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研究中心绿色金融研究中心 绿色金融研究中心财富管理研究中心 财富管理研究中心绿色金融研究中心 绿色金融研究中心财富管理研究中心 财富管理研究中心绿色金融研究中心 1.ESG评价体系 ESG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考量企业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个方面表现的评估框架。该体系旨在衡量企业在可持续经营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绩效,以便投资者、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大众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在环境方面,ESG评价考察企业的环境管理、资源利用效率、碳足迹、污染排放管理等因素。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估通常包括对其是否采取可再生能源、减少各类废弃物排放及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创新等方面的考量。在社会方面,ESG评价关注企业对待员工、社区和供应链伙伴的方式。社会责任、员工福利、多元化和包容性、供应商和客户等都是ESG评价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公司治理方面,ESG评价关注企业的治理结构、透明度和商业道德。关键的考察点包括公司治理、董事会结构、股东权益、财务透明度以及反腐行为等。 ESG评价体系通过对这些综合因素的评估,为投资者提供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更全面的信息,以便做出更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投资决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ESG因素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投资决策过程,推动企业更加注重可持续经营和社会责任。 目前,国内国际均有许多评级机构对企业的ESG表现进行了评价。ESG评级的一个显著现状,是评价结果的不统一或者差异性。ESG评级是企业ESG投资的基础,企业的ESG评级结果的不一致,也意味着不同的机构给予企业的ESG评价结果不同。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基于企业ESG表现的投资组合等产品的构建、评估也会不一致。 2.ESG评级差异性的研究结论 关于ESG评级差异性,业界和学界均有许多讨论。学术研究的讨论集中在三个方面:ESG评级机构不一致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ESG评级分歧的现状。目前有许多学者关注了ESG评级的不一致的问题。Bergetal.(2022)考察了MSCIKLD、Sustainalytics等六家ESG评级机构的得分,发现ESG评级的相关性在0.38-0.71之间。Brandonetal.(2021)考察了七家评级机构对S&P500指数样本ESG评级的两两之间配对的相关性,并发现三个维度的评级相关性约为0.45,治理方面的平均配对相关性最低(0.16),环境方面的平均配对相关性最高(0.46)。 ESG评级分歧的产生的原因。Bergetal.(2023)将评级的差异性分解为三个方面:范围、度量、权重。范围主要指的是关注了哪些议题,例如大部分的评级机构都关注了气候变化目标的议题。度量,是指如何衡量该议题。例如,大部分机构都用温室气体排放来度量气候变化目标议题。权重,是指对议题的重要性相应设置权重。该研究发现,度量差异是评级分歧的主要来源,占总差异的56%。范围差异其次,占比38%,而权重差异仅占6%。Christensenetal.(2022)等发现,当企业披露的内容越丰富,评级机构对于企业的ESG评级的差异性越大。Brandonetal.(2021)发现行业特征也会带来评级差异。按照Fama-French的行业分类,耐用消费品和电子信息类产品的相关性最低,并且差异性主要是由于公司治理带来的。盈利情况更好的企业、有信用评级的企业、更小的企业,评级的差异性更低。 ESG评级差异给ESG投资带来的影响。Brandonetal.(2021)的研究结论显示,ESG评级差异较大的企业,其不确定性更高,投资者对其预期收益更高。以环境维度的评级差异为例,通过构建购入评级不确定性高的资产 同时卖空不确定性低的资产组合,能获得21个基点的超额收益。把样本中的所有股票按照ESG差异性从低到高分为四组,当关于股票ESG评级的差异性从第1个25分位变动到第3个25分位时,年收益上升92个基点。 如前所述,现有ESG评价体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不同的评级机构之间,ESG评价结果差别较大。不同的评级机构采用的评价维度和权重不同,导致对企业ESG表现的评估结果出现差异。这个差异不仅体现在整体评分上,也体现在每个维度包括环境维度的评价上。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这一关键问题的日益重视,各国政策要求日益严格,气候目标主题的内容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该主题内容不仅包括了碳减排目标的制定,还包括减碳战略的设置和执行;不仅包括气候减缓也包括气候适应,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这些更丰富的内容反映了气候目标在实际操作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表明了不同行业和领域在实现该目标上面临的特定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环境维度中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课题组对相关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更全面地反映当前的最新趋势,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行动和进展。课题组希望通过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一个能够引导企业在气候行动上做出相应决策的评价框架,同时为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公众更全面地评估企业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的表现,以期激励企业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共同推动社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绿色评价方法 在前期的相关研究1基础上,课题组构建了一个专注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的绿色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设计基础包括行业、企业表现现状、未来可能的监管要求和趋势的分析结论。对比于现有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拓展: 首先,评价体系纳入了未来发展趋势。在通用的环境维度的评价指标上,课题组新增了一系列指标,包括绿色收入、国际可持续性标准委员会(ISSB)下的评价以及转型评价等。这些指标超越了当前的标准要求,旨在为企业及其外部评价者提供一种前瞻性的视角。通过引入这些指标,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企业提前准备并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需求和挑战,同时更好地展示它们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使企业及外部评价者能够更全面、前瞻地评估企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表现及风险。 