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目录 引言十年之后再启程 01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 022024年CITI指数评价结果 05/2024年度CITI指数TOP50 07/2024年度CITI指数行业和区域对比分析 03 2024年CITI指数评价发现 09/发现一:供应链环境管理不断向上游拓展,更多核心供应商进入领跑行列 15/发现二:7成企业披露资源与污染物排放信息,数据不足仍是供应链减排挑战 26/发现三:供应链碳管理后来居上,气候治理带动企业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32/发现四:多重全球环境危机叠加,企业亟待应对新污染物、塑料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04展望和建议 45/各利益方携手迈向零碳供应链 05附录 47/附录I中外企业披露在华供应链环境和碳管理工作 59/附录II2024年度CITI指数评价完整得分 65/附录IIIIPE数字化解决方案 引言十年之后再启程 在中国,2024年两会期间,“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出绿色低碳供应链对于构建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作用。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面对全球环境挑战,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在评价供应链环境合规、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基础上,将更加关注企业自身和供应链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对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 为解决供应链大规模迁移至中国带来的环境问题,2014年,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联合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开发了全球首个基于企业在华供应链环境管理表现的量化评价体系——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以下简称“CITI指数”)。CITI指数旨在引导在中国采购的企业关注产品生产和上下游运输对环境和气候的负面影响,从供应链环境合规入手,推动供应商持续提升环境表现,降低能源和资源使用、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 十年间,我们见证供应链需开展环境管理的认知逐步成为主流,龙头企业借助公开的监管信息,推动大批供应商企业做出改善。我们看到领先企业从推动供应链环境合规,逐步拓展至推动供应商加速开展节能减排,并通过数据披露追踪减排进展。不仅如此,中国主管部门在污染防治攻坚的过程中,也在积极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 在各方合力推动供应链污染减排,助力中国的空气质量和地表水水质十年间取得显著改善的同时,全球的生态环境仍面临多重危机和挑战。2009年,JohanRockström等科学家提出PlanetaryBoundaries理论,界定出气候变化、化学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平流层臭氧消耗、大气气溶胶负荷、海洋酸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氮和磷)、淡水资源变化、土地系统变化及生物圈完整性九个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稳定的边界。2023年StockholmResilienceCentre发布的研究显示,该理论中六个边界已被突破,可能加剧不可逆的环境变化风 险1。2024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与多家机构联合发表题为《团结在科学之中》的报告,指出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已导致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变化,并对人类及地球福祉构成威胁2。全球水资源经济委员会(GlobalCommissionontheEconomicsofWater)2024年10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人类几十年来破坏性的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不善,与引发的气候危机相互叠加,给全球水循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记录以来全球水循环首次失衡3。 应对这些全球性环境危机,需要国际社会达成共识,全球利益方通力合作。我们认为,绿色供应链作为跨越国家和地区,联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市场机制,将在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政策制定者注意到绿色供应链的重要性,提出供应链环境与气候风险管控,以及信息披露的要求。自2024年开始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SustainabilityReportingDirective,CSRD),以及《欧洲可持续性报告标准》(EuropeanSustainabilityReportingStandards,ESRS)之后,欧洲理事会正式批准《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orporateSustainabilityDueDiligenceDirective,CSDDD),标志着在欧盟成员国内,大型企业的供应链环境风险尽职调查将正式升级为法律层面的要求。 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也向工业领域传递出积极信号,对于供应链绿色化起到引导与促进作用。资本市场层面,港交所早已在《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中明确要求企业对于供应链的环境风险不披露就解释;上证、深证、北证三大交易所2024年推出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提出鼓励披露主体识别、评估采购过程对于环境是否存在重大影响,以及采取的控制、减缓等措施,并鼓励有条件的披露主体披露温室气体范围3排放 量。财政部2024年5月推出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按规定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的企业”,披露可持续影响时应考虑价值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为应对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循环失衡等多重全球环境危机,减少自然资源使用、化学品使用与排放、塑料污染等人为因素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IPE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Standards),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S2号——气候相关披露》,SASB®Standards,欧盟委员会通过的《欧洲可持续性报告标准》(ESRS)等主流可持续信息披露或ESG评价标准,以及中国的政策要求、国家标准和A/H股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要求,于2024年连续第十一年升级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启动新一个十年的评价工作。 