业明确、拳头产品过硬、执行团队高效、经营发展稳健,近三年来,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3.14%,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1.57%。 在高端氟材料业务领域,公司发行股份购买中化蓝天并募集配套资金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于6月20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7月18 日中化蓝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成为昊华科技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为新“国九条”出台后首个获批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也是新“国九条”出台后资本市场重组配套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市场示范效应明显,标杆意义显著。公司已建立工作专班机制,以整体效益最优为准绳,推 动氟化工业务运营管理一体化落地实施,向氟化工领跑者迈进。 公司科研实力雄厚。公司所属科技型公司拥有几十年深厚的技术沉淀,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程设计、项目总包和技术服务优势。主营业务核心技术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核心业务领域拥有近百个高层级科技创新平台或科技资质,拥有以国务院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及行业领军人物等为代表的专业化科研团队。公司拥有1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旗下多家 科技型企业主要以“小批量、定制化”模式提供专精特新产品研发及生产,并应用在重要领域。 为进一步发挥昊华科技创新优势,公司将借助自身雄厚的科研底蕴和研发实力,立足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三个聚焦“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打造拳头产品;二是聚焦科技创新,加大研发力度;三是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才支撑保障”,全力打造“科技昊华”。(2)主要问答 问题1:公司各重点项目进展如何? 答:公司各重点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其中,昊华气体西南电子特种气体项目已开工建设;曙光院10万条/年民航轮胎项目和西南院清 洁能源催化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进行试生产;中化蓝天电子材料(郴州)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全氟烯烃项目开展土建及安装施工;晨光院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黎明院46600吨/年专用新材料项目和相关原材料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开展土建及安装施工、试生产准备等工作。 问题2:目前公司配套募资工作进展如何? 答:公司配套募资工作正在推进中,已完成专项审计机构的选聘,正在开展审计工作,后续将根据投资者沟通进展,并结合企业及市场情况 ,在注册批复后的12个月有效期内择机启动配套募资的发行。 问题3:中化蓝天今年以来业绩表现如何,业绩承诺是否能达预期? 答:公司发行股份购买中化蓝天并募集配套资金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于6月20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7月18日中化蓝天完成工 商变更登记,成为昊华科技全资子公司,中化蓝天经营情况符合预期,从7月起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合并后的财务报表将在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敬请关注。 公司已建立工作专班机制,正在按照氟化工业务运营管理一体化运营方案推进实施,全方位深化两家公司在业务、资产、人员、管理上的一体化整合。首先着力于科研的整合,其次是生产基地的布局,最后是实现研发创新、生产运营、采购管理、营销管理和工程建设的一体化运营,以整体效益最优为目标,向氟化工领跑者迈进。 问题4: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就《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请问昊华科技在市值管理上有什么工作安排? 答:近年来,公司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以“内强质地、外塑形象,争做资本市场主业突出、优强发展、治理完善、诚信经营的表率,让投资者走得近、听得懂、看得清、有信心”为总体目标,持续聚焦主业,深耕细作、苦练内功,不断 改善经营,做优基本面,提升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交流,积极听取投资者意见建议,促进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共同成长。 公司将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诚实守信、规范运作、专注主业、稳健经营;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科技昊华”;做好重大资产重组后半篇文章,推动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提升;有序开展各项激励计划,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保持积极稳定的分红政策;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增强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同时,结合公司情况积极采取必要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充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问题5:公司市值管理是否成为领导层的考核项目? 答:公司一直重视市值管理,公司经理层实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考核指标紧扣企业组织绩效指标,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经营预算、历史业绩、行业对标等情况确定,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承接由全体经理层成员共同承担的共性指标,也按照职责分工等设置个性化 考核指标,企业价值实现、信息披露一直包含在经理层考核指标之内。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指出,要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公司将按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于市值管理的针对性考核。同时,公司也将继续加强市值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诚实守信、规范运作、专注主业、稳健经营;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科技昊华”;做好重大资产重组后半篇文章,推动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提升;有序开展各项激励计划,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保持积极稳定的分红政策;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增强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同时,结合公司情况积极采取必要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充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问题6:请问上半年公司碳减排业务开展的情况如何? 答:2024年上半年,公司低碳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成效,签订国内纯碱行业首套VPSA碳捕集项目;签订二氧化碳与绿氢制甲 醇、绿色甲醇、绿氢制绿氨等项目前期可研合同6项。甲醇羰基合成醋酸技术迭代引领行业技术进步,通过甲醇制醋酸催化剂构效关系、催化剂稳定性、工艺条件优化等研究,创建了第三代高活性、高稳定性、可在低水含量下稳定运行的铑碘催化剂体系,大幅降低每吨醋酸产 品的蒸汽消耗和催化剂消耗,技术领先优势明显,具备工业化推广条件,已签订3项成果转化合同。催化剂产品取得新突破,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催化剂成功实现两种工艺技术使用,签订国内某煤制烯烃项目大甲醇合成催化剂合同;大型合成氨装置(60万吨/年)氨合成催化剂及 低变催化剂出口海外。 问题7:请问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资质取得方面有哪些成绩? 答:2024年上半年,昊华气体获批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昊晨光获评2023年度四川省科技创新领军企业,锦西院入选第三批 继续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截至报告期末,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2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资质)超过8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个,所属多家企业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及国家级知 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以国务院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科技人才及行业领军人才等为代表的专业化科研团队,为持续保持创新能力及技术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