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盘古智库]:照护型社会与中国地方政府基层创新-老龄社会研究报告2023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照护型社会与中国地方政府基层创新-老龄社会研究报告2023

2023-10-22易鹏、梁春晓盘古智库单***
照护型社会与中国地方政府基层创新-老龄社会研究报告2023

2023年10月22日 照护型社会与 中国地方政府基层创新 ——老龄社会研究报告(No.9) 2023 老龄社会30人论坛简介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立于2018年4月,由盘古智库、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创新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汇聚各方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成为老龄社会领域的研究、交流、实践和影响力平台。 论坛致力于站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高度,从趋势、特征、文化变迁和公共政策等维度,结合数据和案例,组织老龄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深入研究和交流老龄化对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其演化的全方面影响,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简介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4月,是盘古智库从事老龄社会研究的专业机构,致力于系统研究老龄化、老龄社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数据、趋势和机制,及其对民生、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的影响,重点关注老龄社会大势下的社会创新、公共政策和老龄产业,探索推动各个层次的老龄社会前景、体系和转型。老龄社会30人论坛秘书处设在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2022年开始,中国将每年增加1000万以上老龄人口并持续至21世纪中期。庞大的老龄人口规模带来巨大的照护需求。中国传统的家族、家庭照护模式,也由于家庭户规模缩小,结婚率、生育率下降,人口流动频繁等现象,变得难以维系。同时,社会整体对老龄社会的认知不断提升,各种社会化服务的创新实践得以推动。照护型社会建设的时机或许已经到来。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照护作为舶来概念开始被关注并引入。从国际社会和国内专家对照护的解释看,照护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照护是指实际的、具体的照料服务。广义照护在包括狭义照护的同时,更强调来自社会整体的综合关怀。而照护型社会则基于“广义照护”概念,包含照护服务、平等包容、尊重尊严、社会参与、社会支持的基本属性,以全年龄、全生命周期的照护需求群体为服务对象。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作为参与主体,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共同推动照护型社会建设。照护型社会的形成是基于众多要素的集合,大体上可以分为包括基础设施、照护服务、医疗服务的支撑层面,包括经济保障、科技赋能、人才培育的保障层面,以及包括政策法律和机制建设的引导层面。三个层面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全方面、多维度的照护型社会保障体系。国际社会在照护型社会建设方面,已有较为成熟的实践,欧美日韩等部分国家由于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均积累了大量值得借鉴与参考的经验。 2020年,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做出了指引。同时,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诸多方面带来的影响逐渐显现,地方政府面临的切实压力持续增加。因此,探索老龄社会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地方政府落实国家战略、履行治理职能的重要目标。从如何构建照护型社会角度看,事实上,各地方政府已经在基层做出了诸多实践和创新,并且已经逐渐产生效果,形成了值得推广的模式。虽然地方政府基层创新的主要目的并非构建照护型社会,但是政策创新的很多模式所包含的“照护”基因已有所显现,是照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未来,照护型社会将实现全年龄无差别覆盖,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适应其需求且没有后顾之忧的综合性照护服务。整个社会也将实现从仅利用经济手段单次救助的“救助型”社会向提供基于照护理念的普惠性、社会性的全方位保障的“照护型”社会转变。数字化智能化应用逐渐融入个体生活、照护的全场景,以及企业运营与政府社会治理中。完善的照护人才育成体系不仅能够保障各类照护人才的持续供给,也培养更多拥有照护思维的人,保障照护型社会持续发展。社区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平台与推手作用,整合来自不同社会主体的照护资源推向民众,并支持家庭非专业照护功能的持续发挥。政府通过政策制度、机制建设、财政支持等方式,进一步引导其他社会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并与市场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实现跨部门、跨主体协同合作,构建协调有序的合作机制和照护网络。充满关爱、关怀、关照的社会氛围也终将形成。 目录 摘要01 一、老龄社会背景下对照护型社会的呼唤06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凸显巨大照护需求06 (二)社会关系变化瓦解传统照护模式07 (三)老龄认知转变推动全社会照护实践09 二、照护型社会的概念和特征09 (一)照护与照护型社会的定义09 1、照护的定义09 2、照护型社会的定义10 (二)照护型社会的基本构成10 1、照护型社会的参与主体10 2、照护型社会的服务对象12 3、照护型社会的基本属性12 (三)照护型社会的保障体系13 1、支撑层面13 2、保障层面15 3、引导层面16 (四)照护型社会发展的国际经验17 1、社区居家服务供给17 三、老龄社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基层创新23 (一)老龄社会视角下地方政府基层创新的背景23 1、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提出23 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诸方面影响的显现24 (二)老龄社会视角下地方政府基层创新的实践25 1、医疗、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25 2、社区服务综合体的营造27 3、数字化社会治理的应用29 4、设施、服务适老化的完善30 5、长期护理保险的实践32 6、意定监护的探索33 (三)老龄社会视角下地方政府基层创新的特点34 1、政府主导支持创新34 2、照护理念逐渐传播34 3、经济保障逐显成效35 4、科技应用已成趋势35 5、医疗整合逐步推动36 6、养老体系愈加完善36 7、社区平台彰显作用37 8、社会组织有力支撑37 四、照护型社会的未来愿景38 (一)全生命周期无差别覆盖38 (二)“救助型”向“照护型”转变38 (三)综合性个性化照护服务39 (四)社区平台统筹服务供给39 (五)家庭照护功能持续发挥39 (六)照护人才育成体系完善40 (七)数智化科技全场景应用40 (八)多部门多主体融合创新41 (九)政府继续发挥引导作用42 附录43 老龄社会十大议题(2021)43 老龄社会转型共识(2022年)46 《大转折:从民生、经济到社会》(摘要)48 《洞察2050:老龄社会大势、转型与对策》(摘要)49 《适老化:后疫情时代“新基建”“旧改造”的方向与机遇》(摘要) …………………………………………………………………………50 《安养公益发展报告》(摘要)52 《正负之间—中国当代低生育社会演进与现状》(摘要)54 致谢56 参考文献57 一、老龄社会背景下对照护型社会的呼唤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凸显巨大照护需求 众所周知,集超快速度、超早阶段、超大规模、超稳定结构于一体的超级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未来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背景。