及包括有毒化学品和微塑料在内的新污染物的管控 等,旨在引导和激励中外企业落实环境与气候承诺,通过绿色供应链建设,助力全球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 通过本期CITI指数评价,我们看到:面对日趋严苛的供应链尽职调查要求,更多企业将环境管理向供应链上游拓展,带动供应商开启绿色供应链建设,一些核心供应商已进入领跑行列。领先企业测算并披露供应链资源能源消耗、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信息,激励供应商加速推进节能减排,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尽管如此,仍有大批企业亟待提速绿色供应链管理进程,关注新污染物、塑料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环境挑战。 我们期待通过本期评价,能够识别企业在开展绿色供应链建设中有待关注的环节、主要行动障碍以及行业良好实践,协助更多企业构建或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在政策变化中把握先机;协助有意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企业学习领先企业的管理经验,通过提升供应链环境与气候信息透明度构建与利益方信任,打造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协助各利益方共同应对多重全球环境挑战,守护地球家园。 -01- 2024绿色供链CITI指数 引言01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022024年CITI指数评价结果032024年CITI指数评价发现04展望和建议附录 -02- 1.StockholmResilienceCentre.Planetaryboundaries[EB/OL].[2024-10-19].https://www.stockholmresilience.org/research/plane-tary-boundaries.html. 2.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正严重偏离实现重要气候目标的轨道[EB/OL].[2024-10-20].https://news.un.org/zh/story/2024/09/1131476. 3.GlobalCommissionontheEconomicsofWater.THEECONOMICSOFWATERValuingtheHydrologicalCycleasaGlobalCommon Good[EB/OL].[2024-10-22].https://economicsofwater.watercommission.org/. 为协助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自然损失和污染这“三重地球危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IPE在前十年工作的基础上,于2024年全面升级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至 11.0版本。升级后的CITI指数从管理机制、合规与整改、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能源使用与应对气候变化、利益方绿色选择五个维度对中外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开展量化评价。 01绿色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对标 CITI指数评价维度CITI指数评价目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引导企业关注其供应链 CITI指数 管理机制 生产过程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回应利益方关切 引导企业关注供应链环 合规与整改低产品制造过程对空 境合规情况,尽可能降 气、水、土壤及生态系 统产生的影响 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 引导企业减少供应链化学品使用、废水排放、废弃物处理等过程的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应对气候变化 能源使用与 引导企业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降低价值链温室 气体排放 利益方绿色选择 引导企业推动价值链合作伙伴绿色转型,协助利益方践行绿色选择 图1-2升级后的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标 -03- 2024绿色供链CITI指数 引言01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022024年CITI指数评价结果032024年CITI指数评价发现04展望和建议附录 -04- 图1-1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五个评价维度 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向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资源使用与废弃物排放、管控化学品使用与新污染物排放、治理塑料污染、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引导绿色消费等更多维度横向拓展; 将环境管理向供应链更上游纵向延伸,激励供应商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降低环境影响和碳足迹,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提升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加强与利益方沟通交流,以充分的信息公开构建信任,协助投资者判断低碳转型的进展和潜力,引导消费者做出绿色选择,推动多方深度参与中国和全球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进程。 CITI指数11.0重点关注供应链,特别是生产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图1-2),特别是其中的负责任消费和生产 (SDG12),气候行动(SDG13)高度契合,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主流机制的有益补充。CITI指数同时对标香港交易所发布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2024年推出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S2号——气候相关披露》, SASB®Standards,欧盟委员会通过的《欧洲可持续性报告标准》(ESRS)等中国和国际最新的可持续发展与信息披露要求。此外,IPE在升级CITI指数的过程中还对标了《“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等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政策要求和国家标准。 在评价的基础上,我们希望CITI指数也可以成为基于数据和披露的行动指引,协助企业由易到难、从合规到超越合规,层层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 02 2024年 CITI指数评价结果 2024年度CITI指数TOP50 2024年度CITI指数完整得分见附录II -05- 2024绿色供链CITI指数 引言01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022024年CITI指数评价结果032024年CITI指数评价发现04展望和建议附录 -06- 01 92.80 02 92.25 03 91.47 04 89.05 05 86.45 06 84.36 06 8