其次,评价体系参考了国际国内的信息披露要求的最新进展。首先,评价体系充分参考了TCFD的建议,将指标分为“治理;策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四个方面进行分类。评价体系同时参考了2024年2月8日最新发布的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简称“交易所指引”)的要求,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该指引于2024年4月12日正式发布,并于2024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指引也是按照“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个维度设计的。其次,评价体系中的“指标与目标”的设计,特别参考了“交易所指引”中第二章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框架与第三章第一节“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容。 评价体系共有四个维度,十一个指标。每个细分指标总分为10分。评价指标及方式如下表所示: 1详细内容请见报告《煤炭开采、燃煤发电、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现状和转型分析》和报告《石化化工、水泥、电解铝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现状和转型分析》 表1.应对气候变化绿色评价体系 治理和战略 治理和战略分别对应企业应对气候目标的治理框架和战略。TCFD和“交易所指引”均要求企业披露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及策略,含义分别为“公司用于管理和监督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分析和机遇的治理结构和内部制度”,“公司应对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的战略、策略和方法”。 大部分企业都将其包含在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ESG治理框架下。课题组进一步区分企业是否在ESG治理框架下区分了气候目标的治理框架。例如某公司在ESG治理框架下设立专门的“碳中和委员会”,由董事长任主席, 总经理及各分管领导任委员。类似这种情况,企业若有相关披露,则得分为10分;若否则为0分。 影响、风险和机遇 TCFD和“交易所指引”中要求披露相关的影响、风险和机遇,其主要含义是披露气候相关风险的鉴别、评估、管理流程和制度。由于风险的复杂性,本报告并没有包含风险的度量在其中(后续课题组将进一步增加和完善相关指标)。本报告主要包含了机遇,课题组用绿色收入来代表企业的可持续活动带来的机遇。绿色收入的定义参考前期报告2。绿色收入的计算参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本质上是对可持续活动进行的分类及相关活动的估值。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该目录对不同行业的要求有较大的区别,同时企业信息披露程度也差异显著。在信息披露较为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尽可能地覆盖所有企业。该项总分为10分,根据前期报告中企业的绿色收入计算情况,表现越好的企业得分越高。 指标与目标 在指标与目标维度下,课题组参考“交易所指引”的第三章“环境信息披露”第一节“应对气候变化”中,第二十二条之后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体条款的要求。课题组共设计了四个维度七个指标,分别是气候减缓、气候适应、生物多样性主题及信息披露表现主题。气候减缓(Mitigation)和气候适应(Adaptation)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策略,它们之间密切相关但又有着不同的焦点和目标。两者具有共同目标,同时相辅相成。气候减缓可以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从根源上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为气候适应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而气候适应则是在气候变化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通过调整适应措施来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降低损失和风险。此外,考虑到近来的关注重点,我们包含了生物多样性的指标。最后,考虑到国际国内对信息披露重视程度的上升,我们包 含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评价指标。 气候减缓 气候减缓包括碳减排、低碳转型、减碳措施三个指标。气候减缓是指“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在此过程中,已经发生的气候风险不会消除,潜在的气候风险仍在不断累积,甚至在全球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简单说,气候减缓就是通过各类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课题组在该维度下的评价包含三个内容:碳减排、低碳转型、减碳措施。 碳减排 企业的碳排放信息反映了企业当期排放现状,为了全面考量企业未来的减排潜力,我们进一步包括碳排放目标的设定、披露值及计算三个指标。 碳排放目标的设定。该指标是指企业是否披露了自身的碳中和目标、减碳目标。例如,某企业设定了具体的减碳目标如在2025年相对于2020年减碳8%,也有企业设定了实现“2030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类似这种情况,企业若有披露自身的碳排放目标,则得分为10分;若否则为0分。 碳排放的披露值。该指标是企业当期碳排放相关信息,即企业披露的碳排放。由于碳排放信息并没有统一的 2《煤炭开采、燃煤发电、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现状和转型分析》 披露要求,有的企业笼统地披露了企业的总排放,有的企业明确了是“范围一”的排放。在这方面有优势的企业,甚至进一步披露了至“范围二”和“范围三”的排放。另外,有的企业披露的是碳强度,即单位产品产量或者产值的碳排放。但同时也存在披露单位不一致的问题,三种常见的披露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吨产品”、“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营收”、“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产值”。该指标的评价方法是企业披露的内容越丰富、评价结果越高。 碳排放计算。在两期报告中,课题组对主要的高碳排放行业的企业碳排放进行了计算。对于缺失信息企业的情况,也进行了估算。在计算过程中,课题组对企业的信息披露情况能否支持企业碳排放的计算进行识别。根据企业的披露信息参照IPCC和发改委的计算方法,对企业的碳排放计算进行评估,如果计算的评估结果与企业披露的结果越接近,则企业在该项得分越高。最后对相关结果以10分为满分进行标准化转换,即为企业在该项的得分。 低碳转型 该指标是对企业转型潜力的评估。转型潜力是个相对难以量化的概念,为了覆盖更多的企业并做到客观评价,课题组参考了Sautneretal.(2023)的最新研究结果。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提取与“转型”相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