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变化趋势预测图 25.00%6 5.2 20.00%18.9%19.8%5 17.30%18.10% 16.10%17.90%4 15.50%16.70%4 15.00%13.70%14.30%14.90% 2.642.672.83 2.312.42.52.54 10.00%1.942.022.122.22 2 5.00% 1 0.00%0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332054 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从老龄化程度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2.1亿人,占总人口的14.9%。1随着第二次“婴儿潮”和第三次“婴儿潮”2时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期,2022年开始,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以每年超过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并且将持续到21世纪中叶。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的中方案预测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在2033年左右超过4亿,2054年左右达到约5.2亿的峰值。65岁及以上人口将在2034年左右超过3亿,2057年左右达到约4.3亿。3 单位:亿人 图1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变化趋势预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第二次“婴儿潮”是指1962年—1975年,第三次“婴儿潮”是指1981年—1997年,均为人口出生较集中的时期。 3数据来源:联合国(UN)报告,《世界人口展望2022》。 从寿命看,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至2020年的77.93岁,其中男性为75.37岁,女性为80.88岁4,这一水平已经超越世界多数国家并与发达国家相近。 国家 人均预期寿命 女性 男性 日本 84.69 87.72 81.61 德国 81.15 83.65 78.66 英国 80.43 82.45 78.43 中国 77.93 80.88 75.37 美国 77.3 80.3 74.64 表12022年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均预期寿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2》、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 从健康状况看,相关研究显示,2010年至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从2.95%下降至2.34%,但是由于老年人口基数不断扩大,失能老人数量从523万人增加到618万人,其中7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失能率明显增加5。以2008年老年人残障率5.6%测算,当前残障老年人规模超过150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与寿命延长,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数量还将继续增加。可以说,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加产生了数量巨大的照护需求。 (二)社会关系变化瓦解传统照护模式 中国传统社会中,以血亲子嗣为依托的家庭赡养和照护制度几乎贯穿着华夏文明发展的全过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通过颁布相应的法律制度对此进行规范与调整,并竭力倡导孝行以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依靠6,同时,宗族、家族的发展保证了这一制度的延续。 现代社会中,随着民众自我意识增强和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不婚主义、丁克家庭、断亲、人口频繁流动等社会现象增多,传统社会中的大家族、大家庭逐渐减少,以家族、家庭为基础的赡养和照护制度难以维系。 从家庭户规模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77 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2》。 5谭睿,《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分析——基于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卫生经济研究,2023,40(03)。 6唐钧,《历史传统中的“老老”与老年服务》,《民主与科学》,2021年第05期。 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了0.33人,“三口之家”的数量底线已经跌破。截至2020年,中国家庭户中一人户的数量达到了1.25亿户,占家庭户总数的25.39%,与2010年相比,增长1.15倍,可以说,全国家庭户的四分之一为一人户7。 从婚姻和生育看,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登记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是1986年以来最低值,几乎仅为2013年峰值1346.9万对的半数。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956万人,首次跌破1000万人,出生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点6.77‰。8 1986-2022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及增幅 结婚登记(万对)同比增幅(%) 140020 120015 100010 8005 6000 400-5 200-10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0-15 登记数量同比增幅 图2

你可能感兴趣

hot

老龄社会研究报告

休闲服务
老龄社会30人论坛2019-03-04
hot

2019老龄社会研究报告

公用事业
盘古智库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